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利用现状,为制定农村卫生服务策略与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新疆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呼图壁县方草湖镇、霍城县芦草沟乡、哈密市天山乡4个乡镇的各100名农村居民,由调查员入户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地区农村居民新农合参合率99.5%,两周患病率15.62%,半年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6.31%和1.33%。两周未就诊但自己买药者34.04%。32.6%的高血压患者和36.8%的糖尿病患者在村卫生室有健康档案。结论:新疆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量大,但利用率较低,利用主要在村级医疗机构。应继续贯彻、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与管理,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宜昌地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该地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的特点,为当地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该地区5县1914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农民两周患病率为12.49%,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患呼吸系统疾病,其他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外伤及传染性疾病等;80.70%的患者在村卫生室就诊,年住院率为12.17%,患者在乡卫生院住院次数占总住院次数的30.97%。结论: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素质,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模式也应当作相应的调整,加大农村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提高该地农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现状。方法通过对全国1 661户农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17.4%,不同特征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周就诊率为16.4%,住院率为9.3%,高于全国农村地区平均水平;两周患病未治疗率为17.6%,应住院而未住院率为33.4%,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率有待提高。结论应加大对农村卫生服务重点人群的关注和保障力度,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满足居民合理的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5.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调查,发现山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转变为合理的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障碍是经济困难和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差;设备条件差、医疗费用高是农村居民对就诊医疗机构不满意的重要原因。合理布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完善新农合的费用补偿机制是促进农民卫生服务需求转变为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贵州省毕节氟病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为改善氟病区居民卫生服务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贵州省毕节氟病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66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一般情况、氟骨症症状及体征检出情况和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分析不同特征受访者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结果毕节市氟病区居民氟中毒临床症状和体征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9.3%(262/666)和31.2%(208/666),症状和体征均为阳性者共254人(38.1%)。氟病区居民2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均较高,分别为38.1%(254/666)和35.3%(235/666);女性、老年人、受教育年限<1年、自认为家庭经济水平贫困、氟中毒临床症状和体征分别为阳性者患病率均高于其他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病区居民患病后就诊率较低,为63.7%(163/254);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状况、氟骨症症状及体征者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就诊原因主要为自我治疗、经济困难、自感病情较轻、没时间,分别占47.3%(43/91)、29.7%(27/91)、20.9%(19/91)、4.4%(4/91)。结论贵州省毕节市氟病流行地区居民患病率高,躯体健康状况较差,卫生服务需求高,但利用率不高。 相似文献
7.
忠县农村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及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忠县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卫生服务的需要和利用现状,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必要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研究,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忠县农村居民600户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相比,忠县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呈现高需要量、低利用率、利用主要在基层医疗机构的特点。[结论]为了满足忠县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提高其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该县应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卫生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8.
高安市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两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得出:1993-1998年间高安市农村居民的两周病伤率、住院病伤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下降了8.6%、16.4%和36.9%;就诊费用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增加了13.1个百分点;两周和住院病历的就诊率分别上升了45.7%和10.3%,但乡镇卫生院的病源萎缩;两周病伤未就诊的原因中经济困难的比例下降了89.3%、无有效治疗措施的比例下降了72.1%,住院病伤未就诊的首要原因由自我治疗取代了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嵊州市农民工卫生服务需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嵊州两家工厂316名外来农民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316名农民工两周患病率为9.49%,慢性病患病率为15.2%,两周就诊率为6.3%,两年内参加过健康体检为18.99%,46.75%的认为他们最需要的服务是健康指导和健康咨询。结论应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农民工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充分满足农民工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容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广西容县3个乡镇6个行政村445户2 283名居民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调查地区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223.8‰,慢性病患病率为16.0%;两周就诊率为32.9%;住院率为7.4%。92.9%的患者就诊时选择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57.7%的住院者住院医疗机构选择县级医院。22.9%的未就诊病人与71.4%的未住院病人是缘于经济困难。结论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程度较高,就医流向基本趋于合理;疾病经济负担仍是影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和不同家庭收入的农村居民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政策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选择北京市昌平区和怀柔区作为调查地区。根据经济水平好、中、差,随机抽取农村居民898户307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涉及的7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总体利用率高于80%的项目有4项,占总项目的18.18%,低于60%的项目有6项(占27.27%);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服务利用率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有11项(占50%);近郊农村中不同家庭收入组居民的服务利用率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有9项(占40.91%);远郊农村中不同家庭收入组居民的服务利用率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服务项目有6项(占27.27%)。结论:北京市农村居民对不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差异较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农村居民对部分服务项目的利用;建议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并弥补经济因素导致的部分服务利用不均等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9年安徽省农村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门诊和住院利用公平性。方法:计算不同经济水平人群门诊和住院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标化后利用及集中指数。结果:居民门诊服务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和标化后利用在五等分组人群间的构成均在20%左右,集中指数分别为0.03、-0.02和0.05;贫困人群住院实际利用水平低于富裕人群;年住院次数与年住院天数实际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3和0.29,需要预期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1和-0.03,标化后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O.22和0.32。结论:门诊服务利用公平性较好,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需要引起重视;社会经济因素对住院服务利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四川省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现状,并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探索四川省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7月在四川省Z市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面对面访谈。运用多水平统计模型分析四川省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四川省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比例为58.42%。倾向因素中,年龄≥75岁(OR = 3.732,95%CI:1.303~10.692)的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比例更高;促进资源中,家庭经济情况高水平(OR = 2.206,95%CI:1.211~4.018)会促进农村居民就医,到达最近医疗机构时间<20 min(OR = 0.540,95%CI:0.316~0.922)和≥30 min (OR = 0.418,95%CI:0.213~0.818)会阻碍其就医;需要因素中,自评疾病严重程度为严重(OR = 4.651,95%CI:2.568~8.422)的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比例更高。结论 四川省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行为发生率低。倾向因素、促进资源、需要因素都对四川省农村居民的就医行为有重要影响,且倾向因素和需要因素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海南省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的调查,为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东、中、西部5个市/县所辖15个乡镇29个行政村,各行政村抽取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0.8%,并存在年龄和民族差异,两周患病就诊率为73.4%;18岁及以上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20.4%,年龄越大慢性病治疗率越高;就医地点首选村卫生室的比例最高;2007年住院率为40.4‰;汉族村民妇科检查率为27.6%,少数民族为34.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在90.0%以上;男孩7岁以下儿童体检率为40.8%,女孩为29.4%。结论:海南省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较大,但卫生服务利用状况需要改善,应重视和加快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及服务网络的改革,加强农村居民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农村卫生服务资源,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现状并进行分析,为改善河北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及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北省5个地区10个县,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满意度调查表对1000名农村居民进行现况调查;同时,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为53.7%。解释清晰度、得到尊重情况较好:技术水平、服务项目满意度偏低。结论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建议加强农村社区卫生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增加社区卫生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科学的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15~69岁农村居民1501人,采用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27%,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4.26%、2.53%和7.73%,男性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女性(P〈0.05)。调查对象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比例较低,仅为0.73%。结论安徽省农村居民整体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和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门头沟区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分析门头沟区农村居民目前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方法采用北京市健康教育所设计的调查问卷,按照等距抽样原则,抽取900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厕所卫生条件外农村居民卫生保健状况较好,调查比例均在70%以上,农村居民总吸烟率为38.9%,47.6%的农村居民做过健康体检,83.7%的农村居民去年没有患病,农村居民对慢性病知识的需求占44.9%。结论改善农村居民的厕所卫生条件,加强控烟工作力度,提高农村居民体育锻炼和健康体检的积极性,增强农村居民对隐患疾病的认识,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讲座将是今后我们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农村健康教育工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我国3省12岁以上1535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15.7%,半年内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6.3%和1.1%;男性经常吸烟、经常饮酒、吃饭口味很咸比例分别为42.0%、6.9%和18.2%,均高于女性;饭前每次都洗手比例女性(48.9%)高于男性(39.6%)(P<0.01)。多因素分析两周患病率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OR=0.723)、体育锻炼频次(OR=0.848)、饮酒频次(OR=2.035)和饭前洗手频次(OR=2.035);引起严重腹泻的影响因素为饭前洗手频次(OR=1.759);引起慢性病的影响因素为性别(OR=3.879)、年龄(OR=4.065)和慢性病预防素养(OR=1.141)。结论今后工作中要针对农村居民各项健康问题及健康影响因素,开展以健康促进为策略的社区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调查地区农民健康及卫生资源的利用状况,为农民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典型调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西、青海分别选取经济中等的2个村庄,对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409人,被调查人群两周患病率为19.8%,认为自己健康状况好及以上的为60.1%。16.6%的调查对象能够全部正确回答关于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心脏病、痢疾、流感6种疾病是否能够传染的问题,只有21.9%的调查对象认为痢疾能够传染。95.5%的调查对象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96.6%参加了新农合,仅27.6%知道新农合的报销比例;95.2%的调查对象不知道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概念。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女患病的影响因素不同,健康知识知晓是男性不患病的保护因素,饮酒是男性患病的危险因素,在家做家庭主妇是女性不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农村居民自评健康状况良好,影响农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是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健康行为和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合理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年龄≥13岁的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5310人。结果北京市农村居民对常见慢性病各危险因素的认知正确率均在50%以上,对常见传染病各项预防措施的认知正确率在80%以上,认知水平与地形、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有关。农村居民希望获取的健康知识,前3位依次是合理饮食(77.1%)、预防慢性病(67.8%)和预防传染病(64.0%);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前3位的是电视(71.7%)、健康大课堂(44.2%)和广播(34.2%);而希望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前3位的依次是电视(63.0%)、健康大课堂(55.4%)和医生咨询(40.0%);地形、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村居民对健康教育内容和途径的选择。结论农村居民对传染病的认知情况好于慢性病;农村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对健康教育内容和途径的选择,均与地形、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密切相关,应因地制宜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