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在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 18只山羊随机分为单纯体外循环组(CPB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加特异性NF- 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组(PDTC组)。建立山羊CPB模型,心脏行缺血60 min, 恢复血流再灌注90 min,PDTC组在心肌缺血前应用PDTC(100 mg/kg)。于心肌再灌注后,测量血流动力学数据及测定局部心功能,并应用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同时采用 EMS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能引起典型心肌缺血损伤的组织学改变,IR组NF-κB在缺血心肌组织中大量激活,心肌组织中NF-κB的活性水平显著高于CPB组(P <0.05);而PDTC组再灌注60 min、90 min后,NF-κB的核转录活性明显减弱,显著低于IR组(P <0.05);原位末端标记表明,IR和PDTC组中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1.2%±0.4%和6.35%± 0.2%,心肌损伤显著减轻(P<0.05)。结论核转录因子-κB在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PDTC通过抑制NF-κB的核转录活性,从而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抑制剂庚醇/甘草次酸可否减少大鼠心肌缺氧复氧再灌注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探讨心肌GJIC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制作Langendorf心脏灌流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灌注(SO)组、缺氧复氧再灌注(IR)组、缺氧复氧再灌注庚醇(HT)组和缺氧复氧再灌注甘草次酸(GA)组。于整体缺氧30min再灌注2h末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于整体缺氧30min末用改良的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测定心肌GJIC。结果:与SO组相比,IR组心肌梗死面积和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但GJIC无明显变化。与IR组比较,HT组和GA组心肌梗死面积和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伴GJIC明显受抑。结论:缺氧复氧再灌注所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肌GJIC密切相关,GJIC抑制剂庚醇/甘草次酸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进而防止心肌缺氧复氧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心肌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是支持心脏外科发展的支柱 ,亦是非心脏手术病人预防心脏意外缺血、缺氧损害的主要措施之一。近来在动物实验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 ( Ischem ia Reperfusion,IR)损伤中除了细胞坏死外 ,还存在心肌细胞凋亡 ( Apoptosis)现象 ,并认为Apoptosis是心肌 IR  相似文献   

4.
姜毅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2,42(6):181-184,188
随着临床心肌梗塞溶栓疗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脉内支架)及冠脉搭桥等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心肌再灌注损伤已引起心血管医师的广泛重视,通过心肌细胞保护药物的使用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速心脏术后心功能恢复,预防低排综合症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心肌细胞保护的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其基本概念为某些因子和药物(细胞保护剂)不是通过改变器官组织的血流起作用,而是直接增强组织细胞对内环境紊乱(缺血、缺氧、中毒、酸碱失衡等)的耐受力或抵抗力而起细胞保护作用。本文以心肌损伤模型--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为主要基点,对具有开发保护心肌潜力的分子伴侣氧化三甲胺及心肌细胞保护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段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及基因重组生长激素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脏外科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7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基础治疗组Ⅰ(IR+rGHⅠ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冲击治疗组Ⅱ(IR+rGHⅡ组)和假手术对照组(C组)四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分设再灌注2、4、24和48h时相点,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原位末端探针标记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IR组线粒体不同程度肿胀,结构破坏,嵴排列紊乱甚至断裂,部分线粒体空泡化;在再灌注后的同一时点,IR+rGHⅠ组线粒体结构破坏程度减轻,空泡化不明显,而IR+rGHⅡ组与IR组相比,线粒体结构破坏的程度无明显差别。对照组无心肌细胞凋亡;IR组再灌注2?h开始出现心肌细胞凋亡,24h达高峰,再灌注后48?h凋亡指数下降;IR+rGHⅠ组与IR组的4个时点分别进行比较,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显著(P分别<0.05、0.05、0.01、0.01);IR+rGHⅡ组与IR组的4个时点分别进行比较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无差别(P>0.05)。结论:术前7d皮下注射rGH能减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结构破坏较轻;而术前30s给予rGH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IR)损伤对心肌细胞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Atg)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假手术组),于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下方穿过5-0丝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结扎LAD,45 min后松结扎线再灌注120 min。利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心肌Beclin 1和Atg5mRNA表达;应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心肌LC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Beclin 1和Atg5 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分别达到对照组的2.45和1.6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3-Ⅱ蛋白表达增加,IR后LC3-Ⅱ/LC3-Ⅰ比值较对照组升高(1.4 vs 0.2,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诱导心肌细胞Atg家族表达增加,促进自噬的发生,导致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 (CPB)中缺血预适应 (IPC)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猫 CPB模型并随机分成 3组。对照组 (n=30 )仅作单纯并行 CPB转流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n=30 )于 CPB开始 4 5 m in后阻断升主动脉 (ACC) 6 0 m in,开放主动脉恢复再灌注 90 m in;IPC组 (n=30 )于 ACC前进行 3轮 IPC(ACC5 min后开放 1 0 m in) ,余同 IR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计算心肌细胞凋亡率 ,并结合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心肌超微结构中过氧化氢 (H2 O2 )电子致密物沉积的产生及细胞内 Ca2 +分布情况。 结果 :IR组 ACC6 0 min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重 ,尤其是线粒体及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明显 ,再灌注期间进一步加重 ,至再灌注结束时 ,未见明显改善 ;IPC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 IR组明显减轻。至再灌注 90 min时 ,IR组和 IPC组均可发现一定数量的凋亡心肌细胞 ,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82 7± 0 .973) %和 (2 .2 4 3± 0 .2 4 6 ) % ,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IR组在心脏恢复再灌注后 ,其心肌中血管内皮细胞管腔面可见较多的 H2 O2 电子致密物沉积 ,而且细胞内 Ca2 + 分布也明显增加 ;IPC组 H2 O2 电子致密物沉积和细胞内Ca2 + 分布虽有一定程度的增  相似文献   

8.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制备不同缺血时间的家兔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IRI)的模型 ,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同时测定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 (MDA)浓度和血清心肌酶水平。结果 :心肌细胞凋亡率以缺血30min及60min后再灌注时最高 ,同时伴有血浆SOD活性明显降低和MDA含量明显增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K)含量随缺血时间延长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 :再灌注加重心肌损伤受心肌缺血时间的影响 ,以30~60min缺血后的再灌注为明显 ,与心肌细胞凋亡加重同时并存 ;缺血时间长后再灌注也有较高的心肌细胞凋亡率 ,但更主要是加重心肌细胞坏死。可推断细胞凋亡是再灌注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小玲  陈坷  严激 《安徽医学》2008,29(6):747-749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阻碍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主要难题,尽早恢复缺血心肌组织的血流,减轻或防止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仍是当今心血管研究的方向。氧自由基、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细胞凋亡等因素均参与其发病过程。寻找有效的多靶点药物从心脏功能、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心肌细胞凋亡及能量代谢等方面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基础和临床的研究热点。降脂药物辛伐他汀可在降脂的同时有抑制炎症反应及心肌细胞凋亡,还具有抗氧自由基等作用,因此,探讨辛伐他汀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艳芳  王琦  杨廷桐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23(6):572-574,F0003
目的检测白介素-1、8、10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不同时段的表达,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对MIRI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n=10),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n=30)和甲泼尼龙治疗组(药物组,n=30)。后两组再分设缺血0.5h、再灌注2h、4h、8h、12h和24h共6个亚组。建立大鼠MIRI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的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的动态表达。结果(1)缺血再灌注后HE染色见心肌细胞间大量炎细胞浸润,并呈明显缺血、坏死性改变,随病程不同表现程度有所差异。(2)模型组与药物组的血清IL-1、IL-8和IL-10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L-1高峰出现于IR4h,IL-8峰值在IR8h;药物组较模型组同时相点IL-1、IL-8均降低(P<0.05)。血清IL-10在模型组于IR12h达高峰,药物组较模型组表现为峰值提前到IR8h。结论(1)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是导致MIRI的重要原因之一;(2)IL-1和IL-8对心肌有致损作用,而IL-10则具心肌保护作用;(3)甲泼尼龙预处理有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和缬沙坦(valaartan)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细胞坏死程度,保护心脏的作用.方法 将32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 只,分别为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组、IPC组、缬沙坦缺血再灌注(VIR)组、和缬沙坦缺血预适应组(VIPC)组,IR组和IPC组合称为生理盐水组,VIR组和VIPC组合称为缬沙坦组.留取梗死区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fos蛋白的磷酸化. 结果 无论IPC 组与IR 组相比还是缬沙坦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c-fos的磷酸化明显降低(P<0.01). 结论 IPC可抑制c-fos的磷酸化,减轻心肌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脏.  相似文献   

12.
黄芪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索黄芪对大鼠急性心肌炔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分别以地高辛随机引物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心肌细胞bax、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黄芪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P<0.05)明显受到抑制。IR组和黄芪组bax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均<0.01),黄芪明显抑制bax基因表达(P<0.05),但对bcl—2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加剧,bax、bcl—2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凋控,黄芪可抑制凋亡加速基因bax的表达,因而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虹  朱鲲鹏  张真  于雷  康毅  刘欣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12):2018-2023
目的 观察地奥心血康 (DAXXK) 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R) 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 DAXXK 不同剂量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 ECG 的 ST 段变化、心律失常出现和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形态学指标的变化。TUNEL 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 Fax、FasL 表达情况,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RT-PCR 法检测心肌 Mn-SOD mRNA 表达,ELISA 法检测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DAXXK 各组,ECG 中 ST 段抬高幅度显著降低,心律失常评分明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的开始时间明显推后,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心肌细胞肿胀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 活力增强,Mn-SOD mRNA 表达增加,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上述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DAXXK 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以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凋亡的现象。如何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已成为心肌保护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综述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证据、可能的相关机制、参与调节的相关基因分子和信号转导、以及初步阐述了目前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方法(缺血预适应和药物预适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中的表达以及小剂量衣霉素(TM)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衣霉素处理+IR组(TM+IR组),每组10只。Sham组单纯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IR组开胸,结扎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TM+IR组TM腹腔注射0.6 mg/kg,30 min后结扎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于开胸后,心肌再灌注2 h抽血,检测肌钙蛋白I(c Tn I)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再灌注2 h心肌的超微结构,检测再灌注2 h心肌的GRP78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IR组和TM+IR组在再灌注2 h时,c Tn I水平均明显上升;IR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最严重,TM+IR组次之。再灌注2 h后,GRP78 mRNA及蛋白,IR组及TM+IR组明显升高。结论 MIRI可诱导ERS,小剂量TM预处理可减轻MIRI。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不同时相的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 3活性变化规律及caspase 3抑制剂Ac DEVD CHO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12 2只 ,设立IR组 ,IR +Ac DEVD CHO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并分设缺血 3 0min后再灌注 1、3、6、12、2 4h 5个时相点 ;以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标记凋亡细胞 ,用荧光分析法检测caspase 3活性 ,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心肌细胞凋亡与caspase 3活性随心肌再灌注不同时相而变化 ,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poptosisindex ,AI)与caspase 3活性于再灌注 12h最高 [AI :( 3 4 83± 9 3 5 ) % ;caspase 3活性 :( 1 3 4±0 2 ) ] ,其后基本维持在平台状态 ;心肌梗死范围随IR时间逐渐增加 ,至 2 4h仍未见下降趋势 ,三者间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IR +Ac DEVD CHO组上述指标虽也明显增高 ,但比IR组明显减小 (P <0 0 5 )。结论 Caspase 3激活及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Ac DEVD CHO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部分与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吗啡预处理(MP)对大鼠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心肌组织中Caspase-3表达水平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51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ham组)、全心缺血再灌注组(IR组)、MP组(1μmol/L).Sham组持续灌注195 min.IR组灌注K-H液45 min后制备离体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10、60、120 min模型.MP组于缺血前灌注含吗啡K-H液和无吗啡K-H液各5 min,3个循环.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梗死区(IS)、缺血危险区(AAR)以及IS/AAR比值;化学比色法测定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Western blot及TUNEL染色分别测定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再灌注末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增加,再灌注后各时间点LDH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比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MP显著降低IS/AAR比值和再灌注后各时点LDH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比率(P<0.05);IR组与MP组均以再灌注10 min时LDH水平、再灌注60 min时Caspase-3蛋白表达和再灌注120 min时细胞凋亡比例最高.结论 MP的心肌保护作用与降低再灌注前期Caspase-3蛋白表达及减轻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uroeortin (UCN)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UCN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 构建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离体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模型,进行缺血/缺氧1h再灌注/复氧2h的损伤,在缺血/缺氧前1h给予UCN预处理;在再灌注/复氧2h后观察UCN对缺血再灌注/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损伤、细胞自噬和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UCN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肌损害,使梗死面积降低,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降低;增加缺氧复氧离体心肌细胞活力、减少培养上清的LDH水平.与上述心肌保护作用相伴随的是UCN预处理还能抑制缺氧复氧导致的心肌细胞自噬,使LC3BⅡ/LC3BI的比值显著降低,并且抑制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Bni p3的mRNA表达.结论 UCN可以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可能在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常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针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部分,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针刺通过调控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损伤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并且可通过调节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感神经的活性,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针刺复合麻醉用于CPB心脏手术可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降低围术期风险,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质量,在CPB心脏手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不仅有细胞坏死,还有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呈正比,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如何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已成为心肌保护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就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证据、可能的相关机制以及参与调节的相关基因分子和信号转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