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峰  王伟  李立林 《中外医疗》2012,31(6):73-73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异物处理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上消化道异物99例,使用胃镜及异物钳将其取出。结果上消化道异物99例,经胃镜下成功取出95例,成功率96%,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胃镜取上消化道异物方法简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取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65例上消化道异物胃镜下取出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65例上消化道异物电子胃镜下取出成功率98%,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急诊胃镜取上消化道异物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好,费用低,患者可免受外科手术痛苦,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上消化道异物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提高基层医院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在胃镜下成功治疗,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良好的器械与熟练的内镜技术是能否成功取出异物的关键,结果表明应用胃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安全、简便、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急诊胃镜的开展,可为本病提供及时、有效的处理.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5月,本院诊治上消化道异物67例,经胃镜下成功取出65例,成功率97%,且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秉张 《吉林医学》2010,31(6):766-767
目的:探讨胃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诊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患者上消化道异物行胃镜下检查及治疗,取出63例,成功率96.9%。结论:手法得当,器械合适,注意技巧,胃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就能够取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操作经验及体会。方法:对81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采用Olympus GIF—XQ230电子胃镜及辅助器械进行直视下取出、内镜推挤处理异物。结果:78例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96.2%,未出现大出血、穿孔、邻近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3例未能取出,转外科治疗。结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具有安全、简便、经济、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少,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杨彬 《重庆医学》2012,41(1):85-86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异物内镜治疗的特点、方法及经验。方法总结该院消化内镜室2010年1~12月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过程。结果本组69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中53例食管异物通过内镜下钳取方式成功取出;11例食管异物被推送入胃腔内解除嵌顿;2例胃内异物体积较小,确认后未进行特殊处理;2例食管异物嵌顿时间较长,嵌入较深,内镜下未能成功处理,后转外科治疗;1例仅见食管黏膜擦挂伤,未见异物。52例急诊采用普通胃镜,其余17例采用无痛胃镜,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简便易行、操作相对安全等特点,特别是无痛胃镜更易于患者接受,更能减少并发症,提高诊治效率及儿童、不配合者、特殊人群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急诊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5例上消化道异物的的胃镜治疗和护理情况 。结果 455例患者行胃镜发现异物371例,异物检出率81.5%;其中359例经胃镜治疗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96.7%;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食管炎,占29.7%;其次为出血,其中15例需行内镜下止血术。结论 术前对患者做好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术后加强健康教育,患者的最大程度的配合及医护的密切协作是取上消化道异物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胃镜急诊钳取小儿食道、胃内异物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成人胃镜急诊钳取1岁至14岁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结果成功取出食管异物19例,胃内异物11例,均未使用麻醉剂,成功率93。8%,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当前小儿专用胃镜尚难普及的广大基层医院,成人胃镜也能及时、安全、顺利地取出小儿上消化道的异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静脉麻醉胃镜与普通胃镜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静脉麻醉胃镜下取出异物的患儿60例为观察组,52例采用常规方法取出异物的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种方法的异物取出时间及取出异物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异物取出时间(5.8±10.3) min,对照组平均异物取出时间(14.3±13.6)min,观察组60例患者在静脉麻醉胃镜下均成功取出异物,无1例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成功率100%,对照组52例患者成功取出异物46例,成功率88.46%,6例患儿中转静脉麻醉胃镜取出,其中27例患者出现呕吐,发生率为51.92%,两组异物取出时间、取出率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麻醉胃镜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性与成功率均高于普通胃镜,是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诊断及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共214例吞入异物的患者,进行紧急内镜检查和应用辅助器械配合内镜处理异物的情况。结果 214例患者中异物位于食管内203例、胃内7例、十二指肠4例。共有204例异物经内镜成功取出,成功率为95.3%,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尚有10例异物,因异物尖锐端严重嵌顿等原因未取出。结论应用内镜取出上消化道异物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小儿纤维胃镜检查9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小儿胃镜检查的结果和探讨小儿胃镜检查的方法和技术。方法:以1987年1月至1997年1月间在我科行胃镜检查的92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结果:92例患儿用不同型号内镜顺利完成检查,发现上胃肠道病变80例,检出率88.0%;常见的有慢性浅表性胃炎58例,十二指肠炎 17例,十二指肠溃疡11 例,异物9例;病人中多数年龄在 7~14岁;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率为22.2%。结论:小儿上胃肠道疾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常见的,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由熟练的内镜医生使用不同型号的成人胃镜检查小儿是可行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急诊胃镜检查出血病变检出率100%,出血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贲门及胃恶性肿瘤、Mallory-Weiss综合征、十二指肠憩室,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1%(32/34),总止血率98.38%(122/124),病死率0.80%(1/124)。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降低病死率。服用NSAIDs的患者,应重视对胃黏膜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经验及技巧。方法: 对30例儿童(<12岁)上消化道异物行急诊内镜检查和治疗,咽喉部局麻下用成人细径胃镜进行操作,运用各种异物器械取异物。结果: 30例儿童32件异物,非全麻下取异物28例,全麻下取异物2例;食管异物19例,胃内异物9例,十二指肠异物2例。29例31件异物经内镜成功取出,仅1例1件异物进入小肠未能取出,成功率96.7%。除1例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余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内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简便、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于内镜下的取出方式.方法 在内镜直视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异物的形态、大小,利用现有内镜器械,均采用在全麻下状态取出异物.结果 51例小儿于全麻下经急诊内镜采取适当方式均成功取出异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内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快捷、创伤小而且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胃镜下止血对上消化道出血185例诊疗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林昌 《当代医学》2011,17(34):75-76
目的 探讨胃镜下止血对上消化道出血诊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1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胃镜诊断,并对其中150例患者给予胃镜下止血.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胃镜检查确诊率98.92%,对不同病因的患者采用喷洒止血、黏膜下注射止血或钳夹或套扎止血,其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4.66%、95.35%、90.62%.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胃镜下诊疗安全、便捷、有效,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剂量生大黄粉在危重病患者肠胃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8月内科收治的危重患者5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按每千克体重计算加用大黄粉0.05 g/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按每千克体重计算加用大黄粉1.5 g/次,治疗5天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率、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供给时间、住院天数、每日大便次数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肾功能指标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大剂量生大黄粉应用于危重病患者肠胃并发症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胃肠功能衰竭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发生,对提高救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余文兴  黄红星  黄远 《西部医学》2012,24(9):1762-1763
目的探讨经电子喉镜下喉异物钳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疗效及复位技巧。方法 8例因上消化道电子内镜检查、鼻饲管、全麻下气管插管、颈部外伤等所致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在电子喉镜下喉异物钳进行环杓关节复位术。结果 7例1次、1例2次手术复位成功,术后随访6~24个月,声音恢复正常。结论电子喉镜下喉异物钳进行环杓关节复位方法简单、准确、安全、快速,手术成功率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成人电子胃镜检查进一步了解小儿上消化道症状的病因.方法对128例小儿腹痛、上消化道出血、误吞异物和误服硫酸进行成人电子胃镜检查.结果疾病检出率为100%,发病率依次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慢性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上消化道异物、食管狭窄逐步递减.结论成人电子胃镜在儿童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对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病因诊断有重大价值,并对儿童误吞异物和食管狭窄同样可实施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血凝酶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兰索拉唑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联合应用血凝酶1 KU静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20 mg加入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联合应用血凝酶1 KU静脉注射,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止血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6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