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倪成剑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7(5):481-481
为进一步加强麻疹疫情防控工作,消除麻疹免疫空白点,针对乐清市流动儿童数量多、春节期间流动频繁的特点,于2006年2月中下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为了解乐清市儿童麻疹疫苗免疫状况及评估本次活动效果,对该项工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4.
移民城市农民房居民区儿童麻疹疫苗漏种情况与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移民城市农民房居民区儿童麻疹疫苗(麻苗)漏种特征与发病的关系,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抽样调查和对麻疹病例电话调查的方法,对深圳市19个社康中心辖区内的553名儿童的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53名儿童中麻苗漏种率高达22.78%。1针漏种率为20.61%,2针漏种率为2.17%。在深圳居住时间〈3个月外来儿童的漏种率高达30.99%,而深圳户籍的常居儿童麻苗漏种率仅为6.67%,艘为4.65,P〈0.01。全部漏种儿童中的无证率为19.84%。其中,在深圳居住〈3个月儿童的无证率为50.00%。麻苗漏种率最高的大浪街道,其儿童麻疹发病率也显著地高于其他漏种率低的街道。〈8月龄未到麻苗初种年龄儿童,麻疹发病数占全部儿童病例数的36.36%。结论移民城市农民房居民区外来儿童是麻苗漏种的高危险人群;其漏种原因与其移居深圳时间短,未能及时获得预防接种证有关。因此认为,提高农民房居民区儿童,尤其是提高来深圳居住时间〈3个月外来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及时办证率和加大麻苗查漏补种的频率,同时对妊娠前妇女进行一针麻苗强化免疫是有效降低这一高危险人群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黔南州自使用麻疹疫苗 (MV)以来 ,特别是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逐步深入 ,麻疹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发病率逐年下降 ,至 1990年下降到 0 6 /10万。但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回升 ,并出现局部村寨点状爆发流行。为探索控制措施 ,我们于1997年 10月选择 1个县作为试点 ,开展MV强化免疫 ,并进行 2年流行病学效果观察。1 方法 :全州共 12个县 ,选择都匀市为试点 ,其余 11个县市为对照。试点市 1996年前 2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2 7 44 /10万 ,对照县市 2 8 2 7/10万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于1997年 10月中旬对试点市所有 8个月~ 7岁儿童 ,不论户籍和既往免…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8,(2):86-87
目的:探究2014~2016年东莞市东城区疾控中心对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情况。方法:拉网式排查7个月~10岁的儿童32例,对计划免疫接种证记录和计划免疫接种史情况进行仔细调查研究。针对麻疹疫苗接种程序完成情况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查漏补种儿童、麻疹疫苗初种儿童及麻疹疫苗复种儿童人数分别为1例、4例、16例、11例。结论:2014~2016年东莞市东城区疾控中心对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情况较为乐观,因每日进行免疫接种的人数较多,使得查漏补种的儿童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万秀村在园儿童麻疹查漏补种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万秀村13所幼儿园的2605名儿童采取拉网式排查,儿童年龄在2岁-7岁,通过调查儿童接种史及预防接种证记录,分析幼儿园的漏种率与补种率、主要漏种补种年龄阶段及漏种第一针和第二针的人数。结果:万秀村总共13所幼儿园,2605名儿童,漏种人数134名,漏种率为5.14%,补种人数为123名,补种率91.79%;主要漏种年龄阶段是3-5岁,总共104名,占总人数的77.62%;漏种第一针的总共人数13名,漏种第二针的总共人数为121名,漏种第二针占90.30%。结论:对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的接种任务比较艰巨,相关负责人员应该保证适龄儿童能够及时接种,提高接种率,严格排查,做好漏种补种,从而做到从根本上阻止麻疹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日照市1999~2003年加速控制麻疹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 1999年开始 ,日照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加速控制麻疹。通过 5年观察 ,取得明显效果。麻疹疫苗 (M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为 99 71% ,估算接种率为 93 5 6 %。通过开展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 ,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8 79% ,几何平均滴度为 1∶14 0 7 6 5 ;麻疹年平均发病率由加速控制麻疹前 5年的 0 4 8/10万 ,下降至加速控制麻疹后 5年的 0 0 4 /10万。加强监测 ,保持MV高水平的常规免疫 ,并适时开展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 ,建立巩固的免疫屏障 ,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7岁外来儿童强化查漏补种策略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解决城市外来儿童预防接种管理,保持儿童高水平免疫接种率。方法对北京市2000~2005年<7岁外来儿童强化查漏补种策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每次强化查漏补种实施,可调查儿童12.5万~16.8万人,发现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零剂次免疫19 136~35 764人,强化查漏补种策略实施前后,外来儿童建卡率由64.5%~80.6%上升到98.3%~100.0%,建证率由68.7%~84.9%上升至98.3%~100.0%。OPV补种率>97.0%。2004年麻疹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零剂次免疫儿童补种率>90%。通过强化查漏补种策略实施,基本掌握了北京市外来儿童底数、地区分布和预防接种管理水平,为制定外来儿童预防接种相关政策与管理办法提供了可靠依据。结论强化查漏补种策略的创立与实施,有效解决了低免疫接种率外来儿童与高免疫接种率本地儿童高度混杂地区的预防接种难题,节省了卫生资源,在中国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的现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城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维持无脊灰的持续和2012年消除麻疹的启动,该策略将产生更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麻疹监测及控制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加速麻疹控制,卫生部以河南省为试点,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在开封、南阳市开展麻疹监测工作.同时其它城市也按有关要求开展麻疹监测工作.一年来的实践表明,河南省的麻疹监测系统已经建立,并运转良好.1999年麻疹专报系统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852例,年发病率2.00/10万.全省各地均有病例报告,并发生了37起麻疹暴发,暴发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28.73%.发病主要集中于4~6月,占全年病例总数的50%.14岁以下儿童发病占84.88%.首次自麻疹病例中分离出麻疹病毒,共分离到15株.部分市(地区)开展了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活动,有效地降低了麻疹发病率.但麻疹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尚待提高1999年专报系统报告的病例数低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一些监测指标,如报告及时率、病例调查率、标本采集率和实验室检测及时率等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7年四川省部分地区实施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接种率进行分析,为2008年17个市州开展麻疹强免提供经验,加速麻疹控制与消除的工作进展。方法综合分析强化免疫期间的现场调查和各地上报的项目总结和报表等资料。结果强化免疫共计接种目标儿童3980978人,报告接种率和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2者无统计学差异(X^2=3.75,P〉0.05);接种目标儿童数〉摸底调查时统计的应种儿童数(3937372人)〉2006年四川省计免/冷链基本情况报表报告的儿童数(3610323人)。以疫苗使用情况进行估算,其接种率达到96.33%,与报告接种率比较D值=2.45%;以省统计局提供的人口数进行估算,接种率达到91.95%.与报告接种率比较D值=6.83%;以2006年四川省计免/冷链基本情况报表的人口数进行估算,其接种率达到110.27%,与报告接种率比较D值=11.49%。结论该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情况,评价其效果。[方法]对保山市2008年11月和2010年9月两轮麻疹疫苗强化接种情况、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进行分析与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2010年保山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8.44%、98.35%,平均98.41%。2008年现场调查2600人,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8.54%;2010年调查2418人,接种率为98.51%。麻疹IgG抗体阳性率,2009年903人为87.04%,2010年1 908人为95.02%(P<0.01)。麻疹发病率,2007年为6.66/10万,2008年为5.32/10万,2009年为1.08/10万,2010年为0.12/10万,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无发病。[结论]2轮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明显,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提高,麻疹发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达州市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对麻疹发病的影响与效果,为消除麻疹提供策略措施依据。方法2007-09对全市所有8月龄~14岁儿童在1周内集中完成MV接种1剂,3年后利用2007年MV SIAs接种资料和免疫前后麻疹发病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麻疹发病特征并评价控制麻疹效果。结果麻疹减毒活疫苗应种儿童1 179 782人,实种儿童1 163 999人,接种率为98.66%。2007-10起麻疹发病率迅速大幅度下降,2008-2010年分别降低为0.56/10万、0.23/10万和0.54/10万,比2007年(10.41/10万)下降了94.60%以上;目标人群各年龄队列发病率2008年下降80.87%~100%且2009年继续下降,〈8月龄和〉14岁的非目标人群同时下降95.12%和86.28%~100%;削平了03/07月的发病季节高峰,分别削平和削弱了4~9岁和0~3岁的发病年龄峰值,但低水平上0~3岁发病率仍相对较高于其他年龄人群,应给予重视。结论实施8月龄~14岁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能快速建立整体人群免疫屏障,大幅度减少全人群麻疹发病,是消除麻疹的重要策略,麻疹减毒活疫苗3~4年内继续开展8月龄~4岁儿童后续强化免疫活动,有助于消除麻疹目标按时实现。 相似文献
14.
2001-2003年四川省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对四川省 2 0 0 1- 2 0 0 3年麻疹的发病情况、麻疹暴发疫情、麻疹疫苗接种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四川省麻疹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发病以小年龄组和学龄儿童为主 ,1~ 14岁占 80 %以上 ;发病地域广泛 ,以春季高发 ;暴发病例占总病例的 10 4 4% ;10 73%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 ,5 4 2 5 %免疫史不详。 2 0 0 2年对 8~ 30月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 ,根据出生队列分析 ,除 2岁组 (该年龄组全体儿童进行强化免疫 )发病率下降了 31 4 9%外 ,其余各年龄组发病率均较 2 0 0 2年有所上升。未开展麻疹强化免疫的各年龄组发病率上升幅度大于开展部分儿童强化免疫的 1岁和 3岁组发病率。结论 在麻疹常规接种率较低情况下 ,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 ,应尽快对 14岁以下儿童进行麻疹强化免疫 ,以减少暴发 ,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龙岩市2009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方法对MV强化免疫摸底质量、接种率、人群抗体水平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V强化免疫共接种8月龄~14岁目标儿童387 998人,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95%,免疫后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均显著升高,麻疹发病率较强化免疫前下降了93.98%。结论龙岩市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显著,发病率已降至1/100万以下。为保持强化免疫取得的成果,应做好常规免疫和麻疹监测工作,适时开展后续免疫。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评价保定市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方法综合分析强化免疫、常规免疫、麻疹抗体水平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结果该市MV强化免疫接种目标儿童1 895 988人,报告接种率、分年龄组报告接种率、接种率评估均>98%,而且强化免疫摸底人数比计划免疫年报数和统计局数均高出11%以上;以计划免疫年报和统计局数据估算此次强化免疫接种率均高出10%左右。结论保定市2010年开展MV强化免疫效果明显,提高了8月龄~14岁儿童MV的接种率,但是,为保持MV强化免疫的效果,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必须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玉溪市2008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总结经验,为玉溪市全面控制并加快消除麻疹:工作进程制定针对性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分析MV强化免疫现场接种、调查资料、评估报告及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结果对辖区内8月龄~14周岁的儿童实施MV强化免疫434142人,报告接种率97.35%。县(区)为单位报告接种率在95%以上,分年龄段报告接种率在97%以上;快速评估接种率99.22%,以县(区)为单位不同年龄段评估接种率在95%以上。2008年12月1日—2009年5月31日,玉溪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7例,比上年同期减少9例,发病率下降了34.43%。结论玉溪市2008年MV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活动,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大范围人群的免疫覆盖,控制并减少麻疹的发病,保证HV2剂次的常规免疫是控制乃至消除麻疹的基础,高质量的监测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分析百色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数据,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百色市所有8月龄~14岁儿童(包括流动儿童),无论既往有无接种史或患病史,均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通过收集整理全市MV强化免疫报表数据和现场评估等情况,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强化免疫摸底应种儿童数为699 354人,报告接种人数669 411人,报告接种率为95.72%;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2.09/10万;强化免疫后全市尚无麻疹病例报告.结论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可迅速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麻疹的暴发或流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常州市2007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强化免疫(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y,SIA)前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措施。方法对常州市麻疹发病及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11月常州市开展MV SIA后,2008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24.13/10万,较2007年上升91.66%;在常州市所辖的7个区(市)中,除金坛、溧阳市外,其余5个区麻疹报告发病率较2007年均有上升;5~9岁麻疹发病率稍有下降,其他年龄组人群麻疹发病率较2007年均有上升;1岁儿童麻疹发病率为216.92/10万,20~30岁人群为发病的另一小高峰。2007、2008年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3.47%、54.38%,其有MV免疫史的比例分别为7.37%、4.18%。2008年常住和流动人口麻疹病例数均高于2007年,其中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68.05%。结论2007年MV SIA质量和MV常规免疫首针及时接种率均不高,是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做好高质量的MV常规免疫和MV SIA,提高易感人群MV免疫覆盖率,加强麻疹病例和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管理,是控制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