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随着胰岛素的广泛应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所致的死亡率越来越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对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威胁因素,而糖尿病肾病(DN)尤为突出.在美国由于DN所致的肾功能衰竭而进入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又名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DN也是导致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常见原因。本文报告16例老年人DN,并与同期22例60岁以下DN患者对照,以探讨老年人DN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靖  巩光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1996,9(4):151-152,190
<正>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是DM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DN发病率国外报告最高达45%,国内报告为0.9—20%。据专家估测,在全世界1.2亿DM病人中,DIN至少有1200万人,且约有23%的DN已进入肾衰期,许多病人赖透析维持生存。约有1/3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的合理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DN)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DN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10%-21%。DN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ESPY)的主要病因。ESRF所需治疗给病人和国家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尚无针对DN的特效治疗,如何防止DN的发生、发展,防止ESRF的发生,合理的综合治疗至关重要。如严格控制高血糖;抗高血压药物ACEI、ARBs和螺内酯等的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和胰岛素增敏剂等的应用;适当限制蛋白质和钠盐的摄入,戒熘、戒酒、减肥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对DN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何东华  李世雪 《医学综述》1995,1(12):554-55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病人从肾小球高滤过开始,经微白蛋白尿和蛋白尿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一般需数年至数十年,如能早期诊治,可改善其预后。现就国内外DN研究进展做一简述。1 流行病学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发达国家已达20~30%,DN已成为ESRD终未期肾病的第一位因素。国内1980年30万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为6.09‰[1],并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外一组1364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25年随访结果,39%发展为DN,其发生率在发病后10年迅…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在欧美国家,DN已成为血液透析与肾移植的首位原因。DN从早期发展至终末期,需经数十年的漫长过程,如能早期诊断DN,对于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生命极为重要,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对于DN的防治及延缓DN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地防治DN,延缓其发生发展,已成为当前糖尿病及肾病学者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采用中药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报道较多,现综述如下。1 实验研究1.1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肥大和蛋白尿的影  相似文献   

8.
韦莉  冼苏  欧阳玲莉 《广西医学》2001,23(2):314-315
糖尿病肾病 (DN)是常见的糖尿病 (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及DM患者寿命的延长 ,DN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终末期 DN已成为 DM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1 998年1月~ 1 999年 1 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 DM1 461例中并发 DN1 1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DM按 1 985年 WHO的诊断标准。DN的诊断按 Mogensen分期标准分五期 : 期 :肾脏肥大和高滤过期 ; 期 :正常白蛋白尿期 ; 期 :DN早期 ,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增高 (30~30 0 mg/2 4 h ) ; 期 :临床蛋白尿期 ,UAER >30 0 mg/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α1 微球蛋白对糖尿病肾小管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对比分析血、尿中α1 微球蛋白 (α1 MG)在1型和 2型糖尿病患者已发生糖尿病肾病 (DN)与未发生DN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技术、免疫比浊技术及化学比色法 ,将 1型和 2型糖尿病者血、尿中α1 微球蛋白以及糖水平 (糖化血浆白蛋白 )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进行对比。结果  1型和 2型糖尿病间无论是否发生DN ,血、尿中α1 MG均增高。尿α1 MG :发生DN组高于未发生DN组。 1型和 2型组未发生DN组间 ,发生DN组间比较 ,其α1 MG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血α1 MG :发生DN组与未发生DN组无显著性差异。DN发病与病程长短关系不确切 ,即病程越长发生率不一定越高 ;空腹血糖水平与DN发病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尿α1 MG可作为肾小管功能的敏感检测物 ,早于微量白蛋白尿出现。血α1 MG含量与肾功能无关 ,不能作为肾功能检测指标。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可有效降低或控制DN发病。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而成为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多数研究认为30%~50%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DN,DN已成为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我国糖尿病及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从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角度出发,严格代谢控制可以防止或延缓临床DN的发生,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对早期肾病及肾功能不全的处理均有利。因此,对本病早期诊断,控制血糖、血压及合理的饮食治疗均已得到临床肯定,现将DN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观察,了解影响DN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因素,确立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1年1月收治的已达临床期DN患者74例作回顾性分析。观察1、2型糖尿病自发现糖尿病之日到临床期D N时间,和影响其进展的因素,血压、血脂异常对DN的影响。结果 1型糖尿病从发现之日到临床DN时间最短5年,最长16年,平均10.6年。2型糖尿病自发病之日到临床D N最短11年,最长31年,平均21.4年。血糖控制不满意,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均可加重加快肾脏损害,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控制血糖,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可延缓肾功能受损速度,晚期可进行血液透析。结论目前DN在我国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中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也是晚期糖尿病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所以对糖尿病应早期严格治疗,延缓发展为DN时间,即使发展为DN也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90例)和非糖尿病肾病组(非DN组,78例),DN组再分为DN早期组(62例)和DN中晚期组(28例),进行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DN组与非DN组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和尿微量白蛋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比较,DN早期组与非DN组间脂蛋白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尿微量白蛋白(UA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脂蛋白a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是糖尿病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脂蛋白a与糖尿病肾病损害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加重,脂蛋白a进行性升高。脂蛋白a可以作为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DN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糖尿病患者中DN发病率约占47.66%,据美国肾脏病资料库1996年的统计表明,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中,DN占首位,约为36%,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目前对DN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医药在DN的诊治和预防方面具有一定特色。中医以辨证论治的方法诊治DN,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加也逐年增加。调查显示,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的DN累积患病率为30%~40%,2型糖尿病为15%~20%。由于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多,其所致DN人数明显多于1型糖尿病患者。DN引发的终末期肾病已经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在美国约40%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是由DN所致,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肾小管、肾小球和肾问质,已成为目前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DN有较好疗效.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26例DN患者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害,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慢性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是终末期肾脏病常见病因之一,预后不良。DN的控制情况对糖尿病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鉴于川芎嗪与山莨菪碱的药理作用,我院对DN患者进行了川芎嗪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合并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92-2293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DN)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DN发生率的变化。方法:对98例无肾病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和DN知识的健康教育,教育前后的测试成绩和教育后DN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健康教育组测试成绩显著高于教育前,而对照组的成绩无显著变化;DN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及DN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降低D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DN)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DN发生率的变化。方法:对98例无肾病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和DN知识的健康教育,教育前后的测试成绩和教育后DN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健康教育组测试成绩显著高于教育前,而对照组的成绩无显著变化;DN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及DN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降低D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继发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中肾脏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DN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衰竭的一个重要病因,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血小板活化与内皮细胞损伤已被认为是两个重要环节,所以黏附因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0.
《右江医学》2016,(2):218-220
<正>在过去几年中,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糖尿病患者总数呈稳步增加趋势[1],糖尿病已被描述为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疾病、肾病的催化剂。我国40~60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11.5%[2],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首要病因,20%~40%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DN,尽管有明确的筛查建议、指南,但诊断仍然不足[3]。DN大多起病隐匿,但出现临床症状时已不可逆转。因此,早发现、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