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谭莹  何国厚  王磊  曾静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2):99-100,103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的关系,并探讨不同斑块性质与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出伴有颈动脉斑块的脑卒中患者162例,根据斑块分型,易损斑块73例,稳定斑块89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70例,检测其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脑卒中患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_C)及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血浆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升高(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血脂水平异常密切相关,而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可影响血脂代谢并且是脑卒中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个体优化调脂及逆转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治疗在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与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经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将脑卒中患者120例分为4组:内膜增厚组22例,硬斑块组23例,混合斑块组40例,软斑块组35例,对照组26例。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结果颈动脉内膜增厚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硬斑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的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探讨其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对照组为与脑血管病无关的同期住院患者50例,所有研究对象测空腹血糖(FBS)、血脂及Hcy水平,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动脉。比较脑卒中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硬化组与颈动脉正常组血清Hcy水平变化。结果脑卒中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升高者分别有38例和8例,占59.38%和16%;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7.07±7.68)μmol/L和(10.12±3.27)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脑卒中组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P0.05)。脑卒中患者Hcy水平与血脂无相关性,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 mal—media thickness,I MT)呈显著正相关性(r=0.824,P0.001)。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早发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测定血清Hcy水平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科自2006年3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58例,于人院后次晨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同时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对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将患者分为轻症组(mRS≤3分)、重症组(mRS>3分),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5μmol/L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Gy),比较两组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及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比例,并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共847例,平均mRS为1.73分;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共411例,平均mRS为4.18分.轻症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7.7±3.9)μmol/L;重症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37.9±4.4)μmol/L.两组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比例分别为9.4%和30.1%,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O.041,P<0.01).结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对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既可预防脑卒中,又对改善卒中预后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易损斑块不可预测的突然破损、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已有研究发现存在颈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检测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及46例正常人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对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0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西区2013年6月~2014年6月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6例,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无,测定内中膜厚度及其最大斑块厚度。在发 病4 d内检测其血清HCY浓度。患者按照有无斑块分为斑块组(n =152)和无斑块组(n =44)。组间比 较采用秩和检验,HCY与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 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无斑块组(n =44)的HCY中位数是11.6 μ mol/L,斑块组(n =152)的HCY的中位数是14.0 μ mol/L,秩和 检验P =0.011。Spearman相关检验发现HCY与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0.247, P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8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50~1.131,P =0.0001]、男性性别(OR 4.304,95%CI 1.738~10.660,P =0.002)、高血 压史(OR 3.864,95%CI 1.750~8.534,P =0.001)是影响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CY(OR 1.026, 95%CI 0.973~1.081,P =0.344)对斑块形成的影响无显著性。但是,对于非心源性脑梗死亚组 (n =183)分析发现HCY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267,95%CI 1.006~1.430,P =0.003)。 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斑块组血清HCY高于无斑块组,血清HCY与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呈正 相关。在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HCY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参照TOAST分型标准将2011-08—2013-12我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LAA)、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SAO)、心源性脑卒中(CE)、其他少见病因型脑卒中(SOE)、不明原因型脑卒中(SUE)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及异常例数。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2)LAA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异常例数高于其余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AO组、CE组、SOE组、SUE组之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异常例数无显著差异。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升高,且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患者的升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检测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及46例正常人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原因及其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对16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无及其超声特征,测定内中膜厚度。检测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清抗磷脂抗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患者分为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斑块组又分为稳定斑块亚组和不稳定斑块亚组。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同型半胱氨酸在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年龄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稳定和不稳定斑块亚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无斑块组和斑块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分别是13.0±6.8μmol/L和18.4±12.6μmol/L(P=0.042)。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年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高血压、脂代谢紊乱一样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非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CS)病因学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180例ICS患者为病例组,根据其TOAST病因学分型进行分组,并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将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LAA型)患者分为颅内病变组、颅外病变组和颅内外病变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Hcy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糖(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627,P0.05);血浆Hcy水平仅与受试者的年龄(标化回归系数=0.386)呈正相关性(t=3.862,P0.05);吸烟史(OR=9.134)、饮酒史(OR=1.387)、高血压(OR=11.687)、TC水平(OR=1.517)、LDL水平(OR=2.998)、Hcy(OR=1.156)均与ICS发病呈正相关性(P0.05);LAA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研究对象(q=3.628~5.126,P0.05);颅外病变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颅内病变组或颅内外病变组(q=5.155、4.827,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的升高是I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与LAA型ICS及颅外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而其水平与其他传统因素无关,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及时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颅内病变组或颅内外病变组(q=5.155、4.827,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的升高是I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与LAA型ICS及颅外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而其水平与其他传统因素无关,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及时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中风与主动脉弓及颅内外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主动脉弓及颅内外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点。以进一步认识缺血性中风的病因。方法 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经食道超声(TEE)检查主动脉弓;同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了颈动脉超声、TCD、头部CT检查,部分患者还检查DSA及MR。结果 89例患者中52例(58.4%)发现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AAA)。轻度病理性改变11例(12.4%),中度18例(20.2%),重度23例(25.8%)。45例(50.6%)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AAA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病率(37例,71.2%)明显高于无AAA组的患者(8例,21.6%),OR=3.291,P<0.001。TCD检查异常有54例(60.7%)。在AAA组中TCD的异常率也高于无AAA组(69.2%:48.7%,OR:=1.423,95%CI:O.976-2.076)。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高龄组、男性、糖尿病史,吸烟史组AAA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AA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学中是一个应该值得重视的潜在栓塞源。具有高度危险性的颈动脉病变同样具有高度危险的主动脉病变。颈动脉斑块性病变多,严重狭窄的少,可能是构成我国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个特点,而且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并不像以往所示以颅内段为主。高龄,男性,糖尿病史,吸烟史是AAA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方法对76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和80例完全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测定,比较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同时期完全性脑卒中患者。结论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有关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预测及评价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121例ICD患者和95例正常对照者,检测血清RBP水平;同时检测ICD组、对照组患者血清UA和血浆DD、FIB水平。对于ICD患者结合其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又分为无斑块组(57例)、颈动脉稳定斑块组(32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32例);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清RBP水平。结果 ICD组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ICD患者中,颈动脉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RBP水平较无斑块组有明显升高(均P0.05);另外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血清RBP水平显著要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RBP水平与UA、DD、FIB水平无相关性(r=0.149、0.056、0.065,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P是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一个危险因素(OR=2.318,95%CI 0.007~0.721)。结论血清RBP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可能与IC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01-2013-10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动脉超声检查受检者有无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其程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所有入组对象血小板参数各项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伴颈动脉狭窄卒中组血小板计数(PL T )最低,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最大(P<0.05);颈动脉狭窄患者PLT、MPV及PDW较不伴颈动脉狭窄者均有显著差异(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伴动脉狭窄组血小板参数比较,仅MPV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MPV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及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循环动力学(CVA)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VA检测仪分析120例急性期和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IMT,IMT/D比率及CVA各项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IMT/D比率均明显大于健康成人;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组Vmean,Qmean比色性期组明显降低,而R,DR明显增高,超早期组CV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期组。颈动脉IMT及IMT/D比率与Vmean,Qmean呈显著直线负相关,与R,Zc呈显著直线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IMT及脑循环动力学的检测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extracranial carotid plaque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isk factors and carotid plaque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We consecutively recruited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0 to September 2002. Neurologic signs and a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agnosed ischemic stroke. All subjects underwent a carotid ultrasonography.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isk factors that independently con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carotid plaques. RESULTS: Carotid plaques were identified in 76.2% of the patients and bilateral plaques were found in 58.2%. These lesions were more frequent in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Japanese reports. The risk factors that independently con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extracranial carotid plaques were hypertension, age, smoking and past history of ischemic strok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extracranial carotid plaque is increasing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