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按照(0,1)随机分布分为2组; 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基础药物治疗,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肌电图监测下给予定位定量电刺激,时间为6个月,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为63.8%,低于观察组(77.6%)(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数据无显著差异; 治疗后检测指标均得到改善,2组桡神经和正中神经肌电图的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与MCV以及尺神经的运动电位潜伏期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肌电图辅助治疗有助于电刺激位置的准确定位以及刺激参数的科学设置,可以明显改善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电图动态监测在外伤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外伤所致周围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低频电脉冲治疗联合康复治疗,在肌电图仪的持续监测下分析2组相应神经在刺激前后的电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桡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2组运动电位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增大;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外伤所致周围神经损伤患儿应用肌电图仪的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我院确诊的100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同时辅予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并分别予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肌电图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来评价疗效。肌电图检查包括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 DML)、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 SCV)及波幅(amplitude, AMP)。结果治疗组的肌电图改善情况即传导速度与波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可有效促进受损神经修复,恢复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电生理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针极肌电图(EMG),重复神经电刺激(RNS)和激发重复神经电刺激(ARNS)方法,对47例MG患者的肌肉和神经肌肉传递功能进行研究。结果部分患者的肌肉见到病理自发电位及短小动作电位,具近端肌分布特征。ARNS阳性率(90.6%)较RNS阳性率(83.0%)高。Ⅰ型患者肢体肌群存在多项电生理异常。结论适当、综合应用电生理检测技术有助于MG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肌电图学(ElectromyographyEMG)是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中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同芯针电极插入肌肉中记录肌纤维松弛和兴奋时所产生的自发电位和动作电位,并分析其时限、波型、波幅等指标,来研究中枢和周围神经的生理过程,进一步准确判断神经系统各部位机能状态,称之为常规肌电图。如果用特殊方法记录单个肌纤维的生物电活动,称为单纤维肌电图(SingleFiberEMGSFEMG)。如果用电刺激方法,测其神经传导速度(NCV)及其反射活动,称之为诱发肌电图。正常肌纤维安静状态下,一般记录不到肌电变化,为电静息。当神经冲动传导到运动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总结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对55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神经电生理(肌电图、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同期选择5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对比观察2组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55例酒精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肢带肌萎缩、肌力减退和肢体麻木等,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肌电图在静息状态、轻收缩相、重收缩相各相异常发生率较高,2组肌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组无论是MCV还是SCV传导速度减慢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性酒精重度患者常出现周围神经损害,以神经末端损害为主,表现为对称性肢带肌萎缩、肌力减退和感觉障碍等,神经电生理改变以肌电图异常、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降低最为典型,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肌电图在肌肉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是研究肌肉静息和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的各种电生理特性的技术。通常包括两个含义,即广义肌电图和狭义肌电图,前包括神经传导速度、重复神经电刺激、各种反射、单纤维肌电图(single—fiber electromyography,SFEMG)、巨肌电图、扫描肌电图、表面肌电图及运动单位计数等;后指同心针或常规肌电图。肌电图在神经肌肉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排除神经肌肉接头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现将肌电图在肌肉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简介如下,希望能对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对42例临床诊断为OMG患者进行单纤维肌电图、重复神经电刺激和肌电图检测.结果:伸指总肌的单纤维肌电图34例异常,重复电刺激异常23例;肌电图示14例肌源性损害.结论:OMG患者单纤维肌电图是一种敏感度较高的检测方法,其次为重复神经电刺激,其肌肉检测阳性率高低依次为眼轮匝肌、肱二头肌及小指展肌.  相似文献   

9.
癌性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四例临床及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癌性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EMS)临床及电生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地评价了4例病理证实的癌性LEMS(例1、2为小细胞性肺癌,例3为肾上腺癌,例4为乳腺癌)的临床和电生理资料。结果面神经、腋神经及尺神经重复电刺激示,诱发电位起始波幅减小(0.4~0.7mV);5Hz以下低频刺激后波幅递减16%~54%(对照:小于15%),但在10Hz以上高频刺激后波幅递增120%~657%(对照:小于65%);例2和例3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示,多发周围神经源性损害,以感觉神经纤维轴索损害为主。结论观察结果表明,部分癌性LEMS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和周围神经可同时受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对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Neuomatioc2000C型及Keypoint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93例神经科肌无力患者188条神经的重复电刺激,按临床诊断分为重症肌无力(MG)组组和非重症肌无力组。结果:MG组神经重复电刺激诱发的波幅衰减阳性率显著高于nMG组。97.5%的MG患者在低频刺激时即可获得阳性结果,波幅衰减最大的刺激频率为5HZ而非3HZ,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C)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NMJ)处乙酰胆碱(Ach)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电生理检查表现为重复神经电刺激(RNS)及单纤维肌电图(SFEMG)等的异常。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MG患者伴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的电生理改变,表现为脑电活动、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等的异常。另外,Gibson等提出MG患者还存在心脏损害的电生理变化,表现为心电图的异常改变。现将电生理技术在MG非NMJ处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3):183-183
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生理学组和《中华神经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术会议,拟定于2006年7月6-10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会上将邀请肌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学组的有关专家做神经电生理规范化的报告,并有会议交流,将为全国广大肌电图和临床生理研究人员提供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参会者将获得中华医学会Ⅰ类继续教育学分及论文证书。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电生理学组和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初步拟定于2016年5月5~7日(周四~周六)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第14届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术会议暨规范化研讨会。会议继承了每两年召开一次神经电生理相关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的优良传统,将邀请国外肌电图专家授课,以及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的国内著名专家授课及主持会议。现面向全国广大肌电图和临床电生理研究人员进行征稿,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参会者将获得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学分10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的电生理监测(IFNM)对面神经功能保护的影响。方法45例听神经瘤患者分别行单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非监测组,22例),显微镜下切除肿瘤过程中使用美国Bio-logic神经生理术中监测系统,对面神经进行监测(监测组,23例),观察术中面神经实时监测情况,随访所有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结果通过术中监测自发肌电图(EMG)结合、电刺激诱发EMG可以精确判断面神经的位置。本监测组23例听神经瘤,术后6个月面神经H-B分级,Ⅰ级13例、Ⅱ级3例、III级2例;非监测组22例听神经瘤,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为手术时避免损伤面神经提供依据;肿瘤切除后可帮助确认面神经结构是否完整;全切肿瘤后引出EMG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与面神经预后密切相关。听神经瘤手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有效保护面神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与电生理变化。方法:分析186例青壮年DPN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青壮年DPN组与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远端潜伏期和远端波幅3个参数。结果:①临床特征以肢体麻木(52%)最多见、其次为自发痛(32%);②青壮年DPN组NCV和远端波幅值低于对照组,远端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两组3个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周围神经损害程度(轻、中和重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青壮年DPN患者临床特点以肢体麻木与自发疼痛多见;②检测NCV、远端潜伏期和远端波幅,有助发现早期临床病变;⑨为周围神经损害程度(轻、中和重度)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4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48例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神经电生理检查共测定4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83条受累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电位、感觉神经电位及80块拇短展肌肌电图检查。结果本组4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83条受累正中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以正中神经感觉电位测定异常明显,表现为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环指感觉电位(SNAP)潜伏期(LAT)差值增大75条(94%),感觉电位波幅降低74条(89%),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53条(64%)。而运动电位检测则以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DML)延长明显有37条(45%)。80块拇短展肌的肌电图检查中有28块(35%)呈神经源性损害改变.为放松状态出现自发电位且伴募集时电位数量减少。同时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期,4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83条受累正中神经中属于正中神经早期受累47条,中期受累33条,晚期受累3条。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利于临床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并且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分期对其临床治疗方案的采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单纤维肌电图(SFEMG)技术对49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和35例正常人进行了Jitter值、肌纤维密度(FD)值测定,同时结合低频重复电刺激(IFRNS)、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nAchRab)测定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MG患者的Jitter明显增宽(P<0.01);SFEMG检出MG比LFRNS与nAchRab测定阳性率高(P<0.05),而且发现临床尚未出现肌无力症状的肌肉中也存在潜在的神经肌肉传递障碍;MG患者FD值无明显增高(P>0.05)。从而提示,Jitter测定对诊断MG是一项敏感性较高的电生理技术,FD测定可作为区分MG患者与其它神经肌肉疾病患者Jitter异常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定位刺激对卒中病人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 对7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A组(康复组)40例,B组(对照组)30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同时。A组给予SEP诱导的定位电刺激。在起病时、起病后1、3、6个月末时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结果 A组在起病后1、3、6个月末运动功能评定明显高于B组。结论 SEP定位刺激对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有促进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40(9):633-633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进一步推动神经电生理检查的规范化,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电生理学组和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拟召开第十届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术会议暨规范化研讨会,目前暂定于2008年9月21-25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行。会上将邀请肌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学组的有关专家就神经电生理检查的规范化等方面进行讲座,  相似文献   

20.
肌管聚集性神经肌肉病二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2例类似重同无力的肌管聚集性神经肌肉病的神经肌肉接头形态改变。方法 对2例病人进行临床、电生理和肌肉病理检查。结果 例1为53岁男性,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和肌疲劳现象。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阴性,重复神经刺激出现肌电图波幅低频递减,远端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例2为20岁男性病人,表现为肌无力和肌疲劳现象,肌电图重频刺激出现明显递减现象。2例病人的肌肉病理检查均发现,在Ⅱ型肌纤维内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