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autofluorescence bronchoscopy AFB)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52例经AFB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52例患者中共检查出肺癌114例,占45.2%;影像学有异常的234例患者中肺癌检出110例,占47%;(2)镜下荧光染色红染的198例患者中病理结果阳性者113例,占57.1%,而镜下染色为绿色的54例患只有5例为阳性;(3)病理结果为鳞癌的患者中91.2%患者其AFB镜下肉眼观为增生型,而腺癌中91.3%的表现为增生型或浸润型;(4)不同临床症状和不同影像学检查结果其病理结果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男女两组以及不同镜下肉眼观的病理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AFB检查对肺癌诊断比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更有价值,其敏感性较强,但特异性不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荧光支气管镜(AFB)对中心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我院对3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白光支气管(WLB)和AFB检查,其中男32例,女4例;年龄(58.56±9.84)岁。经鼻插入气管镜,先在白光下进行观察,再切换至荧光下进行观察,在白光下对所有标记的可疑部位(包括白光和荧光下记录)进行活检,并取白光和荧光下正常部位活检进行对照。结果共取活检180处,去除原发部位36处外,剩余144处活检进行统计处理。WLB和AFB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2.5%、86.49%(P=0.0295),特异性分别为58.33%、85.57%(P=0.0027)。结论 AFB对中心型肺癌诊断的敏感性高于WLB,能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常规白光支气管镜(WLB)联合荧光支气管镜(AFI)技术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3例普通WLB下支气管腔内黏膜病变怀疑肺癌的患者进行AFI检查,并用活检钳进行活检,病理学诊断由我院病理科进行.结果 23例患者均获得明确病理学诊断结果.16例AFI荧光阳性的患者中,诊断肺癌14例,良性病变2例;7例AFI阴性患者中良性病变6例,肺癌1例.普通WLB联合AFI诊断支气管腔内肺癌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75.0%,诊断准确率达87.0%,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85.7%.结论 WLB联合AFI技术可以提高支气管腔内肺癌的诊断准确性,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荧光支气管镜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白光组和荧光组,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和/或刷检,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入组患者86例,白光组和荧光组分别为44例和42例,肺癌一次性检出率分别为52.3%和78.6%,有统计学差异(χ2=6.54,P=0.038)。镜下呈增生型病变的肺癌检出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34,P=0.84)。对于镜下呈非增生型病变,白光组检出率15.4%,荧光组为77.8%,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38)。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检出率,白光组和荧光组分别为8.7%和24.2%,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荧光气管镜在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AFB)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应用 AFB及普通白光支气管镜(WLB)方法对708例患者进行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分组,对肺癌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比2种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708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肺癌的372例,对病理良性组和病理恶性组进行年龄、性别及是否吸烟进行统计分析,高龄、男性、吸烟在病理恶性组比例均显著高于病理良性组(P <0.001);AFB 与 WLB 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9%、65.3%和90.8%、64.9%。AFB 在敏感性及特异性方面均显著高于 WLB。结论 AFB 在肺癌患者尤其是吸烟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荧光支气管镜(AFB)判断中央型肺癌浸润范围及指导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入选患者行白光支气管镜(WLB)和AFB检查,分析WLB和AFB镜下肿瘤浸润范围、阳性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 共入选212例胸部病变患者,确诊肺癌182例;AFB镜下发现肺癌浸润范围比WLB更大者24例(13.2%,24/182),其中18例(9.9%,18/182)改变了治疗方法,15例改变了手术方式,3例终止了手术治疗.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鳞癌、CT影像可见肿瘤侵犯2个以上段支气管是独立预测因素,该两类患者使用AFB评估肿瘤浸润范围较WLB更大的比例更高.AFB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73.3%,阳性预测值为95.1%,阴性预测值为45.8%.WLB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72.5%,特异性为60.0%,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为26.5%.结论 临床上AFB利于早期肺癌的诊断,肺癌患者术前应行AFB检查,以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
目的探讨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AFB)在中心型肺癌病人气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432例行支气管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6例,分别施行AFB和普通白光支气管镜(WLB)检查。采用局部麻醉支气管镜检查技术。镜下发现病灶者行支气管活检和刷检;镜下未发现异常者,根据胸片或CT所示病变部位,行远端支气管肺组织盲检和(或)刷检,常规活检3块,刷片查脱落细胞、2张涂片找抗酸杆菌。病理标本用无水乙醇固定后立即送病理科明确标本的组织类型。结果全部病人检查过程顺利,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WLB及AFB检查分别确诊肺癌107例、132例,其中鳞癌检出率分别为54例(25.0%)、42例(19.4%);腺癌检出率分别为22例(10.2%)、17例(7.9%);小细胞癌检出率为12例(5.6%)、9例(4.2%);对结核的诊断无明显差异。结论 AFB较WLB能更早、更灵敏地发现肿瘤性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与外科肺活检(SLB)对老年Ⅰ~ⅢA期肺癌(OSL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因胸部CT疑似OSLC进行活检的126例患者,分为TBLB组和SLB组,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活检的阳性率、病灶组织获取成功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126例患者中确诊恶性病变82例,其中TBLB组确诊39例(61.9%)、SLB组确诊43例(68.3%),TBLB和SLB对OSLC患者的诊断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SL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获取病变组织标本的成功率及住院费用均高于TBLB组,住院时间长于TBLB组(P均〈0.05)。结论 TBLB是诊断OSLC患者的首选确诊手段,SLB可以作为OSLC最后的诊断步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在白光气管镜(white light bronchoscopy,WLB)与自发荧光气管镜(autofluorescence bronchoscopy,AFB)下的病变特点以及WLB与AFB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在我院同时行AFB和WLB检查,并经病理明确诊断患者708例,比较肺癌不同病理类型在WLB和AFB下的病变特点以及WLB与AFB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分别有63.7%、59.3%、75.0%、56.4%的鳞癌、腺癌、大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在WLB下表现为增生组,100.0%、87.0%、100.0%、97.4%的鳞癌、腺癌、大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在AFB下表现为Ⅲ级.AFB与WLB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5.6%和63.2%,特异度分别为89.4%和7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各种病理类型在WLB主要表现为增生组,在AFB下主要表现为Ⅲ级.AFB对肺癌的诊断价值优于WLB.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自荧光支气管镜(AFB)对中心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我院对3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白光支气管(WLB)和AFB检查,其中男32例,女4例;年龄(58.56±9.84)岁.经鼻插入气管镜,先在白光下进行观察,再切换至荧光下进行观察,在白光下对所有标记的可疑部位(包括白光和荧光下记录)进行活检,并取白光和荧光下正常部位活检进行对照.结果 共取活检180处,去除原发部位36处外,剩余144处活检进行统计处理.WLB和AFB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2.5%、86.49%(P=0.0295),特异性分别为58.33%、85.57%(P=0.0027).结论 AFB对中心型肺癌诊断的敏感性高于WLB,能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荧光气管镜(AFB)在支气管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98例临床怀疑支气管肺癌患者采用AFB联合白光气管镜(WLB)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和不典型增生定义为阳性,正常黏膜、增生、慢性炎症定义为阴性,统计AFB与WLB镜下异常表现及病理结果,比较其对早期肺癌诊断的敏感度.[结果]198例中AFB表现异常者186例,WLB表现异常者133例,160例病理阳性结果中癌变黏膜15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4例.AFB发现异常病理证实癌变者156例,假阳性30例,敏感性97.5%,假阳性率16.1%,WLB发现异常病理证实者128例,假阳性5例,敏感性80.0%,假阳性率3.7%,两者在敏感性和假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内癌前病变和早期肺癌的定位诊断,AFB检查比WIB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自发性荧光电子支气管镜(AFB)对中央型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采用Olympus BF-F260型荧光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中央型肺癌患者96例,鳞状上皮异型化生7例。分别对AFB镜下呈阳性、阴性结果对照分析。结果96例确诊中央型肺癌患者中AFB呈阳性81例,阴性15例,阳性率为84.4%;7例鳞状上皮异型化生者AFB呈阳性6例,阴性1例。结论AFB应用于中央型肺癌患者的检查,可提高早期中央型肺癌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荧光气管镜(AFB)和白光气管镜(WLB)用于气道粘膜癌变的早期识别和术后残端复发检查的应用研究。方法对40例肺癌病人同时进行AFB和WLB检查。采用局部麻醉,经鼻进镜,先普通白光气管镜检查,然后切换至荧光,对每一处的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40例病人共进行气管镜检查44次,活检组织检查144处,均获明确病理诊断,58处恶性病变,AFB无漏诊,WLB漏诊12处,漏诊率20.68%。初诊患者30例,共发现46处恶性病变,而AFB无漏诊,而WLB漏诊10处,其中6例患者肿瘤范围超过WLB,AFB发现4例患者气道内多发癌变。20例患者AFB和WLB检查结果相符。术后复查10例,发现6处恶性病变,WLB漏诊2处,AFB和WLB在肺癌患者气管镜检查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79.3%,(P<0.00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87.7%,(P<0.005)。结论 AFB应用于支气管肺癌的气道粘膜癌变的早期识别和术后残端复发检查显著优于WLB。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