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方法总结2000--2010年本院收治的3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超声检查诊断率为45.2%(14/31)。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64.5%(20/31)。根治性手术7例,病理诊断为胆管腺癌及黏液癌。随访19例,根治组平均存活18个月,姑息治疗组平均存活8个月。结论胆管癌的发生与肝胆管结石有关,伴有结石的胆管癌疗效较差,应重视胆管结石的早期根治性治疗,以防止胆管癌的发生,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附1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的18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患者的Jl缶床资料.结果:本组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的发生率为5.0%(18/359),癌肿均发生于含结石胆管处,术前B超、CT、MRCP/ERCP对肝胆管癌变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7.1 0/oo(4/7)、70%(7/10),45.5%(5/11);手术切除率为61.1%(11/18),根治性切除率27.8%(5/18).术后1、3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组分别为80%(4/5)、40%(2/5),姑息性切除组分别为33.3%(Z/6)、16.7%(1/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长期、反复发作是引起胆管癌的重要原因;肝胆管结石癌变的延误诊断率高、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并手术切除依然是肝胆管结石癌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与胆管癌的关系,总结本病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8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15例胆管癌的发生率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3.1%(15/485).其中,肝内胆管癌占33.3%,肝门部胆管癌占40.0%,肝外胆管癌占20.0%,壶腹部癌占6.7%;15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诊断正确率20.0%(3/15);根治性切除率为26.7%(4/15).术后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6.7%和13.3%.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率低,顸后差.对45岁以上,有较长病史及反复胆管炎发作,黄疸进行性加重,或腹痛难以控制的肝胆管结石病人,应高度警惕并发胆管癌的可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根治性切除能提高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57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例数占我院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总数的7.8%(57/727),术前诊断正确率58%(33/57).57例患者中行根治性手术37例,平均生存期为24个月;姑息性手术14例,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行活检术6例,平均生存期为4个月.结论 肝胆管癌的发生与肝内胆管结石有关,早期根治肝内肝管结石是预防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詹俊宏  胡江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9):2002-2003
目的:讨论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术前确诊率为18.2%(2/11);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诊2例;术后病理证实7例.肝门胆管癌72.7%(8/11),中段胆管癌9.1%(1/11),下段胆管癌18.2%(2/11).肿瘤根治切除率36.4%(4/11),姑息性手术63.6%(7/11).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详细的术中探查是及早发现胆管癌的重要途径.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明显优于姑息性手术.  相似文献   

6.
蒋宏平 《中外医疗》2011,30(15):27-28
目的对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的诊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来我院治疗并通过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47例患者均行开腹手术,其中根治性切除16例、姑息性切除15例、无法切除16例。结果根据随访调查,根治切除术患者术后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93.75%、68.75%;姑息切除术为93.33%、40%、20%;无法切除术术后半年的生存率为31.25%,在之后的半年内患者全部死亡。结论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缺乏特异性表现,因此在对肝内胆管结石症状反复出现的病人进行诊断时,应加强对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以免因漏诊而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诊断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3年经病理证实的16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进行总结. 结果术前诊断正确率为37.5%(6/16),术中和术后病理发现10例(62.5%).其中左肝内胆管癌10例(62.5%),右肝内胆管癌5例(31.3%).病理诊断为胆管周围侵润型12例(75%),肿块形成型4例. 结论对年龄较大、长期反复胆管炎发作的慢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出现用常规方法难以控制的发热、持续性上腹部疼痛时,应高度警惕胆管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 1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术前确诊率为 18.2 % (2 /11)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诊 2例 ;术后病理证实 7例。肝门胆管癌 72 .7% (8/11) ,中段胆管癌 9.1% (1/11) ,下段胆管癌 18.2 % (2 /11)。肿瘤根治切除率 36 .4 % (4/11) ,姑息性手术 6 3.6 % (7/11)。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详细的术中探查是及早发现胆管癌的重要途径。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明显优于姑息性手术。  相似文献   

9.
王俊  孙权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2):113-114
目的总结并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总结1998-2009年54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者的发生率5.45%;术前诊断率为83.3%;根治性手术率38.9%;病理诊断为腺癌;随访45例,行根治性手术病例平均存活21个月,行姑息性手术病例平均存活8.5个月,仅行探查术病例存活平均3.5个月。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疗效较差;胆管癌的发生与肝内胆管结石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肝胆管癌的发生率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2.0%(19/936).19例患者中,可行手术13例(68.4%,13/19);其中根治性手术8例,姑息性手术5例.8例根治性切除的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62.5%(5/8)、25%(2/8);姑息性切除1,3年生存率分别为加%(1/5)、0%(0/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度警惕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的可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50例输尿管狭窄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50例输尿管狭窄中腔内手术治疗38例,输尿管狭窄长度0.5~8.0 cm,用气囊或输尿管镜体扩张23例,冷刀或钬激光切开治疗15例;开放手术治疗12例,输尿管狭窄段2.0~20.0 cm.结果 气囊或输尿管镜体扩张治愈或有效43.5%(10/23),冷刀或钬激光切开治愈或有效66.7%( 10/15),失败18例中改开放手术10例,8例需长期更换D-J管.12例开放手术全部一次手术治愈.结论 <1.5 cm且疤痕少的输尿管狭窄腔内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对长段或疤痕广泛的输尿管狭窄选择合适的开放手术方式可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郑捷  陈景繁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3-24,26
目的对经胸乳途径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52例患者的临床效果经验体会进行总结。方法自2008年10月~2010年9月,对经内科规范治疗2年以上症状控制不明显的52例甲亢患者实施经胸乳途径行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回顾分析其治疗效果及经验体会。结果腔镜下完成手术47例,中转开放手术5例:其中3例因术中出血难以控制,2例甲状腺体积太大,因手术操作空间不够而中转。手术平均时间115 min(90~25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 ml(25~75 ml),术后2~3 d拔除颈部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5 d(4~6 d),术后发生一过性声音嘶哑2例,发生胸前皮下淤斑3例,均在术后短期内恢复,无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46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术后出现18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6例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3个月后恢复正常,2例3个月后甲状腺功能仍未恢复正常,,需每天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无甲亢症状复发病例,所有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非常满意。结论腔镜下手术治疗原发性甲亢是安全、有效、微创美容的外科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特发的、少见的妊娠期并发症,病死率高.为了加强对AFLP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时该院17例AFLP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方法 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该科的17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58%的病例发生在孕35-38周.多数患者早期有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胃肠道不适、黄疸等,所有患者均出现黄疸,胆红素升高较转氨酶升高更加明显,64.70%的病例早期出现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检查可见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占88.23%),抗凝血酶原Ⅲ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经诊断,所有患者及早终止妊娠(100%),大部分患者接受血浆置换(88.2%).孕产妇抢救成功率94.11%,死亡率5.88%,88.23%的新生儿出现窘迫,新生儿病死率5.88%.结论 妊娠晚期出现消化道症状,伴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应警惕妊娠急性脂肪肝.早期诊断,尽快终止妊娠,加强综合治疗,尽早行血浆置换治疗可能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消化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早期正确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2月~2011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科收治住院的27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IV/AIDS患者以农民、无业青壮年男性居多,传播途径以性传播(77.8%)为主.最常见的症状体征为消瘦(100.0%)、纳差(100.0%),其次有贫血(77.8%)、腹泻(63.0%)、发热(55.6%)、腹痛(59.3%)、淋巴结肿大(37.0%)等.门诊误漏诊24例,占88.9%,外院误漏诊率达100%.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减少者占77.8%,血清白蛋白降低者占88.9%,血沉加快者占88.9%.胃镜检查11例,发现念珠茵性食道炎4例(36.4%),肠镜发现结肠黏膜病变者占80.0%.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为结核病(37.0%),消化道真菌感染(29.6%),混合感染两种或以上病原体者占40.7%.结论 消化系统是艾滋病常见的累及部位,临床医师应提高对以消化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HIV/AIDS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治,避免漏诊、误诊及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根据知情自愿原则,选择30例需对狭窄动脉植入内支架的自愿者,设为治疗组,在植入内支架的前3~5d进行骨髓干细胞动员。30例只行内支架植入,设为对照组。术后对病变部位性64排CT血管成像(D0),而后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8个月分别对病变部位行64排CT血管成像(D1、D2、D3、D4),对比管径变化,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管径不小于术后90%为通畅。治疗组1个月通畅率100%、3个月通畅率100%、6个月通畅率96%、18个月通畅率92%。对照组1个月通畅率100%、3个月通畅率81%、6个月通畅率76%、18个月通畅率56%。结论动脉狭窄内支架植入,结合骨髓动员,可提高术后通畅率,巩固治疗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该组研究对象为医院2005年2月~2010年2月治疗的108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行结肠减压和结肠灌洗。4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34例左半结肠癌患者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单纯造口术9例,短路手术10例,6例患者中转为捷径手术。结果有19例(17.6%)发生切口感染,15例(13.9%)发生肺部感染,2例(1.9%)发生造瘘口感染,2例(1.9%)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未有患者发生吻合口瘘。术后有1例患者(0.9%)因感染并发中毒性休克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2年,有2例(1.9%)患者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积极抗感染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非婴儿期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11年12月18例年龄为1~22岁(平均5.3岁)的TAPVC患者在全身麻醉、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TAPVC矫治手术,其中2例心上型采用左房顶入路。结果 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术后早期病死及重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痊愈患者随访10~40个月,心功能正常。结论非婴儿期TAPVC患者可行TAPVC矫治手术,并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 总结因意外发现的宫颈癌接受宫旁广泛切除术和阴道上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05年1月至2013年7月因子宫切除术后意外发现的宫颈浸润癌选择行宫旁广泛切除术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3例患者平均年龄42.6岁?切除子宫的指征分别为CIN3 5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例,子宫脱垂2例,子宫肌瘤2例,子宫腺肌症1例?13例患者中鳞癌9例,腺癌4例;临床分期Ib1期9例,Ia2期4例;3例患者有肉眼可见病灶,病灶大小10~30 mm;在复核切除的子宫标本中有1例患者病灶浸润宫颈间质外1/2;10例无肉眼可见病灶的患者中浸润深度4~9 mm;4例患者LVSI阳性;两次手术间隔中位时间为20 d;手术平均时间24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0 mL,术中输浓缩红细胞1例;术中损伤肠管1例?切除的组织术后病理结果13例患者均无病灶残留及宫旁组织浸润,仅1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后接受了同期放化疗?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1例膀胱阴道瘘及 1例小肠低位梗阻?拔除尿管平均时间为16.7 d;第一次拔除尿管平均残余尿量125 mL;住院时间平均17.5 d?中位随访时间为53个月,1例患者(第10例)出现阴道残端复发? 【结论】 宫旁广泛切除术和阴道上段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预防意外发生的宫颈癌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