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方法对4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1次成功切除肌瘤,手术时间(32.6±6.1)min。术中出血量(34.6±14.6)m L。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水中毒、子宫穿孔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前血红蛋白值和血清钠值与术后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术后46例患者获3~6个月随访,44例月经已恢复正常,2例明显好转。彩超扫查提示宫内无异常回声。12例要求妊娠的患者中,7例成功妊娠。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操作方便、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又保证了子宫的完整性,是子宫黏膜下肌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肿瘤,发生率为20%~30%,各型肌瘤中粘膜下肌瘤约占10%~15%。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孕等是黏膜下肌瘤的主要临床症状和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运用,对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治发挥着重要作用,既保留了子宫又切除了肌瘤。2010-01—2013-01,我站对6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下切除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8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 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 1998年12月~2000年3月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8例,有蒂黏膜下肌瘤脱出至宫颈管外、宫腔内粗蒂黏膜下肌瘤、宫腔内细蒂黏膜下肌瘤及宫腔内壁间内突肌瘤分别用不同方法切除,分析手术情况、手术效果、并发症预防、术后妊娠等情况. 结果切除黏膜下肌瘤89个,肌瘤直径0.8~5.0 cm,(3.2±0.6)cm.手术时间5~85 min,(26.8±14.2)min.7例(2例Ⅰ型、5例Ⅱ型)因肌瘤较大,电切时间较长,出血80~200 ml,(120±10)ml;余61例出血5~50 ml, (30±5)ml.1例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经强心、利尿及补钠等治疗后痊愈.12例要求生育者5例妊娠,术后妊娠时间15~55个月,(23±2)月.TCRM总满意率(很满意 满意)97.1%(66/68). 结论 TCRM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金标准术式,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加强术中监护,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下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2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应用宫腔电切镜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将应用开腹手术方式治疗的22例患者作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2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1次完成手术,无子宫穿孔、出血及肠管损伤发生。术后随访4~24个月,有效率100%。观察组手术时间(16.4±4.6)min,对照组为(106.5±36.9)min,(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20.2±6.6)ml,对照组为(96.1±49.5)ml,(P0.01)。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4.3±0.8)d,对照组为(8.3±2.5)d,(P0.01)。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7.3±4.8)h,对照组为(35.3±15.7)h,(P0.01)。结论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无远期后遗症、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阴道流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0型、Ⅰ型肌瘤均一次切净;1例Ⅱ型黏膜下肌瘤由于瘤体较大,未能全部切除。本组手术时间12~53 min,术中出血量17~38 m L,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21~47 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6~27 h。未发生子宫穿孔、肠管损伤、出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随访8~12个月,其间患者贫血、痛经、月经过多等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其中2例有妊娠要求的患者成功受孕。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03—2018-02间周口永善医院收治的4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直径≥5 cm),均予以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结果 4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其中0型及Ⅰ型均一次切除。7例Ⅱ型患者中5例一次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术中及术后未发生宫腔穿孔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41.58±5.60)min,术中出血量(49.23±8.16)mL,术后住院时间(4.89±0.79)d。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平滑肌瘤。出院后患者均获6个月的随访,其间痛经、月经量多及贫血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复查超声无新肌瘤生长及原肌瘤部位复发或残余肌瘤增大等病例。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2月16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根椐肌瘤类型,选择不同的电切方式进行切割,对出血严重、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同时行子宫内膜电切。结果16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5~65min,(27.6±12.1)min;术中出血量8~50ml,(40.1±10.2)ml。子宫穿孔2例,低钠血症3例,术后一过性发热5例。168例随访1~24个月,(16.0±5.3)月,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满意率95.2%(160/168)。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预处理,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严密监测及娴熟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8例多发性微小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并给予术前健康教育,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出血情况、膨宫液出入量及药物不良反应,术后随访等护理措施。结果7例一次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肌瘤数目过多,患者年龄较轻且未婚,仅切除绝大多数肌瘤。术后随访2~26个月,除2例患者术后有轻微宫腔粘连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月经异常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例患者术后正常妊娠。提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多发性微小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可保留子宫,而恰当的护理配合是预防并发症和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2002年1月~2004年7月,我院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3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和40例子宫内膜息肉,其中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31例,TCRM联合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the endometium,TCRE )7例,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 TCRP)35例,TCRP联合TCRE 5例. 结果 78例均一次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400 ml 2例,水中毒1例,无子宫穿孔及术后感染.术后1、3、6、12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时进行手术效果评定,闭经8例 (10.3%),点滴月经12例 (15.4%),少量月经33例 (42.3%),正常月经量22例(28.2%),无改善3例(3.8%). 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4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1次成功切除肌瘤。手术时间(33.2±5.4)min。术中出血量(36.4±15.3)m L。住院时间(11.3±2.4)d。未发生子宫穿孔、大出血、水中毒、周围脏器组织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月经均恢复正常,贫血得到纠正,患者的满意度100%。结论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操作方便、病变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能保证子宫的完整性,应作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不同分型较大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2—2014-04间就诊的120例较大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子宫肌瘤类型分为0型(16例)、I型(36例)、II型(68例)。观察统计不同类型子宫肌瘤实施宫腔镜电切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II型肌瘤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膨宫液用量与0型和I型肌瘤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类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1 a,三种类型肌瘤患者月经过多控制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不同类型较大黏膜下子宫肌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好。  相似文献   

12.
对8例多发性微小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并给予术前健康教育,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出血情况、膨宫液出入量及药物不良反应,术后随访等护理措施.结果7例一次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肌瘤数目过多,患者年龄较轻且未婚,仅切除绝大多数肌瘤.术后随访2~26个月,除2例患者术后有轻微宫腔粘连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月经异常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例患者术后正常妊娠.提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多发性微小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可保留子宫,而恰当的护理配合是预防并发症和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合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3例子宫黏膜下肌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27例)和观察组(n=36例)2组,2组均进行宫腔镜粘膜下肌瘤电切术。其中观察组在手术后常规口服(北京紫竹药业)米非司酮。结果手术后6个月复查,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非司酮配合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3-01间随机将6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n=33例)和对照组(n=3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观察组使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操作方便、术后恢复快并可保证子宫的完整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切除大子宫黏膜下肌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宫腔镜切除大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黏膜下肌瘤切除术116例.根据切除最大肌瘤径线分为2组:对照组最大肌瘤径线<5 cm,研究组≥5 cm.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并发症和术后疗效. 结果 94.4%(101/107)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正常,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6%(3/116).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分别(29.8±11.9)min、(57.7±28.4)min(t=7.483,P=0.000);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150 ml(中位数50 ml)和5~200 ml(中位数15 ml)(Z=-6.151,P=0.000);膨宫液用量(2 857±1 625)ml、(5 171±2 238)ml(t=6.220,P=0.000);并发症发生率0、8.8%(3/34)(χ2=4.338,P=0.037);2组术后月经紊乱恢复率和肌瘤复发率分别为100.0%(32/32)和92.0%(69/75)(χ2=1.411,P=0.235),9.4%(2/32)和13.3%(10/75)(χ2=0.063,P=0.802). 结论宫腔镜切除大子宫黏膜下肌瘤,创伤小,疗效确切,但手术难度大,容易发生术中并发症,需要准确的术前评估,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完善的术中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护理经验,为制定规范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60例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通过回顾性分析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例患者因手术时间过长及其他不明原因出现肺水肿,暂停手术后转入ICU治疗,后经再次手术治疗痊愈出院。2例患者术后出现电解质紊乱、水中毒症状,由于及时发现、治疗及护理干预,痊愈出院。其余患者手术顺利、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严格护理是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双极汽化电切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7年12月经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为黏膜下子宫肌瘤456例,其中0型241例,I型138例,Ⅱ型77例,肌瘤大小:1.0~2.0cm341例,2.1~4.0cm86例,4.1~6.0cm29例,行宫腔镜下双极汽化电切术,341例〈2cm肌瘤经微型电极切割,115例〉2cm肌瘤应用环形电极切割(其中16例B超监护下完成手术)。结果手术时间9~55min,(32.9±16.7)min;切下组织重量5~55g,(30.2±8.2)g;出血量5—100ml,(48.1±12.7)ml。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431例(94.5%),经期缩短,经量减少;5例(1.1%)有部分残留肌瘤,均为Ⅱ型子宫肌瘤。术后24个月42例有生育要求者15例术后妊娠,206例贫血术后贫血得到纠正,血红蛋白均升至正常范围;81例痛经者,42例症状消失,19例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20例无变化。结论宫腔镜双极汽化电切处理黏膜下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随道宫腔镜手术的日趋完善和进步,以往子宫粘腊下肌瘤的开腹手术现已被微创手术替代.1999年7月-2001年4月我院行宫腔镜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致严重低钠血症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内突型肌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无须切除子宫等优点[1].目前,宫腔镜电切术一般采用单极电切系统,应用低黏度非电解质灌流液膨宫,5%葡萄糖溶液最常用.大量灌流液在短期内迅速吸收可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发生率4%~5%,可导致15%~40%的患者死亡率[2].我院行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导致严重低钠血症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宫腔镜冷刀术应用于有生育要求的黏膜下肌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黏膜下肌瘤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宫腔镜冷刀系统切除黏膜下肌瘤术,设为冷刀治疗组(40例),另一组接受等离子电刀电切系统切除黏膜下肌瘤术,设为对照电切组(40例)。将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肌瘤切净率、妊娠情况、宫腔粘连发生率、炎性因子等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电切组、冷刀治疗组中肌瘤直径3~5 cm与肌瘤直径≤3 cm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妊娠方式占比、妊娠结局发生率、肌瘤切净率组内、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冷刀治疗组中肌瘤直径≤3 cm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电切组≤3 cm患者(P<0.05);冷刀治疗组中肌瘤直径3~5 cm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电切组3~5 cm患者(P<0.05)。冷刀治疗组的总妊娠率高于对照电切组(P<0.05)。术后6、12个月,冷刀治疗组的总粘连率低于对照电切组(均P<0.05)。对照电切组术后1个月的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