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采用改良荷包缝合活结法,治疗了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经过3个月-1年的随访,尚未见发生膀胱颈狭窄者。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关键不仅在于避免和减少术中,术后出血,而且要防止术后膀胱颈部狭窄。我们采用改良式荷包缝合活结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将现今常用的膀胱颈荷包缝合止血法改进为“预置可折膀胱颈荷包缝合法”,即在摘除腺体前预置单一膀胱颈荷包缝合线,腺体摘除后将缝合线圈绕导尿管以鞋带式活结结扎于膀胱外,借以隔离腺窝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又便于术后拆除,使膀胱颈和尿道内口自然复位,腔内无异物。作者自1979年元月起采用此法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经连续100例观察,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式可拆除膀胱颈荷包缝合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式可拆除膀胱颈荷包缝合法,将荷包缝线在膀胱外交叉后从腹壁穿出,再以鞋带式活结结扎的方法行前列腺摘除,治疗20例BPH患者,观察其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70~130min,分别于术后7~9d去除气囊导尿管及膀胱造瘘管。20例患者排尿通畅,未发生严重血尿及尿失禁。前列腺手术前、后症状评分(IPSS)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可拆除膀胱颈荷包缝合法治疗BPH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降低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水平。回顾分析了1991 ̄1997年宁夏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11例临床资料。耻骨上经膀胱增生部前列腺摘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为尿路狭窄(7例)和腺体残留(4例),多由缝合内口过我及术前膀胱颈纤维挛缩及术中操作尿路所致建议采用可拆除的膀胱颈荷包缝合止血法,小心分离腺体,减少尿道损伤;采用电气化结合电切  相似文献   

5.
因前列腺摘除术后致膀胱颈狭窄28例,占同期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936例的2.99%,其中21例采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有效20例(90.5%)7例行尿道扩张,有效6例(83.3%)认为对膀胱颈狭窄的处理应根据其狭窄阻的程度采取分类治疗,狭窄严重者应采用经尿道膀胱电切术,其效果优于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膀胱双造瘘管改良冲洗法对减少前列腺摘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前列腺摘除术共434例,根据时间段分为传统膀胱冲洗组(1986~1990年119例)和膀胱双造瘘管改良冲洗组(1991~2000年315例).比较膀胱双造瘘管改良冲洗组与传统膀胱冲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传统膀胱冲洗组与膀胱双造瘘管改良冲洗组术后常见并发症膀胱痉挛、急性附睾炎、后尿道狭窄发生率分别为:82%/24%(P<0.01);3%/0.6%(P<0.05);5.8%/0.6%(P<0.01).术后尿路刺激症状维持时间分别为3周和1周.结论膀胱双造瘘管改良冲洗法可明显降低前列腺摘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膀胱颈荷包缝合悬吊法在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需要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19例分成采用前列腺切除膀胱颈荷包缝合悬吊法组和常规手术方法组,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前列腺切除膀胱颈荷包缝合悬吊法与常规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冲洗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切除膀胱颈荷包缝合悬吊法明显优于常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黎伟寿  陈亚权 《广东医学》2002,23(7):731-732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颈荷包缝合与膀胱颈缝扎(改良法)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7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颈荷包缝合及膀胱颈缝扎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前列腺切除术后不作膀胱颈荷包缝合,只作膀胱颈缝扎止血(改良法),无论是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还是术后排尿出现困难率均优于术后膀胱颈作荷包缝合的A法,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前列腺切除术后不作膀胱颈荷包缝合优于作膀胱颈荷包缝合者,前列腺切除术后减少膀胱颈荷包缝合处理可明显降低术后排尿困难。  相似文献   

9.
对28例前列腺增生症(PH)采用肠线缝扎前列腺动脉,可拆除肠线荷包缝合膀胱颈。缝线两端从耻骨上皮肤穿出固定,隔离前列腺窝和膀胱。三腔气囊尿管引流,不行膀胱造瘘,术后早期拆除荷包缝合线。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报告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摘除腺体后,膀胱颈部采用可拆除的荷包缝合,线尾结扎于体外,使腺窝与膀胱完全隔离,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术后1~2d拆除荷包线,膀胱颈部重行开放,膀胱内无缝线残留,有效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膀胱颈处理的止血方法。方法:对荷包缝合缩小膀胱颈口法(A法)和膀胱颈后缘深缝合加前缘“8”字缝合缩小膀胱口法(B法)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膀胱颈后缘深缝合加前缘“8”字缝合缩小膀胱口的方法,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结论:膀胱颈后缘深缝合加前缘缩小膀胱颈口缝合,能更好地达到止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手术方法较多,但仍无一种经典术式,有较多并发症。通过探讨术式改进,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膀胱颈采用可吸收肠线缝合;膀胱颈前唇平行“8”字缝合;膀胱颈侧壁、后唇半荷包缝合,并缝合固定于尿管,经尿管将粘膜组织拖入前列腺窝内。结果:新方法治疗186例病例,术中、术后出血少.尿液转清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排尿困难及尿失禁减轻。结论:采用改进方法手术,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膀胱颈部可拆除荷包缝合线,用于耻骨前列腺摘除术中止血,计58例。文中介绍了操作方法及术后处理,认为此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止血彻底、并发症少、可以提前拔除气羹导尿管及膀胱造瘘管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对8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在剜除前列腺后,用粗肠线作膀胱颈部荷包缝合并悬吊固定于皮肤外,从而使前列腺窝与膀胱完全隔离,依靠腺窝的自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此法避免了常规气囊压迫或耻骨上膀胱造瘘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减少术后出血、感染及膀胱颈梗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中应用可拆除的膀胱颈部荷包缝合法,同时术后免用止血药物,经116例实践,证实止血效果满意,又能免除膀胱颈部狭窄,而不延长手术时间。本文介绍手术方法,同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Madigan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91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施行了改良的Madigan前列腺增生腺体摘除术,术中将前列腺包膜横切口上移至距膀胱颈0.5~1.0cm处,显露尿道起始部,直视下分离出尿道,切除增生的腺体。结果 91例患者手术恢复均顺利,术后随访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Madigan前列腺摘除术出血少,与传统的Madigan前列腺摘除术相比,术后恢复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减少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术中、术后出血的术式。方法 :在膀胱颈部距尿道内口周约 0 .5~ 1.0 cm用电刀将膀胱颈粘膜前列腺包膜环形切开行前列腺摘除术 5 3例 (实验组 ) ,同期 5 2例采用经典术式 (对照组 )。结果 :实验组术中失血量 ,术中、术后输血量和术后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改良术式能明显减少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术中、术后失血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巨大前列腺的开放手术探索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 在87例巨大前列腺的开放手术中,用无水酒精注射加荷包缝合法止血,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87例手术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平均仅为210ml,术后继发出血仅一例,术后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明显缩短,平均仅为1.5小时,随访2~3年无1例出现膀胱颈挛缩狭窄的情况.结论 对于巨大前列腺的开放手术,无水酒精注射加荷包缝合止血法具有操作简便、止血可靠、术后护理方便等优点,并可避免术后膀胱颈口挛缩狭窄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经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方法,其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是手术关键。我院1989~1997年行前列腺摘除术330例,其中171例术中注射无水乙醇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出血。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0例,平均年龄63岁。其中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采用常规止血法159例,术中注射无水乙醇171例。1.2手术方法采用下腹部正中切口.纵行切开膀眈前壁,在两侧输尿管口下方用1#丝线各缝一针作为标志,以避免术中损伤输尿管。1.2.1且常规止血法经膀胱自增生前列腺上的膀胱粘膜行环行切开,摘除前列腺后,热盐水纱布填塞压迫约5…  相似文献   

20.
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颈或尿道狭窄的防治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徐承良,尤国才,眭元庚,王成标关键词前列腺摘除术;膀胱颈狭窄;尿道狭窄1临床资料膀胱颈或尿道狭窄是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的重要并发症。经治27例,年龄55~83岁,平均67.1岁。耻骨上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