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fas基因表达与左室肥厚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fas表达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正常血压大鼠各16号,尾套法测收缩压,逆转录-聚合酶边反应(RT-PCR)法测心肌fas mRNA表达。结果 与WKY相比,SHR心肌fas表达、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显著升高,且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心肌肥厚时心肌fas表达已经升高,可能参与后期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 生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增高的初期。增高期和稳定期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参数的改变,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动态演化规律。方法 应用生化测定、病一检查结合计算机分析等方法,检测SHR及其照WKY在6周、14周和24周的收缩压、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面积及横径、民胶原只分数(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及心肌组织内羟脯氨酸浓度。结果SHR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心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发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L型钙通道电流的动态演变规律及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10,24和34周龄组(n均为10)自发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L型钙通道电流(ICa-L)及膜电容(MC),同时测定大鼠动脉收缩压(SBP)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以10周龄Wistar大鼠为对照组(n=10)。结果①自发高血压大鼠的LVMI及MC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在自发高血压大鼠中,各周龄组的MC和LVMI具有明显差别(P<0.01)。②10周龄组ICa-L电流密度明显大于对照组(-7.2±0.9pA/pFvs-5.7±0.6pA/pF,P<0.05),34周龄组ICa-L电流密度明显小于对照组(-4.2±0.3pA/pFvs-5.7±0.6pA/pF,P<0.05)。③ICa-L电流密度与LVMI呈负相关关系(r=-0.95,P<0.01),同时LVMI和大鼠周龄是影响ICa-L电流密度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左室肥厚越明显,ICa-L电流密度越降低。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分别选取EH有LVH患者、EH无LVH患者及正常人各30例,检测NO水平及左室重量(LVM),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1.EH有LVH组NO水平明显低TEH无LVH组、正常对照组,EH无LVH组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LVM水平相反俨〈0.01)。2.血压与NO呈负相关、与LVM呈正相关,NO与LVM呈负相关(r〉0或,〈0,P〈0.01或〈0.05)。结论 NO参与了EH及LVH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20lO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病房住院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测量血压、身高、体重,采取禁食12h后检测血尿酸及其它生化指标,并行超声心动图测定,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UA与LVMI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多元回归分析示,患者血尿酸水平(标准偏回归系数=0.247.P〈0,01)及最高收缩压水平(标准偏同归系数=0.305.P〈0.01)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尿酸水平升高时发生左室肥厚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ACE基因型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勇  邵建华 《山东医药》1999,39(23):12-13
利用技术对3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F)基因型进行检测,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其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CE基因缺失纯合(DD)型患者LVMI明显高于插入纯合(II)型者。提示D闰基因的存在可能是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226例(老年组139例,非老年组87例)和8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心律失常。结果示总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高血压老年组为97%和77%,非老年高血压组为85%和53%,对照组为89%和59%;其中阵发房速、房颤和Lown's分级≥3的室性心律失常在高血压老年组达47%和40%,非老年组21%和22%,对照组30%和11%(P<0.05~0.001)。在高血压老年组中62例伴左室肥厚(LVH),其总室住心律失常发生率和town's分级≥3者达92%和57%,均高于无LVH者的65%和27%(P<0.001)。提示其发生与LV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原病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选择21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比较,年龄、性别、24h平均血压和血糖、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左室肥厚组的24h收缩压变异性(16.8±1.9VS14.3±2.3),白昼(14.9±2.5VS13.8±2.4)和夜间(10.8±3.7VS9.7±2.9)收缩压变异性均显著大于无左室肥厚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斥患者收缩斥波动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可能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TGFβ1型体受体(TβRT)在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 以二肾一夹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为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TGFβ1及TGFβ1I型受体(TβRI)在左室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性及半定量分析;用VG染色方法测定左室心肌总胶原浓度。结果 (1)RHR组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高于对照组(SOR),心肌总胶原灰度值明显低于SOR组(P均<0.01);(2)TGFβ1及TβRI在RHR组左室心肌中的表达较SOR组明显增强(P均<0.01)。TGFβ1表达主要位于心肌细胞浆和心肌间质,TβRI主要位于心肌细胞膜,心肌间质表达相对较弱。SOR组TGFβ1及TβRI尖心肌细胞均呈弱表达,心肌间质均不表达;(3)相关分析表明,TGFβ1及TβRI与LVMI呈正相关,与心肌总胶原灰度值呈负相关。结论 TGFβ1及TβRI参与了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们研究了37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其与动态血压变异性(ABPV)的关系,13例年龄相当、血压正常的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组LVMI显著大于对照组,提示高血压病组存在左室肥厚(LVH)。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组的LVMI主要与动态血压各项参数平均值(ABP)呈显著正相关,与收缩期24小时及昼间ABPV呈显著负相关,表明LVH与ABPV的关系较与ABP的关系为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心肌肥厚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8周龄SHR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第8 W时处死)、丹参酮ⅡA处理组[1 ml/(kg·d)]和溶剂对照组[1 ml/(kg·d)],每组15只大鼠(各组均另留5只为备用)。丹参酮ⅡA处理组和溶剂对照组继续喂养至18 W后测定SHR的收缩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组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拍照,应用全自动形态测量仪测定心肌细胞的直径和表面积;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同时运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测定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p53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溶剂对照组(18 W)比较,丹参酮ⅡA处理组(18 W)SHR的LVMI[(3.23±0.24)mg/g vs(4.58±0.68)mg/g]、细胞的直径[(16.13±1.77)μm vs(27.15±3.52)μm]、表面积[(230.23±69.37)μm2 vs(490.12±118.96)μm2]和心肌细胞凋亡率[(7.45±1.78)%vs(10.61±2.77)%]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经内参还原型辅酶Ⅱ(NAPDH)校正后以Bcl-2/NAPDH、Bax/NAPDH、p53/NAPDH表示]:与溶剂对照组(18 W)比较,丹参酮ⅡA处理组(18 W)SHR的Bcl-2/NAPDH升高(0.97±0.31vs0.40±0.11),Bax/NAPDH降低(0.37±0.15 vs1.81±0.44)和p53/NAPDH降低(0.83±0.18 vs2.72±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或0.01)。而丹参酮ⅡA处理组(18 W)与空白对照组(8 W)比较,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丹参酮ⅡA能抑制SHR左心室心肌肥厚的发生,同时能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的程度,提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和下调Bax、p53蛋白表达来调节心肌细胞的凋亡水平。  相似文献   

12.
间硝苯地平对左室肥厚大鼠左室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奚涛  饶曼人 《高血压杂志》1995,3(3):190-192
观察间硝苯地平(m-Nif,ig20mg/kg·d~(-1),持续9w)长期治疗对老龄肾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大鼠左室功能的影响,与假手术大鼠相比,LVH大鼠左室顺应性和左室发展压(LVDP)显著下降,左室僵硬度常数显著增高(P<0.01),m-Nif可显著改善老龄LVH大鼠左室顺应性,使左室僵硬度常数降低,LVDP值增加。表明m-Nif对老龄LVH大鼠左室舒缩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腹主动脉缩窄(AAC)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差异蛋白质表达及其在左室肥厚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8周龄 SD 大鼠随机分为 AAC 组及假手术组,9周后行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病理学检查,并对二组心肌组织行双向电泳(2DE)找出差异点,MALDI-TOF-MS 质谱鉴定蛋白质及 West-ern-blot 验证。结果 AAC 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末压、左室压力变化速率、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及心质量、心质量/体质量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加(P<0.05),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畸形、染色加深。2DE 中以浓度相差2倍以上为差异点,鉴定的21个蛋白质中,AAC 组相对于假手术组有14个蛋白质上调,4个蛋白质下调,3个蛋白为 AAC 组新出现,上调蛋白质包括:肌球蛋白轻链、心肌α肌动蛋白1蛋白原、β肌球蛋白重链、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线粒体核糖体蛋白 L15、G 蛋白偶联受体34、酪氨酸蛋白激酶 ZAP-70、RIKENcDNA 9030617003、天冬氨酸 tRNA 合成酶等,下调蛋白为 H~-转运 ATP 合成酶、L-3脂酰辅酶 A 脱氢酶等,两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腹主动脉缩窄(AAC)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差异蛋白质表达及其在左室肥厚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AAC组及假手术组,9周后行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病理学检查,并对二组心肌组织行双向电泳(2DE)找出差异点,MALDI-TOF-MS质谱鉴定蛋白质及West-ern-blot验证.结果 AAC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末压、左室压力变化速率、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及心质量、心质量/体质量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加(P<0.05),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畸形、染色加深.2DE中以浓度相差2倍以上为差异点.鉴定的21个蛋白质中,AAC组相对于假手术组有14个蛋白质上调,4个蛋白质下调,3个蛋白为AAC组新出现,上调蛋白质包括:肌球蛋白轻链、心肌α肌动1蛋白原、β肌球蛋白重链、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15、G蛋白偶联受体34、酪氨酸蛋白激酶ZAP-70、RIKENcDNA 9030617003、天冬氨酸tRNA合成酶等,下调蛋白为H 转运ATP合成酶、L-3脂酰辅酶A脱氢酶等,两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C大鼠心肌中参与糖酵解蛋白、信号转导通路蛋白、基因表达调控蛋白增加,最终心肌细胞结构蛋白增加导致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套尾法测定SHR清醒状态下尾动脉收缩压;采用天平称重法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W/BW);采用常规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HE)、光镜观测心脏病理改变;采用透射电镜观测心脏超微结构;采用荧光直标单抗方法测定心肌细胞单细胞悬液P-选择素(P-selectin,CD62P)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CD25)蛋白表达。结果清热解毒法能够降低SHR尾动脉收缩压,降低心肌肥厚指数,减轻心肌病理损害,改善心肌超微结构,抑制心肌细胞CD62P、CD25的蛋白表达。结论清热解毒法具有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心肌细胞CD62P、CD25蛋白表达、减轻细胞黏附与免疫炎性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 (- 344C/T)多态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 4 2 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YP11B2 (- 344C/T)基因型。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 (LVDd) ,左心室后壁厚度 (LVPWT) ,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 (INSTd)。结果 三组基因型间醛固酮 (ALD)浓度差异无显著性 ;左室肥厚 (LVH)与非左室肥厚 (NLVH)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LVH组血浆ALD浓度显著高于NLVH组 (15 6 .95± 4 7.5 5vs 14 6 .33± 4 5 2 9,P <0 0 5 ) ;按ALD水平四分位数分成四级 ,OR值随醛固酮水平的增加而递增 ,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 (- 344C/T)多态性与左室肥厚无关 ;ALD水平是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344C/T)多态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4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YP11B2(-344C/T)基因型.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NSTd).结果三组基因型间醛固酮(ALD)浓度差异无显著性;左室肥厚(LVH)与非左室肥厚(NLVH)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LVH组血浆ALD浓度显著高于NLVH组(156.95±47.55 vs 146.33±45.29,P<0.05);按ALD水平四分位数分成四级,OR值随醛固酮水平的增加而递增,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344C/T)多态性与左室肥厚无关;ALD水平是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背景和目的富脯氨酸蛋白酪氨酸激酶(Pyk2)是一种新发现且活跃的酪氨酸蛋白激酶,该酶能催化多种含 SH 同源域2的底物蛋白磷酸化,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本文以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为模型,研究心肌中 Pyk2的表达情况,探讨缬沙坦逆转左室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制备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缬沙坦组[术后第29天给予缬沙坦30 mg/(kg·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4、8和12周测定动脉血压和心肌肥厚指数,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 Pyk2及其磷酸化表达。结果术后4周已发生心肌肥大,8~12周心肌肥大进一步加重,缬沙坦能显著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并能有效抑制心肌肥厚的形成(P<0.01);术后大鼠心肌组织 Pyk2活性逐渐增加(1周时,P<0.05,4、8、12周时 P<0.01);缬沙坦降低Pyk2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与同周龄模型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Pyk2及磷酸化在 RHR心肌绀织内表达增高,且与心肌肥厚相关;缬沙坦能下调 Pyk2的表达和磷酸化变化。这可能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逆转心肌肥厚重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背景和目的 富脯氨酸蛋白酪氨酸激酶(Pyk2)是一种新发现且活跃的酪氨酸蛋白激酶,该酶能催化多种含SH同源域2的底物蛋白磷酸化,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本文以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为模型,研究心肌中Pyk2的表达情况,探讨缬沙坦逆转左室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 制备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缬沙坦组[术后第29天给予缬沙坦30 mg/(kg·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4、8和12周测定动脉血压和心肌肥厚指数,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yk2及其磷酸化表达.结果 术后4周已发生心肌肥大,8~12周心肌肥大进一步加重,缬沙坦能显著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并能有效抑制心肌肥厚的形成(P<0.01);术后大鼠心肌组织Pyk2活性逐渐增加(1周时,P<0.05,4、8、12周时P<0.01);缬沙坦降低Pyk2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与同周龄模型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Pyk2及磷酸化在RHR心肌组织内表达增高,且与心肌肥厚相关;缬沙坦能下调Pyk2的表达和磷酸化变化.这可能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逆转心肌肥厚重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