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出血与脑梗塞计量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8年,池田根据病理解剖或手术确诊的病例发病2周以内的病史、一般症状、神经症状等用尤度法制定了脑出血与脑梗塞计量鉴别表。据报道,此表对于剖检病例的正诊率极高。但秋田脑研所考察此表时,发现其对脑梗塞的正诊率虽较高,但对脑出 相似文献
2.
在天津地区,急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组550例病人中,71.5%集中在50~69岁这个年龄组中,因而这是我们防治的重点人群。所以,本文通过对经 CT 证实的550例脑卒中病人发病诱因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常见的9种诱因,有的并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比如:不难受,不吃降压药控制血压,饮食过咸、大风降温、看电视等,最重要的是,许多重要而常见的诱因及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有效地控制与改变的。充分了解这些发病诱因及各种危险因素,是为了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诊断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我院66例老年非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脑CT诊断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主要出血部位包括基底节区、脑叶、丘脑、脑干、小脑,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9例,占27.1%,脑叶出血15例,占21.4%,丘脑出血13例,占18.6%,脑干出血13例,占18.6%,小脑出血10例,占14.3%;死亡19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5例,脑叶出血4例,小脑出血4例,脑干出血3例,丘脑出血3例,各出血部位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0616,P>0.05)。观察组有46例患者出现了中线位移,占65.7%,对照组仅3例患者出现了中线位移,占4.5%,观察组出现中线位移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475,P<0.01)。观察组70例患者中,无中线位移22例,死亡1例(病死率4.5%);中线位移15 mm者19例,死亡4例(病死率21.1%);中线位移65 mm者19例,死亡4例(病死率21.1%);中线位移610 mm者14例,死亡6例(病死率42.9%);中线位移>10 mm者15例,死亡8例(病死率53.3%);不同中线位移的患者间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83,P<0.01),位移越多病死率越高。观察组70例老年患者中死亡病例19例,病死率为27.1%;其中出血量<3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7.7%(1/13),出血量3110 mm者14例,死亡6例(病死率42.9%);中线位移>10 mm者15例,死亡8例(病死率53.3%);不同中线位移的患者间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83,P<0.01),位移越多病死率越高。观察组70例老年患者中死亡病例19例,病死率为27.1%;其中出血量<3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7.7%(1/13),出血量316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15%(3/20),出血量616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15%(3/20),出血量618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31.6%(6/19),出血量>8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50%(9/18),不同出血量患者间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27,P<0.05),出血量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 CT是诊断老年急性脑出血的良好手段,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训练迭代是从自动控制理论中学习机的原理引伸出来的,是一种模仿人脑思维学习过程的方法。1974年,日本学者用线性学习机原理研究了心脏病的自动诊断。本研究中将其用于脑出血与脑梗塞的鉴别诊断,特别 相似文献
6.
饮酒与脑出血和脑梗塞关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饮酒与脑出血和脑梗塞的关系及其差异。方法:采用医院为基础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经颅脑CT扫描确诊162例脑出血病例和158例脑梗塞病人分别与各自的对照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程序作1:1配比分配。结果:单因素分析时,饮酒对脑出血和脑梗塞的危险性均具有显意义,其OR分别为2.57(95%CI:1.69-3.89)和2.67(95%CI:1.47-1.83)。按高血压病史和吸烟状况调整后,饮酒对脑出血的作用失去显意义(OR为1.61,95%CI:0.88-2.96),而对脑梗塞的危险依然存在(OR为2.76,95%CI:1.14-6.67)。结论:饮酒很可能是通过影响血压而间接地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但饮酒对脑梗塞则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CT成像技术的应用,混合性中风日渐受到重视,报道亦较多,但多为大脑半球出血与梗塞并存,而脑干出血合并大脑半球多发性梗塞少见。现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5例桥脑出血合并多发性脑梗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急性脑出血的MR图像,观察其信号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2月间首诊头颅MR检查、以头晕、肢体运动障碍、言语不清为主诉、从发病到进行MR检查时间<3d、并经同期CT和/或复查MR确诊为脑出血患者30例。结果用低场磁共振诊断脑出血,病灶信号不均匀和周围合并水样信号为其特征。结论联合、合理应用低场磁共振现有的序列,诊断急性脑出血有其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液体反转恢复(FLAIR)成像序列对超急性、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超急性、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常规的MIR、FLAIR、DWI图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DWI、FLAIR、T2WI阳性发现率分别为93.75%、60%、50%;4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DWI、FLAIR、T2WI阳性发现率分别为100%、90%、87.5%。结论:在超急性、急性脑梗塞对病灶的显示DWI优于FLAIR和T2WI,、而DWI和T2WI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85年4月至1986年5月期间收住院治疗并经 CT 脑扫描的脑出血和脑梗塞共77例。为探讨它们的临床和 CT 的鉴别诊断、以及病因等有关问题,本文就其临床资料和 CT 表现进行对比研究,以供参考。临床资料本文77例均经 CT 脑扫描检查,其中脑出血26例、脑梗塞51例,二者之比约为1∶2。一、病变部位1.脑出血部位以内囊区附近最多,包括基底节10例、内囊4例,丘脑4例,共计18例(69.3%),其次为脑叶出血5例 相似文献
11.
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梗塞。由于常规CT、MRI检查不能发现早期缺血灶的存在,虽可排除脑出血,但对早期脑梗塞的治疗没有太大的临床指导意义,为了能及早的发现病变,我们结合MR弥散加权成像,对疑为早期脑梗塞的病例进行了MRI扫描检查,并用直观的图像显示病变范围,效果满意。1材料与方法40例临床症状和体征疑为脑梗塞的患者,年龄50~78岁,男30例,女10例。其中20例有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病史,6例曾有脑梗塞病史。临床主要神经症状和体征:头痛、头晕,单侧或双侧肢体乏力,肌力下降,轻瘫,8例为突发晕… 相似文献
12.
弥散加权像在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梗塞。由于常规CT、MRI检查不能发现早期缺血灶的存在,虽可排除脑出血,但对早期脑梗塞的治疗没有太大的临床指导意义,为了能及早的发现病变,我们结合MR弥散加权成像,对疑为早期脑梗塞的病例进行了MRI扫描检查,并用直观的图像显示病变范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42例急性脑梗塞病人血压、血糖、血脂、肌力、梗塞面积等多项临床指标的测定,并将病人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说明:脑梗塞急性期患者43%合并高血糖,其中55%为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灶的大小与高血糖有关(P<0.01),而与高血压、高血脂无关,血糖升高以糖尿病组升高明显;糖尿病组意识障碍及死亡例数最高,与其它组病人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5.
<正>脑出血:是由于脑实质内小动脉、小静脉的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绝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前会有诱因,譬如剧烈的活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酗酒等等。患者在发病的初期一般会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肢体麻木或一侧肢体无力甚至瘫痪等症状,短时间内出现晕倒、昏迷、大小便失禁等。脑出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 相似文献
16.
有关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小板聚集力的相关性研究国内外报道尚少。且对不同性质的脑血管病与血小板聚集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多家报道不一。本文对脑梗塞、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力指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血小板聚集力在不同性质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与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也是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的发展,脑血管病的药物及手术疗效均得到明显改善。此笔谈尽量以最少的文字介绍近年来常见的脑血管病的研究动态,供基层医务人员参考,并希望能给广大病员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8.
临床治疗急性脑梗塞上应给予血管再通复流、改善微循环、脑神经保护等措施。本文将总结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降纤治疗、神经保护剂,其宗旨为探索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