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同种异体骨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螺钉、可吸收螺钉和普通金属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同种异体骨螺钉、可吸收螺钉和普通金属螺钉治疗髋臼骨折患者共129例,并对其在功能恢复、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同种异体骨螺钉内固定组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普通金属螺钉内固定组。同种异体骨螺钉内固定组的功能恢复优于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组。同种异体骨螺钉内固定组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组的临床愈合时间短于普通螺钉内固定组。结论:同种异体骨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优于可吸收螺钉和普通金属螺钉。  相似文献   

2.
李炜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36-38
目的比较分析空心螺钉与动力髋螺钉加防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应用空心螺钉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设立为A组,另选择同期35例应用动力髋螺钉加防旋螺钉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手术观察指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但Harri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无一例发生骨折不愈合,无一例内固定失败,无一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B组也无一例进行再次手术,疗效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螺钉与动力髋螺钉加防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DHS联合防旋螺钉较空心螺钉内固定并发症少、再次手术率低,而空心螺钉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问短等优点,两种术式各具优缺点,值得广大临床医生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垂直不稳定型的骨盆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弓根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64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5)。结论: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复位稳定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松质骨螺钉是一种常用于四肢干骺端和脊柱的内固定器械,临床上因螺钉固定强度不够导致术后螺钉的松动、脱出时常发生,许多研究表明螺钉的固定强度与螺钉的自身因素、骨密度、医生手术操作技术及熟练程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韦建勋  梁斌  丘德赞  韦敏克 《广西医学》2012,34(8):1034-1035
目的 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治疗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例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及髂骨螺钉内固定术、前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11例病人骨折复位效果满意,固定牢固,骨盆形态基本恢复,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髂骨螺钉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坚强的复位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空心螺钉与动力髋螺钉(DHS)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空心螺钉、DHS两组,每组各29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退钉率、股骨头坏死率,评估术后6个月、12个月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1)与空心螺钉组比较,DHS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DHS组术中透视次数较空心螺钉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空心螺钉组比较,DHS组退钉率低于空心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坏死率低于空心螺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空心螺钉组比较,DHS组在术后6个月、12个月的Harris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螺钉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创伤更小;DHS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术中透视少,退钉率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相似文献   

7.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近来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欢喜  邓展生  燕好军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1):909-912
目的研究经肋横突结合区置钉固定脊柱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取4具成人防腐胸椎标本及相连的一段肋骨(长5~6cm),在椎体的一侧按常规方法置入椎弓根螺钉,对侧经肋横突结合区置入螺钉。对螺钉的位置和螺钉钉道的组成进行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结果经肋横突结合区置入的螺钉位于肋横突结合区和椎体内。螺钉经过横突,进入椎弓根占居椎弓根外侧的大部分和肋骨内侧部分,再进入椎体。正确放置的螺钉未进入椎间孔,不会损伤血管神经和胸膜。椎弓根螺钉误置率(21.4%)比肋横突结合区螺钉的(5.0%)要显著高。结论影像学和解剖学均证实,以横突中外1/3头侧处为进钉点,沿肋横突沟的方向进钉,可以在肋横突结合区安全地置入螺钉。  相似文献   

9.
宋永进  朱家骏  徐志文 《浙江医学》2006,28(10):814-815
移位的关节面骨折采用金属螺钉固定后,一旦骨折愈合,需要取出金属螺钉,再次手术可增加创伤,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关节功能;使用可吸收螺钉虽可避免二次手术,但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一样,直径均较大,不适合小关节面骨折的固定。由Depuy公司生产的orthosorb可吸收固定针除了具备普通可吸收材料的优点之外,还具有直径较细,设计合理,对关节面创伤较小的特点,是治疗小关节面骨折的良好材料。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我们应用可吸收固定针治疗手、足、肘关节面骨折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骶骨CT扫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描述S1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 PS)、S1皮质骨螺钉(cortical screw, CS)以及骶骨翼螺钉(sacral alar screw, SAS)3种内固定方式的影像学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其可靠程度。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腰骶段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扫描的非骨科疾病中国人受试者CT资料。共获得42例受试者数据,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55.14±8.35)岁。将资料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S1骶骨翼螺钉钉道、皮质骨螺钉钉道及椎弓根螺钉钉道的最大长度、外展角、尾倾角与平均CT值。结果 S1骶骨翼螺钉最长钉道外展(63.51±8.68)°,尾倾角(36.62±10.97)°,长度(41.74±3.33)mm;S1皮质骨螺钉最长钉道轨迹外展(5.62±3.69)°,头倾角(6.60±4.88)°,长度(31.60±4.23)mm;S1椎弓根螺钉最长钉道内收(29.42±3.89)°,尾倾角(15.60±6.58)°,长度(48.12±5.44)mm。S1椎弓根螺钉长度显著大于骶骨翼螺钉与皮质骨螺钉,而骶骨翼螺钉的平均CT值显著高于椎弓根螺钉,但骶骨翼螺钉钉道中点区域的CT值较另两种钉道显著更低(P<0.001)。结论 S1骶骨翼螺钉应用于骶骨固定是可行的,其钉道长度大于同节段皮质骨螺钉轨迹,钉道平均CT值大于椎弓根螺钉轨迹,可以作为短节段腰骶固定的替代方式之一,但还需要生物力学研究的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股骨颈骨折不同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54例不同类型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单加压螺钉、多螺钉、股骨瓣移植加单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经4年9个月-10年的随访。结果:单累钉固定组骨愈合率75%,头坏死率50%;多螺钉固定组骨愈合率93.4%,头坏死率33.3%;肌骨瓣移植加单累钉固定组骨愈合率91.3%,头坏死率21.7%。结论:不同的骨折类型选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而患者的年龄、外伤暴力的大小、手术时间、负重迟早对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杜泽阳 《中外医疗》2013,(32):83-84
目的探析临床医师使用经椎弓根的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病变患者时,造成其螺钉松动的原因。方法以该院23例接受经椎弓根置入螺钉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过程,探讨诱发螺钉松动问题的具体原因。结果 23例患者的病变部位均得到了有效固定,但在复查及取出内固定支架时,均发现螺钉松动问题,松动出现于T11、S1、L1、L2、L3、L4、L5节段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2、4、3、1、4、6,经检验,手术选择、术中操作、术后处理为造成螺钉松动的主要原因。结论脊柱病变患者接受经椎弓根的螺钉置入内固定手术地治疗,可以达到对于病变位置地有效固定。但是,手术选择不当、术中操作失妥、术后处理不完善,均容易造成螺钉的松动,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下胫腓联合分离因非手术治疗不能有效固定胫腓联合,故目前大多倾向手术治疗。2003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治疗涉及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78例,其中有6例出现下胫腓联合横向螺钉断裂,占7.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结合松质骨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DHS结合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6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0~22个月。采用Kudema改良Merled’Aubigne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无切口感染,无死亡病例,无骨折不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严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髋内翻2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5~23周,平均18周。髋关节功能评价优39例,良19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9.2%。结论:DHS结合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一种较为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颜海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8):1023-1024,1027
目的:探讨双螺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股骨颈骨折(GardenⅡ、Ⅲ型)41例随机分为双螺钉(21例)和传统三螺钉(20例)两组,采用微创切开,透视下复位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41例患者随访5~47个月,下地负重时间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7个月,术后Harrris评分73~99分。双螺钉组优良率(92.23%)与三螺钉组(9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螺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股骨颈骨折不同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54例不同类型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单加压螺钉、多螺钉、肌骨瓣移植加单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经4年9个月~10年的随访.结果单螺钉固定组骨愈合率75%,头坏死率50%;多螺钉固定组骨愈合率93.4%,头坏死率33.3%;肌骨瓣移植加单螺钉固定组骨愈合率91.3%,头坏死率21.7%.结论不同的骨折类型选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而患者的年龄、外伤暴力的大小、手术时间、负重迟早对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倪建光 《吉林医学》2012,33(25):5492-5493
目的:探讨胸椎椎弓根螺钉与椎弓根外侧螺钉固定治疗胸椎骨折的比较效果。方法:分析胸椎骨折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胸椎椎弓根螺钉组30例和椎弓根外侧螺钉组30例。结果:椎弓根外侧螺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螺钉松脱、肋间神经痛等方面均低于胸椎椎弓根螺钉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弓根外侧螺钉组治疗胸椎骨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结合拉力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术前对患者实施常规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将其患侧臀部垫高,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有效复位后,并固定患肢,实施动力髋螺钉结合拉力螺钉治疗。结果:4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动力髋螺钉结合拉力螺钉进行治疗后,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且均骨折骨性愈合,愈合率为98.00%,2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均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经临床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良好,且并发症较少,可达到满意疗效及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跖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占全身骨折的3.87%,占足部骨折的29.88%~[1]),其中包括跖骨头关节内骨折。而跖骨头骨折如不能解剖复位,出现骨折畸形愈合,可致足负重发生改变,后期可出现关节疼痛、关节僵硬、足底负重疼痛等~([2-3])。笔者自2014年6月—2016年2月采用Spin螺钉内固定治疗跖骨头骨折,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跖骨头骨折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  相似文献   

20.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open reduction through anterior-medial malleolar approach with cannulated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talus fractures. Methods 16 cases of Hawkin type Ⅱ-Ⅲ displaced talus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open reduction through single anterior medial malleolar approach with cannulated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Results All the 16 cases of displaced talus fractures achieved bony heal in which 5 cases suffered talus aseptic necrosis. The whole excellence-good ratio reached 62.5%,Conclusion Open reduction through anterior-medial malleolar approach with cannulated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is a less trauma, easy manipulation, effective method of treatment for displaced talus fra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