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51例(男30,女21)新生儿尸体上,观察了肝的位置、形态和大小。新生儿肝相对地比成人大。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腹上区及右腰区,小部分达脐区、在季肋区及左腰区,肝的上下界均比成人低。肝左右径为102.9±1.63mm,前后径为41.43±1.24mm,上下径为62.34±1.42mm,重为129.83±2.191g。与文献对比并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积累年龄解剖学的形态学资料。方法 :用固定的 1 0 0例新生儿尸体对肝的位置及体表投影作了观测。结果 :90 0 %的新生儿肝的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腹上区、右腰区 ,小部分可达左季肋区、脐区。肝上界多数分别投影于右锁骨中线 5~ 6肋间、前正中线平剑胸结合、左锁骨中线 5~ 6肋间。肝下界分别位于右锁骨中线肋弓下2 7 1± 6 .5mm、剑突下 2 8 2± 6 .2mm和左锁骨中线肋弓下 1 8 4± 5 .0mm。结论 :新生儿肝相对较大 ,肝下缘在右肋弓下 1 3~ 40mm、剑突下 1 6~ 46mm可触及 ,与文献报道活体触诊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作者观测了30例新生儿胰的形态,结果如下:胰的形状分四型:弓型及“一”字型分别占43.33±9.05%及36.67±8.80%。胰头形状分四型;钩型占80.00±7.30%。胰体形状分两型;两面(扁平)型占56.67±9.05%。胰的全长为51.04±4.92mm。胰重为2.32±0.52g。另外还观察了胰的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30具新生儿(男18、女12)肝外胆道系统进行观察。胆囊形状分四型;以梨形(16例)居多数,占53.33±9.11%。胆囊底的体表投影点,位于腹直肌外侧缘内侧8.84±10.89mm,肋弓下方39.10±13.26mm。测量了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及胆总管的长度和外径。胆总管的长度为21.59±2.32mm。外径为2.14±0.20mm。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80例成年尸体中,观察了副肝管,其结果如下:1.发现了12例副肝管,占15.0±3.9%;其中右副肝管11例,占13.75±3.8%,左副肝管1例,占1.25±1.2%;单枝副肝管 11例,双枝副肝管1例。2.副肝管外径最大者3.3mm,最小者0.7mm,平均1.5±0.18mm;长度变动在7.5—17.8mm之间,平均11.3±0.95mm。3.副肝管枝数的84.6%位在 Calot 三角内。右副肝管在胆囊动脉后方与其交叉者占8.75±3.1%,在前方交叉者占1.25±1.2%,在上方平行者占2.50±1.7%,而两者无关者占1.25±1.2%4.副肝管分为5型。Ⅰ型2例,占2.50±1.7%,Ⅱ型5例,占6.25±2.7%,Ⅲ型和Ⅳ型各2例,分别占2.5±1.7%,Ⅴ型1例,占1.25±1.2%。5.本文还发现肝外吻合肝管和胆囊下肝管各1例,分别占1.25±1.2%。  相似文献   

6.
观测了30例新生儿(男18、女12)胃的形态位置,主要结果如下;胃的形状分三型;横型(16.66±6.80%),斜型(26.67±8.10%)及垂直型(56.67±9.05%)。胃的位置;位于腹上区(100.00%)、左季肋区(83.33±6.80%)及脐区(53.33±9.10%)。胃的贲门,83.33±6.80%位于T_(9~10)椎体之间,中线左侧11.63±3.21mm,剑突上方2.58±7.46mm。胃的幽门,66.67±8.60%位于L_(12)~L_1椎体之间,中线右侧2.12±5.22mm,剑突下方22.81±8.67mm。角切迹,位于中线左侧15.73±3.27mm,剑突下方22.89±8.71mm。胃大弯的最低点,位于脐上14.00±9.44mm。此外,胃大小弯的孤长、贲幽门间距及胃底的高度也作了测量。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腹腔脏器的表面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30例新生儿(男18、女12)腹腔表面脏器及排列、空回肠的长度和外径。腹腔表面可见主要脏器有肝(100.0%)、横结肠(100.0%)、空回肠(100.0%)、降结肠(90.0%)及乙状结肠(86.67%)等。腹腔表面脏器的排列分六型。空回肠总长度为183.88±37.81cm。空肠周径为23.06±3.47mm。回肠周径为24.83±3.49mm。空回肠在腹腔所占的位置及肠袢的排列均分六型。  相似文献   

8.
观测了30具新生儿(男18、女12)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主要结果如下;十二指肠起始部、66.67±8.61%位于T_(12)~L_1椎体之间,终止部、80.00±7.30%位于L_1~L_2椎体之间。十二指肠形状分四型,“C”形出现率占70.00±8.37%。十二指肠长为56.01±9.30mm,与身长之比值为1:9.02±1.25倍。十二指肠各部的长度、周径与腹膜关系及空肠曲的形态等也作了观测。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30例新生儿脾的形态和位置,脾的形状多变,大致可归纳为六种类型。脾上端90.0%平对第8与第9肋之间~第9肋与第10肋之间,距后中线(左侧)19.05±5.13mm。脾下端76.67%平对第10肋及其下方,距腋中线(前方)11.10±8.13mm。脾长67.38±9.17mm,宽29.5±3.76mm,厚17.54±3.18mm,重10.81±3.69g及体积10.49±3.72cm~3。脾切迹的数目及深度也分别作了观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14例正常成人头颅的额窦进行了X线观测。其结果如下:额窦缺乏情况:左右全无额窦者占19.3%,缺左窦者占9.1%,缺右窦者占10.9%。二、额窦各径的平均值:横径男性为24.71±8.45mm;女性为21.36±8.56mm。高径男性为21.18±6.58mm;女性为18.48±8.09mm。前后径男性为7.68±2.52mm;女性为6.74±2.83mm。三,额窦的面积:男性平均为433.07±196.64mm~2;女性为316.52±178.96mm~2。此外,还对额窦的扩展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观测30例(男18、女12)新生儿肾的位置、毗邻及其形态。主要结果:1.左肾位于腹后壁T_(11-12)~L_4上部之间,右肾位于腹后壁T_(12)上部~L_4中部之间,共长轴与脊柱平行。2.第12肋斜过两肾的上1/3部:左侧占63.33±8.80%,右侧占53.33±9.11%。3.新生儿肾为豆形,表面分叶明显,左肾大于右肾。4.肾门的形态分六型,肾唇的形态分五型。5.肾盂的形态分三型。本文对肾的毗邻、度量、肾门的内容排列、肾大、小盏的数目及肾皮质的厚度,肾柱的高度等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对正常成人下腰椎侧隐窝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正常人下腰椎侧隐窝的形态和测量方法,探讨对侧隐窝狭窄的诊断?方法:采用尸体标本解剖与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和表面遮掩显示相结合方法对侧隐窝进行观察,选择椎体上1/4横断面作为研究平面,测量120例下腰椎双侧侧隐窝矢状径?椎管正中矢状径,计算椎管正中矢状径与双侧侧隐窝矢状径的比值,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下腰椎侧隐窝分三型:三角型?三叶草型和牛角型;正常成人双侧侧隐窝矢状径不对称,右侧略大于左侧(P<0.05),椎管正中矢状径与双侧侧隐窝矢状径的比率相对恒定(P>0.05),正中/右侧=3.93,正中/左侧=4.03?结论:椎体上1/4横断面为侧隐窝入口平面,利用矢状径比值的方法来判断侧隐窝狭窄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湖北地区收集的下颌骨400个,对下颌孔、下颌小舌、下颌孔中心至各缘的距离,进行了观察和测量。下颌孔的确切位置不是在下颌支内侧面的中点,而是在中点的后上方。并提出了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时,进针处的有关标志。  相似文献   

14.
测量30例新生儿盲肠和阑尾的形态和位置。回盲口的形状多数(80.00±7.30%)呈不规则形。阑尾根部体表投影在脐水平线下方1.51±8.95mm和腹股沟韧带中点垂线外侧1.26±10.90mm处。  相似文献   

15.
<正> 经股腰升静脉插管(TALC)造影是近年来显示椎内静脉丛,是否移位及中断来诊断椎间盘突出部位的一项新技术。Gargano报告自1968年以来采用TALC检查那些怀疑椎间盘突出但经脊髓造影是正常或可疑的病人,其术前诊断正确率达91%。随后许多作者亦报告了类似的结果,国内刘德华等自1978年以来应用选择性插管法硬膜外静脉造影检查腰腿痛患者,其术前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解剖了30具新生儿尸体(男18,女12),观测了新生儿的胸膜反折线。胸膜顶高出锁骨内1/3上方左右分别为7.14和7.70mm。前反折线左右两侧分离,左侧绝大多数行经胸骨缘外侧,右侧在第二胸肋关节平面以下多数行走于胸骨缘。下反折线在各标志线上均较成人为高,观测结果提示了新生儿的胸膜反折线与儿童和成人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成年女性尸头标本的冠状面和水平面以及离体成年女性干燥下颌骨上,测量相关数据,以期为成年女性下颌骨整复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1)选取国人成年女性无器质性病变尸头标本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分别固定在自制的头颅固定器上进行切片,其中10例行冠状面切片,另10例行水平面切片,观察测量下颌骨在相应层面的有关数据;2)在50例离体成年女性干燥下颌骨上观测与下颌骨整复术有关数据后,于下颌牙槽平面和下颌升支前缘断开下颌升支和下颌骨体,测量下颌管的管径和位置,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尸头标本冠状面上,下颌角间距离(103.53±2.47)mm,左、右侧下颌管到下颌下缘的距离(12.27±0.84)mm、(12.36±0.75)mm;在水平面上,左、右侧下颌管到下颌角的距离(20.01±0.74)mm、(19.94±0.69)mm,左、右侧下颌管到颊侧骨皮质的距离(6.33±0.21)mm、(6.26±0.24)mm,左、右侧颊侧骨皮质的厚度(3.27±0.15)mm、(3.26±0.13)mm,左、右侧平口角平面咬肌厚度(13.07±0.14)mm、(13.45±0.20)mm。在离体成年女性干燥下颌骨上,左、右侧下颌角角度(118.27±6.84)°、(117.99±6.94)°,左、右侧下颌支高度(66.97±4.54)mm、(67.09±4.83)mm,左、右侧下颌角厚度(5.27±1.84)mm、(5.30±1.78)mm;在下颌升支前缘断面上,左、右侧下颌管的内外径(2.47±0.24)mm、(2.47±0.23)mm,左、右侧下颌管的上下径(3.27±0.35)mm、(3.25±0.37)mm,左、右侧下颌管至下颌骨内侧面的距离(3.36±0.58)mm、(3.41±0.54)mm,左、右侧下颌管至下颌骨外侧面的距离(6.27±1.40)mm、(6.29±1.37)mm,左、右侧下颌管至牙槽嵴的距离(15.24±1.64)mm、(15.33±1.59)mm,左、右侧下颌管至下颌骨下缘的距离(11.77±1.63)mm、(11.74±1.70)mm;在下颌牙槽平面断面上,左、右侧下颌管的内外径(2.55±0.33)mm、(2.58±0.29)mm,左、右侧下颌管的前后径(4.01±0.83)mm、(4.03±0.79)mm,左、右侧下颌管至下颌骨内侧面的距离(1.77±0.63)mm、(1.75±0.65)mm,左、右侧下颌管至下颌骨外侧面的距离(5.71±1.43)mm、(5.69±1.44)mm。结论通过对下颌骨的断层解剖及应用解剖学观测,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为详尽准确的参考数据,有助于下颌骨整复术的术前设计;行下颌骨整复术时,应当尽量向下颌升支及下颌体外侧去除下颌骨骨量。  相似文献   

18.
Bao HW  W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5):3217-3219
目的 测量国人肱骨近端相关解剖学数据,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时假体的合适安装、人工肩关节假体设计、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观察、测量、统计分析68例中国人肱骨尸体标本;测量肱骨头横径、肱骨头纵径、肱骨头后倾角、头结节距(肱骨头最高点至大结节最高点的垂直距离)、颈干角、上端宽.结果 测量数据如下:肱骨头横径:左侧(40.7±1.9)mm,右侧(40.5±1.4)mm;肱骨头纵径:左侧(44.5±1.3)mm,右侧(43.4±1.5)mm;肱骨头后倾角:左侧(26.6±1.4)°,右侧(26.8±1.6)°;头结节距(肱骨头最高点至大结节最高点的垂直距离):左侧(6.6±1.1)mm,右侧(6.8±1.0)mm;颈干角:左侧(134.3±3.5)°,右侧(135.6±1.5)°;上端宽:左侧(47.2±1.3)mm,右侧(46.9±1.5)mm.结论 通过测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手术中假体应该选择:假体头直径大约40~45 mm,后倾角30.左右,假体高度应该高于大肱骨结节6~8 mm.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新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了成年男性大脑皮质的体积和表面积。结果是:左、右半球大脑皮质体积(cm~3);皮质总表面积(cm~2);皮质平均厚度(mm);半球形状因子分别为:322.5±16.3,313.9±22.7;1084.3±92.3,955.8±62.3; 3.1±0.1,3.6±0.2;66.2±2.5,56.4±2.4。结果分析表明:男性左、右半球皮质表面积及形状因子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