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80例鼻硬结病人用内窥镜检查上颌窦、咽鼓管咽口和下呼吸道,旨在确定这些部位的继发性硬结病的发病率。当临床检查及放射学诊断怀疑上颌窦、咽鼓管咽口或下呼吸道可能伴发硬结病变时,用Storz内窥镜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检查及活检,结果证实18例(22.5%)鼻窦有病变;22例(27.5%)咽鼓管咽口周围有病变;21例(26%)喉部有病变;16例(20%)气管有病变;6例(7.3%)支气管有病变。显示鼻硬结病人在鼻窦、咽鼓管、喉、气管等部位的发病率相当高;内窥镜检查在诊断罕见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经治的21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单侧鼻塞及脓血涕;经鼻内镜检查,证实肿瘤位于鼻腔外侧壁者17例,位于鼻中隔者4例;肿瘤形状类似于息肉样病变者9例,肿瘤表面糜烂且质脆者12例;CT显示肿瘤居于鼻腔前部者17例,发于鼻中隔者4例;病变累及上颌窦者12例,累及筛窦3例,同时累及上颌窦与筛窦者6例。病理学检查显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15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6例。结论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检查有利于确定病变范围及临床分期,多部位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确诊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硬结病是1870年vonHebra在鼻腔内发现并加以描述命名为鼻硬结病。后来又有许多学者相继发现其他部位的硬结病,例如喉、气管和支气管。下面对20名未治疗的鼻硬结病病人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和分析,这些病人境检查前均经过门诊检查、胸部及颈部X线检查,所有病人均有确切的鼻硬结病病史,年龄大多数在20~40岁,男女分别为12例和8例,其中6例为萎缩期,7例为肉芽肿期,另外7例为纤维化或狭窄期。结果发现8例(40%)病人病变侵及声门下结构,病理改变有肉芽肿或肿物(3例)、愈合疤痕增厚或狭窄(2例)、萎缩(2例)、浅表溃疡(1例),与其他…  相似文献   

4.
硬结症除常发生于鼻、咽、喉外,在文献中还可见到原发于上颌窦及继发于咽鼓管和中耳腔、上颌窦、经鼻泪管侵犯泪道及颅内扩散者,硬结症侵及淋巴结,在既往的英文文献中尚未见有报导,本文报告两例: 例一:女,50岁。鼻堵8个月,3个月来双侧颈部有渐进性、无痛性肿块,曾经12次鼻窦部位的短波疗法。检查可见双鼻腔(鼻底、侧壁、中隔)有粉红色、软、易出血的肉芽肿浸润。双侧颈上深淋巴结增大,硬,局部皮肤正常。鼻部病  相似文献   

5.
牙根与上颌窦紧邻使牙齿病变成为上颌窦病变的可能原因。近来一种CT检查用于牙齿成像,可显示牙与上颌窦的关系。该文应用CT检查研究牙周病与上颌窦病变的伴随关系。有牙周病的84例病人均行CT检查,扫描层厚为lmm,对照组84例无牙周病变,年苗和性别与上述病例相近。将上颌窦病变分为0~3缀。0级:正常;l级:有上颌窦病变,但不靠近有病变的牙齿;2级:上颌窦弥漫性病变;3级:邻近牙周病变处的上颌窦病变。病变组共100侧(60%)上颌窦有病变,对照组仅为49侧(29%);病变组上颌窦病变分级:0级68侧(41%);1级4侧(2%);2级32侧…  相似文献   

6.
硬结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特殊性感染肉芽肿,常先发于鼻部,亦可发展至上呼吸道各处,但咽鼓管受侵者,文献报道并不多见。对20例鼻硬给病人;男12,女8;年龄18~43岁;其中萎缩期6例,肉芽肿及硬结期各7例,通过硬管鼻咽镜检查,必要时并作活检及声导抗测听检查。结果有14例咽鼓管正常,有6例病变累及咽效管咽四周围,计:浅表炎症1例(鼓定功能曲线正常),粘膜萎缩被结厚病2例(鼓室功能曲线B、C型各1例),肉芽肿2例(鼓室功能曲线B型)。粘膜癫痕增厚1例(鼓室功能曲线C型)。病变病期以鼻硬结的肉芽肿期为常见(4/7)。咽鼓管受侵…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令人满意,在治疗上颌窦其他病变也有取代传统柯一陆氏手术之势。但在处理上颌窦较严重病变(如息肉、囊肿等)时常受到视野、进路等限制,效果不尽如人意。1997年4月~2001年5月,笔者对52例上颌窦病变采用柯一陆氏进路鼻内镜鼻窦手术,取得很好的疗效,扩大了鼻内镜治疗上颌窦病变的适应范围,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52例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6~62岁,平均35.8岁。病程3~30年,均为慢性上颌窦炎病人。按照  相似文献   

8.
鼻内窥镜双径路治疗上颌窦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扩大鼻内窥镜治疗上颌窦病变的适应范围,我院1992年以来应用易内窥镜双径路,治愈.-‘些依传统需行上颌窦根治术的病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7例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17~68岁。慢性筛窦,上颌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12例(其中8例同时有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有手术史的10例);全具窦炎伴多发性息肉者11例,其中10例有手术史。以上病例术前均经临床及鼻窦CT诊断并经上颌窦镇检查证实,L颌窦粘膜病变广泛,粘膜呈重度息肉样变的范围均在全b颌窦粘膜的SO%以上,上述23例中双侧病变着20例,属!型三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侧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5—06—2012-06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84例单侧上二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59例,采用鼻内镜联合改良Caldwell-Luc术式18例,采用鼻内镜联合F鼻道开窗15例,采用鼻内镜F泪前隐窝入路12例,并对术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全部患者随访4个月~7年,仅5例在手术后复发,其余81例在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所有患者术前行鼻内镜、CT或MRI检查,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结论: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以囊肿、真菌性上颌赛炎多见;根据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不同临床特点,可采用不同手术人路,既可有效治愈上颌窦病变,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鼻内镜手术是治疗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传统的Caldwell—Luc手术进路与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39例上颌窦病变。上颌窦息肉12例,其中伴鼻腔筛窦息肉7例,出血坏死性息肉3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2例;上颌窦、筛窦息肉术后复发9例;慢性上颌窦炎3倒;真菌性上颌窦炎7例;上颌窦囊肿5例;上颌蜜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上颌窦炎性假瘤1例。结果 39例经6个月~3年的随访,治愈32例(82.1%),好转6例(15.4%).1例炎性假瘤术后1个月复发并发眶内感染,总有效率为97.4%。结论 Caldwell—Luc手术联合鼻内镜治疗上颌窦病变。视野清楚,操作方便.既能彻底清除病变,叉保证了窦内黏膜纤毛系统功能的恢复,减少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25例成人急性和慢性急性发作的上颌窦炎病人经内窥镜检查发现中鼻道上颌窦开口有溢脓,并经X光片除外筛窦及额窦疾患者作为细菌取材对象。以上病人在7天内均未用过抗生素。取材方法在2畅盘托卡因和1吸麻黄素鼻腔喷雾后,以广,外径4mm的硬性鼻内窥镜寻见上颌窦开口。然后用铝杆、海藻酸钙为刷头的取样器取材。结果,25例中流感嗜血杆菌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阳性)5例,肺炎链球菌4例,卡他球菌2例,产气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各1例。25例中有17例是多种菌复合感染。周为上颌窦的分泌物多流向鼻咽部,因此由鼻前庭取材不能反映上颌窦的…  相似文献   

12.
正常上颌窦的细菌学是一个令人十分感兴趣的问题。以往认为健康上颌窦是无菌的 ,Brook于 1981年首次报告正常上颌窦有厌氧菌、非厌氧菌的存在。不同作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标准确认正常上颌窦 ,如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大多数作者常规采用鼻窦 X线检查确认正常上颌窦。近来鼻窦内窥镜技术渐趋普及 ,鼻窦内窥镜可全面检查上颌窦粘膜。该作者采用鼻内窥镜技术确认正常上颌窦行细菌学检查。鼻内窥镜确认正常上颌窦的标准有三条 ,首先 ,上颌窦腔内没有分泌物 ;其次 ,粘膜没有病变 ;再者 ,上颌窦口开放良好、没有阻塞。 69例病人 ( 83侧 )…  相似文献   

13.
四年内使用鼻窦内窥镜经犬齿窝取出上颌窦内异物 7例 ,其中女 2例 ,男 5例 ,年龄为 34~ 52岁 (平均4 3.6岁 ) ,所有病人均因上颌骨部分缺牙而用骨完整移植 ,其金属固定物错位掉入上颌窦 ,其中 3例于左上颌窦 ,4例于右侧。 5例病人由口腔科医师在常规植入术后放射线检查发现上颌窦内有游离的固定物 ,2例病人因有鼻部症状而被发现。病人主诉面痛 5例 ,鼻阻 4例 ,流粘脓涕 3例 ,头痛及鼻腔恶臭各 1例 ,1例无任何症状。所有病人均先行鼻内窥镜检查 ,4例有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炎症和阻塞 ,3例前囟门至咽鼓管圆枕有粘脓性分泌物 ,4例有后囟门区的肿…  相似文献   

14.
以10例慢性或复发性鼻窦炎病人为对象,在鼻内应用1杨盐酸苯福林前后取仰卧位和俯卧位作近3mm原冠状CT扫描,检查鼻和鼻窦异常。使用游标尺测量每侧中鼻甲、下鼻甲、漏斗、筛饱和上颌窦的软组织厚度,评估病理学改变。为减少因鼻周期和病人间解剖和生理差异在侧别间的有限变异性,将鼻甲粘膜的反应转换成百分率,并在20一30分钟内完成检查。结果除1例显示下甲体积明显增加外,其余平均缩小44畅,除2个申甲体积有很小的增加外,其余平均缩小25轴。有4例可测量鼻窦粘膜厚度,局部使用减充血剂不改变上颌窦、筛窦的粘膜厚度,发现2例漏斗部粘…  相似文献   

15.
例1,男,53岁,因左鼻进行性鼻塞半年伴血涕2个月,于1995年3月5日入院。检查:左鼻腔有一暗红色新生物充盈整个鼻腔上部,表面粗糙,高低不平,触之易出血,全身情况无明显异常。活检病理诊断为(左鼻腔)乳头状瘤。鼻窦X线及CT检查:诊断为左鼻腔及左筛窦占位性病变,累及左上颌窦。入院第9天在全麻下行左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瘤体占据鼻腔上部及前组筛窦,并一部分侵入左上颌窦,向后达蝶窦前,向上至筛板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T3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总结12例T3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结果 12例随访7~36个月,仅2例术后复发(16.6%),其中1例累及上颌窦、筛窦与蝶窦,1例累及上颌窦、额窦、筛窦及蝶窦。结论鼻内镜下行T3期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报道773例慢性或复发性鼻窦炎患者功能性界内鼻窦手术(FESS)。术时年龄14个月~sl岁,成人513例,儿童260例。术后随访$一48个月(平均20个月)。病人在术前经多种方式治疗3~4周后无效,经CT证实鼻窦病变才作FESS。CT最常发现的是骨性鼻道复合一体阻塞的全鼻窦炎及14物的泡性鼻甲。术前使用血管收缩剂以改善能见度和减少术时出血。以4mm0“远窥镜检查筛窦和蝶窦、30“窥镜见于额隐窝和上颌窦、70”窥镜可为上颌窦提供极好的能见度。尽管年青病人解剖较小,使用4mm内窥镜手术仍易进行。术前用鼻内窥镜检查中隔、中甲、后鼻气道和腺…  相似文献   

18.
我科2000年6月~2004年6月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1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8例病人中,男17例,女1例;年龄43~67岁,病程5~8年。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11例,左侧7例,18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头痛、鼻塞,5例出现嗅觉障碍。按Krouse的方法[1]将肿瘤分为4级,即Ⅰ级(5例):病变只限于鼻腔;Ⅱ级(9例):病变限于筛窦、上颌窦内侧上部;Ⅲ级(4例):病变累及上颌窦外侧或下部或侵入额窦或蝶窦;Ⅳ级(本组无):病变侵犯鼻或鼻窦外结构。高分辨螺旋CT冠状扫描所有病人鼻腔外侧壁破坏,筛窦、…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上颌窦手术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目的报告经鼻完成鼻腔外侧壁切开并保留鼻泪管和下鼻甲,进入上颌窦的新方法及临床初步应用结果,并就手术方法和适应证进行探讨。方法12例住院手术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42-68岁。术前或术中组织病理学确诊为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8例,鼻息肉2例,复发性上颌骨囊肿1例,上颌窦根治术后囊肿1例。2例肿瘤患者因随访少于12个月不计入疗效评定。所有患者术前接受鼻内镜及鼻窦CT扫描检查。6例肿瘤患者同期行鼻窦MRI检查。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方法为在下鼻甲头端鼻腔外侧壁切开,解剖出鼻泪管后形成鼻泪管-下鼻甲瓣,内移后形成上颌窦入路,在鼻内镜直视下完成窦内病灶清除。术终复位下鼻甲和鼻泪管并完成下鼻道开窗。结果10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6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肿瘤Krouse分期均为13。术中见肿瘤起源于上颌窦,各壁均受累,前、内壁明显。2例鼻息肉累及上颌窦各壁。术后随访7~60个月,平均22个月,术腔上皮化,下鼻甲形态良好。1例术后6个月下鼻道上颌窦开窗口局部复发,局部清创后无复发。10例术后无溢泪等并发症。结论经鼻腔外侧壁切开并保留鼻泪管和下鼻甲进入上颌窦,为彻底切除上颌窦病灶及经上颌窦进入眶底和翼腭窝等提供一新的微创入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利用微波热凝治疗上颌窦息肉及囊肿的疗效。方法:对67例上颌窦息肉及囊肿患者行鼻内镜下微波辅助鼻窦手术,在30°、70°鼻内窥镜引导下,利用微波辐射器可随意弯曲的特点,将微波探头经扩大的上颌窦口伸入窦内热凝窦内息肉和囊肿,彻底清除病变。需扩大上颌窦口者同时用微波行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治愈58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治愈率86.6%。结论:此法可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灶,降低术后复发率,弥补了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在处理上颌窦病变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