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8月自福州公共场所一名从业人员的粪便中首次检出1株布洛克兰沙门氏菌,现将分离及鉴定结果报告如下。新鲜粪便标本经SF肉汤增菌,于SS琼脂平板分离培养,挑选其可疑菌落接种KIA及LMA上,其反应疑为沙门氏菌,继以进行培养性状、生化及血清学试  相似文献   

2.
在沙门氏菌监测中,于1990年3月自一鼓山乡健康人群粪便中检出一株福建省内首先发现的田纳西沙门氏菌(s.tennessee)。现将分离及鉴定结果报告如下。一、分离培养新鲜粪便标本经SF肉汤增菌,于SS琼脂平板分离培养,挑其可疑菌落接种KIA及LMA上,其反应疑似沙门氏菌,继以进行生化及血清学试验。二、培养性状本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有动力短杆菌。在营养肉汤中呈均匀混浊生长,在普通营养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搭桥法对诱导肠炎沙门氏菌鞭毛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4~6月两次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获得7株具有典型生化反应、O-抗原为D群但缺失鞭毛抗原的沙门氏菌。采用搭桥法对7株菌株进行诱导培养,使其鞭毛抗原成功恢复。结果:综合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生化反应及血清学试验得到准确的种属及血清型鉴定。结论:该菌鞭毛抗原的成功诱导为肠炎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提供了参考,为基层实验室开展沙门氏菌的血清学检验鉴定提供省时、简单、高效的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沙门氏菌是一群形态、生化及血清学相似或相关的细菌,型别繁多,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对人对动物均有致病性、是遍及世界各地的常见肠道致病菌。为进一步掌握本省沙门氏菌菌型的分布情况,我们于1975~1979年分离与收集到1054株沙门氏菌,进行了菌型分布和生化特性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两起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聚集性爆发流行中所分离到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和基因分型,探讨恩施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传统方法对11株伤寒沙门氏菌菌株进行生化、血清学复核鉴定。对确认的伤寒沙门氏菌菌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电泳酶切指纹图谱。结果 11株伤寒沙门菌经PFGE,根据其条带的差异可分为3个PFGE型别。结论两起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为不同亚型所致。  相似文献   

6.
1992年8月,作者等在配合本站有关科室进行都匀地区州管公共场所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时,从州级××公司一位女临时工的粪便中分离检出一株沙门氏菌,通过对该菌的生物学特征,系统生化反映观察如血清学鉴定,鉴定为阿哥纳沙门氏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沙门氏菌病是人类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其病原是沙门氏菌,该菌血清型繁多,为了解本地区沙门氏菌菌型分布、生化特性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我们自1985~1988年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菌株来源:308株沙门氏菌系1985~1988年福州铁路地区体检人群、肠道门诊的腹泻患者、农贸  相似文献   

8.
曹华  沈园  吴亚英 《首都医药》2005,12(23):51-53
饮服行业人群健康体检中,粪便检验一直没有一个标准或规范,各单位参照方法也不一致,为了使疾控中心在进行健康人群体检时,统一便检的检验方法,我们将工作中直接分离沙门氏菌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该菌的检验流程,作为同行业针对健康人群体检时的参考。1.直接分离培养用灭菌棉签取新鲜粪便或肛拭直接划线接种到H E琼脂平板(或SS琼脂平板上),于(36±1)℃,培养18~24h观察平板上生长菌落特征,沙门氏菌属各亚属在平板上的菌落特征。2.初步生化试验2.1挑取上述琼脂平板上的可疑菌落,穿刺接种到三糖铁尿素琼脂斜面,为了防止漏检,应多挑可疑菌…  相似文献   

9.
关于实验性沙门氏菌病的预防,研究较多,应用的菌苗有活菌苗、细菌培养滤液及死菌苗,报告的效果不一,其免疫机理也比较复杂。作者曾报告用无蛋白 TSA 合成培养基培养伤寒沙门氏菌,其无菌培养滤液中所  相似文献   

10.
蜂窝哈夫尼亚菌引起中毒1例报告福建省卫生防疫站董新平,郭维植本市某小学学生,男,13岁。1995年6月6日,因吃街边小摊贩卖的卤肉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根据粪便及血液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证实系一起蜂窝哈夫尼亚菌(Hafnia)...  相似文献   

11.
3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火刚  何谊 《贵州医药》1996,20(5):281-281
我们自1996年2月至4月间,从临床发热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3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现将生化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3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均从本院门诊和住院发热患者的血、骨髓培养标本中分离。1.2培养基生化培养基购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其它培养基按常规配制。1.3诊断血清购自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1.4药敏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品生物制品技术开发公司。互.s分离培养和鉴定临床发热患者。抽取静脉血sml接种胰陈大豆陈培养液,35C孵育,于24h及第7天或在液体出现混浊时转种血和麦康凯琼脂…  相似文献   

12.
医院污水指医院下水道排污口排出的经处理或未经处理的污水。由于医院是病人治病的场所,病人排泄物等许多传染物可造成其排出污水中可能含有大量致病菌,排出后可造成二次污染,引起疾病的爆发流行,故每年国家规定要对医院污水定期监测。传统的细菌等指标为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为了解医院污水中可疑菌的种类和大致分布情况,我们把历年来收集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污水19份经分离培养后上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l材料及方法1.l阳性对照:G -金黄色葡萄菌l株,G -沙门氏菌l株。1.2分离菌株:昆明地区…  相似文献   

13.
沙门氏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春红 《中国药师》2005,8(1):39-40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氏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型,确立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方法:采用Etese试条法,对在感染人群中分离的55种沙门氏菌血清型进行了ESBL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并观察其对15种抗生素敏感性.结果:检出9种沙门氏菌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感染的主要菌型分布于9个血清群、55个血清型.结论:分离的沙门氏菌耐药严重,产ESBLS沙门氏菌对新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萘啶酸较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验分析某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菌,为疫情的快速处置提供依据。方法对7份可疑留样食品和2例患者的排泄物同时进行直接培养、增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可疑菌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学试验鉴定,并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分离菌株鉴定复核和药敏试验。结果 9份样品中,2份食品和2份患者的排泄物中均检出沙门菌,经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与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证明该沙门菌为丙型副伤寒沙门菌。4株分离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阿莫西林耐药。结论引起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菌为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解和掌握大同地区的沙门氏菌菌型分布情况,对该菌属所致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将1962~1977年全市检出的312株沙门氏菌,全部作了菌型鉴定,对其中286株作了生化试验。兹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82年二月至12月从27例病人大便中分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69株,病原菌出现须率为1~5次。检验方法按肠道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进行,其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完全符合沙门氏菌属定义。 27例病人中:1岁以下19人(占70.3%),1~8 (1/2)岁者5人(占18.6%);成人3人(占11.1%)。  相似文献   

17.
应用WHO推荐的K-B法对1988~1990年分离的2350株急性腹泻病原菌做了9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并对不同年度的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的敏感率及志贺氏菌属不同菌群敏感率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弧菌属和病原性大肠杆菌对诺氟沙星和依诺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7%和96.8%,志贺氏菌属对吡哌酸和庆大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6.1%和85.6%。沙门氏菌对头孢噻肟的敏感率为100%。弧菌属对新诺明、复方新诺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空肠弯曲菌已成为急性腹泻的一个重要病原,在国外采用合适的培养技木,从腹泻病人中分离出此菌的机会至少与沙门氏菌或志贺氏菌相等。在孟加拉儿童中很常见,达卡市从临床诊为痢疾的患儿中弯曲菌分离率为5.3%,从临床诊为腹泻的204例病人中弯曲菌的分离率为12.5%,从141名健康农村儿童中(年龄1~5.5岁)弯曲菌的分离率为17.7%,而1  相似文献   

19.
国际沙门氏菌属中心实验室报告的沙门氏菌已有2000个以上菌型,在我国迄今已发现190个以上的菌型,自人体分离约97个 由于沙门氏菌经粪-口途径传播,一般以夏季最易引起流行。我站于1988年10月~11月对乃东县境内伤寒暴发流行进行菌型分布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分离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方法64份疑似雏鸡白痢病料实施病原菌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应用Kindy-Bauer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4种抗菌药敏感性。结果经试验分析,菌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多粘菌素B、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具有较高敏感性,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株均存在多重耐药性。结论沙门氏菌分离株存在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提高临床分离株耐药监测,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并进行疾病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