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叶泽明 《北方药学》2012,9(6):41-42
目的:观察经腋连续臂丛阻滞自控镇痛(PCA)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急诊单纯切割离断伤行断指再植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L组行臂丛阻滞后经腋鞘内置管,术后行连续臂丛自控镇痛,M组行臂丛阻滞,术后行经静脉病人自控镇痛。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评估两组病人术后两天的镇痛效果及观察两组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T组在术后4、8、12、24、48h时间段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M组;L组术后再植指指腹红润,弹力正常;M组有5指发生颜色苍白,弹力减低。L组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温度差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M组;L组成活率明显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臂丛阻滞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明显优于经静脉病人自控镇痛,并可减少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了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完全离断伤43例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09年4月收治完全离断伤手指43例58指,其中末节9例13指,男17例,女26例,年龄4~51岁。均急诊臂丛或指神经阻滞下断指再植手术。结果本组均获12个月~4年随访,成活56指,其中术后发生血管危象7指,经积极处理保指成功5指,坏死2指,成活率96.55%。术后半年时随访,再植手指外观良好,指腹两点辨别觉2.5~8mm,平均(4±0.9)mm。按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21指(39.6%),良26指(49.1%),差6指(11.3%),优良率为88.7%。患者主观评价指标:有15例表示很满意,16例表示基本满意,12例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满意率为72.09%。结论完全离断伤手指断指再植,术后合理用药及科学康复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刘选艳  王霞  邹玉梅 《北方药学》2013,(10):114-11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断指的患者越来越多,大部分是年轻的劳动力和幼儿,断指再植术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对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研究进行分析,有利于临床选择更适宜的方法,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对再植断指血管危象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48例(324指)断指再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前术后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将本组病例分为:术前术后口服阿司匹林的观察组与术前术后未口服阿司匹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再植成活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再植成活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0.3%(P<0.05).观察组出现部分坏死4例(2.3%)少于对照组的30例(19.7%)(P<0.05).结论:阿司匹林对再植断指血管危象具有良好预防及治疗作用,显著提高再植断指成活率,降低部分坏死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俱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吸烟对再植成活伤指血流灌注的长期和即刻影响。方法2004-12~2007-01应用脉冲超声多普勒速度仪(PUDVP)和电子温度计,对21例(28指)恢复吸烟男性再植成活中节手指的长期和即刻血流灌注进行观察,并与同期术后戒烟患者伤指的血流灌注进行比较。结果断指再植术后吸烟组指动脉平均血流最大速度与指动脉血流量低于术后戒烟组(P<0.05),手指末节温度吸烟组与戒烟组差别不显著(P>0.05)。试验吸烟后再植断指指动脉最大血流速度迅速下降,1、3.5、15、30min分别降低11.1%、60.0%、20.9%、8.6%;最大血流量同时分别下降9.2%、33.2%、12.3%、9.1%。吸烟后手指末节温度缓慢下降,5min后达最低值,然后逐渐回升,30min后恢复达试验前90%。结论吸烟不会导致再植成活断指失活,但明显降低伤指血流灌注,建议患者尽可能减少吸烟、甚至戒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手指再植术后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持续的术后镇痛以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80例单指再植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没有用镇痛泵进行持续的术后镇痛,观察组的患者则使用镇痛泵,药液配制为100ml的生理盐水中加入0.015mg·kg~(-1)的芬太尼和 0.4mg·kg~(-1)的咪哒唑仑及0.1mg·kg~(-1)的氟哌啶,镇痛时间为两天,观察两者发生血管危象的人数。结果 观察组的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比对照组的低(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后镇痛可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8月治疗断指再植578例(1123指),其中术后血管危象280指,发生率为24.9%,术后1~3天发生234指,术后4~7天发生46指。结果 经过及时发现,及时对症处理,182指成活,救治成活率为65%。结论 及时观察,落实护理对策,正确处理断指再植术后的血管危象,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常因疼痛、精神紧张等因素诱发血管痉挛,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吻合口血栓形成,导致手术的失败,因此术后早期完善的镇痛是预防术后再植血管痉挛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笔者所在医院自2003-05~2007-02对此类患者采用术后自控局部神经阻滞镇痛(PCNA)治疗,现将其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康玉萍  檀丽慧  李秋华 《河北医药》2013,35(8):1270-1271
专科护理是指护士在某一领域对患者实施具有较高水平和技术专长的护理。如糖尿病护理、急救护理、骨科护理等[1,2]。随着工业、建筑、交通事业的繁荣发展,意外伤害造成手指完全或不完全离断数量不断增加。断指再植成功与否,在于预防和及时发现血管危象,因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我科根据护理的要点制订专科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文献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统计结果用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表示,异质性检验当P≥0.1且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P<0.1和/或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1 728例患者,发生血管危象303例,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1.26%。meta分析显示,性别(女性)(OR=3.73,95%CI 2.04~6.82,P<0.000 01)、年龄<12岁(OR=4.71,95%CI 3.41~6.50,P<0.000 01)、吸烟史(OR=4.06,95%CI 3.08~5.35,P<0.000 01)、缺血时间>10 h(OR=3.04,95%CI 1.52~6.07,P=0.002)、伤因(挤压撕脱伤)(OR=4.09,95%CI 2.89~5.78,P<0.000 01)、离断平面(末节离断)(OR=4.10,95%CI 3.03~5.54,P<0.000 01)是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女性、低龄、有吸烟史、缺血时间长、挤压撕脱伤、末节离断等再植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水蛭素调节断指再植大鼠皮瓣成活、血管生成、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方法 选取80只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断指再植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水蛭素组,均40只。水蛭素组大鼠皮瓣局部sc天然水蛭素6 ATU/次,2次/d,模型组大鼠sc生理盐水。术后7 d,观察大鼠皮瓣存活率;制备皮瓣组织匀浆,提取总蛋白,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皮瓣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Bcl-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HE染色法测定皮瓣中炎症介质浸润情况;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血管密度值。结果 水蛭素组大鼠皮瓣存活率、血管密度值、VEGF水平、ERK1/2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而p38 MAPK、Bcl-2相对表达量,IL-6、ICAM-1、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水蛭素在断指再植模型大鼠中具有提高皮瓣成活率、促进VEGF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炎症因子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自控肌间沟镇痛(PCBA)对乳酸(LA)及患肢血氧饱和度的影响,间接反映PCBA对断指再植术后血供的影响。方法三指以上完全离断或断腕的再植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5例。采用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并留置套管针。手术结束后,A组患者行术后PCBA。镇痛剂:0.25%罗哌卡因+0.5mg芬太尼稀释至100mL,速率:2mL/h。B组患者术后按需肌注盐酸哌替啶48h。观察两组LA、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乳酸浓度均升高(P<0.05),且B组术后各时点乳酸浓度均较A组升高(P<0.05)。A组所有患者术后再植指指腹红润,平均SpO297%;B组有10指颜色苍白,平均SpO291%。两组比较,P<0.05。A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B组[(1.25±0.13)svs.(3.67±0.22)s,P<0.05)。结论PCBA可减轻无氧代谢,降低LA水平,改善断指再植指血液循环,有利于再植物的成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右美托昧定对再植断指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在连续臂丛阻滞下完成急诊断指再植术60例均分为两组:D组术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续以0.5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和芬太尼合剂作为对照.记录手术第1、2、3和7天再植断指成活情况,测定血浆TNF-α、IL-10和IL-1浓度.结果 术后第2、3和7天,D组再植断指成活率高于C组(93.3% vs.86.7%、90.0% vs.83.3%和90.0% vs.83.3%)(P<0.01).术后第2、3天,D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C组,第7天低于C组(P<0.01);术后第2、3和7天,D组TNF-α和IL-1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结论 臂丛阻滞下行急诊断指再植术中辅用右美托咪定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再植断指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龚燕梅  曾红兵  李鹏飞  刘晓城  姜燕 《医药导报》2008,27(11):1298-1301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对腹膜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 方法将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3组各15只,A组每日腹腔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20 mL,B组和C组每天腹腔注射4.25%腹膜透析液20 mL,并在第8,10,12天加入LPS75 μg,C组在腹腔注射液中同时加入6 mg&#8226;kg 1己酮可可碱。5周后行2 h腹膜平衡实验测定腹膜功能,留取血液及腹膜透析液,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同时处死大鼠,留取肠系膜组织,RT PCR检测肠系膜组织VEGF mRNA表达水平。 结果B、C组超滤量及2 h透出液葡萄糖浓度/0 h透析液葡萄糖浓度(D2/D0 )比值均较A组明显减少( 均P< 0. 05),B组较C组更明显;B、C组透析液尿素/血浆尿素浓度比值(D/Purea )较A组明显增加(P<0. 05) ,B组较C组增加更明显;C组腹透液及血清中VEGF浓度,以及肠系膜VEGF mRNA表达较B组明显下降。血清及腹透液VEGF含量分别与D2/D0,D/Purea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己酮可可碱能有效改善腹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对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野生型C3H/He小鼠下肢缺血模型,观察用药后肢体血流、毛细血管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并行离体实验(血管新生共同培养),计数血管样结构物管腔形成数。结果阿托伐他汀使实验小鼠术后缺血肢血流明显改善,缺血肢与非缺血肢血流面积比明显增加;缺血肢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VEGF蛋白表达增强。血管新生共同培养,血管样结构物管腔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加入血管新生抑制剂组,但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连立 《北方药学》2011,8(11):7+2-7,2
目的:探讨和分析甲基维生素B12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术后一般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500ug肌肉注射,对两组患者的手指感觉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手指感觉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甲基维生素B12对断指再植术后周围神经损伤的重建及对术后手指感觉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中非代谢性小颗粒对血管的损伤。方法把试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注入0.1ml不同微粒浓度的液体,然后饲养6个月后宰杀,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变化和病理性改良。结果实验动物的生化改变与正常小鼠有显著差别,病理观测发现有疾病性改变。结论试验小鼠的改变证明大量输液对机体有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19.
胡信雷  洪宁  耿春辉 《淮海医药》2007,25(4):288-289
目的 分析断指再植的术前风险因素.方法 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43例患者271冲压伤断指资料进行分析,以找出其术前的风险因素.结果 在各种术前风险因素中,皮肤软组织损伤程度(γ=-0.810;P<0.01)及动脉损伤程度(γ=-0.425;P<0.01)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在所有断指再植的术前风险因素中,皮肤组织损伤程度及动脉损伤程度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系统化整体化护理措施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998年11月~2000午5月行断指再植术的病人随机分组,实验组146例206指,术后进行系统化整体化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130例186指,术后行传统护理方法。两组均于术后6个月随访,进行功能评定,并统计术后6个月恢复原工作的病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优139指,良53指,优良率93.3%,恢复原工作133例(91.1%);对照组优86指,良38指,优良率66.7%,恢复原工作69例(53.3%)。两组手功能恢复比较x~2=4.40,P<0.05,两组恢复原工作率比较x~2=5.07,P<0.05,以上两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系统化整体化护理措施及早期功能锻炼,能够预防肌腱粘连、关节僵直及疤痕挛缩等并发症,促进手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