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岭南地区高血压病的中医用药规律,为辨证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对1994~2009年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102篇临床研究文献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用药类别由高到低频数依次为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活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养心安神药、解表药、理气药;所用中药由高到低的频数依次为牛膝、茯苓、白芍、钩藤、杜仲、石决明、天麻、菊花、桑寄生等。(2)辨证用药规律(从高到低排序):①主证用方:肝火亢盛证: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等;阴虚阳亢证:杞菊地黄丸、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痰湿壅盛证: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二陈汤等;阴阳两虚证:二仙汤、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石决牡蛎汤等。②主证用药:肝火亢盛证:黄芩、栀子、钩藤、夏枯草、龙胆草、菊花等。阴虚阳亢证:牛膝、白芍、钩藤、山茱萸、熟地黄等。痰湿壅盛证:半夏、茯苓、陈皮、白术、天麻等。阴阳两虚证:山茱萸、熟地黄、杜仲、牛膝、淫羊藿等。肝阳上亢证:钩藤、牛膝、石决明、白芍、天麻等。结论 近15年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主要从虚、痰、瘀、火辨证治疗,是在辨证基础上运用古方加减为主。治疗上,着重以滋养肝肾、调整阴阳为主,健脾化痰祛湿也是重要的治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肝阳上亢证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验证"方证相关"的客观存在。方法:制作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和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细胞模型,用补阳还五汤和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干预细胞模型,观察内皮细胞活性改变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血管内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3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的表达。结果:气虚血瘀加补阳还五组与气虚血瘀加空白血清组比较,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组与肝阳上亢加空白血清组比较,细胞活性较高,vWF,TM,EPCR含量较低,差异显著(P<0.01);气虚血瘀加天麻钩藤组、肝阳上亢加补阳还五组与气虚血瘀加补阳还五组比较,细胞活性较低,vWF,TM,EPCR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0.01或P<0.05);气虚血瘀加天麻钩藤组、肝阳上亢加补阳还五组与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组比较,细胞活性较低,vWF,TM,EPCR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和肝阳上亢证具有显著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王宝光从肝论治高血压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肝论治高血压病是王宝光主任的临证经验,提出镇肝祛痰、疏肝解郁、平肝潜阳、清肝泻火4种治疗方法,临证以涤痰汤、逍遥散、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加减用药,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肝化瘀汤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用西药降压治疗,对照组另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观察组另用清肝化瘀汤治疗。结果:两组血压、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在西药降压基础上予清肝化瘀汤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近10年高血压病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10年来北京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总体用药规律、组方用药规律和辨证用药规律等3个方面加以分析。结果显示:①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活血祛瘀药、利水渗湿药;常用中药依次为钩藤、牛膝、天麻、茯苓、白药、泽泻、川芎等。②组方用药规律:用药类别前6位同总体用药;常用中药依次为钩藤、牛膝、茯苓、天麻、川芎、白芍、泽泻等。③常见中医证型和药物依次是:肝阳上亢证为钩藤、牛膝、白芍、天麻、川芎、菊花等,肝肾阴虚证为枸杞子、牛膝、山茱萸、熟地黄、茯苓、牡丹皮等,肝火炽盛证为黄芩、夏枯草、钩藤、栀子、龙胆草、菊花等,痰浊上扰证为茯苓、半夏、橘皮、白术、天麻、甘草等,肝风内动证为天麻、钩藤、白芍、石决明、半夏等,瘀阻脑络证为川芎、赤芍、红花、桃仁、丹参、三七等,阴阳两虚证为山茱萸、熟地黄、茯苓、肉桂、附子、牛膝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羚角降压方、天麻钩藤方与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证候的相应性。方法:采用附子汤+麻黄碱+盐水三因素制备大鼠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羚角降压方组、天麻钩藤方组、金匮肾气方组,共5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28 d。给药后每隔6d测定大鼠面温、抓力、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每隔14 d观察大鼠性情及毛色变化。结果:给药14 d后羚角降压方、天麻钩藤方可降低肝阳上亢模型大鼠面部温度和血压;21 d后羚角降压方、天麻钩藤方、金匮肾气方可增大大鼠抓力;28 d后3个复方均可改善毛色,其中羚角降压方、天麻钩藤方可改善躁狂症状。结论:天麻钩藤方、羚角降压方具有平肝潜阳之功效,能平抑阳亢、滋补阴虚,改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之"面部烘热"、"腰膝酸软"、"狂躁易怒",降低收缩压,具有一定的方-证相应性。  相似文献   

7.
唐爽  柳红芳  李修洋 《吉林中医药》2020,40(4):428-430,433
仝小林教授将高血压病分为"三期六态",指出热壅态中的肝热证具有"四红二干"的临床表现,"四红"指面(目)红、唇红、舌红、掌红,"二干"指便干、口干。常处以靶方夏枯草、黄芩、钩藤清肝降压,一般用量为夏枯草30~60 g,黄芩15~30 g,钩藤15~30 g,根据兼证配合使用清热、降火、散火、行气、利湿之品。该小方治疗肝热型高血压病时,降压效果显著,并可以明显减轻头晕、头痛、目赤等症状,临床疗效良好,但需注意不可长期大剂量使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中医方剂中属于轻法类的源流,以及其一般用药的组方规律;分析连建伟教授临床处方运用轻法的理论渊源及其临床验案3则,分别为眩晕案(肝风痰瘀)、热入血室案(外感风热,枢机不利)和咽痛案(肝胆郁热),并总结其用药配伍和遣方规律,如连建伟教授常用的药对有天麻、钩藤相配;桑叶、菊花相配;银花、连翘相配;芦根、滑石相配等,常用的处方有银翘散、桑菊饮、逍遥散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求高血压病肝系证候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对1998-2007年北京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肝系证候临床研究方面文献的整理、归纳,总结分析肝系证候分布及其用药规律.结果 (1)证候分布:在相关的56篇文章中,肝系证候共出现6种,依频次从高到低排序为: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肝火炽盛证、肝风内动证、肝郁气滞证和冲任失调证.(2)总体用药规律:以牛膝、钩藤、生地黄、天麻、白芍、菊花、夏枯草、黄芩、川芎、泽泻、石决明、茯苓、桑寄生、栀子、杜仲、牡丹皮、牡蛎等为主.(3)分证用药规律:肝阳上亢证以天麻钩藤饮加减,肝肾阴虚证以杞菊地黄汤加减,肝火炽盛证以龙胆泻肝汤加减,肝风内动证以天麻钩藤饮加减.肝郁气滞证以逍遥散加减,冲任失调证因仅有1篇文献报道,故暂不作分析比较.结论 近10年北京地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肝系证候的用药规律,是在辨证基础上运用古方加减为主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毛德西教授经验方天麻钩藤六叶汤辨治高血压病经验。高血压病多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毛老认为肝风内动是其主要病因,平肝熄风法是主要的治法之一,毛老精解古籍,剖析疾病病机特点,拟定天麻钩藤六叶汤,临证效果显著。辨证使用时可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求高血压病肝系证候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1998—2007年北京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肝系证候临床研究方面文献的整理、归纳,总结分析肝系证候分布及其用药规律。结果(1)证候分布:在相关的56篇文章中,肝系证候共出现6种,依频次从高到低排序为: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肝火炽盛证、肝风内动证、肝郁气滞证和冲任失调证。(2)总体用药规律:以牛膝、钩藤、生地黄、天麻、白芍、菊花、夏枯草、黄芩、川芎、泽泻、石决明、茯苓、桑寄生、栀子、卡十仲、牡丹皮、牡蛎等为主。(3)分证用药规律:肝阳上亢证以天麻钩藤饮加减,肝肾阴虚证以杞菊地黄汤加减,肝火炽盛证以龙胆泻肝汤加减,肝风内动证以天麻钩藤饮加减,肝郁气滞证以逍遥散加减,冲任失调证因仅有1篇文献报道,故暂不作分析比较。结论近10年北京地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肝系证候的用药规律,是在辨证基础上运用古方加减为主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血压肝热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根据清肝热活血化瘀治则进行配穴针刺同时配合芩丹汤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病情严重程度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 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 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针刺结合芩丹汤治疗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可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达到减轻患者症状及降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总结姚魁武运用调和肝脾法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的经验。姚魁武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脾调和为气机正常运转的关键,而肝脾失调为高血压伴失眠的主要病机。临床上遣方用药以调和肝脾为主线,以疏肝理气畅气机、健脾助运滋化源、气血同调和肝脾等治法为主,选用四逆散、小柴胡汤、逍遥散、芎术汤等,结合天麻、钩藤等灵活加减,收效良好。附2则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14.
四物汤的临证用药配伍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物汤是经典的补血和血调经基本方。基于其组方、功效与主治特点,分析四物汤用于血虚、血瘀、血热、血寒、血溢诸证中的加减化裁、用药配伍规律,阐明四物汤临床用于各种血证时应审证施治,随证遣药,化裁配伍,灵活变通,方能得其良效。  相似文献   

15.
曾丽蓉  杨文华 《河南中医》2013,33(2):294-295
杨文华教授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常用清肝化瘀法,方以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加减,以天麻、钩藤、牛膝、草决明平定上逆之肝阳,黄芩、菊花清肝经火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全蝎清热解毒,抑制骨髓细胞的异常增生,天麻、茺蔚子清肝明日.临证时,还应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化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中药处方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用药规律,从而为辨证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处方269首,中药267味,共3314味次,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前十位高频药为菊花、白芍、钩藤、牛膝、生地、石决明、夏枯草、茯苓、天麻、黄芩,与10味高频药物同用的药物主要有钩藤、白芍、生地、牛膝、菊花5味。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结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是以补虚扶正、清热为主.兼顾理气、平肝熄风、活血化瘀;常用药以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平肝熄风药、理气药和活血化瘀药次之。  相似文献   

17.
周海哲  严亚锋  李军 《新中医》2018,50(6):33-38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探讨张学文教授辨治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张学文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病例147例,共162首方剂,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利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证候以肝热血瘀证为首;常用药物有天麻、川牛膝、丹参、菊花等,甘味药最多,共1 063次,寒性药物占总频次的62.67%。基于熵层次聚类法提取组合出治疗高血压病的新处方共15首。结论:张学文教授从肝以热瘀论治高血压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7,(3):218-220
在跟随陶汉华教授临证学习的过程中,从其治疗失眠症中学有所悟。陶汉华教授临证"守成变通"恪守古方之制,用药加减变化能发挥新意。选取临床常用的归脾汤、温胆汤、丹栀逍遥散、天麻钩藤饮、知柏地黄丸、酸枣仁汤等几首代表方剂,发掘和探究陶教授治疗失眠的心得体悟,以求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9.
袁莉  阮善明  沈敏鹤 《新中医》2018,50(4):15-20
目的:挖掘沈敏鹤辨治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沈敏鹤主任中医师门诊89例肝癌患者,共525诊次,将患者临床信息转化为方剂基础数据库,对处方药味频数、药物累计频数、药物性味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频数最高的51种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每剂处方的药味数介于3~14味,其中平均数是10.097味;89例肝癌患者525诊次中,共用药275种,累计用药频次5 244次。其中,用药次数最多者为茯苓;药性使用频次最多者为"平",药味使用频次最多者为"甘",药物类别频数最多者为"补虚药"。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20类,涉及方剂小柴胡汤、六味地黄丸、茵陈蒿汤、天麻钩藤饮,药对黄连和吴茱萸、桔梗和枳壳、麦冬和枸杞子等。结论:沈敏鹤辨治肝癌以补益肝脾为主,辅以清热解毒、利水渗湿、化痰散结之法;临证遣方用药善用经方,药用精当,直击主症。  相似文献   

20.
泻青丸见于《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由当归、龙胆草、川芎、栀子、川大黄、羌活、防风组成。具有清肝泻火之效。原书记载其主治证为:"治肝热搐搦,脉洪实"。明代著名儿科学家万密斋在《幼科发挥》中有:"祖训治急惊风,只用泻青丸、导赤散"记载,将本方作为治疗小儿急惊风的主方。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此方加减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多有佳效,现举验案1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