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膜病变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8例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结果患者能够顺利配合完成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拍片效果理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并正确做好护理工作,可提高造影的安全性,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毛迪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22-122
综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日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日趋增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v,DR)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早期发现DR微血管异常.控制与减慢DR的发展将有效保存患者中心视力,降低致盲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有指导意义。我院于2003~2008年对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2例(141眼)行FFA检查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12例新生儿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明确FFA在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在临沂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新生儿眼底筛查发现视网膜病变的12例新生儿,其中男8例、女4例,出生胎龄27~40周。采用Retcam Ⅲ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进行FFA检查,观察并分析造影结果。结果 4例患儿FFA示视网膜血管充盈良好,考虑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例患儿FFA结果提示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例患儿FFA结果提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活动期,予双眼玻璃体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4例患儿FFA结果提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退行期。结论 FFA检查可早期明确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更清晰显示病变分期,对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建仓  孙瑞雪  邸平会  赵宁 《河北医药》2009,31(23):3223-3224
目的探讨并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对40例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1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手术组,对侧非手术眼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l天、术后第1天、术后1、2周、术后1、2、3个月行双眼底影色照相,并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及进展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进展的手术组10眼(25%),非手术组3眼(7.5%);术后3个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进展的手术组36眼(90%),非手术组7眼(17.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会加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进程,应密切观察白内障术后视网膜的变化,及时行眼底激光治疗,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各期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区)易发部位及黄斑水肿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116例(209眼)DR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发现NP区的分布特点及黄斑水肿特点。结果 116例(209眼)中有126眼存在NP区,发生率为60.29%,且NP区易发于中周部、其次为周边部、较少发生于后极部,发生率分别为82.54%、41.27%、16.67%。116例(209眼)中合并黄斑水肿79眼,发生率为37.80%,其中局限型占20.25%、弥漫型占51.90%、囊样型占20.25%、缺血型占7.59%。结论视网膜中周部为NP区易发部位,黄斑水肿与病变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雷庆 《中国实用医药》2010,5(8):226-227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从1961年Novotny和Alvis开始的,开展至今已经有近五十年的历史。Rosen曾宣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将眼底病的诊断方法从主观观察转变为一种客观的科学鉴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眼底病的治疗选择、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方面发挥着独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6月~2009年7月收治的500例(965只眼)糖尿病患者拟诊视网膜疾病的临床资料,患者进行检眼镜检查,后对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和分级,并根据诊断结果指导治疗。结果:检眼镜检查670只眼存在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69.43%,Ⅰ期220只,Ⅱ期135只,Ⅲ期147只,Ⅳ期85只,Ⅴ期83只;后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有868只眼存在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89.95%,Ⅰ期288只,Ⅱ期210只,Ⅲ期173只,Ⅳ期103只,Ⅴ期94只。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较高,并可以进行分期,是指导患者治疗和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眼球挫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36眼)眼球挫伤患者进行眼底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为视网膜震荡12例、视网膜挫伤10例、脉络膜裂伤3例、视神经挫伤4例、视网膜出血7例,各种眼底组织结构的损害有其特点。结论眼球钝挫伤眼底损伤表现复杂,对眼球挫伤的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在处理眼球挫伤时应结合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而全面了解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从而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BRVO)眼的阻塞面积大小、阻塞部位、黄斑中心凹毛细血管拱环破坏程度等因素,对视力预后的影响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的改变。方法回顾分析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并经筛选的27例27只眼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阻塞部位、黄斑中心凹毛细血管拱环破坏程度,并利用海德堡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的面积测量功能,对阻塞面积、FAZ面积及18名正常对照者FAZ面积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7例MBRVO发生于黄斑上支者17只眼,占63%,平均阻塞面积为(16±10)mm2,平均视力0·32±0·28。黄斑下支者10只眼,占37%,平均阻塞面积为(12±10)mm2,平均视力0·37±0·20。在视力恢复和阻塞面积大小上,黄斑上支与下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拱环破坏≥1/2和<1/2两组间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只眼阻塞面积平均值为(15±10)mm2,≥14·60mm2者10只眼,<14·60mm2者17只眼,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RVO患者的FAZ面积明显大于正常人FAZ面积(P<0·05)。结论拱环破坏的范围是决定MBRVO预后视力的重要标准,而引流黄斑分支静脉阻塞后累计的病变范围对视力预后不起决定作用,MBRVO的FAZ面积比正常人的FAZ面积明显扩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眼底荧光造影中的具体表现及临床治疗参考。方法通过具体分析我院眼底荧光造影的432例患者中14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激光术后患者。结果总结我院自2005年2010年眼底荧光造影,14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激光术后患者中,18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Ⅰ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8例眼底检查诊断为正常眼;误诊率为44.44%。23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12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Ⅰ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误诊率为52.17%。42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Ⅲ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15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误诊率为35.71%。48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48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例为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13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术后,无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综上可见Ⅳ到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和眼底造影诊断相同。误诊率为0%。眼底造影分型诊断率分别为Ⅰ期12.16%,Ⅱ期15.54%,Ⅲ期28.37%,Ⅳ期32.43%,Ⅴ期8.7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术后2.70%。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要早于且优于眼底检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其中包括荧光素血管造影,用于早期诊断非增殖期、增殖前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及糖尿病黄斑病的诊断及分型等。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能更透彻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能增加其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228例糖尿病病人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视网膜血流超声检测。结果表明: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提供可靠的依据。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视网膜血管的血流速度对研究和判断糖网的发展过程和预后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85例(170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眼底血管造影和眼底彩色照相进行检查,将两种方法对病变分期及黄斑水肿程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眼底血管造影对病变分期及黄斑水肿程度检查结果准确率均显著高于眼底彩色照相,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于了解疾病分期及黄斑水肿情况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的作用.方法 按照诊断试验的研究方法,对解放军306医院2015年6-7月的1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9例对照者同时行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判断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诊断微血管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0%及88.9%,约登指数为72.9%,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57及0.18.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及80.0%.结论 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检查可以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有效的筛查手段,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霞  裴承华  丁爱东 《中国医药科学》2014,(16):211-212,216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300例(273只眼)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皆用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结果采用检眼镜检出病变数153例,病变率为56.05%;后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发现FFA检出病变数251例,病变率为91.9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检查病变种类主要包括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5例,占病变数的21.91%;增生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3例,占29.08%;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5例,占25.91%;糖尿病性黄斑病变35例,占13.94%;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23例,占9.16%。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对前置镜不能发现的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做出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采用家属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舒适度及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接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家属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舒适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状况,并且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状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不适感比例为50.00%,高于对照组的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晕厥、造影剂过敏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0.00%及1.92%,低于对照组的9.62%、13.46%及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远视力、移动及光感、调节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读和精细工作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分别为(27.98±4.43)分、(12.54±3.06)分、(14.96±5.03)分、(18.65±3.73)分及(73.25±16.2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家属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舒适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张允平  杨维淮 《江苏医药》1995,21(9):608-608
我院从1992年7月至1993年12月对131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作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和肾功能检查,现分析如下。对象和方法131例病人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32~77岁,平均554岁。男26例,女105例。病程半月~27年。用10%荧光素销作眼底血管造影,按第三届全国  相似文献   

19.
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方法探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FFA)的病理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了38例42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及3例5眼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ION)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42眼AION和3例5眼PION的FFA检查:臂一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32眼,盘周脉络膜荧光充盈缺失12眼,视盘全部或部分荧光素充盈延迟或充盈缺损,并伴有相应的视野缺损,晚期视盘缺血呈强荧光或荧光素渗漏42眼,呈均匀一致弱荧光5眼。结论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突然,PION比AION的视功能损害更加严重,治疗、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注射用荧光素钠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检查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2013-2015年2157例进行FFA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5例皮试阳性患者未检查外,其余2152例患者均能配合完成检查。在发生不良反应的342例中,以恶心、呕吐最常见,占76.0%,其次为皮疹,占7.9%,口干、面潮红、心悸、打喷嚏及咳嗽的占4.7%,快速推注荧光素钠注射液后全身无力者26例,占7.6%,除4例晕厥其他均为轻、中度乏力,未出现过敏性休克及死亡病例。结论行FFA检查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者少,程度轻,不适症状可控,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