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原代提取的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培养法原代提取C57BL/6小鼠BMSCs ,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和细胞表面抗原CD29、CD31、CD34、CD45;观察10μg/mL、20μg/mL、40μg/mL ox‐LDL作用48 h后BMSCs上清液中IGF‐1、HGF浓度的变化。【结果】刚分离的小鼠骨髓细胞呈圆形,经多次换液、传代后去除悬浮细胞,可见BMSCs贴壁生长,第三代细胞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抗原,显示CD29阳性,而 CD31、CD34、CD45阴性。ox‐LDL作用后BMSCs上清液中 IGF‐1、HGF浓度显著下降,且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结论】ox‐LDL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BMSCs分泌IGF‐1、HGF。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孕妇女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术(IVT-ET)患者,以术后第14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阴性者为试验组A (30例),β-HCG>650.00 mIU/mL为试验组B (30例).以健康孕6周妇女为试验组C( 30例).测定各组IGF-Ⅰ、IGFBP-3.结果 试验组B血清IGF-Ⅰ、IGFBP-3含量低于试验组A(P<0.05);试验组C IGF-Ⅰ高于试验组A及试验组B(P<0.05);试验组C IGFBP-3与试验组A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高于试验组B(P<0.05);IGF-Ⅰ、IGFBP-3呈正相关(r=0.766 7).结论 IVT-ET术后14 d,孕妇血清IGF-Ⅰ、IGFBP-3含量均偏低;随孕期延长、胎盘形成,IGF-Ⅰ、IGFBP-3含量迅速增加.孕妇血清IGF-Ⅰ、IGFBP-3可用于预测胚胎发育、胎儿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63例VD患者作为VD组,根据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MSE)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26例、重度组22例;另...  相似文献   

5.
程青  沈宗姬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277-127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瘦素(Leptin)与巨大儿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巨大儿组(50例)、正常对照组(48例)脐血IGF—1、IGFBP-3和瘦素。结果巨大儿组脐血IGF-1,IGFBP-3及瘦素为(219.8±57.3)μg/L、(2996.1±341.1)μg/L、(65.1±19.2μg/L),高于对照组的(114.0±31.8)μg/L、(2074.2±175.3)μg/L、(52.2±16.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组脐血IGF-1,IG—FBP-3及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P〈0.01),0.59(P〈0.01),0.58(P〈0.01)。结论胎儿自身分泌的IGF-1、IGFBP-3和瘦素与胎儿生长关系密切,脐血中其水平增高可能是导致巨大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郑青  梁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8):2126-2127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睾酮(T)、一氧化氮(N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抽取71~80岁的老年男性患者82例,扫描骨密度(BMD),根据Tscore值,分为骨质疏松组(n=67)和骨量减少组(n=15);另选年龄40~55岁健康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同时,抽取该院健康男性体检人员346例,年龄31~80岁,以每10岁进行分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T,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免疫放射法测定IGF-Ⅰ水平。结果老年男性患者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骨质疏松组又明显低于骨量减少组(P<0.05);NO、IGF-Ⅰ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骨质疏松组又明显低于骨量减少组(P<0.05)。不同年龄组,受试者T水平30~39、40~49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上则逐渐下降(P<0.05,P<0.01);血清NO、IGF-Ⅰ水平,30~39、40~49、50~6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则逐渐下降(P<0.05,P<0.01)。血清T、NO、IGF-Ⅰ与年龄呈负相关(r=-0.614,r=-0.498,r=-0.431),与BMD呈正相关(r=0.512,r=0.603,r=0.549)。结论血清T、NO、IGF-Ⅰ不足或相对缺乏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清T、NO、IGF-Ⅰ可作为更加准确而且易于检测的预测骨质疏松发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淋巴瘤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4例初发淋巴瘤患者血清IGF-Ⅰ含量,以19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结果淋巴瘤患者血清IGF-Ⅰ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水平与相应乳酸脱氢酶(LDH)、p2微球蛋白(132-MG)、血糖、白蛋白、血脂的水平以及体重指数(BM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的血清IGF-Ⅰ的水平和肿瘤负荷无明显相关性,不适合作为淋巴瘤的肿瘤标志物用于临床检测,对淋巴瘤长期预后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与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通过测定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水平,以探讨其与FGR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人脑膜瘤患者IGF-1、IGFBP-3与脑膜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提高脑膜瘤的早期诊断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对照组、脑膜瘤组各30例,血清标本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IGF-1、IGFBP-3浓度。术中分别取两组的组织标本,行常规HE切片染色及IGF-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脑膜瘤组血清IGF-1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组血清IGFBP-3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二组血清IGF-1水平均与血清IGFBP-3水平呈正相关(r=0.594、0.474,P<0.05)。正常脑组织中IGF-1无表达;脑膜瘤组织中的IGF-1表达水平也升高(P<0.05)。结论IGF-1可能促进了脑膜瘤的发生发展。IGFBP-3可能协同IGF-1促进了脑膜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卵巢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1受体(IGF-1R)轴与临床病理特征、手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妇产科手术切除的卵巢癌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正常卵巢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IGF-1、IGF-1R的阳性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GF-1、I...  相似文献   

11.
IGF-1、IGFBP-3及瘦素与足月儿胎龄、体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瘦素(LEP)与足月儿胎龄、体重的相关性,揭示这些指标在新生足月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取62例正常足月儿脐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GF-1、IGFBP-3及LEP,应用SPSS软件分析它们与足月儿胎龄及体重的相关性。结果:(1)脐血IGFBP-3与足月儿胎龄呈显著性正相关(r=0.547,P=0.000),而IGF-1及LEP与其无显著性相关;(2)脐血IGFBP-3及LEP与足月儿体重呈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为0.335及0.267,P分别为0.008及0.036),而IGF-1与其无显著性相关。结论:足月儿在宫内时间越长,IGFBP-3产生越多,提示胎儿体格发育越成熟,其体重与IGFBP-3及LEP密切相关。IGF-1与足月儿体重及胎龄无直接相关性,IGF-1主要通过IGFBP-3及LEP对足月儿体格发育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作为一类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素类似的多肽蛋白物质,又称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其由两类物质组成,即 IGF-Ⅰ和 IGF-Ⅱ。  相似文献   

13.
IGF-1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IGF-1a,并将其表达及纯化。方法用多重PCR技术获得人IGF-1a基因,采用酶切与连接的方法,将其连接至pET28a载体,用IPTG诱导转化pET28a-Cpn10-IGF-1a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以镍金属鳌合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质。结果构建了IGF-1a的表达载体pET28a-Cpn10-IGF-1a,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构建正确;以镍金属鳌合亲和层析获得纯度为98%的蛋白质。结论用分子克隆技术正确克隆IGF-1a,并成功表达与纯化IGF-1a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在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18例ARF患儿。留取外周静脉血1ml。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GF—1、IGFBP—1。1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ARF患儿血IGF—1浓度低与对照组,而IGFBP-1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IGF-1对肾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IGFBP—1可调控IGF—1的生物利用度,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1(TGF-1)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72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IGF-1、TGF-1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血清IGF-1、TGF-1分别为(27.39±3.11)ng/ml和(35.52±4.15)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血清IGF-1、TGF-1以及LVEF分别为(23.01±2.80)ng/ml、(25.59±3.60)ng/ml和(45.04±5.29)%,明显低于SAP患者(P0.05);IGF-1与LVEF呈正相关(r=0.347,P0.05),TGF-1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IGF-1、TGF-1水平降低,尤其ACS患者降低明显,其中IGF-1与心功能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Ⅰ)是70个氨綦酸的单链多肽,生物学活件受IGF—Ⅰ受体及胰岛素结合蛋白的调节,它可促进细胞分化,刺激RNA、DNA的合成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及分化后功能的表达,促进脂质和糖原及蛋白质的合成等。临床上可用于生长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糖尿病、极度胰岛素抵抗、分解代谢疾病骨质疏松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垂体瘤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垂体瘤患者纳入研究范围,选取同期于本院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设为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垂体瘤患者及对照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  相似文献   

18.
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与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作者通过测定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水平,以探讨其与FGR的关系。1临床资料选择自2003年9月~2005年7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90例,均为初产单胎妊娠,无其它妊娠合并症,孕龄37~42周,年龄23~35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及其对突触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6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选择Morris水迷宫学习正常的雄性三四个月龄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痴呆治疗组、痴呆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切断成年Wistar大鼠双侧穹窿海马伞,建立隔一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痴呆模型制备1d后开始侧脑室给药,连续21d,痴呆治疗组给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0μL(4g/L),痴呆对照组则同时间给予生理盐水10μL。正常对照组不给予处理。利用水迷宫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测试,观察潜伏期和跨越平台次数;利用Y电迷宫观察其行为学改变,以尝试次数和再显次数分析指标。所有大鼠在建立模型后21d以40g/L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固定,取脑,连续冠状切片,利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测定大鼠脑内突触素的表达。每只动物取切片5张,以同张切片胼胝体的吸光度值作为背景,分别选取海马和额叶2个区域测定吸光度值,取其均值。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痴呆治疗组和痴呆对照组各有1只大鼠死亡,其余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痴呆治疗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优于痴呆对照组,痴呆治疗组潜伏期明显低于痴呆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31.02&;#177;2.65),(45.32&;#177;6.57)s,t=6.056,P〈0.01];跨越平台次数明显高于痴呆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4.36&;#177;1.02),(2.35&;#177;0.76)次,t=4.213,P〈0.01];尝试次数明显低于痴呆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18.67&;#177;1.86),(25.16&;#177;2.42)次,t=6.382,P〈0.01];再显次数明显高于痴呆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6.78&;#177;0.53),(3.97&;#177;0.45)次,t=12.112,P〈0.01]②痴呆治疗组海马突触素的表达量与痴呆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23.92&;#177;2.76),(10.95&;#177;3.05),t=9.460,P〈0.01];额叶突触素的表达量与痴呆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17.69&;#177;2.34),(6.58&;#177;1.02),t=13.055,P〈0.01)。痴呆治疗组脑内突触素的表达量没有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中枢胆碱能系统有保护作用,能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及组织ER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子宫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以病理诊断为正常子宫组织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及组织ER表达。比较不同特征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及ER表达的差异,分析影响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及组织ER表达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组织ER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未绝经、肌瘤数目≥2个、肌瘤直径≥5cm的子宫肌瘤患者的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组织ER阳性表达率较高,不同年龄、生育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组织ER阳性表达率无差别;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绝经、肌瘤数目是影响子宫肌瘤患者的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组织ER阳性表达率的因素。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和组织中ER阳性表达率较高,且与患者是否绝经和子宫肌瘤的大小、数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