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干扰素α-1b或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安全性、耐受性及经济-效益比。方法 8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另26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结果在治疗4周和12周时,干扰素α-1b治疗患者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18.6%和61.6%,显著低于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组的38.5%和84.6%(P﹤0.05);在治疗48周和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时,干扰素α-1b治疗患者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79.1%和76.7%,与聚乙二醇干扰素组的92.3%和84.6%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扰素α-1b治疗组成本/效果比为13959.6,显著低于聚乙二醇干扰素组的54241.1;治疗期间两组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扰素α-1b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轻于聚乙二醇干扰素。结论在我国目前国情下,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了解干扰素α2b与苦参素、胸腺肽α1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实验研究。98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同时使用干扰素α2b与苦参素、胸腺肽a1 13周,随后使用干扰素α2b及胸腺肽α1 13周,最后单用干扰素α2b 26周;对照组49例单用同样剂量干扰素α2b 52周。疗程中定期检测血常规、丙氨酸转氨酶(ALT)、HBeAg、抗-HBe、HBVDNA、透明质酸酶(HA)。全部患者完成1年治疗。治疗组 ALT、HA复常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1.6%和53.1%,P< 0.005;44.9%和22.4%,P<0.025;42.9%和20.4%,P<0.025:79.6%和51.0%,P<0.005)。干扰素α2b与苦参素、胸腺肽α1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α2b。  相似文献   

3.
α-1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α-1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α-1b干扰素治疗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2个月,平均随访3年。结果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稳定应答率为72.7%,慢性丙型肝炎为50.0%(P0.05);干扰素治疗的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和白细胞减少。结论α-1b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α1b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α1b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α1b干扰素,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结果α1b干扰素在治疗手足口病时,其退热及退疹时间、退热及退疹显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发中枢感染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α1b干扰素在治疗手足口病时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蔡水泽 《肝脏》2010,15(5):388-389
为探讨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年后肝脏组织学变化特点,现将我院2007年7月-2009年12月收治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组织学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解毒护肝冲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5例,按2:1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解毒护肝冲剂联合干扰素α-1b与单用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解毒护肝冲剂联合干扰素α-1b组治疗结束时有效率为86.66%,抗-HCV阴转率为66.67%,其降低ALT、TBil,提高白蛋白等均优于单用干扰素α-1b组(P<0.05或<0.01)。结论:解毒护肝冲剂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1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对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治疗均以干扰素为首选药物,干扰素分α、β、γ三大类,其抗病毒作用α、β较好,γ最差。常用的α干扰素分α1,α2……(即αD、αA……),虽然α1又分为1a、1b、1c,且α2也可分为2a、2b、2c,但常用者为2b及1b,不管哪一种亚型,其治疗效果均较接近。从比活性方面分析,人工合成的组合干扰素活性最高,但按产生抗体的程度和疗效来看,最好的是天然α干扰素(纯度在98%以上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干扰素治疗不应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在120例经干扰素α-1b治疗6个月不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76例接受干扰素α-1b和胸腺肽α1联合治疗24周,44例继续单用干扰素α1b治疗24周。结果在治疗结束时,联合组患者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为39.5%,HBV DNA阴转率为47.4%,而单用药物组分别为9.1%和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干扰素治疗不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治疗干扰素初治失败后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对23例用干扰素α1b治疗3个月无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和9例用干扰素治疗3个月后完全应答,继续治疗4个月后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者,改用胸腺肽α1单用或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3月,观察HBeAg、HBVDNA和肝功能等变化。结果23例干扰素α2b治疗无应答者中有16例(69.6%)完全应答;9例病情复发者中有6例(66.7%)完全应答。结论对干扰素初治无应答者或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改用胸腺肽α1单用或联合干扰素再治疗可以提高应答率。  相似文献   

10.
复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光弼 《肝脏》2000,5(1):50-52
迄今为止,α干扰素(IFN-α)仍为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主要药物,各种重组干扰素如IFN-α2a、2b、1b和淋巴母细胞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大致相同.最近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干扰素--复合α干扰素对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独到之处,特别在降低血清病毒负荷和治疗对其他干扰素无效或复发的病人方面,优于其他类型的干扰素.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α1b疗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型与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 ,随机观察 10 5例 (B型 5 3例和C型 5 2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1b治疗 6个月和随访半年后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扰素α1b治疗 6个月和随访半年后 ,B基因型患者的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和HBeAg/抗 HBe的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C基因型 (P <0 . 0 1) ,B基因型患者的有效应答率为 5 2 . 83 %,显著高于C基因型的 2 5 . 0 0 %(P <0 . 0 1)。B基因型的持续应答率高于C型 ,复发率低于C型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 0 5 )。结论 B基因型对干扰素α1b的抗病毒疗效显著高于C型 ,HBV基因型是影响干扰素α1b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病例分别应用干扰素α-2b及干扰素α-2b加甘草酸二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及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干扰素α-2b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组与单用干扰素α-2b组比较ALT复常率高(P<0.05);HBeAg及HBV DNA阴转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能增强抗病毒作用,但对于肝损伤较重者,可考虑两者合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间将拉米夫定分别与干扰素α-1b(IFN—α1b)和胸腺肽联合,用于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海东  郑瑞丹  陈碧芬  陈建能  卢燕辉 《肝脏》2012,17(12):858-859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联合α1胸腺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用α-2b干扰素,B组采用α-2b干扰素联合α1胸腺肽,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6及12个月ALT水平、HBVDNA水平、HBV血清标志物的应答效果及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1、3、6及12个月时,HBV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α-2b干扰素联合α1胸腺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该治疗策略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法,将苦参素注射液联合α-1b干扰素与单用α-1b干扰素治疗进行对照,观察2种药物联用在改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转阴及减轻骨髓抑制等方面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加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丙型肝炎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 2月至 2 0 0 1年 7月 ,我们用干扰素加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丙型肝炎患者 78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42例 ,女 36例 ,年龄 11~ 5 7岁 ,平均38.8岁 ,均按 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确诊 ,其中急性丙型肝炎 48例 ,慢性丙型肝炎 30例 ;有手术史、输血史者 74例 ,占 94%。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的重组α-2 b干扰素及国产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α- 2 b干扰素 30 0万 U肌注 ,每周 3次 ,共 2 4周 ;左旋咪唑涂布剂涂于下肢内侧皮肤 ,隔 2天 1次 ,连用 6个月为一疗程。疗效 :停药半年后 AL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0.5μg/kg每周一次联合利巴韦林750~1050 mg/d,或普通干扰素α-2b 3 MIU每周3次联合利巴韦林750~1050 mg/d.疗程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结果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53.8%,而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58.1%,两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相当(P=0.966).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组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而普通干扰素α-2b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但是没有与干扰素α-2b聚乙二醇化相关的特有的新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达芬)联合拉米夫定(LAM)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LAM治疗 单用组给予LAM治疗,疗程均为1年.结果 治疗1年后,联合组血清HBV-DNA转阴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均高于单用组(P均<0.05),单用组YMDD变异率高于联合组(P均<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达芬)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的1年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9.
本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与单用普通干扰素α2b例进行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诊断符合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选择慢性乙型肝炎40例,分为二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20例,其平均年龄为41·5±1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α-1b联合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干扰素α- 1b联合胸腺因子D(TF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 12 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α- 1b联合胸腺因子D、干扰素α - 1b及胸腺因子D三组 ,观察各组的ALT、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及HBVDNA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结束联合组和干扰素组ALT的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及抗 -HBe阳转率均明显高于胸腺因子D组 (P <0 0 1)。联合组较干扰素α - 1b组更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随访 6月 ,联合组和干扰素组的上述指标仍高于胸腺因子D组 (P <0 0 5 ) ,且联合组HBVDNA阳转反跳率低于干扰素α- 1b组 (P <0 0 5 )。说明干扰素α - 1b联合胸腺因子D治疗CHB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