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意义.方法 1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术后随访患者的疗效,总结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中围手术期护理的意义.结果 1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恢复正常工作或生活,复查颈动脉血流通畅,无再狭窄.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效果良好,其术前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治疗的基础护理措施,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关键,健康指导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3月CEA治疗的100例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吻合口渗血1例(有鼻咽癌放疗史,经二次手术后完全恢复);术后出现脑高灌注综合征6例,给予脱水、控制血压等处理后24~48 h缓解。结论 CEA围手术期认真配合医生并结合病人具体病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尽早发现异常表现并处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颈动脉内膜包括剥脱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行颈内动脉内膜包括剥脱术治疗的85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完善术前评估,术中合理应用辅助监测手段,术后防治重点并发症.结果 术后脑供血不足症状均改善,未出现偏瘫、脑出血、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年,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颈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联合电生理监测下行CEA治疗的85例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8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过度灌注致对侧肢体轻瘫1例,随访3个月至5年恢复正常,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CEA能够有效降低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病人的卒中风险,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病情监测并及时处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血管狭窄及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被证实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有效方法。2012年3月至7月,我科对1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施行颈动膜内膜剥脱术,术后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46~72岁,平均58岁。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疾病是血管外科中循证医学证据最充分的领域之一,10余年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的开展在国内进入高速发展期,大量资料证实,大多数脑卒中的发作是由于颈动脉分叉处的粥样硬化性栓子脱落而引起的栓塞或颈内动脉继发血栓所引起的脑梗死造成[1]。我院2013‐01—2014‐01对30例动脉粥样硬化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急性脑梗塞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动脉内膜剥脱治疗颈动脉狭窄引起的一过性脑缺血技术日渐成熟,其术后并发急性中风常 需手术治疗。一些学者受此启发,开始以该术式治疗颈动脉狭窄引起的急性脑梗塞。本文对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疗效在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20%~30%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形成所致[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降低其致残率和病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后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1月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治疗的70例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头颈部血管CTA或DSA检查,术中严格落实各项卒中预防措施,包括平稳控制血压,轻柔精细操作,顺序解剖、阻断、开放各血管,仔细清理斑块、内膜远端固定、严密缝合,返流压、体感诱发电位联合监测等。结果 2例(2.86%)术后出现脑缺血事件。无心肌梗死、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0个月,所有病人血管通畅、无狭窄,恢复良好。结论 轻柔精准操作、平稳控制血压、多项目监测等对防治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后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与颈动脉斑块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颈内动脉系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斑块类型进行划定,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浆和斑块组织提取物中Lp-PLA2含量后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检验显示,斑块类型对血浆Lp-PLA2水平有影响(P0.05)。进一步采用SNK-q检验显示,Lp-PLA2水平变化关系:无斑块组稳定粥样斑块组不稳定粥样斑块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与颈动脉斑块内Lp-PLA2表达相关性对比发现,2个部位该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1,P=0.008)。结论 Lp-PLA2可能是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的临床标志物,外周血与颈动脉斑块内Lp-PLA2表达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Lp-PLA2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期为诊断和治疗动脉硬化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01—2015-01就诊我院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同期选取健康者62例作对照,对2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血浆Lp-PLA2水平等进行分析,血浆Lp-PLA2和ACI患者常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p-PLA2水平与性别呈正相关,而与吸烟、饮酒史呈负相关(P0.05);而与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生化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Lp-PLA2水平与ACI患者常见部分危险因素有相关性,可能是ACI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 Lp-PLA2)和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收入本院神经内科102例脑梗死患者; 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分为不稳定型斑块组(54例)、稳定型斑块组(48例),并收入同时期的46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的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 检测血脂指标(TC、TG、LDL-C、HDL-C)水平; 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稳定型斑块组水平比稳定型斑块组要高(P<0.0001); 脑梗死患者的TC、LDL-C、TG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不稳定型斑块组水平比稳定型斑块组要高(P=0.0089),脑梗死患者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43)。Lp-PLA2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6(P<0.05),其临界值为56.75 μg/L时,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83.7%。结论 Lp-PLA2是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患者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血浆Lp-PLA2水平可预测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诊治的26例单纯亚临床甲减患者(甲减组),25例单纯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22例亚临床甲减合并脑梗死患者(甲减合并脑梗死组),以及2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共96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对所有患者的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CRP)含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 ),并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减合并脑梗组的hs-CRP、TC、LDL-C、IM T明显高于对照组、甲减组及脑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合并亚临床甲减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临床干预脑梗死合并亚临床甲减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含量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比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20例健康者血清Lp-PLA2含量,并根据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及梗死面积分别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度神经损伤、中度神经损伤和重度神经损伤3个亚组和小面积梗死、中面积梗死及大面积梗死3个亚组.分析血清Lp-PLA2含量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Lp-PLA2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神经损伤程度亚组和梗死面积亚组,组间血清Lp-PLA2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水平明显升高,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_2)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LA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LAA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对象LP-PLA_2水平,并同时检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生化指标,两组对象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斑块性质。结果 LAA组LP-PLA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患者中,随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增加,LP-PLA_2水平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AA组患者中随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加,LP-PLA_2水平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血浆LP-PLA_2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新型危险因素,其水平的高低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并能够辅助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F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508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颅外段及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l Thickness,IMT).评定标准:颈动脉IMT>0.9 mm或(和)颈动脉斑块定义为CAS.入院后24 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送检,测定Fg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记录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等病史,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大小.结果 按Fg水平分组(Fg≤3 g/L组、Fg>3 g/L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g>3 g/L组的危险度为2.04,年龄、Fg水平、高血压病史及吸烟史对CAS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g与CAS的相关性最强.结论 Fg水平与脑梗死患者CAS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作用可能强于其他的传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和100例同期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分别为86%和1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软斑和混合斑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无斑块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型患者中有软斑和混合斑的比例显著高于中型患者(P<0.05),中型患者显著高于轻型患者(P<0.05);轻型患者中无斑块和有硬斑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中型和重型患者( P<0.05);有软斑和混合斑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NIHSS评分显著高于有硬斑患者(P<0.05),有硬斑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NIHSS评分显著高于无斑块患者(P<0.05),有硬斑和无斑块患者在治疗3个月、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有软斑和混合斑的患者(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与老年脑梗死发病具有相关性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与患者的病情具有相关性,有软斑和混合斑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和生活能力缺失症状更加严重、预后情况更差,有硬班和无斑块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较轻,预后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观察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生成情况来预测斑块的稳定性,评估其与脑梗死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颈动脉超声检查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116例分为脑梗死组61例和无脑梗死组(对照组)55例,除常规超声检查外,根据斑块风险评分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2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显影程度,并分析不同显影程度分级斑块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将斑块不同显影程度分级与脑梗死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显影程度以Ⅲ级和Ⅳ级为主,占67.22%。非脑梗死组斑块显影程度以Ⅰ级和Ⅱ级为主,占80.00%。斑块新生血管不同显影程度分级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新生血管显影程度分级与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能有效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脑梗死发生间的关系,且无创、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颈动脉斑块灰阶中位数值(Grayscale median,GSM)对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初诊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n=28)和非脑梗死组(n=199); 收集首次住院的临床资料及三维超声颈动脉斑块指标灰阶中位数值(Grayscale median,GSM)、斑块体积(Plaque volume,PV)、斑块厚度(Plaque thickness,PT); 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超声指标水平的差异,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效能。结果 脑梗死组合并冠心病的比例(35.71% vs 19.09%)及空腹血糖[(7.37±1.32)vs(6.82±0.85)mmol/L]、餐后2 h血糖[(13.16±3.52)vs(11.97±2.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ype A1C,HbA1c)[(7.03±0.98)vs(6.55±0.33)%]、总胆固醇[(5.98±1.13)vs(5.41±0.9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3.42±0.65)vs(3.05±0.40)mmol/L]、尿酸[(360.01±76.87)vs(320.15±80.55)mmol/L]水平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颈动脉斑块的GSM[(35.24±6.92)vs(41.93±11.82)]均低于非脑梗死组(P<0.05),颈动脉斑块PT,PV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DLC,HbA1c、颈动脉斑块GSM是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比值比分别为36.073、4.205、0.852(P<0.05)且四项指标单独或联合均对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具有预测价值,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结论 初诊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GSM降低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GSM联合实验室指标LDL-C,HbA1c能够进行脑梗死发病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