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低转运性骨病的诊治方法.方法:将5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案,给予高钙低磷的饮食,保证每日钙元素摄入量达到600~1200 mg,磷的摄入量不超过600 mg,且每日口服0.5μg OHD3、4.5 g健骨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补骨汤进行辅助治疗,1剂/d,1个疗程为3个月,对两组尿毒症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出现腰痛、全身骨痛肌肉等临床症状的治疗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钙、血磷、血PIH值、血BAP值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经过治疗后腰痛等症状均有改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论:尿毒症患者低转运性骨病在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补骨汤进行辅助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5.
6.
Notch受体是决定细胞命运的单次跨膜蛋白,当Notch配体的相互作用,使蛋白水解裂解释放出Notch胞内结构域,转位到细胞核中,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包括分割多毛增强剂(HES)和HES相关YRPW基序(Hey)。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的骨病主要包括骨质疏松、溶骨性损害、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和骨痛。骨髓瘤细胞与骨髓微环境相互作用在激活破骨细胞及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一些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L)-6、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核因 相似文献
8.
1 病史摘要
患者,杨某,女,72岁,2008年8月19日因左上肢疼痛不适年来院就诊.查体发现左上肢上臂外侧,前臂桡侧外后部局限性隆起、变形,左肩肘腕关节活动无异常,无明确压痛. 相似文献
9.
郝正颜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2,(5)
骨斑驳病罕见,而同时合并条纹状骨病及烛泪样骨病更属罕见,我们遇到一例,报告如下.男45岁.炊事员.X线号450115.因右小腿包块伴隐痛5年就诊.无外伤史.家族情况不明.体检:发育营养良好,神清,步态稳健,头、颈、心、肺、腹均未见异常.右小腿外侧可扪及2×3cm与腓骨相连、不能活动、轻微压痛、质硬的包块,局部皮肤正常.X线检查:四肢长、短管状骨两端近干骺板处,见多数绿豆至黄豆大小的骨密度增浓之斑点状致密影.于股骨颈处该斑点状影互相融合,并在大小转子间线上下至股骨颈范围内有与应力线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饮食指导与治疗对肾性骨病(ROD)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26例RO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对照组6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并追踪随访1年,患者严格按照饮食指导的要求进行日常膳食;对照组普通膳食,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及检测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生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如骨痛、抽搐等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营养治疗是慢性肾衰竭并发肾性骨病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而具体、详细的饮食护理是肾性骨病患者治疗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长期接受肠外营养患者代谢性骨病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与骨骼营养元素缺乏、维生素D缺乏、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换失衡、基础疾病等多重因素相关。由于大多数患者早期缺乏代谢性临床表现,定期监测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至关重要。对于有代谢性骨病高危风险的患者,应早期预防,去除危险因素,加强营养,必要时予以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14.
心脏病变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尿毒症心肌病的病理、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病理学研究分析为出发点,回顾总结尿毒症动物模型下的心肌炎病理变化相关学位论文.方法:选择中国知网博硕士学位论文库检索主题词/关键词为尿毒症性心肌病,重点阅读分析病理基础研究后进行汇总.结果:检索后发现相关学位论文17篇,其中符合此次回顾总结要求的病理学研究成果7篇,均为硕士论文,涉及6所科研机构(南方医... 相似文献
17.
18.
19.
患者,女性,58岁。因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4a,每周普通血液透析2次,每次4h,透析液钙浓度初为1.75mmol/L,透析早期未服用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近2a因四肢骨痛,查甲状旁腺素(PTH)〉1900pg/ml,行骨化三醇冲击治疗,5μg/次, 相似文献
20.
尿毒症病人血清降钙素、骨钙素与肾性骨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血清骨钙素、降钙素含量测定对肾性骨病的早期诊断、药物治疗、疗效观察,提供新的临床指标。采用放免分析方法测定尿毒症病人血清骨钙素(BGP)、降钙素(CT)水平,OLYMBUS公司生产的血生化全项自动仪测定生化指标,结果发现药物治疗前后BGP变化明显(P<0.01),CT值增高(P<0.05),血清CT值、BGP值与钙、磷、肾功能均不相关(P>0.2)。由此认为,尿毒症病人短期用钙剂治疗不能调节BGP、CT水平,联用α-D3治疗后CT值升高,BGP值也升高,透析治疗可调节CT内分泌,迅速增加CT水平,BGP可作为肾性骨病诊断的一个指标,并能很好反映病人的骨更新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