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12例该类骨折,均采用后侧入路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按照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3例。结论后侧入路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显露、内固定可靠,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后内侧入路治疗后内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后侧入路治疗后内侧胫骨平台骨折11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采用单一的后方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结果复查期限为1~8 a,所有患者均取得优或良的结果,且采用这种方法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后侧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后内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经后外、后内入路直视下复位后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3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3±4.21)个月.末次随访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复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后侧双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后髁骨折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6~52岁,平均42.3岁.按罗从风[1]三柱分类,骨折全部波及胫骨平台后内侧髁及后外侧髁. 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8周,平均16.2周;完全负重时间为18~28周,平均22.3周.术后32周采用HSS[2]膝关节评分为84~92分,平均87.3分. 结论 膝关节后侧双切口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有利于平台后髁骨折直视下复位和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复位准确、内固定安装方便、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改良后侧切口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16年1月~2019年2月,对25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采用改良后侧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取俯卧位,行后外侧切口,经肌间隙进入,无需显露神经、血管,直视下复位骨折端,充分植骨,在比目鱼肌深层将预弯后桡骨远端掌侧T形钢板潜行插入,螺丝钉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单纯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本院共收治单纯胫骨后侧平台骨折12例,其中9例采用手术治疗,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结果经12~18个月(平均15.5个月)随访,9例全部愈合。根据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SS评分标准:优7例,良2例。结论后侧入路治疗单纯胫骨后侧平台骨折能较充分地暴露骨折面和骨折块,能提供较广阔的操作空间,有利于进行骨折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前侧联合后侧入路治疗累及后侧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侧联合后侧入路对17例累及后侧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测量术后即刻、6个月、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末次随访时采用Rasmussen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17例均获随访13~28个月,平均19.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9周,平均14.7周。术后即刻、6个月、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25.3±3.1)分。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后侧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手术技巧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采用取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切口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15例均获随访6~48个月,平均15.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简便有效、安全,该入路是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arlson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15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行Carlson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做疗效分析。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愈合后以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骨折愈合后HSS评分72~94分,平均85.3分。结论 Carlson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对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可以很好的显露并复位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合并后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08—2012-12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1例伴有后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首先取后内侧入路稳定内侧柱,将后髁复位后选用克氏针、螺钉或钢板进行固定;外侧平台骨折采用常规前外侧入路复位固定骨折,存在骨缺损的患者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31例均获随访10-24个月,平均13.8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4.7周。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14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83.9%。1例出现小腿内下方感觉麻木,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对于合并后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便于操作,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后内侧入路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a)成人下肢标本25个,其中福尔马林固定标本20个,新鲜冰冻标本5个,解剖观察并测量与胫骨近端后内侧入路相关的主要血管、神经的走行特点,膝关节后内侧主要肌肉、韧带的分布;b)新鲜冰冻下肢标本5个,按照改良的入路进行模拟手术,评估该入路的可行性。c)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临床应用该入路治疗涉及后内侧髁的胫骨平台骨折13例,按AO分型,41-B-1.3.2型2例、41-B-3.2.2型2例、41-C-1.3型4例、41-C-3.3型5例;俯卧位经该入路治疗胫骨平台B型骨折,仰卧位经该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C型骨折,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a)改良胫骨近端后内侧入路的手术切口全长均不经过腘窝主要神经、血管;深层经腓肠肌内侧头内侧与半膜肌复合体及腘肌间隙,腘肌下剥离保护了外侧的血管神经束;膝下内侧动脉影响了显露,必要时可予结扎。b)临床应用13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改良的胫骨近端后内侧入路具有暴露直接、充分,安全性高,解剖简单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有效入路。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统计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探索对应的防治措施。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2001年1月至2014年5月,获取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文献。通过R软件Meta软件包中的Metaprop函数进行统计分析,记录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其中前瞻性研究9篇,回顾性分析15篇。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复位不良、关节僵直、关节炎,其发生率分别为6.3%[95%CI(0.04;0.09)]、2.5%[95%CI(0.02;0.04)]、9.3%[95%CI(0.06;0.14)]、4.4%[95%CI(0.03;0.08)]、10.2%[95%CI(0.07;0.15)]。结论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复位不良、关节僵直及关节炎等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预后影响显著,围手术期需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4.
胫骨平台塌陷和劈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塌陷和劈裂骨折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对33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分析,按Schatzker分类方法,Ⅰ型4例,Ⅱ型8例,Ⅲ型7例,Ⅳ型7例,Ⅴ型5例,Ⅵ型2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必要时植骨。结果:3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4年。按Merchant标准综合评分,优良率90.32%。结论:CT、MRI和关节镜检查有助于全面评价骨折区域的整体情况。术中将塌陷的胫骨平台整体抬高复位,充分而准确地植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及骨折后畸形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37例(男31例,女6例),从受伤或第一次手术至本次手术时间平均28.5个月(1个月~6年)。34例行截骨、软骨面抬高、植骨和内固定术;3例同时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结果平均随访62.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屈曲角度比健侧平均减少(15.7±7.5)°;疗效按Merchant评分,优20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91.9%。结论应综合患者的年龄、病情考虑手术方案;依靠胫骨的解剖形态X线检查具有诊断可靠、方便的优点;对手术难度要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1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186例 (189处 ) ,根据骨折类型并结合主骨折块与塌陷部位选择切口显露及有限切开部位 ,术中单纯空心钉、松质骨螺钉或螺栓固定 5 1处 ,T型、L型或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固定 89处 ,复合固定包括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加T板、L板或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 4 9处 ;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的骨缺损应用髂骨或人工骨植骨 10 1处。结果  178例获得随访 ,骨折均在 12周内愈合 ,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优 96例 ,良 6 8例 ,可 11例 ,差 3例 ,优良率 92 %。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需依据骨折类型 ,遵循分期治疗原则 ,满意的疗效取决于 :①关节面平整、下肢力线和关节韧带连续性的恢复 ;②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骨缺损必须植骨支撑 ;③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有效内固定 ;④妥善处理软组织包括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 ;⑤适时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A 66‐year‐old woman had sustained crush injury 3 hours prior to her presentation to our hospital. The diagnosis was defined as 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of the right knee (Schatzker III). Supine position was set up and a pad was put under the affected hip. After sterilization of the surgical field the sterilized sheets were placed beneath the leg in order to be higher than the other side. A rolled sheet was put under the knee joint so that the knee joint was flexed around 30° to 40°. After the surgical field was draped the skin was incised. Iliotibial band was incised by blade (not by electrotomy) and sharp dissection was performed in the Gerdy's tubercle. Capsulotomy was made by cutting the tibial meniscal ligament. Then the meniscus was tagged superiorly and the articular surface was clearly visualized. A window was made in the lateral cortex beneath the plateau, so the impacted fragment was elevated through the window. The metaphyseal void was filled by bone allograft. The placement of the raft‐screw plate must be ensured that the raft screws passing the plate could purchase the subchondral bone. After perfect placement of the plate was defined, the femoral distractor was removed and the knee joint was relaxed. It was ensured that the alignment of the lower leg was normal, and then the other screws were inserted. Following placing drainage in the wound the iliotibial band was closed and the subcutaneous soft tissue and skin were closed in layer.  相似文献   

18.
胫骨平台骨折与创伤性关节炎的防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受损关节面软骨的早期修复和严重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重建。方法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除重视骨折复位外,对部分剥脱、掀起的关节软骨予以复位并采用丝线或细钢丝抽出缝合修复,对缺如软骨裸露关节面,根据其大小、深浅分别用骨形成蛋白-纤维蛋白粘合剂(BMP-FS)复合片或附以带蒂骨膜瓣翻转修复。结果本组有9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包括3例严重的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对此3例严重晚期创伤性关节炎采用BMP-FS覆盖,术后随访6~24个月,关节面及关节间隙恢复正常,疼痛消除,膝关节屈伸增加30°。结论BMP-FS可用于修复早期关节面软骨缺损和晚期严重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膝部多平面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部多平面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膝部多平面骨折64 例中,男性58 例,女性6 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应用加压钢板或“L”型髁钢板配合骨栓和松质骨螺丝钉进行二维或三维整体固定。结果:术后解剖复位47 例,力线满意17 例,随访48 例,时间为6 ~50 个月,膝关节功能屈曲> 70°者占77 .1 % 。结论:采用切开复位二维或三维内固定治疗膝部多平面骨折是必要的,为获得满意疗效,关键在于:(1) 早期解剖复位;(2) 二维或三维整体牢固固定,以便早期功能锻炼;(3) 伴有多发损伤应同一期处理;(4) 提倡术后早期非负重性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0.
秦晖  安智全  姜朝来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2):1073-1076
目的比较经前侧和后侧入路手术治疗新月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30例新月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前路手术治疗18例(A组),后路手术治疗12例(B组)。A组:男11例,女7例;年龄19~52岁,平均32岁。术前骨盆后环骨折的移位程度5~24 mm,平均(13.7±5.8)mm。受伤至行骨盆手术时间3~22 d,平均7.8 d。B组:男8例,女4例;年龄21~55岁,平均31岁。术前骨盆后环骨折的移位程度8~23mm,平均(12.4±4.7)mm。受伤至行骨盆手术时间3~9 d,平均6.2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A、B组失血量分别为(661.1±203.3)mL和(412.5±128.1)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5±31.3)min和(172.5±34.1)min;术后骨盆后环骨折移位分别为(1.2±0.9)mm和(0.8±0.9)mm,手术纠正移位分别为(12.6±5.9)mm和(11.7±4.6)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出现腰骶神经的损伤。A组15例获平均16.1(13~22)个月随访,B组10例获得平均16.3(12~20)个月随访。X线片示两组骨折均愈合,A组愈合时间为(3.6±0.5)个月,B组为(3.1±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annover评分标准,临床症状恢复A组优10例(66.7%),良5例(33.3%);B组优7例(70%),良3例(3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返社会能力:A组完全重返13例(86.7%),部分重返2例(13.3%);B组完全重返8例(80%),部分重返2例(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方入路手术和后方入路手术治疗新月型骨折均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后路手术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快是更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