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重建鼻内结构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183例鼻源性头痛患者术前行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发现鼻腔解剖结构异常,鼻内镜下重建鼻内结构。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156例(85.2%),显效18例(9.8%),无效9例(5.0%),临床总有效率95.0%。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由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或疾病引起的鼻源性头痛,视野清晰明亮,操作准确,切除病灶彻底,并能使鼻内结构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7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微创手术的疗效。方法鼻源性头痛患者75例,根据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确定解剖异常的部位和程度,进行相应的鼻内镜微创手术。结果 75例中鼻中隔偏曲54例,钩突肥大压迫中鼻甲26例,泡状中鼻甲或中鼻甲反向弯曲15例,鼻丘气房过度发育压迫鼻中隔11例,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解剖异常者47例。在鼻内镜下行相关手术,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37例,好转32例,无效6例。结论鼻内镜技术结合鼻窦CT检查可以提高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率,相应的鼻内镜微创手术是治疗此类头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鼻腔接触性头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研究鼻中隔与鼻腔外侧壁接触导致头痛患者的鼻腔解剖异常情况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鼻腔接触性头痛患者,经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评估鼻腔解剖异常情况,并通过鼻内镜手术纠正鼻腔解剖异常。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鼻腔解剖异常以鼻中隔高位偏曲、中鼻甲变异及其邻近结构的病变最明显。鼻内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6个月。治愈32例,好转23例,无效3例。结论鼻中隔高位偏曲及其邻近结构病变产生的黏膜挤压是鼻腔接触性头痛的主要原因,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能较准确地发现引起鼻源性头痛病灶的确切部位,及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鼻腔黏膜接触点导致头痛患者的鼻腔解剖异常情况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经鼻窦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评估鼻腔解剖异常情况,通过鼻内镜手术纠正解剖异常,术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鼻腔黏膜接触点以鼻中隔偏曲及无偏曲的鼻中隔棘突与中鼻甲、下鼻甲接触最常见,嗅裂区接触亦较多,其他...  相似文献   

5.
鼻源性头痛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鼻源性头痛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63例以头痛为主诉的病人的鼻内镜和鼻窦CT扫描等资料及其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 鼻内镜及CT扫描检查发现钩突、筛泡变异和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域的病变最为明显。鼻内镜术后随访6个月~5年,46例头痛完全消失,15例术后头痛明显减轻,2例无效。结论 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和病变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鼻内镜结合鼻窦CT扫描,可较准确地发现引起鼻源性头痛病灶的确切部位,及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源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分析总结81例以头痛为主诉患者的鼻内镜和鼻窦CT扫描等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 81例患者行鼻内镜及CT扫描检查发现钩突、筛泡变异和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域的病变最为明显。其中58例手术治疗,23例单纯性鼻窦炎采用非手术治疗。随访6~12个月,治愈57例,有效16例,无效8例。结论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和病变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鼻内镜结合鼻窦CT扫描,可较准确地发现引起鼻源性头痛病灶的确切部位,及时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鼻源性头痛的鼻腔解剖特点,探讨头痛的原因,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并进行主观症状、客观体征的评估及手术疗效分析。方法选择66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进行术前主观症状调查、局部麻醉试验、鼻内镜检查及CT扫描,综合分析以上指标并在鼻内镜下通过手术重塑鼻腔结构,探讨不同解剖异常与头痛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66例患者中,治愈52例,好转14例,有效率为100%,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前与术后头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3,P〈0.001)。结论鼻腔结构异常引起黏膜挤压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其中鼻中隔偏曲或其他结构异常合并鼻中隔偏曲引起头痛最常见,其次为筛泡肥大。通过VAS评分、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及麻醉试验而明确诊断,对异常结构进行个性化重塑,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镜治疗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从2005年1月~2010年5月,51例不同类型的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源性头痛患者:术前对头痛进行评分;根据鼻内镜检查及CT检查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微创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案,术后再对头痛进行评分;依据评分判定手术疗效.结果 5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6例失访,21例头痛消失,其余24例病人头痛皆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无并发症发生,统计学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鼻内镜治疗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病理和临床诊断为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6例,术前做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全身麻醉鼻内镜下行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2年,16例患者术后复发2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Krouse Ⅰ~Ⅱ级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此方法的优点为视野清楚、创伤少、出血量少、复发率低、避免了面部切口。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源性头痛为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或疾病而引起的头痛,近2年来,我们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就有随访记录的57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7例,男31例,女26例;年龄1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Krouse分级II级以上病变的手术方法、疗效、应用价值等。方法对经过鼻窦冠位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评估为NIPKrouse分级II级以上病变,采用鼻内镜下经犬齿窝和中鼻道双进路联合的方法切除鼻腔鼻窦病变,并随访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均得以彻底切除肿瘤。术后鼻阻塞、一侧头痛、颌面部肿胀等均消失,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8例有唇龈沟切口及面部麻木感,在4~8周内经局部按摩等治疗逐步恢复。部分患者术后出现鼻腔干燥、结痂等,经鼻腔盐水冲洗等治疗2~4周内逐步消失。术后鼻内镜正规随访0.5~7年,随访期间仅见2例术后3年复发,后行扩大根治性手术治愈。结论对术前Krouse分级评估为NIPII级以上病变,鼻外径路能够对单纯鼻内镜经鼻径路手术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双进路联合切除鼻腔鼻窦病变,视野清晰、手术快捷、肿瘤切除彻底、并发症少,疗效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65例头痛患者行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及丁卡因实验诊断为鼻腔黏膜接触性头痛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随诊6个月以上,治愈52例(80.0%),显效10例(15.3%),无效3例(4.0%),临床总有效率为95.3%。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黏膜源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例鼻腔鼻窦黏膜源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总结鼻内镜下手术加放疗的临床疗效。结果3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肿瘤,术后放疗,随访11—19个月肿瘤元复发。结论对鼻腔鼻窦黏膜源性恶性黑色素瘤,如未发现远处转移,可通过鼻内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能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解剖因素致单纯鼻源性头痛的鼻内镜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解剖因素致单纯鼻源性头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鼻内镜下切除或矫正鼻腔鼻窦区异常解剖结构.结果单一因素中鼻丘气房肥大,泡性中、上鼻甲及中隔偏曲分别为7例、10例、12例,术后治愈率达71.43%、60.00%、66.67%,合计治愈率达65.52%.多因素者 44例,术后治愈率达38.64%,与单一因素差异有显著性( P<0.025).患者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解剖因素致单纯鼻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单一因素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63例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鼻腔解剖学特点,并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3年,总结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鼻、额部反复发作性疼痛,且均存在着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经鼻内镜手术后头痛缓解,疗效满意,无复发。结论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系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所致,以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针对解剖结构异常的鼻内镜手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属于上皮源性肿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治疗首选外科手术。传统的手术方式多采取鼻侧切开术,手术创伤大且面部留有瘢痕。近几年随着鼻内镜手术器械及技术的提高和完善,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已广泛推广。我院1996年10月~2006年10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接触性头痛的临床疗效,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导致该病长期误诊的原因。方法对27例接触性头痛患者,采用高分辨率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应用鼻内镜微创手术对鼻腔解剖异常的部位进行矫正,解除接触点。结果27例患者手术后治愈24例,有效3例。结论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接触性头痛,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源性头痛的程度与鼻部结构异常的关系及鼻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48例入选患者根据是否有鼻中隔偏曲分为A、B2组,用VAS评估2组的头痛程度,鼻内镜下矫正鼻腔异常解剖结构,并评估疗效。结果 A组与B组头痛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鼻内镜下鼻结构整形处理后的头痛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鼻中隔偏曲可加重头痛程度,对于有复合因素存在引起头痛的患者,应逐一去除鼻腔解剖变异。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鼻窦病变和开口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以筛窦为中心的各窦引流通畅,是慢性鼻窦炎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的首要内容。鼻窦口开放与否是鼻内镜手术疗效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鼻内镜术后的鼻窦口开放率与许多因素有关,但完善的手术操作仍是影响其开放的重要因素。1993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鼻源性疾病1893例,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其中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慢性鼻窦炎患者1581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下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总结28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结果 28例随访7个月~5年,仅6例术后复发(21%),其中2例累及筛窦与蝶窦,4例累及上颌窦.结论 鼻内镜下行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