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正常宫颈与宫颈癌表观弥散系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是否可有效地定量区分正常宫颈、正常宫颈腔分泌物和宫颈癌。方法 对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34例宫颈癌患者及21名正常健康女性行常规MR及DWI,比较正常宫颈、正常宫颈腔分泌物和宫颈癌的ADC值。结果 正常宫颈DWI表现为内、中、外带三层结构,平均ADC值分别为(1.41±0.26)×10-3 mm2/s、(1.38±0.32)×10-3 mm2/s、(1.40±0.16)×10-3 mm2/s;正常宫颈腔分泌物平均ADC值为(1.45±0.27)×10-3 mm2/s;宫颈癌平均ADC值为(1.05±0.14)×10-3 mm2/s,宫颈癌平均ADC值明显小于宫颈各层及宫颈腔分泌物平均ADC值(P<0.05),宫颈内、中、外带及宫颈腔分泌物平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DC值可有效地定量区分宫颈癌与正常宫颈、宫颈腔分泌物,但无法有效区分正常宫颈三层结构及宫颈分泌物。  相似文献   

2.
正常前列腺和精囊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正常中青年男性前列腺和精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可行性,并比较b值不同时,前列腺和精囊ADC值的差异.方法使用EPI扫描序列,对15例23~42岁的正常男性盆腔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分别为 300、600、800、1 000 s/mm2,测量前列腺中央带和外周带、精囊、膀胱、闭孔内肌、盆腔脂肪、直肠内气体的ADC值.结果在四个不同的b值时,均获得了前列腺中央带和外周带、精囊、膀胱、闭孔内肌、盆腔脂肪、直肠内气体的ADC值,在前列腺中央带和外周带、精囊、膀胱、闭孔内肌、盆腔脂肪、直肠内气体的ADC值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b值越小,ADC值越大(P<0.05).结论 EPI-DWI扫描序列可用于前列腺和精囊的检查,不同b值测出的前列腺中央带、外周带及精囊的ADC值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淋巴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及淋巴瘤发展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将A20淋巴瘤细胞接种于30只Balb/c小鼠,制备小鼠淋巴瘤模型.对不同阶段的荷瘤小鼠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观察荷瘤小鼠肿瘤DWI信号,并测量其ADC值.应用Image-J 1.42q软件分析淋巴瘤肿瘤细胞密度.比较淋巴瘤不同发展阶段的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的差异,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及淋巴瘤ADC值与肿瘤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 第三阶段的淋巴瘤ADC值为(0.37±0.08)×10-3 mm2/s,第二阶段的淋巴瘤ADC值为(0.47±0.08)×10-3 mm2/s,第一阶段的淋巴瘤ADC值为(0.69±0.07)×10-3 mm2/s,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3,P<0.05).第三阶段的淋巴瘤的肿瘤细胞密度(48.85±4.04)%明显大于第二阶段(42.65±4.48)%和第一阶段淋巴瘤肿瘤细胞密度(31.75±4.19)%,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2,P<0.05).淋巴瘤的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82,P<0.01).淋巴瘤的ADC值与其发展阶段呈显著负相关(r=-0.84,P<0.01).结论 ADC值可用于评价淋巴瘤发展进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并监测疗效.  相似文献   

4.
MR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R DW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应用MR SE-EPI-DWI序列对3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共40个髋关节[根据Steinberg分期分为I~Ⅱ期(第1组)、Ⅲ~Ⅳ期(第2组)、Ⅴ~Ⅵ期(第3组)]及90名健康志愿者共180个髋关节进行图像采集,b值分别选取300、500、700s/mm2。应用Functool软件进行分析,得到ADC图。选取ROI为100mm2,测量双侧股骨头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值为300、500、700s/mm2时,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的ADC均值分别为(13.00±2.54)×10-4 mm2/s、(10.73±3.10)×10-4 mm2/s、(8.77±1.55)×10-4 mm2/s,正常股骨头的ADC均值分别为(3.63±1.34)×10-4 mm2/s、(1.87±0.76)×10-4 mm2/s、(1.49±0.53)×10-4 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1组股骨头坏死区ADC值最小,第2组ADC值最大,而第3组ADC值又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 DWI可以清晰显示股骨头坏死的病变区域,ADC值对于区分正常及病变区域、指导股骨头坏死分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WI及ADC值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以及对脑膜瘤病理分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9例脑膜瘤患者,于Functool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上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计算相对ADC值(rADC);比较不同病理亚型及良恶性脑膜瘤的DWI信号特征及ADC值的差异。结果 良恶性脑膜瘤DWI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5,P=0.29),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DWI信号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7.86,P=0.12)。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强化区rADC值(rA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而二者肿瘤实质强化区ADC值(ADCt)、瘤周水肿区ADC值(ADCe)及瘤周水肿区rADC值(rADC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瘤型脑膜瘤ADCt及rADCt值高于其他各病理亚型(P均<0.05);间变型脑膜瘤ADCt及rADCt低于纤维型及脑膜皮细胞型(P均<0.05)。结论 rADCt可用于鉴别良恶性脑膜瘤;ADCt及rADCt值对鉴别诊断脑膜瘤病理亚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硬化弥散加权成像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研究脑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病灶、表现正常脑白质及正常志愿者脑白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差异.方法对37例正常志愿者和46例MS患者进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分别测量T1WI低信号病灶、T1WI等信号病灶、额叶表现正常脑白质及正常志愿者额叶白质平均ADC值,比较其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各感兴趣区平均ADC值分别为T1加权像低信号病灶1.384×10-3 mm2/s;T1加权像等信号病灶0.977×10-3 mm2/s;额叶表现正常脑白质0.762×10-3 mm2/s;正常志愿者额叶白质0.744×10-3 mm2/s.上述各组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可以分辨出MS病灶,并能够检测出MS患者表现正常脑白质的弥散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囊性脑膜瘤的磁共振表现、表观弥散系数(ADC)图的影像特点、ADC值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及ADC值对判断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7年12月18例经病理证实的囊性脑膜瘤患者的磁共振表现,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6岁。在ADC图上分别测量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囊变区的平均ADC值(均取4~6个区域,取平均值),比较不同病理亚型、不同病理分级的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囊变区的ADC值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性脑膜瘤各亚型间的肿瘤实质、瘤周水肿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囊变区与瘤周水肿平均ADC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可区分肿瘤实质、囊变区及瘤周水肿,但对脑膜瘤亚型及良恶性的甄别需结合常规MRI与增强的征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宫颈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妇科常规检查、超声等证实排除子宫颈病变者20例,经宫颈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94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及DWI扫描(b=0、1 000 s/mm2),分别测量正常子宫颈内膜ADC值、子宫颈癌ADC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癌病例组病灶的平均ADC值为(0.827 1±0.148 6)×10-3 mm2/s,明显低于正常子宫颈内膜的平均ADC值[(1.526 4±0.068 7)×10-3 mm2/s];应用ROC曲线分析得出宫颈癌最佳ADC诊断阈值为1.284×10-3 mm2/s,其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8.9%。宫颈鳞癌平均ADC值为(0.805 4±0.120 1)×10-3 mm2/s,宫颈腺癌平均ADC值为(0.985 0±0.166 1)×10-3 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不同病理分级平均的ADC值:G1级(0.949 4±0.083 6)×10-3 mm2/s,G2级(0.816 9±0.099 4)×10-3 mm2/s,G3级(0.706 7±0.087 8)×10-3 mm2/s,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DC值与病理分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16,P=0.000)。结论 DWI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并对宫颈癌的病理分型、分级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钆喷酸葡胺(Gd-DTPA)在体外对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影响。方法先后以T2map、化学位移选择饱和脉冲(CHESS)、压脂化学位移选择饱和脉冲(CHESS-FAT)及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对不同浓度Gd-DTPA溶液水模进行扫描。高浓度组Gd-DTPA浓度分别为0、0.05、0.075、0.1、0.15、0.2 mmol/L,低浓度组Gd-DTPA浓度为0、0.005、0.01、0.025、0.05 mmol/L。定性观察图像伪影,测量及计算各水模的T2值及3种DWI序列下的ADC值、信噪比(SNR)。应用线性回归方法评价T2值、ADC值、SNR、浓度的相关关系。结果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水模T2值随Gd-DTPA浓度升高依次下降,与造影剂浓度呈负相关。低浓度组水模在CHESS、CHESS-FAT和STIR组中,不同浓度水模SNR随Gd-DTPA浓度上升无明显变化,图像伪影轻微,ADC值未见明显变化。高浓度组在CHESS和CHESS-FAT组中,信号随Gd-DTPA浓度升高依次下降,SNR与浓度呈负相关,与T2值呈正相关,图像伪影轻微,ADC值未见明显变化;但STIR组水模可见明显伪影,SNR明显下降,但与浓度、T2值无明显相关。伪影最重的水模ADC值下降,余无明显变化。结论 Gd-DTPA造影剂在低浓度水平下,对CHESS、CHESS-FAT和STIR序列的DWI图像信号及ADC值无明显影响;但应用高浓度或强T2缩短效应的造影剂可能会影响DWI图像质量和ADC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WI及ADC值对脑膜瘤分型及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的109例患者,于Functool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上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计算相对ADC值(rADC)。比较不同病理亚型及分级脑膜瘤的DWI信号特征及ADC值的差异。结果 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DWI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6,P=0.12),不同病理分级脑膜瘤DWI信号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4.95,P=0.29)。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rADC(rA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而二者肿瘤实质ADC值(ADCt)、瘤周水肿ADC值(ADCe)及瘤周水肿rADC值(rADC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瘤型脑膜瘤ADCt及rADCt值高于其他各病理亚型(P均<0.05);间变型脑膜瘤ADCt及rADCt低于纤维型及脑膜皮细胞型(P均<0.05)。结论 rADCt可用以鉴别脑膜瘤良恶性;ADCt及rADCt值对鉴别诊断脑膜瘤病理亚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同b值下胰腺癌、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与正常胰腺组织ADC值及其差值(DADC值)变化情况,探讨用于鉴别胰腺癌、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最适b值.方法 对15例胰腺癌(Ⅰ组)、4例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患者(Ⅱ组)及15名胰腺正常的志愿者(Ⅲ组)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b值分别为333、667、1000 s/mm2.测量各b值下癌区、慢性炎症区和正常胰腺区的ADC值,并对不同b值时三种组织ADC值及不同组织间DADC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相同b值时胰腺癌区ADC值低于慢性炎症肿块区和正常胰头区.不同b值时各组内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b值增大,三组的ADC值均有下降,其中胰腺癌区平均下降率最低(15.66%和5.19%).b=333和667 s/mm2时,胰腺癌区与慢性炎症肿块区、胰腺癌区与正常胰头区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时,胰腺癌区与慢性炎症肿块区、胰腺癌区与正常胰头区两配对组组内的D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333 s/mm2时各配对组组内的DADC值最大.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小b值有助于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b值DWI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及脂肪含量对ADC值的影响.方法 对39例慢性肝炎患者(包括乙型肝炎35例,丙型肝炎4例)行多b值DWI.通过肝穿活检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按纤维化程度及脂肪含量进行分期、分组,并对组间ADC值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b值条件下,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其ADC值呈下降趋势:b=50、100、200 s/mm2时,S4期与S0、S1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400、600、800 s/mm2时,S0期与S2期及S0、S1、S2期与S3、S4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100、200、400、600、800 s/mm2时,ADC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均有相关性(P均<0.05).b=600 s/mm2时,利用平均ADC值诊断≥S2期的AUC为0.88,以ADC=0.54×10-3mm2/s为阈值,诊断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72.7%;诊断≥S3期的AUC为0.87,以ADC=0.52×10-3mm2/s为阈值,诊断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81.8%.当b=100、200、400、600、800 s/mm2时,脂肪含量与ADC值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 选取合适的b值时,ADC值能客观反映肝纤维化程度;评估时应将灌注减低、结构异常、脂肪沉积等多个影响因素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经颅磁刺激(TMS)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只雄性大鼠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TMS组和假刺激组行DWI扫描,使用Philips Viewforum工作站软件重建表观弥散系数图,测量病变侧与正常侧的ADC比值,即相对ADC值(rADC).结果 TMS组梗死中心的rADC值明显高于假刺激组(P<0.01),TMS梗死边缘区的rADC值也高于假刺激组边缘区的rADC值(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能减轻大鼠脑梗死灶的水肿.ADC值是反映脑水肿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MR DWI在淋巴瘤检出、疗效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淋巴瘤检出、疗效监测及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接受化疗的系统性淋巴瘤患者,于化疗前和化疗1~2个疗程后分别接受常规MR平扫及DWI。比较治疗前淋巴瘤病变在T2WI压脂图和DWI上的图像质量,测量治疗前、后病变在轴位T2WI上的最大径。按疗效分为3组:部分缓解(PR)组、稳定(SD)组和进展(PD)组,分析各疗效组病变治疗前、后T2WI信号强度及ADC值差异。结果 治疗前淋巴瘤病变在DWI上的对比噪声比高于T2WI压脂图(P=0.01)。PR组治疗后ADC值明显升高(P<0.001),T2WI信号强度减低(P<0.001)。SD组治疗后ADC值升高(P<0.001),而T2WI信号强度无显著减低。PR组治疗前ADC值与S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R组治疗前、后ADC值的变化率明显高于SD组(P<0.05)。结论 DWI在淋巴瘤检出及疗效监测中较T2WI更为敏感。淋巴瘤治疗前、后ADC值变化率有助于疗效监测,而治疗前ADC值在预测疗效方面未显示出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15.
DWI以及ADC值测量在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以及表观弥散系数值测量在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脑肿瘤的DWI与ADC值特点.结果 44例脑肿瘤表现分为如下五类:DWI高信号ADC值升高(n=19)、DWI高信号但ADC值减低(n=11)、DWI低信号ADC值升高(n=9)和DWI混杂信号ADC值升高(n=5).转移瘤[(1.364±0.468)×10-3 mm2/s]、胶质瘤[(1.396±0.560)×10-3 mm2/s]及脑膜瘤[(0.935±0.182)×10-3 mm2/s]ADC值之间统计学差异不明显(F=3.47, P>0.05).结论 ADC值本身不能鉴别转移瘤、胶质瘤和脑膜瘤, 但DWI和ADC值可用于对脑肿瘤的评价,结合两者可提供肿瘤内部功能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DWI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生物学特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DWI数据,测量ADC值,评价并比较ADC值在不同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级别及分子学分型间的差异,并分析ADC值与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级别及分子学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淋巴结阳性病灶ADC值低于淋巴结阴性病灶(P=0.035),高级别乳腺癌ADC值低于中级别、低级别乳腺癌(P=0.021、0.002),ADC值在不同分子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值与组织学分级呈低度负相关(rs=-0.357,P=0.001),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分子分型呈弱的负相关(rs=-0.227,P=0.034;rs=-0.093,P<0.001)。结论 DWI能够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DWI研究的深入,尽管多个扩散模型被提出,但临床最为常用的是基于单指数模型的DWI,主要因单指数DWI具有成像时间短、后处理快速及计算结果稳定等优点。在单指数DWI研究中,DWI图像及参数图(ADC图、cDWI、b值图)等各有优点。本文对单指数DWI原理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扩散加权成像(readout segmentation of long variable echo-trains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RESOLVE-DWI)颅脑MRI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其对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测量的影响,并与常规颅脑扩散加权成像(DWI)进行比较。方法:采用Siemens MAGNETOM Aera 1.5T超导MRI扫描仪,分别采集43例因头痛、头晕接受头颅MRI检查者的头颅RESOLVE-DWI和常规DWI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共分为5级,客观评价为测量脑组织的信噪比及ADC值,比较2组结果。结果:对于43例受检者,RESOLVE-DWI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明显优于常规D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SOLVEDWI组脑实质的平均信噪比值明显高于常规D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OLVE技术应用于扩散加权成像序列能改善图像质量,提高信噪比,对脑白质ADC值的测量没有影响,可常规用于头颅扫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常规MRI联合DWI诊断非典型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价值。方法 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典型性PCNSL患者的常规MRI及DWI特征,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近侧水肿区、瘤周远侧水肿区、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并计算相对ADC(rADC)值,比较不同区域ADC值和rADC值的差异。结果 14例PCNSL中,单发12例,多发2例,共20个病灶,其中9个病灶位于非常规好发部位,包括脑浅表部位5个,脑干脑桥区、小脑半球、鞍区和第三脑室各1个。非典型性PCNSL的MRI表现包括3个病灶出现囊变、坏死区,1个病灶可见内部出血,7个病灶呈环形强化,3个病灶呈不规则片状强化。肿瘤实质区的ADC值为(0.70±0.15)×10-3mm2/s,rADC值为0.86±0.14,均低于瘤周近侧和远侧水肿区(P均<0.05),瘤周近侧水肿区ADC值高于远侧瘤周水肿区(P<0.05)。结论 对比常规MRI及DWI中肿瘤实质区、瘤周近侧水肿区、瘤周远侧水肿区的ADC、rADC值的差异,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PCNS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DWI诊断细胞型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的患者181例(共纳入181个子宫肌瘤)。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MR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测量子宫肌瘤ADC值,并将DWI信号特征分为低、等、高信号。将DWI呈低信号者诊断为普通型,DWI呈等、高信号者根据ADC值判断为细胞型或普通型子宫肌瘤。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DWI呈等、高信号的子宫肌瘤中,ADC值诊断细胞型子宫肌瘤的ROC曲线,并计算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诊断细胞型子宫肌瘤44个,其中DWI呈等信号20个,高信号24个;普通型子宫肌瘤137个,其中DWI呈低信号78个,等信号50个,高信号9个。DWI呈低信号的子宫肌瘤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细胞型和普通型子宫肌瘤,DWI呈等、高信号的细胞型和普通型子宫肌瘤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DWI呈等、高信号子宫肌瘤中,以ADC=1.27×10-3 mm2/s为阈值,诊断细胞型子宫肌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5%CI(1.76,0.91),P<0.01],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1%(40/44)、69.49%(41/59)。DWI信号联合ADC值诊断细胞型子宫肌瘤与病理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02,P<0.01),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40/44)、86.86%(119/137)、87.85%(159/181)、68.97%(40/58)、96.75%(119/123)。结论 DWI诊断细胞型子宫肌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