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肝与胃的生理病理关系入手,探讨胃脘痛与肝之疏泄功能失常的关系,主张从肝治胃,运用疏肝解郁、清肝和胃、化瘀通络健脾止痛等方法治疗胃脘痛,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不射精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祖国医学未见此病名,但早在《内经》脏腑学说就对此症有了阐述,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肝主疏泄可使肾气闭藏开合有度;肾闭藏又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也可助其疏泄不及。可见肝肾两脏与人体神志活动有关,这种关系在男子主要表现为排精功能方面,所以本症当责之肝肾功能失调所致。  相似文献   

3.
张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230-231
1 中医学对慢性肝炎的认识 慢性肝炎系西医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肋痛"、"黄疸"、"湿病"、"虚损"、"积聚"范畴.该病病情缠绵,时常反复.临床每见胁肋胀痛,尤以右胁部胀痛为著,胸闷嗳气,脘痞腹胀,纳谷不馨,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大便不调,面色苍黄,头晕耳鸣,口苦乏味,夜寐欠佳,舌质淡红或如常,脉弦或弦细.该病与脾胃密切相关.因为肝主藏血、主疏泄,脾生血而司运化,脾胃的升降与肝之疏泄有密切关系.若肝的功能正常,疏泄条达则脾胃升降正常,血液生化无碍;若肝气郁结,横乘脾胃,木乘阴土,则见肝脾不调、肝郁脾虚及肝脾两虚等证.反之脾病又可影响于肝,如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热郁蒸亦可使肝之疏泄不利,出现脾湿肝郁或肝郁湿热的证候.再则肝与胆互为表里,肝气性喜条达,主疏泄,不受郁遏,郁则经气逆,同时也使得胆腑郁滞或生热,以致出现肝胆郁滞或肝胆湿热之胁痛、黄疸等症.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常常反复难愈,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经过临床探索,用健脾益气法为主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一、病因病机本病病位主在肝脾二脏,尤以脾为主。中医认为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化之源。肝脾二脏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素问·宝命全形论》云:“木得土而达”。说明脾胃腐熟、运化、吸收水份,依赖肝木之气的疏泄。正如《血证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入于胃,全赖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份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份,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另…  相似文献   

5.
中医理论认为,乳房为多气多血之所在,乳头属肝,为肝肾二经之冲;乳房属胃,为阳明气血汇集之所,脾胃互为表里,忧思郁怒则肝气郁滞、肝失疏泄、肝脾两伤;乳部经络赖肝之疏泄、阳明之布司.因此乳房疾病除了肝气疏泄,还应考虑脾胃气血所伤.乳腺癌、乳腺增生、病理性溢乳、乳腺炎等乳房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肝脾两伤,痰凝气结,都涉及到脾的运化...  相似文献   

6.
通络法由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所提出"络病"学说的问世而基本成形,但后世应用并不是十分普遍,肝细胞癌是肝病科的常见病之一,且以痰、虚、瘀所致的肝络虚滞不通为病理症结所在,包括其胁痛等证候特点,十分适合叶氏通络法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脑老化相关疾病如痴呆等引起的认知功能下降甚至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医学乃至社会问题。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若情志不畅则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气机失于调达,以致诸病丛生。因此,"肝失疏泄致脑老化"可以视为不良情绪损伤认知功能的问题。《景岳全书》载曰:"痴呆症……,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惊恐而渐痴呆。"认为不良情绪可以导致痴呆;《辨证录·呆病门》亦曰:"呆病之成,必有其因。大约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明确指出肝气郁滞可能是健忘、痴呆的始动因素。传统中医学把情志分属五脏,认为"五志伤五脏",但现代临床和文献研究认为,当今社会条件下情志致病的基本方式是多种情志刺激交织组合,首先伤肝。肝失疏泄,气机运行失调,影响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和输布,导致气血匮乏或痰阻血瘀,气血无以上供于脑,导致脑失濡养,生机下降而逐渐老化。"肝失疏泄致脑老化"是中医情志病因学说的重要体现。情绪心理学是研究情绪的一个心理学分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认识情绪,对身心疾病的研究有重要价值。情绪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机体对客观存在的反应,它和认知一样都是脑的功能。情绪作为一种状态,经常存在于脑的活动过程中,为认知提供操作的背景,影响注意的集中,记忆的储存、提取以及思维加工。不同的情绪维度对认知的影响各异。研究发现,负性情绪下的智能操作质量不如正性情绪,高焦虑、抑郁者具有较低的处理速度、注意转移和抑制能力。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抑郁都是由心理能量压抑所引起,这与中医肝郁的肝失疏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研究成果说明,与"肝失疏泄"相关的负性情绪可以降低认知功能。生理应激是构成情绪反应不可或缺的部分。肝脏象的现代研究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过程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机体的过程,涉及中枢、外周的多个层次、靶点及环节的变化。长期存在的负性情绪引起神经递质、糖皮质激素等神经化学物质分泌的紊乱,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的结构和功能。于艳红认为这种由情志刺激引起的神经化学物质含量和功能的改变是导致脏腑气机紊乱而致病的主要微观机制。焦虑、抑郁个体,以及对负性情绪敏感的高神经质人群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可能"肝失疏泄"引起认知功能衰退的重要机制。研究认为负性情绪是认知功能衰退的危险因素。神经质是与情绪相关的人格维度,高神经质者往往情绪调节不良,容易感受负性情绪,存在"肝失疏泄"的状态。据调查,高神经质人群的认知功能比低神经质者下降更快,患痴呆的风险更高。可见长期负性情绪引起肝失疏泄,影响认知功能,加速脑老化是在人群中确实存在的医学现象。这些研究成果支持"肝失疏泄致脑老化"理论。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医疗智慧的结晶,从现代科学角度对传统中医理论进行发掘和探索有助于中医的现代化,使中医焕发新的生机,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肝癌证候复杂,变化多端,临床诊治颇为棘手。周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抗癌方药,现报告如下。1清热解毒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之疏泄失常,易于化火生热而成热毒内盛之证。临床所见亦是肝热毒结聚者居多。因此,清热解毒乃肝癌之重要治法。常用的清热解毒抗癌药如半枝莲、半边莲、猪殃殃、白花蛇舌草、龙葵、蒲公英、蛇莓、虎杖、马鞭草、天葵子、七叶一枝花、山豆根、石见穿、板兰根、败酱草、紫草根、冬凌草等。2理气止痛肝癌初期多表现为肝气不舒,气机郁结,右胁肋胀痛不适。肝区疼痛可贯穿于肝癌发病的全过程。因此,…  相似文献   

9.
肝脏承担着人体代谢、解毒、合成、分解、分泌胆汁和调节内分泌等多种功能;从中医上讲,肝藏血,肝主疏泄.肝为将军之官,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等功能.肝主宰全身气血的运行,能够疏泄人的情志,使人的情绪正常,不会过喜过悲.有人说,有一个好的肝脏就有一个彩色的人生,一个不好的肝脏就是一个黑白的人生,这话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10.
中医五行认为肝属木,故以木性之升发、柔和、条达来阐述肝的疏通、升发的生理。本文阐释肝主疏泄的功能与机体生理、病理之关联,探讨肝主疏泄,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对机体的重要作用及影响。通过深入了解肝的疏泄功能与人体生理病理的联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从而对临床案例及日常养生等方面起到开拓思路的作用,无论在疾病的治疗还是养生之道方面,适当运用肝主疏泄的功能,使机体气机通畅,可以达到病体早愈,身体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运用中医理论,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为主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初步获得一些成效,兹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一、早期肝硬化(功能代偿期) 本病属于中医“积聚”范畴。由湿浊久羁不解,情志抑郁及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肝脾俱病。开始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久则营气痹塞,肝脉瘀阻,而致气滞血瘀,故肝硬化阶段主因为肝脉血瘀,肝失疏泄,势必横逆伤脾,致胃少受纳,脾失健运,形成肝郁脾虚;若病延日久,耗伤肝阴,则将致气阴两虚。据上所述分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春天,是万物生长、草木欣欣向荣的时节。中医认为,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此,中医认为“春气通肝,春天是肝旺之时,最适宜养肝”。养肝先要畅情志中医讲“肝主疏泄”,就是疏通气机和宣泄情绪,肝疏泄功能出现异常会影响人的情绪;反之,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肝。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是养肝血的一个好方法。孩子天真无忧,不太容易因为情绪不好使肝出现问题,而中青年和老年人则有很多忧虑烦恼,需多加注意肝脏的疏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杨力 《家庭医药》2014,(11):46-47
我姑姑患胆结石多年,最近我听说一个治疗胆结石的偏方,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效。具体是:核桃肉、冰糖、香油各500克,同蒸熟,在7~10天内吃完。 点评:这个方子是有科学道理的。胆结石属于中医“协痛”、“黄疸”等范畴,病因包括感受外邪、七情内郁、过多食用肥甘厚味,导致肝胆郁结或中焦湿热,肝胆疏泄失常,使得胆气郁结,形成结石。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认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与眼睛的关系非常密切,肝的功能是否正常,往往也可以从眼睛上反映出来。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反映为肝主升、主动,性喜条达,且不能受到抑郁。如果这一功能受到影响的话,就会出现两胁作痛、头痛目眩、面红目赤,心情急躁,稍有刺激就特别容易发火等.女性还会出现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正黑眼圈是眼眶周围或眼睑下方颜色青暗,它的病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淤滞为主,一类以亏虚为主。淤滞为主的黑眼圈多因为肝脾不调。在五脏中肝主疏泄,脾主运化,疏泄就是把机体的气血疏散通达,运化是让气机疏松而不板结,可见肝和  相似文献   

16.
郑辉 《中国实用医药》2011,6(9):222-223
目的探讨肝主疏泄在水肿的病机、病症形成中的重要性,以及从肝主疏泄辨证治疗水肿。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特发性水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特发性水肿患者经2~3疗程的实脾饮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后,治愈率85.2%(46/54),总有效率92.6%。结论水肿从肝论治的机理来自肝主疏泄之生理功能、肝与肺、肾之关系。从肝论治是水肿病基本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陶佩君 《淮海医药》1997,15(3):30-30
妇女以血为本.肝藏血,体阴用阳,以气用事,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肝失和调、疏泄无能而发生多种妇科疾病。诸如症瘕、月经失调、不孕、乳疾等。本人常用四种疏肝解郁方法治疗不孕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晨泄从肝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晨泄又名五更泄、鸡鸣泄、肾泄。临床以脾肾阳虚多见,一般采用四神丸治疗,但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一部分病人采用从肝论治,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整理如下。1 分型1.1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型 肝主疏泄,其性条达,调畅气机。其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正常和调。肝郁则枢机不利,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阳气内郁不能外达。黎明之时阴气盛极而阳气内阻不能及时到达而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章老关于肝胆论——肝主疏泄论的理论形成,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和临床运用进行了经验总结,指出了肝主疏泄在肝的生理功能上的重要性,据朱丹溪《格致余论》"司疏泄者肝也"之理论,结合四诊,参照八纲、脏腑、气血辨证,具体分析,辨证论治,总结出疏肝利胆,补血,养阴益气的治疗方法,以达到疏泄肝胆,条畅气机,使气机升降相宜,气血和顺的治疗目的。临床运用证实,该理论方法在肝胆疾病上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肝源性糖尿病中医病机论治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肝源性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肝病是其始动因子,肝胃郁热是其直接病机,肝肾阴虚是其内在因素,瘀血阻络是其病理基础,肝病传脾是其转化过程。指出治疗上应治肝为主,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开郁清热,滋补肝肾,活血通络诸法。治肝为本,治肝降糖,综合调理,兼顾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