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例1:患者,男性,18岁:外伤后右大腿肿痛,不能活动,右大腿中上(1/3)明显肿胀,压痛,有异常活动。诊断为右股骨上端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合并病理性骨折。小腿皮牵引4周,肿胀消失后于1984年8月30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第二次手术。病人仰卧位。右髋  相似文献   

2.
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较少见。我院在近13年中收治了205例肢体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其中仅15例为MFH,经手术、大剂量化疗及中药等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50岁,平均34.5岁。病程:最长16个月,最短为4个月。发病部位:全股骨2例,股骨上端3例,股骨下端5例,股骨上端3例,防骨上端2例。临床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可们及肿块。X钱表现:均有广泛性溶骨性破坏,边缘不清呈虫蛀样、但不超过横断面的一半。其中2例股骨下端稍有骨膜反应,2例在股骨上端有轻度骨皮质破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发病规律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单位1963年1月至2010年9月1161例经病理证实的股骨远端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病种分布、发病比率、好发年龄及其影像学表现。结果1161例股骨远端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良性肿瘤695例,恶性428例,肿瘤样病变38例。发病率前三位的分别是骨软骨瘤372例占32%,好发年龄5—25岁;骨肉瘤428例占27.9%,好发年龄10—25岁;骨巨细胞瘤199例占17.1%,发病年龄20~50岁。其余病变发病率相对偏低,由高到低依次为软骨母细胞瘤、软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纤维肉瘤、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结构不良;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瘤、恶性淋巴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血管瘤;转移瘤。由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与软骨瘤大部分病例未作手术,其实际发病情况较经病理确诊者为高。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各自的相对特征性。结论股骨远端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虽然病种类型多,但其病种分布和发病比率有明显的差别,结合发病年龄和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股骨远端的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骨巨细胞瘤是起源于松质骨的溶骨性肿瘤,属于潜在恶性,其治疗方法依据肿瘤分级而不同.自1994年1月~1995年10月,采取4种不同方法治疗股骨下端骨巨细胞瘤4例,均获5 a以上随访,结果不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40岁,右膝隐痛5个月入院.查体:右股骨下端外侧肿大,轻压疼,有乒乓球样感觉,局部皮温不高,静脉轻度曲张,膝关节功能正常.X片示:股骨下端外侧有溶骨性破坏区,溶骨区呈肥皂泡样改变,骨皮质变薄,骨软骨未侵及,未见骨膜反应.术中病理为骨巨细胞瘤Ⅰ级.行肿瘤骨刮除、氯化锌处理瘤腔、自体松质骨添充术.术后1 a,肿瘤复发并恶变,行高位截肢术,目前使用义肢行走,无转移征象.  相似文献   

5.
近来,我们用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骨恶性肿瘤4例,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男、女各2例,年龄41岁~65岁,平均52岁,坐骨软骨肉瘤2例,股骨上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股骨下端骨肉瘤各1例。(术前及术后1个月各化疗1疗程,每疗程为3d)。 1.2 用药方法 第1天:补液、水化,每日补液>3000ml。用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qd×3  相似文献   

6.
近来,我们用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骨恶性肿瘤4例,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男、女各2例,年龄41岁~65岁,平均52岁,坐骨软骨肉瘤2例,股骨上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股骨下端骨肉瘤各1例.(术前及术后1个月各化疗1疗程,每疗程为3d).1.2 用药方法 第1天:补液、水化,每日补液>3000ml.用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qd×3  相似文献   

7.
杨帆  许刚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5):323-324
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诊断特点、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2011年收治的23例软骨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软骨母细胞瘤患者中胫骨上端11例(47.8%),股骨下端8例(34.8%),股骨上端3例(13.0%),肱骨上端1例(4.3%)。给予囊内切除20例,边缘或广泛切除3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2.6个月,有1例复发,复发者为囊内切除术后,复发率为4.3%。边缘或广泛切除术后无复发,但患者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结论:软骨母细胞瘤的发生多见于青少年,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 1987年至 2 0 0 1年对 16例股骨和胫骨上端恶性肿瘤的病人成功地进行了肿瘤段切除小腿旋转成形术。我们针对肿瘤患者的身心特点 ,实施合理有效的身心护理 ,在保留患肢大部分的基础上促进和重建髋、膝关节功能 ,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治疗效果 ,16例均治愈出院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 ,男性 8例 ,女性 8例 ;年龄 9~ 4 5岁 ,平均 2 6 .9岁。肿瘤部位 :股骨远端 13例 ,股骨近端 2例 ,胫骨上端 1例 ;左侧 9例 ,右侧 7例。2 护理措施2 .1 术前护理 :2 .1.1 心理护理 :一旦被确诊为恶性肿瘤 ,患者必然会产生剧烈的情…  相似文献   

9.
钱保生 《云南医药》2002,23(3):212-213
笔者自 1999年至 2 0 0 1年对所收治的 34例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 ,在治疗前均采用闭合穿刺取材活检。全部经病理组织学检查 ,均获得组织学的诊断 ,以此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使这些患者得到了及时和正确的处理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资料与方法 本组 34例 ,男 2 8例 ,女 6例 ,年龄 11~ 6 6岁 ,平均 30 4岁。患者均以躯干或肢体肿物、疼痛为主诉。经临床检查 ,影像学及相关实验室等检查 ,临床诊断为骨肿瘤或瘤样病变。肿瘤发生部位分别为 :肩胛骨 2例 ;肱骨上端 3例 ;桡骨远端 1例 ;掌骨 3例 ;股骨上端 1例 ;股骨下端 7例 ;股骨和胫骨多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及学习骨巨细胞瘤的影像改变和病变特点。方法:收集本院近15年病理及影像资料齐全的患者12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4例位于胫骨上端(其中1例位于近端骨骺),5例位于股骨下端,桡骨远端1例,1例位于髂骨,1例位于肩胛骨,均有溶骨性破坏,部分皂泡样征像。12例均未见钙化,8例有膨胀性改变,1例后期出现软组织肿块并肺转移。结论:骨巨细胞瘤影像改变有一定特点,但必需结合发病部位、年龄及病理改变进行综合评价。发生于骨骺和不规则骨的巨结胞瘤,影像诊断上有一定困难,对软骨侵袭性差或不破坏软骨,未见显明成骨及钙化。  相似文献   

11.
软骨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软骨源性肿瘤,综合丹东市三家医院近12万余例病理活检资料,共发现12例。现将其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5~32岁。病变在胫骨上端5例,股骨下端4例,肱骨上端、跖骨和趾骨各1例。临床症状主要为病变部位疼痛、肿胀,局部压痛,个别病例关节活动受限,病程4~18个月。 X线检查显示10例在长骨骨骺处见到不规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84年~1986年收治20例急性骨髓炎,均采用骨髓腔内闭式持续冲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性别:男16例,女4例。年龄:10岁以内4例,11~20岁11例,21~30岁5例。发病部位以股骨上端和胫骨上端最多占9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分析了8例骨软骨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方法这8例骨软骨瘤病均经手术病理及X线证实,关节骨软骨瘤病是一种少见的滑膜疾病,大多认为是由关节膜的结缔组织化生形成软骨性,纤维软骨性或骨软骨性小体所致。其基本特征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可见多个骨性突起,随骨骼的生长而移向骨干,背向关节或垂直于骨干生长,外形不一,可呈管状,菜花状,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或成团的软骨结节,密度不均。结果临床表现,以青壮年为主,临床上多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为主。此病早期肿瘤较小不宜被发现,以后骨赘增生压迫周围组织引起软组织肿胀,有麻木感,疼痛感,病程长短不一,有时关节可出现交锁现象。结论有人认为此病为自限性疾病无须手术,也有人认为引起关节囊等慢性进行性损伤,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灶潜行刮除植骨治疗股骨远端骨骺软骨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股骨远端骨骺软骨母细胞瘤资料完整的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12岁(6~7岁),均行病灶潜行刮除植骨术。结果本组病例的9例患者均行不破坏骺板和关节软骨的病灶潜行刮除植骨术,随访时间12~142个月,平均随访77.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病灶潜行刮除植骨术治疗股骨远端骨骺软骨母细胞瘤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成骨不金     
成骨不全是一少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我院遇到2例,报导如下: 例一:袁××,男,6岁。一周岁时在其母予以更衣时,发生一次左肱骨干骨折;二个月后,又因怀抱时稍用力,发生一次右前臂双骨折;以后在三岁(1976年4月)、四岁(1977年2月)两次从凳上滚下,发生右股骨干骨折;1979年2月,独自在门前台阶上练习行走跌倒,又发生左股骨上端骨折。入院后体检;患儿明显消瘦,营养发育欠佳,身躯矮小,四肢肌张力减低,关节松弛,头颅较大,两眼巩膜为蓝色。智力尚佳,听力尚可。右大腿因股骨屡发骨折而畸形弯曲成弓状。局部血肿不明显,股骨上端有骨擦音。X线摄片:右股骨上端横断骨折,并重叠成角移位,可见骨痂生成呈弓状弯曲(向前),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作血钙、血磷测定,为正常范围。乃将骨折端整复后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0年~199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的14岁以下的儿童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有60例,现报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60例中良性骨肿瘤34例,男24例,女10例。其中骨软骨瘤22例,骨化性纤维瘤、巨细胞瘤、骨样骨瘤、淋巴管瘤、血管瘤各2例,神经纤维瘤及骨瘤各1例。发病部位分别为股骨11例、胫骨11例,肱骨、尺桡骨各2例,手骨1例,多骨发生7例。年龄为0~4岁1例,5~9岁10例,10~14岁23例。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较少见,我院近10年来收治5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24~53岁,平均39岁。发病部位在股骨下段3例,股骨上端1例,髌骨1例。病程最短1周,最长1年半,其中半年内3例。4例以局部疼痛及出现进行性增大肿块为主,一般先有疼痛后出现肿块,另1例跌伤后出现病理性骨折。疼痛程度逐渐加剧,并与病损大小有密切关系。局部检查:1例髋部肿块约30×15×14cm,髋关  相似文献   

18.
陈保俊  王淦 《江苏医药》1997,23(9):644-644
原发性骨胸壁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我院1975年11月至1995年10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骨胸壁肿瘤63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63例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7~61岁。良性组平均年龄34.3岁,恶性组平均年龄45.2岁。病程14天~20年,其中良性组病程平均23.8个月,恶性组平均7.6个月。主诉胸痛34例,胸壁肿块36例,二者均有18例。本组肋骨肿瘤58例,胸骨肿瘤5例。按病理分类良性肋骨肿瘤52例中软骨瘤20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4例,骨软骨瘤5例,骨囊肿4例,骨嗜伊红性肉芽肿4例,巨细胞瘤2例,骨纤维瘤、血管瘤和黄色瘤各1例;恶性肋骨肿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识别影响胫骨上端骨折关节镜下骨折内固定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本次为回顾性研究,将于本单位确诊胫骨上端骨折、接受关节镜下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80例患者病案资料提取,患者治疗时间为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建立4年随访。将患者年龄、骨折分型、关节内有无软组织损伤、胫骨侧有无软骨损伤、股骨侧有无软骨损伤作为待选影响因素,并进行分组,分析各组间Lysholm评分、Rasmussen评分、Ahlback分级、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差异;再以Lysholm评分作为患者疗效的评价标准,进行最终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关节内软组织损伤、胫骨侧软骨损伤、股骨侧软骨损伤分组下,患者的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折分型下,患者的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内有软组织损伤、胫骨侧有软骨损伤、股骨侧有软骨损伤是胫骨上端骨折关节镜下骨折内固定术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临床要加强对关节内有软组织损伤、胫骨侧有软骨损伤、股骨侧有软骨损伤患者的医疗资源倾斜,重视对此类患者的随访,争取理想预后。  相似文献   

20.
马学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77-2177
2000年2月~2004年12月,我科采用Gamma钉及动力髋钢板螺钉、起重机架外固定三种方法治疗转子间骨折3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5~84岁,平均55岁。转子间骨折20例,转子间粉碎骨折6例,股骨上端骨折10例。入院后均行股骨髁上牵引,于5~10天内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