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中34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12例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术。手术时间(58.78±14.64)min,术中出血量(64.22±26.51)m 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54±0.39)d。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10.56%),其中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及局部理疗痊愈。不完全性肠梗阻2例,经禁食、胃肠减压等处理后顺利缓解。1例阑尾区残余脓肿,经超声引导穿刺引流后痊愈。未发生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出血等其他并发症。住院时间(15.97±4.09)d。结论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及时确诊并实施合理手术方式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常见的穿孔原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坏疽穿孔阑尾炎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7~45 min,平均(20.05±4.23)min。患者住院时间5~9 d,平均(5.82±1.03)d。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率为8.0%,经更换敷料后7~13 d愈合出院。本组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且穿孔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术中对腹腔进行探查并将脓液、渗出液完全吸净,提拉阑尾并将系膜显露,应用电凝钳将阑尾系膜切断并对阑尾根部双重套扎,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留置引流管。结果本研究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2.07±14.86)分钟,术中出血量(17.11±5.36)ml,肠功能恢复时间(19.96±7.37)小时,住院时间(5.38±1.91)天,术后下床开始活动时间(14.24±2.93)小时,留置引流管时间(3.41±0.85)天;60例患者均伴有腹腔脓液存在,同时有阑尾坏疽及化脓。阑尾穿孔位于体部者47例,穿孔位置为根部者8例,穿孔位置为阑尾远端者5例。阑尾穿孔位于体部的所有患者术中行结扎阑尾残端均获得成功。穿孔位置为根部者无法进行结扎,将阑尾切除后对残端破口进行"8"字缝合,然后包埋处理。5例盲肠壁伴有严重水肿者无法行包埋处置,需拉拢覆盖缝合大网膜、周围脂肪组织。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内出血及脓肿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阑尾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术中视野好,创伤度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术后腹腔镜下对阑尾显露时,需要手术操作者具备熟练的缝合结扎操作技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应用,腹腔镜手术技术已成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43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及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118例(LA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125例(OA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切口出血、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盆腔脓肿和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 LA组与OA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切口出血和盆腔脓肿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A组比较,LA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进食时间早(P0.01),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术后切口感染及肠粘连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但住院费用明显增加(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具有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明显优势,住院费用增高是其仅有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L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实施LC,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顺利完成LC。2例患者因胆囊暴露不佳、胆囊三角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87.32±23.26)min,术中出血量为(118.40±21.40)mL,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为(2.40±1.09)d。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皮下气肿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例)。本组未发生肝胆管损伤、胆漏等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5.22±1.04)d。术后随访6~8个月,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LC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创伤小,疗效确切,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病人16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78例,采取腹腔镜手术,开腹组85例,采取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腔脓肿、残端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手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2例接受阑尾切除手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予以术前心理干预、术后病情观察及并发症护理干预等围术期各项精心护理措施。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2例切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5.46±2.00)d。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对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手术患者精心做好围术期的各项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均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所有患者CT检查资料完整,且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结果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无失败病例;术后病理学报告发现单纯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9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3例,患者阑尾脓肿患者18例;增强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8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7例,患者阑尾脓肿患者15例。CT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准确率为64.28%;CT诊断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准确率为94.11%;CT诊断阑尾脓肿的准确率为93.33%。结论螺旋CT平扫加增强可以快速准确地显示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可以作为拟诊急性阑尾炎而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2—2019-02间在上蔡县人民医院行阑尾切除术的7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6-02—2017-02间行传统开放手术的32例患者作为开腹组,将2017-03—2019-02间行LA的38例患者作为腔镜组。比较2组的手术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物使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实施LA治疗,术后康复时间短、并发症风险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部普外科收治的48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的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术前资料、手术资料和术后相关资料,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48例患者中,有2例因腔镜下缝合困难中转开腹(4.2%),46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95.8%);手术时间(70±21)min,术中出血量(28±1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3±15)h;术后腹腔引流管前2 d的引流量较多,拔管时间为术后3~5 d,平均4 d;出院时间为术后3~10 d,平均5 d。术后第1天所有患者均有发热,体温较术前高,3 d后体温逐渐正常,白细胞计数也表现为同样的趋势。术后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0例切口感染,4例腹腔感染,1例肠梗阻,通过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无再次手术患者。术后48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6个月,均未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及手术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92例经脐单孔L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无特殊器械。结果:92例患者中83例成功施行单孔LA,成功率90.2%。术中出血量10~34 ml,平均(15.26±5.36)ml;术后排气时间8~28 h,平均(14.12±2.46)h;住院2~7 d,平均(3.0±1.81)d,92例均治愈出院。术后病理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7例、慢性阑尾炎16例、化脓性阑尾炎20例、坏疽性阑尾炎9例。83例随访3~12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LA对器械要求不高,可在基层医院开展,并以腹部切口少、美观、术后康复快等特点逐渐被患者尤其年轻女性患者所接受,能较好地避免开腹手术切口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阑锁阑尾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残余脓肿(PAIAA)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对2003年-2006年7月共763例阑尾切除术,其中75例坏疽穿孔阑尾炎,术后5例发生腹腔残余脓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例均治愈出院,3例经抗感染保守治疗脓肿逐渐吸收而愈,2例手术引流后治愈。结论坏疽穿孔阑尾炎术后易发生腹腔残余脓肿,术中术后的正确处理是可以减少阑尾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困难性阑尾炎的经验与教训。方法: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为84例困难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均采用三孔法施术,术中采用分离钳、吸引器细致搔刮、推剥、吸引的方法分离阑尾周围的大网膜及肠管;双极电凝处理阑尾系膜(顺行或逆行)或单纯剥除阑尾黏膜层;圈套线套扎或可吸收线缝扎阑尾根部。结果:83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死亡。手术时间平均(44±20)min,术后平均住院(5.0±1.4)d。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切口感染,换药后愈合;1例粪漏,经过充分引流后愈合。随访12~36个月,平均(26.07±7.77)个月,2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余者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困难性阑尾炎安全、可靠、可行、微创、并发症少。术者必须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术中耐心细致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在治疗小儿重症阑尾炎(化脓、坏疽和穿孔)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小儿重症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0例小儿重症阑尾炎随机分为腹腔镜联合中药组(中药联合组)及腹腔镜手术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为(14.8±6.6)h,短于单纯腹腔镜手术组(28.5±6.8)h;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共11例,低于单纯腹腔镜手术组31例(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具有提高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机体恢复快,且术后出现不良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05—2017-12间在沁阳市中医院接受LC的40例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38例顺利完成LC。手术时间(68.23±18.45) min,术中出血量(40.24±19.18) m 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2.54±4.38) h。2例因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暴露不满意而中转开腹完成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其中:腹壁戳孔皮下气肿1例,肩背部疼痛2例,均未予特殊处理,分别在72 h内自行消失。未发生切口感染、胆汁漏及肝外胆管损伤等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5.18±1.04) d,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实施LC,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势。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把握好中转开腹的时机。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行LA治疗493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阑尾炎22例,化脓性阑尾炎316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34例,慢性阑尾炎21例。结果:493例LA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61min,平均36.5min,术中出血2~10ml。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4例戳孔感染,经换药后痊愈,2例术后阑尾残端漏,保守治疗5~7d后治愈。住院3~7d,平均4d。结论:LA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术后切口平整、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进腹壁切口缝合术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作者对本组91例患者采用连续外翻缝合部分腹膜、不单独缝合肌层、均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改进腹壁切口缝合术的方法。结果:本组91例阑尾切除患者,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7例,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64例(伴阑尾穿孔23例),90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者切口感染,感染率1.09%。结论:阑尾切除术应用改进腹壁切口缝合术操作简单、易行,能有效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9月对36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施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探查腹腔,吸净脓液及渗液,提起阑尾显露系膜,用双极电凝钳切断阑尾系膜,编织线双重套扎阑尾根部,阑尾残端予以荷包包埋,放置腹腔引流。结果 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45~115 min,平均65 min。术后引流管留置2~4 d。术后5~7 d出院。33例随访3~6个月,无腹痛、腹胀等表现。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安全、有效,可直视下腹腔冲洗,放置准确有效的引流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免气腹腹腔镜技术治疗妊娠期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为16例妊娠期阑尾炎患者施行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并随访至其分娩,观察母婴结局。结果:16例手术均在免气腹腹腔镜下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40±17)min;术中出血量5~20 ml,平均(11±3)ml;术后排气时间3~24 h,平均(8±5)h;住院4~10 d,平均(6±2)d。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病理示:单纯性阑尾炎2例,化脓性阑尾炎12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例。孕妇均随访至分娩,无一例流产、早产、死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妊娠期行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孕妇及胎儿均是安全、可行的,使妊娠期阑尾炎患者得到微创手术的机会。随着免气腹装置的不断改进,腹腔镜操作手术经验的累积,手术操作难度下降,手术时间缩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6年间收治的35例妊娠阑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5例均治愈出院,其中14例睡手术切除阑尾,术后未发生伤口感染、流产及早产等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为单纯性阑尾炎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例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5例,21例行保守治疗,仅1例在保守治疗痊愈后2个月阑尾炎复发,经行阑尾切除术后治愈出院。结论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处理本病的关键。对于诊断明确,症状、体征严重的患者,不论妊娠周期如何,手术治疗为首道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