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4-2009年邳州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邳州市2004-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等级相关趋势检验分析方法进行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结果邳州市2004-2009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11 657例(全部为乙类,甲类无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116.97/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75.17/10万,居首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21.49/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7.90/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2.39/10万,居第4位。6年来,传染病疾病谱排序不断发生变化,肺结核始终位居各种传染病构成位次之首;梅毒于2009年跃居到发病构成前5位;2006-2009年麻疹疫情出现回升;2009年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结论 2004-2009年邳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盱眙县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盱眙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盱眙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4273例,死亡5例,年均发病率109.6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13/10万,病死率0.12%。发病顺位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淋病、痢疾。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3.42/10万、47.80/10万、6.95/10万、1.46/10万。结论盱眙县应注意加强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淋病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绥中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绥中县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6280例,年均发病率为101.4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3.88/10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5.75/10万,居各类传染病第2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35/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36/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出血热。结论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是绥中县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出血热则为重点防治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东海县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海县2009—2013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东海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9种,计5 026例,死亡24例,年均发病率86.33/10万,年均死亡率0.41/10万,年均病死率0.48%。男、女发病率比为2.05∶1,年龄以50~70岁为主,占30.10%,病例职业主要为农民,占71.47%。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58.95%),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25.01%)。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结论东海县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8年长葛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08年长葛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长葛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1种1 415例,发病率为215.02/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了7.42%;报告死亡13例,死亡率为1.97/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8.69%。各种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比较,发病以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为主;死亡以艾滋病和肺结核较多。结论当前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艾滋病是严重危害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普兰店市乙类传染病发生、流行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1999~2008年普兰店市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12091例,年均发病率为146.61/10万;死亡22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27/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1.39/10万,占发病总数的41.87%;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4.59/10万,占发病总数的30.41%;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9.18/10万,占发病总数的26.7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6/10万,占总数的0.99%。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75.70/10万)、肺结核(36.26/10万)、细菌性痢疾(16.49/10万)。[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细菌性痢疾是普兰店市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1-2010年郫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郫县2001-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郫县无报告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6种11 718例,年均发病率239.58/10万,2002年发病率最低为162.99/10万,2003-2005年逐年上升,2005年最高为352.45/10万,2006-2010年逐年下降;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是乙肝、肺结核、痢疾、淋病、甲肝,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2.53/10万,居首位;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2.26/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54.45/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0.35/10万,居第4位。结论 2001-2010年郫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  相似文献   

8.
文莹 《广东卫生防疫》2010,(6):43-44,47
目的分析2005—2009年麻栗坡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麻栗坡县2005—2009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麻栗坡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2 065例,死亡3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0.26/10万,死亡率为2.91/10万。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在52.87/10万~74.57/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65.85/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之首;血源及性接触传染病发病率在19.04/10万~54.93/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41.11/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2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在14.55/10万~35.15/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2.19/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在2.89/10万~39.7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0.74/10万;发病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疟疾、痢疾、淋病,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3.41%。结论 5年间麻栗坡县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接触传染病均维持在较高的发病水平,今后应加强肺结核、性病、艾滋病的防治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绥中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绥中县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6280例,年均发病率为101.4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3.88/10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5.75/10万,居各类传染病第2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35/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36/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出血热。结论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是绥中县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出血热则为重点防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楚雄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楚雄市2005-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间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5 2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7.15/10万,死亡42例,年均死亡率为1.6/10万;报告呼吸道传染病2 699例,血源及性传播疾病1 961例,肠道传染病583例,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54例;位于前5位的乙类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梅毒和淋病,共计5 002例,占总发病数的94.4%;4~9月为发病高峰期。结论楚雄市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无锡市锡山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锡山区2005-2013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锡山区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8种累计8 886例,年均发病率为140.7/10万,死亡43例,年均死亡率为0.68/10万.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5.81%;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30.28%.平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结论 无锡市锡山区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以血源与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应加大对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肺结核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000-2009年龙州县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0-2009年龙州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结果龙州县10 a间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率为198.99/10万;年均死亡率为2.69/10万;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途径传播传染病为主,两者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85.32%;传染病发病居前4位的依次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结论 2000-2009年龙州县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呈波浪型缓慢上升趋势,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麻疹、淋病、疟疾和艾滋病是龙州县传染病报告的主要病种,应积极做好相应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军 《职业与健康》2014,(14):1941-1944
目的通过分析天津市西青区11年法定传染病发生及流行趋势,探讨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科学的防病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西青区2002—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2年西青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患者36 072例,11年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52.17/10万。死亡病例26例,死于肺结核21例、狂犬病2例、乙型肝炎2例和甲型H1N1流感1例。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8.95/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2.84/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53.91/10万。2002—2008年其他感染性腹泻为西青区传染病发病率第1位,自2009年始西青区法定传染病中手足口病一直位于发病率之首。结论西青区应将防控工作重点放在肠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等传染病的防治上,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1997-2006年阳泉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阳泉市急性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阳泉市1997-2006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共38626例,年均发病率306.79/10万;死亡14例,年均死亡率0.11/10万;年均病死率O.036%。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分别是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37.48/10万,居各类传染病首位。结论阳泉市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痢疾、乙肝、肺结核、艾滋病、梅毒。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依然是痢疾、肺结核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甲乙类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张家港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16 843例,年均发病率141.01/10万;其中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最高(80.94/10万),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44.00/10万)和肠道传染病(15.48/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结核、梅毒、淋病、病毒性肝炎和痢疾。结论张家港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南涧县2004~2011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涧县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疫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11年南涧县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6种307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74.82/10万,报告死亡病例3种25例,年均报告死亡率1.42/10万、病死率0.81%。肺结核、痢疾和乙肝是南涧县的重点传染病,发病率依次是69.87/10万、44.51/10万和36.27/10万。艾滋病在死亡顺位中排列第一位。[结论]预防控制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同时应加强痢疾、乙肝及艾滋病等危害较为严重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测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5~2010年涪城区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状况。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涪城区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涪城区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15种13518例,死亡1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43.39/10万,2007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458.32/10万,2010年最低,报告发病率为232.05/10万;死亡率为0.38/10万,2007年死亡率最高为0.61/10万,最低为2010年,死亡率为0.15/10万;年均病死率为0.11%,最高为2009年,病死率为0.24%,最低为2005年,病死率为0.04%。结论 2005~2010年涪城区甲、乙类报告传染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绥中县传染病发病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4251例,死亡10例;年均发病率为132.66/10万,年均死亡率为0.31/10万。平均病死率为0.24%。发病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结核、乙肝、出血热、梅毒和戊肝,占发病总数的87.32%。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2.90/10万,居首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9.79/10万,居第2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1.98/10万,居第3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99/10万,居第4位。结论2008--2012年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今后一个时期防治的重点和难点.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出血热、梅毒、布病是重点防制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平泉县甲、乙类传染病的分布、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平泉县户籍人口1993-2007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5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累计报告病例12218例。年发病率最高的是2004年为264.52/10万,最低为1993年91.01/10万,年均发病率为178.00/10万。15年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4802例,占发病总数的39.30%,近5年呈下降趋势;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3955例,占发病总数的32.37%,近3年有上升趋势。第3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共报告3389例,占发病总数的27.74%,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主要传染病发病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为主。2007年传染病发病率前3位依次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发病率分别为60.45/10万、39.67/10万、27.36/10万。结论平泉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是要加大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力度,同时继续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治与监测,巩固其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20.
鲁芳  陈忠伯  易萍 《中国校医》2014,(10):742-743
目的分析2008—2012年九江市浔阳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浔阳区2008~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发病病种顺位。结果 2008—2012年浔阳区未报告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9 29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0.28/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69/10万。年平均发病率从2008年的749.97/10万下降到了2012年的412.69/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淋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57.72/10万,居首位。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4.18/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58.16/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0.22/10万,居第4位。结论 2008—2012年浔阳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虽然在2011年有小的上升,但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为浔阳区甲、乙类传染病的主要病种,应做好相应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