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采用RT-PCR方法研究动脉损伤早期原癌基因c-fos、c-jun的表达规律。方法:制备大鼠颈动脉气囊导管扩张损伤模型,采用RT-PCR方法检测损伤早期不同时相点动脉壁平滑肌细胞(VSMC)c-fos、c-jun基因的表达丰度,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c-jun 在损伤后30min达高峰。术后1h、2h仍能检测到明显的表达,术后5h后不能检出。c-fos在术后30min、1h均可检测到该基因多量的表达,以后随时间的推移表达逐渐下降,5h时不能检出。损伤后45min中膜残留VSMCc-fos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86%。结论:在动脉损伤后极早期即有c-fos、c-jun的大量表达,TR-PCR检测原癌基因的表达为研究动脉损伤早期VSMC的活化机理提供了一个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鼠动脉损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探讨MMP-9在大鼠动脉损伤后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胸主动脉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对MMP-9在动脉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MMP-9在球囊损伤组大鼠动脉内膜及中膜呈强阳性表达.动脉损伤后第1天表达开始增加,第10天达到最高峰,第28天仍有少量表达.结论MMP-9在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合成、分泌增多,在早期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发挥其降解Ⅳ型基底膜胶原的作用,在再狭窄早期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球囊导管损伤大鼠主动脉内膜以后基质金属蛋白酶一2在内膜表达的变化过程。方法70只SD大鼠按照不同的时间段分为七个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从颈总动脉切开应用2F Fogarty导管损伤主动脉内膜至肾动脉水平,球囊充放气3次,然后结扎颈总动脉,对照组只切开然后结扎颈总动脉而不损伤内膜,然后于不同的时间段处死大鼠取主动脉以及内膜,处死前30min从尾静脉注入Evansblue以便证实为主动脉内膜,分别进行HE染色,Gelatin Zymography来分析动脉内膜损伤以后MMP-2表达的变化。结果MMP-2于损伤后开始升高,至5天时达到顶点,而后逐渐下降,内膜增生则是28天最为显著。结论动脉内膜损伤以后MMP-2表达有着规律的变化且与内膜增生并不成比例,MMP-2的升高先于内膜增生,为治疗动脉损伤后血管再狭窄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超声设备的发展,超声检查技术被更早、更频繁地应用在孕期.超声辐照对于胚胎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多项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高频率的孕期超声辐照会对仔鼠的生长发育、行为学习能力及各组织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就孕期超声辐照对仔鼠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莪术油对动脉损伤大鼠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莪术油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导管损伤模型,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再狭窄病灶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对假手术组、莪术油组和模型组共25只大鼠进行研究。【结果】术后 14d,模型组出现血管内膜增厚及新生内膜面积增大,管腔面积和内、外弹力板周长缩小,与假手术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莪术油组最大内膜厚度及新生内膜面积比模型组减少,而管腔面积和内、外弹力板周长增加(P<0.01);与假手术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莪术油可抑制大鼠损伤动脉内膜增生和血管重构,有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外阴白色病变病人超声治疗前后外阴组织中VEGF和NGF蛋白表达。结果一定剂量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一段时期以后,外阴组织中VEGF和NGF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超声治疗后病变皮肤基本恢复正常,组织所受刺激减少,导致VEGF、NGF产生减少,表达相对较低。说明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收治的20例颈动脉支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的支架置入均位于颈动脉窦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血管形态、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支架内径有无再狭窄和斑块的形成、血流的速度与血流的阻力指数等予以观察,并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的长期疗效。结果:患者的颈内动脉的段管径狭窄率由术前的64±8降低到24±16,术后血管的内劲明显加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前颈动脉血管血流速度、血流搏动指数、血流阻力指数出现异常,置入之后恢复正常,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0例患者的斑块发生率为100%,术后则为36.36%,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据统计表明颈动脉近端部位出现斑块的几率较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对颈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并将狭窄发生的情况以及斑块的形成及时发现,且客观评估支架置入前与置入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反义c-myc寡脱氧核苷酸(ASODN)对家兔髂总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再狭窄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pluronic gel缓释系统和Lipofeclin转染导入系统,将c-myc ASODN作用于家兔髂总动脉损伤后的血管外膜,3周后对所取的血管节段进行组织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计算出内膜,中膜(I/M)面积比和I/M厚度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myc ASODN可明显抑制内膜增生,而正义c-myc ODN对内膜增生无影响。结论:c-myc ASODN以序列特异性方式抑制了新生内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鼻咽癌放疗后颈动脉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接受放疗并随访2年以上的鼻咽癌患者40例作为放疗组,对照组30例为新诊断还未实施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患者颈动脉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主要检测指标有:颈动脉管腔内径,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部位、大小、形态、回声及颈动脉血流情况,同时分析两组间相关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结果两组间相关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吸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间颈动脉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患者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发生狭窄情况远远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狭窄率>50%仅见于放疗组。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可导致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增加、形成斑块继而发生狭窄,而超声检查在颈动脉损伤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术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前后颈动脉超声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62例,均予CAS治疗,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CAS前后狭窄处管径及血流参数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2例CAS中,2例手术失败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其余60例均获成功,共置入支架60个。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发现,患侧颈动脉狭窄处术后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EDV)明显降低,血管内径(R)、血管搏动指数(PI)和前向血流明显增大(P<0.05),术后1周时与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经颈动脉超声复查发现手术侧再狭窄1例(3.3%)。结论 CAS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可靠手段,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在CAS前后对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再狭窄老年患者对靶血管内膜反应、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再狭窄老年患者1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采取切割球囊治疗,研究组采取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  相似文献   

13.
四逆汤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球囊损伤兔髂动脉造成动脉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四逆汤对损伤后动脉内膜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以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汤治疗组(四逆汤组),每组8只。对照组兔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四逆汤组兔给予高脂饮食。饲养2周后模型组、四逆汤组兔行髂动脉内膜剥脱术。4周后,通过电镜观察髂动脉内膜的病变情况,光镜观察血管的病理变化,并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血脂的水平。结果扫描电镜发现,对照组兔髂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整齐;模型组可见内皮细胞脱落,内皮细胞增生形态各异,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四逆汤组内皮细胞排列基本正常。光镜发现,对照组兔髂动脉管腔和管壁厚度正常,管壁光滑;模型组管壁明显增厚,管腔明显狭窄,内膜增厚;治疗组血管病变程度明显减轻。四逆汤可明显改善血脂的紊乱。对照组兔血清SOD活性明显高于四逆汤组和模型组,四逆汤组SOD活性又明显高于模型组。对照组兔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四逆汤组和模型组,四逆汤组MDA水平又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四逆汤可减轻兔髂动脉剥脱术后的内膜增生和血管狭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髂动脉剥脱术后兔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颈总动脉损伤后再狭窄大鼠血浆内皮素(ET)和颈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颈总动脉挤压术制备再狭窄模型,设假手术组、手术组和氯沙坦组,每组10只。观察颈总动脉形态学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颈总动脉PDGF-B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颈总动脉各层结构正常、清晰,无明显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手术组大鼠颈总动脉SMC大量增殖,内膜显著增厚;氯沙坦组SMC增殖程度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血浆ET含量显著升高(P<0.01),颈总动脉SMC中PDGF-B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手术组比较,氯沙坦组大鼠血浆ET含量与PDGF-B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ET、PDGF参与血管再狭窄的形成,氯沙坦可通过降低ET含量与PDGF-B表达实现抗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确定正常动脉中主要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以及它们在球囊损伤后的变化。方法和结果 用矾酸钠溶液灌注Sprague-Dawley鼠的同时,分别切除正常的及球囊损伤后的颈动脉,主动脉和其它组织;使之云浆化,将澄清的组织溶解产物用抗磷酸酪氨酸抗体进行免疫沉淀反应,然后用FAK,Paxillin和磷酸酪氨酸的抗体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显PP125和PP68是两个主要存在于正常颈动脉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用FAK和Paxillin的抗体再探查后确定了这些蛋白质是FAK和Paxillin;用磷酸酪氨酸抗体免疫去除法可消除FAK和Paxillin,表明这些蛋白质大多数在动脉中被酪氨酸磷酸化;动脉中比其它被检查的组织,如下腔静脉和心脏包含更多酪氨酸磷酸化的FAK。随后进行的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检测显示FAK和Paxillin的含量减少。结论 我们的发现表明FAK和Paxillin在保持动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能对球囊损伤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黄素对颈动脉狭窄的影响,并对狭窄变化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选取72只SD大鼠(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n=24)、损伤组(n=24)、大黄素+损伤组(n=24).损伤组及大黄素+损伤组利用球囊建立颈动脉狭窄模型;假手术组除无球囊抽拉损伤外其余处理与其他两组一致.术后大黄素+损伤组灌胃大黄素(70 mg/kg);其余两组灌胃等体积溶剂(生理盐水含二甲亚砜).于第14天取下3组颈总动脉行HE染色;另取第14天3组颈总动脉行二氧乙啶(dihydroethidium,DHE)测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o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Ki67及c-myc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3组胞浆MEK1/2、p-MEK1/2、ERK1/2、p-ERK1/2及核内c-myc含量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颈动脉狭窄模型建立成功,14 d新生内膜增殖速度为3个时间点最快(P<0.01).新生内膜成分主要为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与假手术组比较,损伤组ROS表达量急剧升高(P<0.01),大黄素+损伤组显著下调ROS水平(P<0.01).与损伤组比较,大黄素+损伤组显著下调增殖蛋白Ki67表达(P<0.01),抑制新生内膜中VSMCs的增殖(P<0.01),降低MAPK-ERK通路活化(P<0.01),减少核内c-myc活化(P<0.01).结论 大黄素能够缓解大鼠颈动脉狭窄,其机制可能是大黄素下调ROS/MAPK/ERK/c-myc通路活化,降低增殖蛋白Ki67表达,从而抑制新生内膜中VSMCs的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富含半胱氨酸61蛋白(Cyr61)及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与颈动脉损伤后再狭窄发生的关系.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n=18).模型组大鼠经2F Fogarty球囊导管损伤左颈总动脉建立颈动脉血管成形术模型,分别于建模后1、4、7、14、28 d和3月取材,观察血管壁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血管壁组织中Cyr61、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结果 球囊损伤后血管壁新生内膜在术后7 d出现,术后28 d时达到高峰;形成的新生内膜厚度不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血管壁组织Cyr61、TNF-α、IL-6和IL-1β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壁Cyr61、TNF-α、IL-6和IL-1β表达明显增强,提示Cyt61可能与炎症因子相互协同作用,使血管壁组织增生而最终导致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入选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A组,观察组,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管腔狭窄≥50%,A组患者再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累及血管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冠状动脉病变亚组;B组,对照组,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管腔狭窄〈50%。分别对各组的HbAlC、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合并糖尿病资料进行比较,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A组患者HbAlc明显增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明显,斑块形成及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多,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累及支数越多,相对应HbAlc数值越高,内膜中层增厚患者越多,双支、三支亚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斑块形成及合并糖尿病,单支病变亚组患者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支及三支病变亚组患者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lC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能更好地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及程度,对指导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颈总动脉损伤大鼠血管壁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特异性的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8只大鼠采用颈总动脉挤压术制备血管狭窄模型,设假手术组、手术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6只大鼠。术后14 d观察颈总动脉形态学变化,胶原纤维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颈总动脉MMP-2及TIMP-2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颈总动脉各层结构正常,清晰,无明显的胶原纤维沉积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手术组大鼠颈总动脉中胶原纤维大量增多沉积,VSMC增殖迁移;辛伐他汀组胶原纤维沉积程度降低,VSMC增殖迁移程度也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MMP-2与TIMP-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升高,MMP-2/TIMP-2比值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手术组相比,辛伐他汀组MMP-2与TIMP-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降低,MMP-2/TIMP-2比值升高(P<0.01)。结论 MMP-2/TIMP-2比值降低是导致胶原纤维沉积进而引起术后血管再狭窄的重要因素,辛伐他汀能通过提高MMP-2/TIMP-2比值,减轻血管再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体静脉移植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早期应答基因的变化。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制作64只大鼠颈动脉自体静脉移植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VSMC增殖与c-mycc、-fosc、-jun的变化。结果手术后2 h即可出现c-myc、c-fos、c-jun阳性表达,且c-fosc、-jun于移植后6 h达到高峰,c-myc于手术后1周达到高峰。结论c-mycc、-fosc、-jun表达状态与VSMC的增殖状态密切相关,对VSMC的增殖起到调控作用,尤其是始动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