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辉  李亚民  李万成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594-1595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IL-8及肺功能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血清IL-8、肺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血清IL-8表达,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气道炎性反应并显著改善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变化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12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观察两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血清TNF-α、IL-6的含量变化及治疗后肺功能和肺啰音的改善情况。结果重症组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TNF-α、IL-6的含量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经治疗后肺功能及肺啰音的改善情况显著差于轻症组(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TNF-α、IL-6含量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且可作为预后的早期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刘正会  李丽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565-1567
目的观察炎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急性发作期的变化,探讨炎症因子对判断COPD病程进展的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血清CRP、IL-6、TNF-α、NO水平进行测定,比较COPD稳定期、急性发作期及健康者血清CRP、IL-6、TNF-α、NO的水平差异。结果 (1)COPD患者CRP、IL-6、TNF-α、NO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急性发作期患者CRP、TNF-α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按照治疗期间肺功能状态分为a、b、c三点,a点CRP、IL-6、TNF-α、NO水平最高,b、c点依次降低,CRP、TNF-α、NO在不同时期中变化最为明显(P<0.05,P<0.01)。结论血清CRP、IL-6、TNF-α、NO水平在COPD患者显著增高,其中CRP、TNF-α、NO水平可作为评估COPD疾病进展的参考指标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AECOPD患者细胞因子影响,了解其发生VALI程度.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中度呼吸性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持续BiPAP无创通气支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NF-α、CRP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t、CPR表达(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BiPAP无刨通气治疗在低通气压力支持下对AECOPD患者引起VALI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分别测定对照组、非吸入组和吸入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清及诱导痰中IL-8和TNF-α的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吸入组升高更明显,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非吸入组和吸入组患者血清中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FEV1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血清和痰液中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吸入组与非吸入组比较痰液中IL-8和TNF-α下降更为显著(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L-8、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肺功能,降低诱导痰中炎症介质IL-8、TNF-α的水平,进而减轻全身、尤其气道和肺组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晚服1次。观察治疗前、治疗8周及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13、TNF-α、CRP表达水平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13、TNF-α、CRP表达水平及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1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VC、PEF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慢阻肺患者血清IL-13、TNF-α、CRP表达水平,明显改善其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和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对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注射,3次/d,连用7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明显优于对照组69.44%(P<0.05),治疗组在改善APACHEⅡ评分、血气分析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含量,明显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舒张平滑肌、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生长调节致癌基因-α、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6分钟步行距离(6MW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生长调节致癌因子-α(GRO-α)、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MRpro-ADM)水平,统计两组治疗后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IL-8、CRP、GRO-α、MRpro-ADM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 0. 05),且观察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 0. 05)。两组治疗后FEV1、FEV1%和6MWT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 0. 05),且观察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 0. 05)。观察组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头晕、皮疹、腹痛腹泻、肝肾功异常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降低GRO-α和MRpro-ADM水平,改善肺功能,缓解炎症反应程度,降低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青兰浸膏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青兰浸膏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同时进行肺功能测定,比较观察青兰浸膏片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IL-8及肺功能的变化,并对其变化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青兰浸膏片治疗AECOPD患者后血清TNF-α、IL-8水平明显下降( P<0.01),英国医学研究会(MRC)呼吸困难评分明显降低(P<0.01),肺功能FEV1%pred、FEV、/FVC、MVV、PEF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青兰浸膏片治疗能明显下降AECOPD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程度及肺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0.
《内科》2017,(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及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疗程3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和36周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TNF-α、IL-8、IL-1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后的FEV1%和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和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36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1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奇霉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肺内炎症反应,减缓恶化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应用多索茶碱后患者血清IL-8、TNF-α、IL-10变化情况。方法将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多索茶碱,对照组应用氨茶碱,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清IL-8、TNF-α、IL-10。结果 1治疗后,两组PaO2、FEV1、FVC、FEV1/FVC升高,Pa CO2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2治疗后,两组IL-10升高,IL-8、TNF-α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3AECOPD患者FEV1/FVC与IL-8、IL-10成负相关,与IL-10成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8、TNF-α、IL-10与AECOPD患者气道功能具有相关性,多索茶碱能有效的抑制IL-8、TNF-α水平,提升IL-10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不规则趋化因子(FKN)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2例,依据病情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50例)和稳定期组(n=72例),同期选取体检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员30例,所有人员均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及血清CTRP-9、FKN、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FEV_1%pred明显低于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TRP-9、FKN、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组FEV_1%pred明显低于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血清CTRP-9、FKN、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CTRP-9、FKN均与FEV_1%pred呈负相关,但均与IL-1β、TNF-α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TRP-9、FKN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有关,其水平升高可能促进了患者肺部炎症反应损伤而导致急性加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COPD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细胞因子变化特点。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TNF-α水平及肺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缓解期比较,急性发作期sICAM-1和TNF-α表达水平高,肺功能差(P均〈0.05)。急性发作期sICAM-1和TNF-α与肺功能存在负相关性(r=-0.65,-0.72,P〈0.01或〈0.05),sICAM-1和TNF-α之间存在正相关(r=0.80,P〈0.01)。结论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sICAM-1和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可作为反映COPD病情监测、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130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2 w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及血清IL-8和TNF-α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χ~2=4.406,P=0.036)。两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好转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TNF-α、IL-8炎性因子水平表达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8炎性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骨密度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确诊的稳定期COPD男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分为骨密度减低组和骨质疏松组),同批门诊体检人员30例为骨质正常组。观察组按照GOLD标准进行COPD诊断和分级。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估患者生活质量。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TNF-α水平,肺功能仪检测入组患者肺功能,双能x线快速全身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全部受试者双侧尺桡骨骨密度。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患者肺功能和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和吸烟史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但不同骨密度情况的COPD患者的GOLD等级间存在显著差异。TNF-α水平与骨密度的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TNF-α水平随着骨密度值的减低呈递增的趋势,增加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且患者的TNF-α水平与骨密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GOLD等级与TNF-α水平的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随着GOLD等级伴随TNF-α水平逐渐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患者的TNF-α水平与GOLD等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结论 COPD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可能与骨密度及肺功能存在联系,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改变明显,可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爱丽  杨晶  李祝兵 《山东医药》2011,51(25):61-6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内脂素与TNF-α、CRP、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关系。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48例(COPD组),同龄健康者2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内脂素、TNF-α、CRP、PaO2,分析内脂素与TNF-α、CRP、PaO2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内脂素、TNF-α、CRP明显升高,PaO2明显降低(P均〈0.05);COPD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TNF-α、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明显升高,提示内脂素可能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且与低氧相关。  相似文献   

17.
王军 《山东医药》2011,51(31):62-6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NF-α与IL-6的影响。方法将35例急性百革枯中毒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18例及对照组17例。两组均予洗胃、导泻、保护胃黏膜、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等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在此基础上静注乌司他丁,250kU/次,2次/d,连用5d。治疗前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TNF—α与IL-6水平并行肺损伤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及肺损伤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鸟司他丁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用于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能显著抑制炎性因子TNF-α和IL-6表达,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8.
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IL-8、TNF—α、IL-10水平的影响,评价多索茶碱对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血清细胞因子(IL-8、TNF—α、IL-10)、肺功能、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血清IL-8、TNF-α、IL-10的表达,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多索茶碱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对COPD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COPD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两组均连续治疗4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血清TNF-α、IL-6及CRP变化,并观察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EV1及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有助于机体炎症反应的降低,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杨瑾  李桂娟  常丽霞 《内科》2014,(5):564-56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5例为观察组,选择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缓解期患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RP值;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CRP值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RP值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RP明显增高,而经治疗后,病情好转,CRP值明显下降,故CRP的检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恶化提供较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同时又可作为观察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