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抢救重危病人、中心静脉压测定、长期静脉给药、胃肠道外营养支持治疗、化疗病人等常用的外科技术,在普通外科应用广泛。我科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或危重患者常规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由于锁骨下静脉较颈内静脉易于固定,检测中心静脉压较颈内静脉标准、可靠,故首选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1年来共完成80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其部位开放、固定、血流量充足、置管后活动不受限制。该院重症监护室对2006年1月~2006年9月121例病人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重症监护室抢救患者时需快速静脉输液、输血、注药和测中心静脉压、静脉营养CRRT治疗等,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不仅解决急危重患者抢救时的静脉通路,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临床使用方便、实用、快速。现就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的护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余飞龙  陶科颖  来俊 《安徽医学》2005,26(5):368-368
在许多危重病患者中需要快速输血、输液、胃肠外营养及监测中心静脉压等,为此常需予深静脉置管,股静脉穿刺置管易污染及形成血栓,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故较常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我科从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采用高位前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10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ICU已成功的为89例患者进行了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其中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者58例;经股静脉穿刺置管者18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者13例。年龄最小的4岁,年龄最大的95岁。导管留置时间3~43天。在深静脉穿刺置管中及导管留置过程中均未发生并发症,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皮高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手术中的应用附属医院手术室陈格玲关键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手术经皮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就是应用专门的深部静脉留置针经皮肤进行深部静脉穿刺后置入留置针套管,可便于大中手术输血输液,重症病人监护、化疗、静脉高营养和循环监测。深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在急诊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共62例行深静脉置管术患者,按穿刺置管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7例行股静脉置管术,B组25例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置管完成时间、误穿动脉率、并发症、留置导管时间、导管相关感染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病人舒适度。结果股静脉置管术与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相比,首次穿刺成功率高,置管完成时间短,误穿动脉率低,并发症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管相关感染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病人舒适度差。结论临床若保留深静脉置管时间比较短(<3天),选择股静脉置管术简便、风险低、并发症少,对抢救急危重病人有临床应用价值;而对需较长时间深静脉置管患者,则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并比较不同途径深静脉置管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92例行深静脉留置导管化疗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股静脉置管术、锁骨下静脉置管术、颈内静脉置管术化疗,比较三种并发症及其它指标.结果 三组间的并发症如感染、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发生率、脱管率、平均置管天数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三种深静脉置管虽然术后对患者各指标无显著影响,但仍各有特色,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8.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休克病人的抢救以及危重病人的麻醉,尤其是颈内静脉穿刺并发症少.常被首选采用。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气胸、血胸,但笔者在施行过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病人当中发现了1例霍纳氏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深静脉置管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需要大量补液、血液透析、肿瘤化疗和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常用的置管方式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股静脉穿刺置管及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因静脉留置时间长,其并发症时有发生,影响导管的留置时间及患者的治疗。如何通过护理措施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温文钊  黄冰 《广西医学》1989,11(6):372-373
经颈内静脉穿刺插入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其穿刺成功率高,导管错位率低,气胸等严重并发症较锁骨下静脉少。国内外倾向于采用外导管针经皮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法,或采用导引钢丝套插置管法。但是,采用低位颈内静脉穿刺,仍有可能穿破胸膜,导致严重后果,为避免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深静脉置管术,其中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76例,颈内静脉置管术5例,股静脉置管术3例。结果本组84例一次性穿刺成功73例,2次或多次穿刺成功11例,发生导管阻塞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诊断及治疗并能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深静脉置管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成为抢救危重病人及慢性病人静脉穿刺困难者建立静脉通路的重要措施。我科自1996年12月开展深静脉置管术以来,先后对37例病人给予置管,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7例中,男13例,女24例;年龄18~76岁,留置部位颈内静脉7例,锁骨下静脉10例,股静脉20例。1.2 方法 锁骨下静脉置管:病人平卧位,将枕置于颈肩部,头偏向对侧。从锁骨下缘的外、中1/3交界处或锁骨中点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深静脉置管术,其中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76例,颈内静脉呈管术5例,股静脉置管术3例.结果 本组84例一次性穿刺成功73例,2次或多次穿刺成功11例,发生导管阻塞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诊断及治疗并能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目前,麻醉医生最常选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术中反复给药,大量快速输血、输液,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术后静脉高营养、大剂量化疗等具有重要价值。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入路多种多样,我院近年来采用了颈总动脉旁右颈内静脉穿刺法及锁骨内侧端上缘的小切迹法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锁骨下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并发症、相应处理对策及各自优缺点.方法 共264例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选择锁骨下静脉(89例)和股静脉置管(175例).结果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和股静脉置管术各有优缺点,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深静脉置管术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节省时间和人力,尤其适合在晚期肿瘤患者及老年危重患者中开展;锁骨下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各有优缺点,后者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病人行中心静脉穿刺术的最佳径路.方法 351例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17例,分别采用不同的穿刺径路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A组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B组行右中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C组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3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到位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气胸、血肿和血栓形成).结果 与B组相比,C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较大,P<0.05;与A组相比,B组与C组发生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几率较大,P<0.05;B组与C组的导管到位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右锁骨下径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少,是这类手术理想的穿刺置管径路.  相似文献   

17.
张玉香  吴修涛 《吉林医学》2008,29(24):2464-2464
颈内静脉置管术是快捷、安全、有效的深静脉输液方法。我院于2008年6月-2008年9月,对40例行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颈内静脉穿刺部位导管末端的固定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耳轮固定法优于胸部固定法。现将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8例采用CB-B型深静脉穿刺套管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资料回顾分析。结果:置管时间10~90d,无1例发生感染,置管时间大大超过四肢周围静脉置管时间。结论: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能合理保护静脉,为需要大量静脉输液而周围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以及静脉内高营养治疗的患者、化疗的患者、危重患者、老年患者等开辟了一个简便安全的途径,减少了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有利于顺利完成治疗及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穿刺入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寻求适用于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最优的中心静脉置管入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中心900例危重抢救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临床资料,其中采取颈内静脉穿刺入路方式42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方式480例,通过对两种穿刺入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快速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一针穿刺成功率:颈内静脉穿刺入路方式336例(80%);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方式456例(95%);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颈内静脉穿刺入路方式69例(16.4%),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方式20例(4.2%)。结论在危重症抢救中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快速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颈内静脉穿刺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20.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急诊复苏、严重休克,长期用某些血管刺激性药物的病人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置管有外周静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中,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因为操作方便、护理便利、不易感染、容易固定、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与周围静脉穿刺不同,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护士应细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