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安装永久性起搏器对术后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到2013年6月我们对7例患儿经心脏表面电极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中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19.29±28.93)个月,平均体重(7.91±4.05)kg,完全房室通道缺损3例,术后均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其中1例为Ⅱ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1例,术后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静脉或口服激素治疗1个月,心律无恢复,6例侧开胸安装单腔起搏器,1例正中开胸安装房室顺序起搏器。结果术后死亡1例,1例切口破溃。1例术后起搏电极导线断裂,但已恢复正常心律。结论激素电极心脏表面永久起搏器是应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的安全和有效手段,可以维持患儿生存和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近5 a诊断为CAVB的5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病因分为先天性CAVB组和获得性CAVB组.根据其临床症状,参照起搏器安装指南,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并随访观察其预后.结果 确诊为先天性CAVB者11例,其中因阿斯发作就诊者5例,其余均为体检时发现心律失常而确诊.获得性CAVB42例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32例,最常见为VSD、右心室双出口和大动脉转位;重症心肌炎患者8例,就诊时分别表现为胸闷、胸痛、面色苍白2例,呕吐、腹泻4例,咳嗽、流涕2例;另2例为高钾血症引发CAVB.先天性CAVB患儿中,6例安装永久起搏器,随访4例,其中1例随访4 a出现心功能不全.获得性CAVB患儿中18例安装起搏器,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17例,重症心肌炎患儿1例.随访12例,其中1例右心室双出口患儿安装心外膜起搏器,随访5 a时因电极移位、起搏无效猝死.结论 部分先天性CAVB患儿需安装永久起搏器;而获得性CAVB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治疗无效而符合起搏器安装指征者需安装起搏器,起搏器是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安全、有效的方法,随访需关注起搏器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近年来心脏起搏技术的进展,小儿心脏起搏器及其应用。植入起搏器指征 (1)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987年 Dewey 等报告,对27例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平均随访8±3年发现,心率<50次/分13例小儿中的8例,发生猝死3例、晕厥3例或活动时疲劳2例。作者认为,这类患儿理应植入心脏起搏器。(2)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伴 QT 间期延长:这类患儿植入心脏起搏器后,维持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能有益。(3)先天性 QT 间期延长综合征患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经静脉植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随访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1992年5月至2013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症状性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11例,年龄5~14岁,平均(12.0±2.8)岁,均采用经静脉植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并随访1~22年(平均6.1年)。结果患儿经头静脉(1例)或锁骨下静脉(10例)途径植入起搏电极,7例植入心室按需型起搏器,4例植入全自动型起搏器,心房起搏电极安置于右心耳或房间隔,4例右心室起搏电极安置于右心室心尖部,7例安置于右心室间隔部。规律随访期内,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儿术后5年发生起搏电极断裂,予更换起搏系统;1例患儿术后3年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升级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病情缓解。结论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过程中,需要针对儿童的有关生理、病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儿童经静脉植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心律失常3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356例先天性心脏病VSD患者在介入治疗术中,术后7d内,3、6和12个月时的心律失常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术中新出现的心律失常有室性心律失常35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5例,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窦性停搏2例,窦性心动过缓10例,房室传导阻滞14例,其中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术后7d内发生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1例,室性期前收缩3例,阵发性室上速2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2例经股静脉插入人工心脏临时起搏器。术后3~12个月共发现2例新发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心律失常是VSD封堵术的常见并发症;术中操作规范、及时药物治疗可有效减少和避免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及分析儿童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中远期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0年12月行VSD介入封堵术的1 071例患儿在术后第l、3、6、12个月及其后每年的门诊随访资料。结果1 071例患儿中,早期(术后1个月内)出现心律失常者272例(25.4%),主要包括房室传导阻滞(AVB)、束支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动过速、房性及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期前收缩等,其中Ⅱ度以上AVB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等严重心律失常22例(2.1%),经治疗后均好转,无患儿需安装永久起搏器。在以后的随访中,平均随访时间(2.8±1.7)年(1~107个月),持续存在心律失常者161例(18.2%),主要为AVB和束支传导阻滞,其中严重心律失常10例(1.1%);4例迟发型AVB中3例在术后早期就已出现过AVB,1例患儿随访过程中复发CLBBB并出现左心室增大,最终因心功能衰竭死亡;4例患儿随访过程中植入永久起搏器。结论 VSD封堵术后早期出现AVB或CLBBB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儿在随访过程中复发可能性大;传导阻滞类心律失常随访过程中可出现复发或加重;心动过速、期前收缩等起源异常的心律失常随访过程中大多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儿童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方法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儿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随访和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方法(1)对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儿童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1周,1、3、6、12个月及此后每年均进行随访,随访时行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起搏器参数和起搏阈值进行检测。(2)对随诊中出现的6例并发症(其中囊袋感染2例、固定胶套磨破皮肤感染2例、绝缘层破损1例、重度三尖瓣反流1例)分别进行处理。结果对27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儿童进行7个月~8年随访,平均(5.2±1.5)年;其中6例并发症经处理后,感知和起搏功能良好,随访6个月~5年无异常。结论(1)儿童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采用生理性起搏;(2)心外膜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少,适合超声心动图显示锁骨下静脉内径小于5 mm的患儿;(3)心内膜植入时要注意儿童的心脏结构和生长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8.
小儿心源性晕厥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心源性晕厥(cardiac syncope,CS)的临床特点,提高小儿 CS的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结构性晕厥病史问卷,详细记录并分析23例CS儿童的病史特征及标准体表心电图表现,以找出CS儿童的临床特征.结果 7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为先天性长QT综合征、2例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为心房颤动、1例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起搏器后起搏器工作不良、3例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为肥厚型心肌病、1例为扩张型心肌病.CS儿童发病年龄较小,平均为9.0岁;23例患儿中劳累诱发晕厥的为14/23(60.9%);各种体位均有晕厥发作者为7/23(30.4%).CS儿童晕厥发作前存在先兆症状者较少,仅为12/23(52.2%);晕厥发生时存在伴随症状的患儿较多,尤其发生大小便失禁的几率较高,共4/23(17.4%).在Cs患儿中,具有心脏病史者为4/23(17.4%);仪1例有猝死家族史(占4.3%);23例中有21例的标准体表心电图存在异常,占91.7%.结论 CS患儿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尤其是心电图异常和劳累诱发晕厥这2项特征发生率最高.临床上识别这些临床特征,对于提高儿童晕厥的诊断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出现并发症而进行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方法 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有28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在介入治疗后出现并发症而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为8个月~14岁,平均为(8.9±3.4)岁,体重为9~43kg,平均为(22.7±2.1)kg;房间隔缺损12例,室间隔缺损8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介入治疗并发症包括有:堵闭器脱落12例,单纯残余分流10例(其中残余分流合并溶血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堵闭器脱落合并心包填塞1例,堵闭器被三尖瓣腱索缠绕1例.有23例在介入手术后当天进行急诊外科手术,5例于术后48h内手术.外科手术中,堵闭器取出术20例,房间隔缺损修补1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8例,动脉导管未闭缝闭术8例.结果 无住院死亡病例,经外科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复查心脏彩超无残余分流,而术前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4例患儿中,有3例恢复为窦性心律,1例转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介入治疗术前必须有准确的诊断,并且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出现并发症后应及时外科手术;对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尽快选择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植入心外膜起搏器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期先天性Ⅲ°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经验, 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CAVB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收治的4例CAVB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2例于早期(1岁以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2例于非早期(1岁及以上)植入。术前通过临床症状及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 术后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监测起搏阈值等方法, 观察起搏器的起搏情况与感知功能, 通过临床症状改善、生长发育情况及有无其他并发症等综合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儿均植入成功, 除1例非早期植入的患儿死于重症肺炎及严重脓毒症外, 其余3例患儿随访期阈值水平、幅度、阻抗和每分通气量传感器功能均良好, 心率为起搏心率, 患儿发育沿着百分位曲线生长, 运动和认知发育均未受损。结论对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期诊断的CAVB患儿, 通过早期开胸植入心外膜起搏器, 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生长发育未受影响, 该治疗方案安全可行,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小儿重症心肌炎与心脏起搏(附十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小儿重症心肌炎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将10例重症心肌炎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简称Ⅲ.AVB)及时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抢救成功的病例作分析。结果 8例病程短,呈暴发趋势,2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出现Ⅲ.AVB,及时安装临时起搏器保证了患儿的心搏出量,赢得了抢救的时间和机会,其中2例需要安置永久起搏器,1例自行终止治疗,7例预后好。结论 心脏临时起搏器应用的首选适应证为急性心肌炎引起的Ⅲ.AVB伴阿-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小儿重症心肌炎抢救的成功率。 方法  将 10例重症心肌炎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简称Ⅲ°AVB)及时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抢救成功的病例作分析。 结果   8例病程短 ,呈暴发趋势 ,2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出现Ⅲ°AVB ,及时安装临时起搏器保证了患儿的心搏出量 ,赢得了抢救的时间和机会 ,其中 2例需要安置永久起搏器 ,1例自行终止治疗 ,7例预后好。 结论 心脏临时起搏器应用的首选适应证为急性心肌炎引起的Ⅲ°AVB伴阿 斯综合征发作 ,应掌握好起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使患儿度过危险期得以生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植入左房左室心外膜永久双腔起搏器治疗儿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行性、优越性及疗效.方法 本组1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中位年龄4.0岁(0.5 ~7.6岁),其中男6例,女5例,药物治疗均无效,均植入心外膜左房左室永久双腔起搏器.本组术前均为右室临时或永久起搏方式,3例存在心功能不全.经左侧第4肋间腋前线开胸,将心外膜起搏电极固定于左心耳及左室心外膜,于腹部左季肋下制作囊袋置入脉冲发生器,经皮下隧道连接起搏电极导线.术后随访心功能变化、起搏参数和功能、心电图参数.结果 11例患儿均成功植入左房左室心外膜永久双腔起搏器.左室起搏QRS间期较术前右室起搏QRS间期明显缩短[(140+24)ms vs.(180±33)ms,t=8.8,P<0.05].3例右室或右房右室起搏方式存在心功能受损患儿,植入左房左室心外膜起搏器随访2 ~ 14个月,左室射血分数逐渐恢复正常(65%±8%),与植入前左室射血分数(30%±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P<0.05).其余8例患儿随访期间心脏大小及左室收缩功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全部患儿随访显示起搏及感知功能良好.结论 在因条件限制需植入心外膜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可选择左房左室心外膜起搏,以尽可能小的创伤、最大限度保护患儿的心脏功能,有效避免或逆转起搏器综合征,可作为植入心脏起搏器心外膜电极首选及常规部位.  相似文献   

14.
例1.男,3岁。因纳差、呕吐、面色发黄半月就诊。查体:心率60次/分,律齐,第1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胸片示主动脉略小。心电图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例2.男,为例1之孪生弟。因其兄住院也来院检查。体征及诊断同例1。小儿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多是完全性的,本文2例未发现心脏先天畸形,且发生于孪生儿属罕见。是否与遗传因素有关,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病毒性心肌炎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6例,并发心源性休克12例,发作2~5次晕厥者9例,心力衰竭4例。经大剂量地塞米松、VitC及适量异丙基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药物治疗,5例痊愈出院,2例转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好转出院,9例药物治疗无效(其中2例置临时起搏器抢救成功:1例痊愈出院,另1例换置永久型起搏器病情稳定出院;余7例因未能实施起搏器抢救而死亡)。存活9例随访1 5/(12)~7年,结果发现:6例出院时痊愈者中1例于出院后2 1/2年死于心肌病,余5例均正常;2例出院时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1例转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另1例仍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置永久型起搏器者,定期随访至1 5/(12)年,窦性自主节律仍未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生儿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新生儿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治疗情况。结果细菌感染、围生期缺氧、先天性心脏病、心肌受损和应用洋地黄药物是新生儿房室传导阻滞重要病因。本病病情严重,常有多器官衰竭表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可突然出现肤色发绀或苍白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持续的心动过缓,肤色苍白。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治疗主要在于治疗原发病,促进房室传导;药物可使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心室率提高、循环改善,但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无效。结论了解新生儿房室传导阻滞特征对其诊断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临时人工心脏起搏抢救小儿暴发型心肌炎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女,7岁。因发热3天,抽搐3小时入院。体检:神志清,心率10~20次/分,律不齐,无杂音。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主心律、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伴心房异位传出阻滞。当即给予紧急安装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选用同步脉冲按需起搏器,阈值为80次/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新生儿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2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7例新生儿红斑狼疮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7例患儿中, 男9例, 女8例。出现皮肤损害13例, 心脏损害8例, 其中房室传导阻滞4例, QT间期延长合并房性早搏1例, 房间隔缺损3例, 室间隔缺损1例, 动脉导管未闭2例, 心包积液1例, 肺动脉高压1例, 心功能不全2例。1例患儿同时出现皮肤损害及心脏传导阻滞。血液系统损害15例, 肝胆系统损害11例。血清学指标中, 抗ANA抗体阳性17例, 抗SSA-60阳性12例, 抗SSA-52阳性13例, 抗SSB阳性7例, 抗Sm阳性1例, 抗RNP阳性3例。其中4例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抗SSA-60、抗SSA-52均为阳性。皮肤损害患儿多预后良好, 仅1例遗留褐色瘢痕, 1例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及1例QT间期延长合并房性早搏患儿复查心电图正常, 2例仍存在Ⅲ°房室传导阻滞, 另1例于1岁2个月安装起搏器, 且遗留痉挛性脑瘫。患儿母亲共16例行血清学检测, 产前发现结缔组织抗体异常10例, 产...  相似文献   

19.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转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CAVB)的临床转归特点 ,旨在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对 1 7例初诊为CAVB患儿进行回顾性及随访研究 ,并对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先天性CAVB中 4例随访 6个月~ 9年 ,均无明显症状 ,可正常生活 ,1例因腹泻诱发阿斯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VM致CAVB中 3例经综合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 ,2例持续存在且伴心脏扩大 ;1例病情恶化放弃抢救 ;1例死亡。 5例心内直视术后致暂时性CAVB中 3例分别于术后较短期内转为窦性心律 ,2例永久性CAVB安置起搏器 ,其中随访 8年 1例 ,期间换过 1次起搏器 ,现能正常生活 ,另 1例失访。结论 本组先天性CAVB其QRS间期正常 ,无明显症状者无须治疗 ,但需随访。当伴心脏畸形、宽QRS波及婴幼儿不能耐受过慢心室率者为高危患儿。VM致CAVB患儿易发生阿斯综合征 ,需积极治疗。心脏直视术引起CAVB部分病例通常在术后 2~ 4周可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术后CAVB若持续在 4周以上、有阿斯综合征发作者需安置永久起搏器。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律失常儿童病因、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3年9月-2006年10月收治的40例48 h~12岁患儿均有头晕、晕厥、阿-斯发作、心源性休克等临床表现,2次以上心电图(ECG)证实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33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病窦综合征2例,并持续3 d.先天性CAVB无临床症状未行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CAVB、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予抗病毒、能量合剂等治疗的同时,静脉予大剂量维生素C、异丙肾上腺素、大剂量地塞米松,部分患儿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上述治疗效果不佳的8例安置临时起搏器,其中2例安置永久性起搏器.结果 治愈28例,好转9例,死亡3例.其中治愈和好转患儿中6例均安置了永久性或临时起搏器.结论 早发现、早诊断、早期正规治疗并及时安置临时起搏器预后好;延误治疗的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所致CAVB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