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黎黎  王芬  柯善高  夏夷  钟明 《安徽医药》2016,37(3):314-317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CSEA)及患者自控镇痛(PCEA)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足月待产、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初产妇996例,其中503例产妇于活跃期实施CSEA+PCEA镇痛(分娩镇痛组),493例未行分娩镇痛(对照组),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子宫收缩、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产程中缩宫素的使用率、产后出血率、羊水Ⅲ度污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结果 分娩镇痛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有所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无明显改变;子宫收缩力减弱;分娩镇痛组较对照组镇痛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程度低;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率、羊水Ⅲ度污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可能会使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延长,对子宫收缩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并未增加缩宫素的使用率及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其镇痛效果显著,运动阻滞程度低,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应用于产程活跃期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研究组予以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分析两组产妇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情况、产程时间、新生儿身体质量等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情况与宫口全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与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应用于产程活跃期产妇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分娩痛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谌雯丽  秦丰江 《安徽医药》2018,39(11):1331-1334
目的 分析新产程标准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分娩的产妇800例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产程标准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取执行新产程标准的产妇400例,对照组选取执行旧产程标准的产妇列4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程(产时潜伏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妇并发症情况(产后出血、切口感染、会阴裂伤、产褥病率),剖宫产原因,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情况(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时潜伏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产褥病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切口感染率、会阴裂伤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旧产程标准相比,新产程标准可放宽产程时限,显著降低剖宫产率,且不会增加产妇和新生儿的患病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信息管理系统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联合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1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拟实施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各产程时间、新生儿指标、产妇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及镇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分娩过程中产妇缩宫素使用率(43%)低于对照组(59%)、自然分娩成功率(79%)高于对照组(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23.3±94.5)min和(477.2±98.1)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56.2±111.7)min和(514.0±11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期间对自控硬膜外镇痛方法掌握、自我评估内容知晓程度及不良反应汇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镇痛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管理系统可加强产妇对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分娩镇痛护理质量,减少缩宫素使用率,缩短产程,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3月就诊于湘乡市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5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295例)和对照组(291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使用缩宫素注射液,阴道分娩产妇肌肉注射10 IU,剖宫产宫体注射20 IU后;另取缩宫素10 IU加入500 mL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使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即胎儿娩出后,阴道分娩产妇肌肉注射10 IU缩宫素和0.2 mg麦角新碱,剖宫产宫体注射20 IU缩宫素和0.2 mg麦角新碱后;另取缩宫素10 IU加入500 mL葡萄糖溶液缓慢静滴。观察两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两组额外止血措施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4%,观察组为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额外使用宫缩剂的比例为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恶心的发生率为18.0%,高于对照组的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临产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对临产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对照研究。将300例有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常规给催产素,观察1组(100例)在催产素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观察2组(100例)在催产素的基础上加用麦角新碱。记录胎儿娩出后0.5、1、2、24 h出血量、血压、心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1、2组产妇产后1、2、24 h出血量均少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产妇产后1、2、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1、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9%和6%、2%,观察1、2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明显低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临产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乐山市妇幼保健院采取剖宫产分娩的产妇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单纯给予缩宫素,观察组联合给予缩宫素和益母草注射液。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血红蛋白、红细胞,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40%(226/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0%(18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及24 h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为(38.35±5.42)h,住院时间为(6.25±2.3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减少术后出血量并缩短止血时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新产程标准及处理专家共识(2014)》管理模式下,初产妇第二产程超过2 h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第二产程时长超过2 h、病例资料完整的105例初产妇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分娩、第二产程时长小于2 h的初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时的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长为(144.97±12.19) min,第二产程缩宫素使用率为14.28%,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0.9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会阴侧切率为42.8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产妇第一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长、阴道助产率、宫颈裂伤率、产褥病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管理模式下,第二产程时长超过2 h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较低,可降低会阴侧切率,不增加胎儿窘迫等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第二产程缩宫素使用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屈小洁  庞妮妮  赵娜 《安徽医药》2016,37(11):1351-1354
目的 探讨预防性给予卡贝缩宫素对高危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西安市长安医院经阴道分娩且存在分娩后子宫收缩乏力高危因素的产妇240例,随机分为卡贝缩宫素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卡贝缩宫素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卡贝缩宫素100 μg静脉注射;对照组产妇则给予缩宫素20 U肌肉注射。比较两组高危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宫缩情况、需要额外处理发生率、血常规变化及生命体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卡贝缩宫素组高危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较少,宫缩良好率较优,需要额外处理率较低,红细胞下降度、血红蛋白下降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小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在两组高危产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给予卡贝缩宫素可有效加强子宫收缩力,减少阴道分娩高危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安列克联合缩宫素和益母草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西安唐城医院收治的前置胎盘、胎头位妊娠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安列克、缩宫素和益母草联合用药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和益母草联合用药。比较两种用药方案孕妇的出血量、术中出血控制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和24 h,两组的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术中出血控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列克和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比单独缩宫素联合益母草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疗效好并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郑新美 《海峡药学》2012,24(5):62-64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隙间断注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ASAⅠ~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甲磺酸罗哌卡因硬外镇痛组(Ⅰ组),盐酸罗哌卡因镇痛组(Ⅱ组),对照组(Ⅲ组),每组40例。Ⅰ两组采用0.15%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2μg·mL-1芬太尼行硬外镇痛;Ⅱ两组采用0.1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2μg·mL-1芬太尼。Ⅲ组为对照组。观察各组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评分,同时观察3组的产程进展、催产素使用情况以及胎儿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Ⅰ、Ⅱ两组与Ⅲ组相比较,在镇痛后的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的VAS评分、宫颈口扩张速率、活跃期时间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的MBS评分、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用于过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3月信丰县妇幼保健院收入院的过期妊娠初产妇8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单一应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引产。比较2组产妇引产前、后宫颈成熟度评分(Bishop评分)、2组产妇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引产后2组的Bishop评分均高于引产前,同时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分别短于对照组(t第一产程=4.331,P第一产程=0.000;t第二产程=5.713,P第二产程=0.000);观察组产妇引产成功率、顺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64%,低于对照组的31.82%(χ2=4.141,P=0.042)。结论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用于过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佳,利于提高引产成功率,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作用,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妊娠晚期引产的效果极其安全性。方法:妊娠晚期患者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引产。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宫颈成熟率、临床效果、引产成功率、临产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及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用药后两组Bishop评分均较前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评分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宫颈成熟率、引产成功率、临产时间、阴道分娩率等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显效率(45%)、总有效率(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内窘迫、宫缩过强、新生儿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妊娠晚期引产,能显著的提高宫颈成熟、引产成功率等指标,节省临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效果优于催产素。  相似文献   

14.
胡频  张妤  孙莉  周桂菊 《安徽医药》2019,40(11):1226-1229
目的 比较宫颈扩张球囊和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60例足月妊娠引产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宫颈扩张球囊术引产,观察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促宫颈成熟度;临产时间、总产程、出血量;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两组孕妇引产前宫颈成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ishop评分干预前后差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临产时间、总产程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胎膜早破、宫缩过强、宫颈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发生呼吸窘迫的概率、早产儿体质量情况以及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宫颈扩张球囊术比较,地诺前列酮可缩短足月妊娠初产妇的临产时间和总产程;两者均可促进宫颈成熟,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相似文献   

15.
产妇潜伏期延长与母婴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妇潜伏期延长与难产及其他有关母婴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2 0 0 3年6月至12月间82例潜伏期延长的产妇(观察组)和90例产程正常产妇(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产率6 9 .5 1%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 0 1) ,并且母亲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胎儿窘迫、新生儿低Apgar评分和新生儿发病率亦高于对照组,母婴住院时间延长(P <0. 0 1)。结论 潜伏期延长是导致难产的主要原因,若处理不当,将导致母婴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用于孕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安全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妇(其宫颈Bishop评分≤6分、无产科引产禁忌证和前列腺素应用禁忌证)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50例,予欣普贝生1枚(10mg)塞阴道引产;对照组150例,予催产素引产,比较两组用药后有效率、临产时间、各产程时间和分娩时间,两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1.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用药后临产时间、第1产程时间、第2产程时间、分娩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分娩方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催产素相比,欣普贝生有促宫颈成熟作用,引产成功率高,临产时间短且易于控制,更适用于宫颈Bishop评分6分以下的孕足月胎膜早破产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双球囊(COOK球囊)、前列腺素E2栓剂用于促宫颈成熟及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共240例,随机分为A组(COOK球囊组)80例、B组(前列腺素E2栓剂组)80例、C组(缩宫素组)80例。观察3组产妇的用药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用药后至临产时间、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的引产总有效率为100.00%,B组为91.25%,C组为46.25%,3组的引产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组的用药后至临产时间明显短于C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母婴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与前列腺素制剂相当,且明显优于缩宫素,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简单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Labor induction is now reported to occur in up to 30 – 40% of obstetrical patients. There are a number of pharmacological options available to facilitate labor induction, including oxytocin and analogues of prostaglandins E1 and E2, which have particular utility when labor induction necessitates cervical ripening, as when labor induction occurs in the context of an unfavorable cervix.

Areas covered: This paper reviews acceptable pharmacological options for labor induction, especially when cervical ripening is required. These options include oxytocin and a number of prostaglandin formulations using dinoprostone and misoprostol. It also covers several analyses of published clinical trials (Phase-III) describing evidence of effectiveness.

Expert opinion: Oxytocin is best used when labor needs to be induced in the context of a favorable cervix. When the cervix is not favorable, cervical ripening using prostaglandins should precede labor induction. Either dinoprostone or misoprostol are superior to oxytocin alone for cervical ripening. However, judicious, careful considerations need to be made at the outset of labor induction so as to balance maternal and fetal risks, and these should be guided by institutional policies that reflect the evidence-b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