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睑袋成形术的效果,延长有效时间,从理论与实际观察探讨下睑袋的形成原因及病理改变,采取相应手术矫正;尝试综合提紧睑袋切除成形。方法在局麻下,沿下睑缘作切口并在外眦部向外下方延长约5mm,切口与外眦夹角约135°,皮下潜行剥离至骨性眶缘,形成皮瓣;在眶隔膜表面分离形成与皮瓣形态一致的眼轮匝肌瓣;如疝出的眶隔脂肪量较多,可适量切除,一般尽量将疝出的眶隔脂肪还纳复位,横纵向折叠缝合眶隔以增加张力;向外上方提紧眼轮匝肌瓣,据情适量楔形切除一块眼轮匝肌缝合以加强下睑的支撑力;最后嘱受术者睁眼向上看并大张嘴,在下睑张力最大的情况下切除多余的皮肤。结果本组共45例,男性10例,女性35例,年龄35~67岁,随访22例3个月至2年,除1例因眼轮匝肌切除过多而产生轻度下睑退缩外,其余均效果满意持久。结论综合提紧法睑袋矫治术,是针对下睑衰老机理及表现而进行的一种手术设计,可提高手术效果并延长有效时间  相似文献   

2.
下睑成形术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睑老化的实质是组织的萎缩和松驰,临床上常将下睑老化表现分成四型:(1)下睑皮肤松驰;(2)眼轮匝肌肥厚;(3)眶内脂过多而致的脂肪膨出,或眶膈松驰致使脂肪疝出;(4)混合型。下睑成形术的要主式较多,本文京下睑老化四个类型应采取的不同术式作了分析,提出皮肤松驰型驻切多余的皮肤。  相似文献   

3.
一、临床资料例 1:女 ,4 2岁 ,因脂肪性睑袋到医院要求手术。问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否认其他疾病病史。术前血压 16 0 / 80mmHg(1mmHg =0 .133kPa) ,裸眼视力左眼 1.0 ,右眼 1.0。术前口服降压药物 ,常规局部麻醉下行睑袋整形术。术后第 1d患者出现双侧眶周皮下淤血 ,右侧下睑结膜水肿外翻 ,眼睑不能睁开。清洗创口后包扎右眼 ,每天局部换药和抗生‘素眼药水、眼膏滴眼 2次 ,全身激素等治疗。术后 12d下睑水肿消除后 ,发现患眼外斜视 ,视物模糊 ,复视。检查右眼视力 0 .1,左眼 0 .6 ,眼底无出血 ,…  相似文献   

4.
5.
伴有显著眶睑沟凹陷型睑袋的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眶睑沟凹陷型睑袋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内侧眶隔脂肪释放填充眶睑沟状凹陷,利用眼轮匝肌瓣与脂肪瓣结合,在眶隔与眼轮匝肌之间增加一层由脂肪和肌肉组成的复合组织作为衬垫,以增加组织厚度,弥补或缓解眼眶凹陷。结果本组42例,其中33例医患双方均满意,4例凹陷区矫正不足,5例凹陷区矫正过度,再次手术去除适量脂肪。结论被释放并下移的脂肪组织或被释放的眶隔脂肪组织和返折的眼轮匝肌充填于睑袋凹陷区,眶隔脂肪一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的形成加强了下眶前壁的张力,保证了眶内外的生理屏障及充填脂肪、肌肉的血供,使其在生理、解剖学方面,更趋于合理、自然,避免了术后远期内的组织因缺血退化而引起的组织退缩。  相似文献   

6.
探讨一种睑袋新术式 ,并进行睑袋分型的讨论。方法 在局麻下形成皮肤和眼轮匝肌 ,释放眶隔脂肪 ,将脂肪翻折后固定于眶骨缘 ,与翻转眼轮匝肌瓣缝合填充睑袋凹陷。结果 本组共 37例 ,男性 8例 ,女性 2 9例。年龄 36~ 6 2岁 ,睑袋及凹陷均得到纠正。结论 利用眶隔脂肪 -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的形成加强了下眶前壁的张力 ,保证了眶内外的生理屏障的形成及充填脂肪、肌肉的血供 ,本术式为一种安全 ,有效的睑袋矫治术。依据局部区域内组织张力程度对眼袋进行分型的理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眼部下睑袋松弛的美容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内侧眶隔脂肪释放填充眶睑沟状下陷,利用眼轮匝肌瓣与脂肪瓣结合,在眶隔与眼轮匝肌之间增加一层由脂肪和肌肉组成的复合组织作为衬垫,以增加组织厚度,弥补或缓解眼眶下陷.结果本组42例,其中33例医患双方均满意,4例下陷区矫正不足,5例下陷区矫正过度,再次手术去除适量脂肪.结论被释放并下移的脂肪组织或被释放的眶隔脂肪组织和返折的眼轮匝肌充填于睑袋下陷区,眶隔脂肪-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的形成加强了下眶前壁的张力,保证了眶内外的生理屏障及充填脂肪、肌肉的血供,使其在生理、解剖学方面,更趋于合理、自然,避免了术后远期内的组织因缺血退化而引起的组织退缩,增加了美感,达到了美客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皮瓣和肌瓣法(简称双瓣法)行睑袋成形术的操作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采用下睑成形术切口人路,分别形成皮瓣和肌瓣,在皮肤和眼轮匝肌表面与眶隔之间进行分离,直达眶下缘凹陷部,术中充分剥离松解弓状缘眼轮匝肌,特别是泪槽处眶下缘骨膜面的眼轮匝肌,将眶隔脂肪释放,缝合固定于眶下缘下方骨膜面上,行睑颊沟填充。然后设计眼轮匝肌瓣,将眼轮匝肌瓣上提和缝合固定,提升面中部使下睑区域达到年轻化效果。结果36例术后未出现血肿和下睑退缩现象。所有患者术后经3~18个月随访,均未出现睑外翻及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双瓣法既能矫正睑袋畸形,又能有效提升面颊部,达到面中部年轻化的效果,是一种较好的睑袋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9.
2002年5月以来,我院对5例睑袋整形术后出现的轻度睑外翻,采用外眦外侧局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瓣提紧的方法进行矫治,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例男 ,45岁 ,于 2 0 0 0年 8月因左睑袋成形术后 4h并发眼球进行性外突 ,视物模糊来院就诊。检查 :左眼上、下睑肿胀呈紫红色 ,尤以下睑显著 ,切口缝线处仍有渗血 ,角膜被肿胀的上、下睑遮挡 ;左眼视力 0 .2 ,右眼视力 1.0 ;左眶内压增高 ,眼球外突 ,固定 ,轻触痛明显 ,瞳孔直径 3 .6mm ,光反射迟钝。CT示左眶内眼球下后有一约 3cm× 4cm高密度影像 ,CT诊断“球后血肿”。急诊治疗 :⑴静滴止血药物 :5 %葡萄糖液 2 5 0ml,止血环酸 0 .2 5 g。⑵应用高渗剂 :2 0 %甘露醇 2 5 0ml静滴 ,以降低眶内压。⑶在眶周神经阻滞麻醉及…  相似文献   

11.
下睑老化的实质是组织的萎缩和松弛,临床上常将下睑老化表现分成四型:(1)下睑皮肤松弛;(2)眼轮匝肌肥厚;(3)眶内脂肪过多而致的脂肪膨出,或眶膈松弛致使脂肪疝出;(4)混合型。下睑成形术的术式较多,本文就下睑老化四个类型应采取的不同术式作了较详细的分析,提出皮肤松弛型可仅切除多余的皮肤。眼轮匝肌肥厚型可切除部分眼轮匝肌,并同时做眼轮匝肌内外眦悬吊术,以减轻下睑低张。而对眶内脂肪疝出或膨出的患者,大多不切除脂肪,只有当眶膈缩紧术仍无法改变下睑袋外观时,才采取切除疝出的眶膈脂肪的术式。同时还强调了颞部除皱术和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在下睑成形中所起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饶颖慧  杨晓林  赵绍明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8):935-935,i0004
睑袋是指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堆积较多所造成的下睑皮肤下垂而且臃肿的征象。我们在手术过程中经常遇到眼轮匝肌去除量不易确定。睑袋整复术后下睑板缺乏丰满的青春美。患者术后反映眼睛无神,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睑袋整复术入路方面做了一些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眶隔紧缩修复在睑袋成形术中的意义。方法对157例40岁以下的就诊者,采用3种术式:(1)单纯脂肪摘除;(2)脂肪摘除+眼轮匝肌悬吊;(3)眼轮匝肌悬吊+眶隔紧缩修复。分析术后6个月至5年的随访结果,观察手术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86例采用术式(3)者术后效果最好,均无复发;71例采用术式(1)或(2)者睑袋下半部在短期内有不同程度复发。结论40岁以下睑袋的成因是眼睑前壁薄弱松弛,睑袋出现术后复发者皆以前壁下半部为主,前壁下半部的加强叉以眶隔紧缩修复为最有效,眼轮匝肌悬吊的作用是加强前壁上半部及防止并发症发生。术式(3)手术后近远期效果均优于术式(1)和(2)。  相似文献   

14.
睑袋整复术后下睑退缩的矫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矫正睑袋整复术后并发的下睑退缩的理想方法。方法:对5例(8只眼)下睑退缩较轻者,单纯施行经眦眦固定术缩紧外眦腱使下睑缘上移复位;对15例(27只眼)下睑退缩较重者,施行经眦紫固定术同时行Hamra释放弓状缘和保留眶脂肪的下睑成形术,以在缩紧外眦腱的同时松解下睑眶隔和眶脂肪层的瘢痕挛缩,悬吊眼轮匝肌及提升中面部皮肤补充下睑前层不足。结果:术后14例(25只眼)得到6-12个月的随访,除1例(1只眼)较重的下睑退缩矫正不全外,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果:①经眦眦固定术是矫正轻度下睑退缩简单而有效的方法;②施行经眦眦固定术同时行Hamra下睑成形术是矫正较重度下睑退缩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睑袋整复术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睑袋(palpebral bags,eyelid pouches)是指因眶脂肪向前膨出而形成的袋状眼睑畸形(baggy eyelids deformity),上下眼睑均可发生,但以下睑最为常见。通常所说的睑袋一般指下睑袋。睑袋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生,常伴有下睑皮肤松弛。部分年轻人也可发生,多与家族遗传有关,一般下睑皮肤松弛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下睑松垂患者下睑袋整形术改良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睑松垂患者下睑袋整形手术的改良。方法:对121例(242眼)下睑袋患者进行整形手术,其中男性30例,女性91例,平均年龄51.2岁。针对下睑松垂患者下睑袋的病理特点,取下睑缘切口,垂直切开皮肤,暴露眼轮匝肌,向眶隔以远稍分离1~2mm,以45°角向下斜行将眼轮匝肌剖开,显露眶隔,去除疝出多余脂肪并重置,眶隔加固后,缝合皮肤切口。患者均于术后7天拆除切口缝线。结果:术后121例患者的下睑袋和下睑松垂均得到了满意的修复,随访3~24个月,眶下区均得到年轻化改善,下睑及睑缘形态自然,无下睑外翻和睑球分离。结论:改良的下睑袋整形技术,对下睑松垂患者的病理特点有比较强的针对性,是一种比较适合下睑松垂患者的下睑袋整形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下睑皮肤已有轻度松弛的 2 5~ 41岁中青年睑袋膨出者 19例 ,探讨一种无下睑切口瘢痕的睑袋整复新术式。方法 利用其尚好的皮肤弹性 ,根据皮肤结构重塑原理 ,设计结膜入路摘除眶隔脂肪 ,辅助外眦小切口行下睑皮肤皮下分离 ,真皮内切割 ,同时提紧眼轮匝肌。结果  19例随访 3~ 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对中青年这一特定年龄段本术式能在不留下睑切口瘢痕的条件下收缩下睑皮肤 ,提紧眼轮匝肌 ,避免单纯内切口可能遗留的下睑皮肤皱折松弛 ,可以取得满意的睑袋整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类型的睑袋整复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睑袋矫正的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6例睑袋依其局部病理解剖变化分为4种类型,各类型采用不同术式以切除、提吊、固定整复。结果:56例患者术后效果皆满意,未出现下睑外翻等并发症。结论:在睑袋整复术中应根据其不同的成因、局部病理变化而采用不同术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