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对医用电气设备提出可行的风险控制手段.方法 对医用电气设备在电击危害、机械危害以及使用不当引起的危害进行分析.结果 提出可行的风险控制手段,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结论 提示该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在风险管理中应控制的重点方向以及药监部门在上市前审批和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方面应重点掌控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北京市医用控温毯生产现状,制定医用控温毯类医疗器械的行业标准.方法 调研医用控温毯产品生产现状,分析研究已上市医用控温毯的产品标准,制定出医用控温毯行业标准.结果与结论 本研究综合考虑了产品有效性、安全性方面的内容,为企业研制、生产同类产品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行业标准,同时也为审评机构监管该类产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梳理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开发以及监管检查文件依据,为此类产品的生产监管提供参
考。方法:针对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生产特点进行整理分析,介绍国内相关监管法规及指导意见,并对
此类产品的生产现场检查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细胞作为药品上
市与传统药品相比具有多种独特的特性,因此在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共线生产导致的系统污染风险等
方面均存在挑战,本文从省级监管部门监管角度结合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生产工艺,针对此类产品提出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现场检查关注重点及风险研判的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上市后监
管制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小型熔断器标识在医用电气设备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针对近年来医疗器械的国家监督抽验发现不合格问题主要集中在对GB9706.1-2007标准中的6.1n)设备外部熔断器标识内容的理解上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介绍了熔断器的标识要求和选用,为熔断器的使用提供参考。结果医用电气设备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GB9706.1的要求,还要考虑其他专用安全标准的要求,加强设备外部标识的正确性。结论生产企业在医用电气设备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全面贯彻相关标准要求,尤其注重细节的控制和把握,使所生产出的医用电气设备真正做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产品的企业研发生产、监管部门技术审评以及产品使用提出建议.方法:采用综合分析方法,探究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产品现状,总结目前监管部门审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 与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保障了医务人员生命安全.经过综合分析企业研发现状及监管人员在...  相似文献   

6.
医用敷料是关乎公众健康的重要产品,近年来新产品层出不穷,然而由于缺乏研发和上市前评价相关技术指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产品的研发及上市.由此,本文就医用敷料研究进展及其安全有效性研究要点进行了简述,以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7.
变更贯穿于药品全生命周期,药品上市后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能带来风险,是各国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建立基于风险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上市后变更管理制度对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和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我国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的历史沿革,分析当前我国在持有人变更、生产场地变更等方面的监管思路及相关要求,以期对我国药...  相似文献   

8.
由于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生物活性及可加工性等,作为再生医疗产品中重要的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神经、骨、软骨、肌腱、韧带、血管植入物和皮肤修复中。为了保证胶原蛋白基再生医疗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有必要建立适当的质量控制体系。本文重点从原材料、产品性能、病毒去除/灭活、包装和灭菌等方面来探讨胶原蛋白基再生医疗产品质量控制的考虑要点,为该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及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任志军  薛玲  陈然 《首都医药》2011,18(6):9-10
目的运用行业标准YY/T0316-2008中有关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医疗器械产品相关风险的基本评价方法和评估手段,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产品的安全性特征和主要危害,探讨产品设计开发和上市准入时的风险关注点及控制措施。方法依据行业标准YY/T0316-2008附录C中与产品有关的安全性特征判定表以及附录E中危害、可预见的事件序列和危害处境判断表,逐一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产品所具有的安全性特征和主要危害,从技术审评角度对该类产品设计开发和上市准入时应考虑并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提出建议。结果该类产品不用于生命支持,但考虑其主要用于家庭使用且为长期使用,产品的工作压力、通气量等性能指标的准确性、稳定性及受干扰后的恢复性能和仪器内部压力、温度等监控系统的可靠性等都会影响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产品的整体性能,该类产品仍属于中度风险类产品。结论在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技术审评过程中都应关注和识别产品的主要风险点,可采取改进设计获取固有安全性、在产品结构中增加防护措施以及将剩余风险和警示说明等安全性信息在用户手册中充分说明等各种方式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0.
张平  许威  张大千 《黑龙江医药》2021,34(3):558-561
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管理的法定职责,包括对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注册、标准、生产、销售、使用监督、上市后的风险防控等全面的跟踪管理.其中标准化监管既是独立监管职能,也是其它监管职能的基础和重心,《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对上述三类产品生产销售使用标准均有严格规定,刑法对违反上述法律法规和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违法行为,规定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等,共计五个罪名.这五种犯罪类型行为共同侵犯了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医用器材、化妆品生产销售监管秩序,是一类侵犯标准化监管秩序的犯罪行为,这五种违法犯罪行为是药品管理部门监管的重点,也是司法机关刑法规制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五种犯罪行为概念、犯罪构成、重点内容司法解释和适用要点等内容,为国家监管机关在工作中发现侵害国家规定标准犯罪行为的刑法规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报告的118起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危职业是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7.46%,职业暴露构成比占60.17%),高危暴露场所是住院病房(44.07%),高危暴露环节是拔针与拔针后处置(占54.24%),高危暴露方式以针刺伤为主(针头占79.66%).结论 针对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高危场所、高危环节配备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加强培训,树立标准预防的理念,规范操作规程,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疗机构制剂生产的风险因素。方法:汇总物料、设备与设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员工的职业风险方面的风险点,具体阐述分析。结果与结论:通过完善软硬件建设、加强制剂风险的控制以及持续改进,保障产品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依据风险管理原理提出一次性心电电极不良事件风险的防控措施,为确保一次性心电电极安全有效使用提供参考,为提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宝山区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调查处理10例一次性心电电极致皮肤过敏不良事件,结合国内临床研究文献、国外不良事件报道以及美国MAUDE数据库不良事件报告,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定义出发分析一次性心电电极致皮肤过敏的风险因素。结果一次性心电电极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包含了患者源性、器械源性客观风险,以及医疗源性和产品质量可排除风险。结论应采取使用前预防、使用中控制、使用后及时处置的防控措施降低一次性心电电极引起皮肤过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其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朱艳梅 《药品评价》2012,(26):6-9,14
本文依据风险管理理论对医疗机构可能存在的用药风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医疗机构用药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风险管理评价五个环节。通过构建医疗机构用药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医疗机构防范、控制和管理用药风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临床药师制的实行和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临床药师作为临床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直接参与患者的药物治疗已成为常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临床药师所面临的职业风险已成为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初步分析、评估了临床药师岗位责任方面可能面临的医疗风险及其特点,并对如何规避风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内评估包括购前评估、使用期效益评估、使用期风险评估及报废评估。通过对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内评估进行探讨,以期科学指导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和使用,规范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使医院的设备管理符合ISO9001和JCT标准。  相似文献   

17.
赵贤 《中国药事》2014,(5):517-520
目的探讨2013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背景下药品冷链物流企业面临的质量管理新要求,确保药品处于冷链不“断链”状态和药品的质量安全。方法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按照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程序,对药品冷链物流全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结果提出药品冷链物流企业实施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指出全程冷链的四个核心环节一收获、储存、分拣和运输中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结论药品冷链物流企业应积极开展质量风险管理,针对影响全程冷链的关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首先,应确定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的影响,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其次,应用定性的方法,确定药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如有可能应进行定量分析,确定药品质量风险因素的影响力,并赋予权重;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最大限度地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准备。当风险发生后,按照预定的方案实施,可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构建高效的药品质量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频电刀是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医疗设备,本文通过介绍高频电刀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从器械故障和对人体伤害两大方面探讨高频电刀在临床使用中常见的不良事件及其产生原因,总结高频电刀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高频电刀临床安全使用的风险管理建议。为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高频电刀安全有效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过敏反应有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7年某院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发生过敏反应的病历59份作为试验组,并随机抽取同期使用该药未发生过敏反应的126份病例作为对照组,对致过敏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ROC曲线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过敏史、输液浓度、滴速等4个因素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连续性变量患者年龄对是否发生过敏反应的预测价值有限,曲线下面积(AUC)为0.428,截断值78.5岁处敏感度为0.220,特异性为0.833;多因素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过敏史、输液浓度、滴速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过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患者年龄不是该药致过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过程中,应当加强致过敏反应相关的患者过敏史、输液浓度、滴速等危险因素的重视和干预,更好地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大型医疗设备的运作情况,建立实际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方法 用成本效益比较法和本量利分析法对大型医疗设备的运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CT、MRI、生化分析仪运行状况良好,投资回收期分别为6个月、14个月和5个月.CT、MRI、生化分析仪、彩超服务量分别是保本服务量的6.16倍、4.37倍、14.5倍、1.27倍,大型医疗设备及医技人员均超负荷工作.结论 全成本核算,降低成本,保持设备完好率,建立大型医疗设备科学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