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应用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选取71例新诊断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吡格列酮30 mg、1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包括二甲双胍组(M组)和吡格列酮组(P组),M组24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治疗;P组22例给予吡格列酮30mg、1次/d治疗患者.所有治疗疗程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胰岛素(P2h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T2hINS均明显下降.M组和P组疗效相似;治疗组在减低患者胰岛素水平、改善糖代谢紊乱方面均优于M组和P组.结论 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可作为经过单一使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仍然不良的肥胖T2DM患者选用的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配伍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配伍吡格列酮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共治疗1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h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不良反应等指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分析二甲双胍配伍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有效率为76.0%,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FPG、餐后2h血糖水平,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此作用优于单一使用二甲双胍,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曹秀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55-4656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新诊断T2DM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盐酸吡格列酮15mg/d联合二甲双胍0.25g口服,3次/d。对照组予二甲双胍0.5g,3次/d,口服三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胰岛素(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血脂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糖HbAIC.Homa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脂代谢得到改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血糖HbAIC.HomaIR及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BMI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吡格列酮15mg/d联合二甲双胍0.25g,3次/d,治疗初发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优于单用二甲双胍0.53g,3次/d。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应用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选取71例新诊断肥胖他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吡格列酮30mg、1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包括二甲双胍组(M组)和吡格列酮组(P组),M组24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治疗;P组22例给予吡格列酮30mg、1次/d治疗患者。所有治疗疗程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h胰岛素(P2h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P2hINS均明显下降。M组和P组疗效相似;治疗组在减低患者胰岛素水平、改善糖代谢紊乱方面均优于M组和P组。结论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可作为经过单一使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仍然不良的肥胖T2DM患者选用的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30mg/d,一次口服,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1 500mg/d,分三次服用,500mg/次,并进行为期16周的观察,分别检测体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INS)、肝功等指标。结果用药16周后,治疗组的FINS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FINS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FIN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即可发挥良好的降糖效果。吡格列酮除降低血糖外,亦能使FINS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30mg/d,一次口服,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1 500mg/d,分三次服用,500mg/次,并进行为期16周的观察,分别检测体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INS)、肝功等指标。结果用药16周后,治疗组的FINS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FINS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FIN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即可发挥良好的降糖效果。吡格列酮除降低血糖外,亦能使FINS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迮建成 《吉林医学》2015,(3):408-40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治疗疗程为12周。结果: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在治疗后空腹和餐后C肽水平均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IR稍有降低,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二甲双胍在降低餐后胰岛素、改善IR方面低于吡格列酮,两药治疗前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均有降低IR和改善β细胞功能,在降IR方面,二甲双胍低于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09年2月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0.5g/d,分3次口服.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30m/d,1次口服,同时口服二甲双胍0.5/d,分3次口服.两组连续治疗16周.结果 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值得临床借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各50例。达格列净组予以达格列净+二甲双胍治疗;吡格列酮组予以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输注率(GIR)]、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指标[α: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glc);β: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in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lc、TC、TG、LDL-C、HOMA-IR、AUCglc均降低(P<0.05),且达格列净组低于吡格列酮组(P<0.05);GIR、I30/G30、AUCins均升高(P<0.05),且达格列净组高于吡格列酮组(P<...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09年2月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0.5g/d,分3次口服。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30mg/d,1次口服,同时口服二甲双胍0.5g/d,分3次口服。两组连续治疗16周。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对初诊肥胖T2DM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的影响,探讨Visfatin与T2DM发病的关系和药物的治疗机制。方法80例T2DM患者在运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各40例,吡格列酮组每日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30mg,二甲双胍组每日早晚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500mg,疗程为16周。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后空腹血清visfatin、IR、TG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P分别为〈0.01,〈0.05,〈0.05),B细胞功能有改善(P〈0.05)。二甲双胍组血清Visfatin、TG无明显改变(P均〉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吡格列酮组的Visfatin、IR、TG降低明显,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0.05),但二甲双胍组的BMI较吡格列酮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对初诊的肥胖T2DM患者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而且吡格列酮在有效降糖同时还能明显降低血清Visfatin的水平,提示吡格列酮通过下调Visfatin水平而在T2DM的发病机理中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庆开  翁雪燕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118-1118,1164
目的 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单用二甲双胍0.75g/d治疗2个月以上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7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9例及对照组37例,试验组加用盐酸吡格列酮30mg/d,对照组将二甲双胍剂量加至1.5g/d,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血脂、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糖、HbA1c、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脂代谢得到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餐后血糖、HbA1c、HomaIR及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BMI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吡格列酮30mg/d联合二甲双胍0.75g/d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优于单用二甲双胍1.5g/d.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每次250 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吡格列酮每日1次,每次1片。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价治疗后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37/40)比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6.4±1.2)mmol/L比(7.9±1.2)mmol/L,(9.3±1.4)mmol/L比(10.7±1.5)mmol/L,(1.8±0.4)mmol/L比(2.1±0.4)mmol/L,2.2±0.3比3.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二甲双胍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53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格列吡嗪联用二甲双胍组(A组)、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组(B组),进行6个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BP、PG、BMI、HbA1c、Ins、血脂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治疗均可使BP、PG、BMI、HbA1c、LDL-C下降(P<0.05,)但B组同时可使Ins水平下降(P<0.05)HOMA-IR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可改善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降压、减重,同时改善IR.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14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2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B组72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比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抗性,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的作用。方法:将血糖控制不佳的64例T2DM患者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32例)和非老年组(32例),每组又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安慰剂组、吡格列酮单药组、吡格列酮+磺脲类组、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组,每组8例,早餐前30 min口服实验药物,疗程为3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肝功能、血常规。结果:治疗3月后,吡格列酮单药组和2个联合治疗组FBG、HbA1C、TG均显著降低,HDL-C升高,且2个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个联合治疗组分别有4例和3例减少了原磺脲类和二甲双胍的用量。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显著改善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参数,是老年T2DM患者较理想的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二甲双胍为对照,评价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24例(服用吡格列酮30 m g,1次/d))与二甲双胍组24例(服用二甲双胍250 m g,2次/d),治疗期12周。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8周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12周下降至(6.77±1.2)mm o l/L,二甲双胍组治疗12周才较治疗前下降(P均<0.01),餐后2 h血糖于治疗2周时2组均下降(P均<0.01),两组HbA 1c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吡格列酮有较好的降糖效果,且降糖效果出现早,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及对血浆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 初发T2DM并发NAFLD患者44例应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半年,观察治疗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肝功能及血清Vaspin水平的变化.结果 初发T2DM并发NAFLD患者血清Vaspin水平高于初发T2DM未并发NAFLD及正常对照组(P<0.01),T2DM并发NAFLD组应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后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r谷氨酰转移酶及Vaspi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 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对初发T2DM并发NAFLD患者治疗有效,并可以显著降低其血清Vaspin水平,血Vaspin水平可作为T2DM发生NAFLD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吡格列酮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片30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除噻唑烷二酮类及双胍类以外的降糖药物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空腹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肝功能及脂肪肝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均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在降低空腹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改善肝功能、血脂、脂肪肝程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具有减少胰岛素抵抗、改善脂肪肝的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褚秀英 《中原医刊》2009,(11):29-30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在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共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口服,每日2次;试验组(30例)给予吡格列酮3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胰岛素、c肽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餐后2h胰岛素下降(P〈0.05)。试验组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对照组血脂各项较治疗前明显变化(P均〈0.01),两组间比较,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具有相似的降血糖、调脂作用,而吡格列酮还有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及降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