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祛痰消脂方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脂异常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可预示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其作用独立于LDL—C等其他危险因子的变化。2008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采用祛痰消脂方和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比较两者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冠心病伴有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8例。结果:黄芪对降低胆固醇(TC)有显著疗效,差异显著(P〈0.01),对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黄芪对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不仅能降脂还能改善临床症状,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之舒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C反应蛋白的作用。方法所有患者口服利之舒(100mg/d)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血清总胆固醇、LDL—C、TC分别下降了23.6%、29.5%、12.8%,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C升高9.7%,高于治疗前(P〈0.05);C反应蛋白下降11.9%,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陆差异(P〈0.05)。结论利之舒不但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而且可降低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前期病理基础,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等,其中LDL—C升高是AS发生、发展的必备条件。阐明LDL—c在A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对更有效地防治AS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韩斌  谢春光  杜英杰  杜锐玲 《新中医》2006,38(10):18-19
目前,糖尿病正日益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脂代谢异常,而血脂质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子,动脉粥样硬化又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后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糖尿病的脂代谢紊乱可表现为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亦可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同时还可见载脂蛋白Al(ApoAl)降低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的升高。近年来,中医药工作者对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防治原则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笔者就近5年来本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有研究证明他汀类降脂药降低总胆固醇(TG)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作用较弱。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单纯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远不能避免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证实该类药物剂量加倍后疗效提高非常有限,且不良反应随剂量增加呈线性增长。为此在脑梗塞患者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中,联合应用降脂药以同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TG,升高HDL—C已经成为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中的新热点。有报道称,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联用可引起横纹肌溶解;他汀类与烟酸类药物在血脂调控中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我科禁食疗法初步应用期间,发现1例患者经过禁食治疗血脂发生双曲线型变化,即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先明显降低,后明显升高至超过进食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先高后低的现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瓜萎薤白白酒汤加味,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HDL—C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尤为显著,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瓜蒌薤自白酒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正常孕妇和妊高症妇女血脂水平的改变。通过测定正常孕妇及妊高症妇女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以非妊娠妇女为对照,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各期血清TG、TC、HDL—C均高于对照组、LDL—C在中孕期最高,妊高症组血清TC、TG均高于妊娠各期以及对照组,HDL-C低于妊娠期各组。研究证明妊高症妇女脂代谢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96例高血压患者,血脂、脂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与23例正常人比较发现,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I─C)、血糖、免疫球蛋白G(IgG)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HDL-C、HDL2─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患者(HBP)IgG与体重指数(BMI)、TC、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TG与HDL─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王荣华 《气功》2014,(1):18-21
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医学上称之为血脂异常(旧称高脂血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异常患者越来越多。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5岁以上人群约有3.5%血液中的胆固醇超过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资料90例高血脂患者分为治疗组A和对照组B;判断标准:按照血脂异常的常规判断标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TG、TC均显著下降(P〈0.01),HDL—C明显升高(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LDL—C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用蜂胶加中药内服,对血脂紊乱病人的调脂作用明显,疗效与辛伐他汀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血脂检测分析,为临床诊治急性脑梗死提供数据。方法:设立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老年脑梗死组患者血清TG、Tc和LDL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HDL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O.01)。结论:中老年血脂异常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1007例体检者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按BMI分层分析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体检者中正常体重、超重、肥胖三组间比较BP、FPG、TC、LDL—C、HDL—C、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BMI的升高,SBP、DBP、FPG、TC、TG、LDL—C平均水平升高,HDL—C平均水平降低,血压升高、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MI是超重和肥胖的重要评价指标,BMI升高是高血压、糖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痰、瘀与原发性血脂异常及患者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10月就诊的185例血脂异常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包括舌象、脉象)将其分为痰瘀互结证和气血两虚证。记录其年龄、病程、身高、体质量、血脂水平及颈动脉血管超声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5例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中痰瘀互结证占161例,气血两虚证占24例。两种中医证型比较:痰瘀互结证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显著升高(P〈0.05),气血两虚证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1),而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以痰瘀互结证更为常见,且与LDL—C水平呈显著相关性,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证据,为从痰瘀辨证治疗血脂异常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干预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冠心病(CHD)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与其存在密切相关性的血脂、纤溶活性异常的影响。方法:76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和葛根素治疗组(40例)。葛根素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纤溶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行静脉闭塞试验(VOT)。选择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血浆胰岛素(FINS)浓度增高,ISI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VOT前及VOT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升高。FINS、ISI与血脂、纤溶指标存在高度线性相关意义。(2)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TC、TG、LDL-C、PAI-1明显下降(P<0.05,P<0.01),ISI、HDL-C、VOT前及VOT时tPA明显增高(P<0.05,P<0.01)。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与TC、TG、LDL-C、PAI-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VOT前及VOT时tPA呈显著负相关;ISI与TC、TG、LDL-C、PAI-1呈显著负相关,与HDL-C、VOT时tP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葛根素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IR及与IR密切相关的血脂、纤溶异常。  相似文献   

17.
潘善余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898-898
血液脂质代谢异常(简称血脂异常),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过高,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过低。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鉴于此,我们用蜂胶加中药内服治疗血脂代谢异常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养心通脉片与绞股蓝总甙片治疗血脂异常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将68例血脂异常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养心通脉片,对照组口服绞股蓝总甙片,治疗1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TC、LDL—C降低及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血脂各项指标的改善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FBG、FINS和BMI显著降低(P〈0.01),ISI增加(P〈0.01),且FBG、FINS、BMI和ISI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养心通脉片、绞股蓝总甙片均是有效的降脂药物,养心通脉片在治疗血脂异常伴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具有更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第四师常住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预 防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兵团第四师 30 岁以上常住居民(居住时间超过 6 个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 样调查,最终纳入 4624 人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兵 团第四师居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总调查对象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 34.56 %,且男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 高于女性(39.97 % vs 26.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女性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高于男性,三酰甘油(TG)水平低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0 ~ 50 岁年龄段男 性 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50 岁年龄段男性 TC、TG 水平随年龄增长 而降低;≥ 30 岁年龄段女性 TC、TG、LDL–C 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血脂异常组的超重和肥胖、糖尿病、高血压、 慢性肾病患病率均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性别(男性)、超重和肥胖、糖尿病、高血 压和慢性肾病均是调查对象发生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兵团第四师居民血脂异常以 TG 升高 和 HDL–C 降低为主,且性别(男性)、超重和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肾病均是其发生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高胆固醇血症,尤其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已成不争的事实。目前,己有横断的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证明脂蛋白(a)[LP(a)]升高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2],但尚未被前瞻性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3]。本文根据对较大样本资料采取回顾性的分析方法,以探讨Lp(a)在冠心病中价值。1资料研究对象:搜集我科2000年1月-2002年6月因怀疑冠心病而住院的患者396例,男性290例,女性106例,年龄57.20±10.92(26—78岁)。入选者有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表现:(1)发作性心前区疼痛或不适、胸闷;(2)无经典冠心病危险因素;(3)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入选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两组:(1)非冠心病组;(2)冠心病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