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实施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 对40例癌症患者的术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情绪稳定,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结论 癌症患者术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是解决癌症患者心理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癌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减轻患者焦虑,使患者尽早适应环境,更好的配合治疗.方法 对62例癌症患者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加强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元手段使患者病痛得以减轻.结果 62例均能很快适应角色,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通过人为关怀,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减轻病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癌症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3月,对入住的85例癌症疼痛患者进行规律服药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规范的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护理,使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或控制.结论 规范的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护理,使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或控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浅谈对癌症病人在化疗期间进行心理干预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2009年~2011年在我院住院的258例术后化疗的癌症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干预与引导并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化疗的癌症患者早期注重心理治疗,消除心理恐惧与绝望,大多数患者能主动坚持配合治疗,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注重癌症病人的心理问题,化疗期间给予正确的心理干预与引导有助于癌症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计划.  相似文献   

5.
龙苏兰  杨芳  吴欢欢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703-4705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例晚期癌症患者和对照组的50例良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了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出有关护理对策,并认真实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晚期癌症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绝望、敌意、恐惧和饮食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极显著(P<0.01),对此46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有40例患者心情改善明显,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6例因过度恐惧和悲观,效果不明显。结论:正确了解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是达到控制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方法 通过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妇科住院的65例癌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出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65例癌症患者经心理干预后存在的心理问题明显缓解.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00例第一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型糖尿病、癌症的患者进行心理问题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住院老年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焦虑是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结论住院老年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护理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在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纠正患者心理问题,促使患者身心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自2007年3月~2011年11月针对本院35例艾滋病住院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了心理分析和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艾滋病住院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对艾滋病患者采取以心理护理为重点的全方位、个体化护理,可减轻艾滋病患者心理问题[1],使他们能积极配合治疗,在艾滋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截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探讨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32例截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均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无一例因心理严重问题而出现消极抵抗或意外。结论截肢患者既要承受手术的痛苦,又要面对残疾的心理压力,应积极做好心理护理,防止患者因严重心理障碍对病情治疗、护理及康复产生影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2008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3例老年骨折病人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展开讨论.结果病人孤独与寂寞、恐惧与害怕、悲观与抑郁、急躁与冲动等心理问题均得到改善,心理状态普遍良好,能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结论找出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干预,对于促进老年骨折患者的愈合和保持良好心态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变化,加强对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临床指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方法将2006~2010年我院透析中心诊治的2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172例治疗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情感交流与沟通,共同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100例对照组患者未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配合治疗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解除或部分解除了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效配合达91.51%,而对照组患者有效配合仅为63.00%,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析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细心观察和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类诊断,制订护理策略并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对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4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实施心理护理前、后,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与实施心理护理前比较,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得到明显改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树立正面情绪,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疗,有利于透析寿命的延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睾丸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到2011年5月共27例睾丸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心理护理,27例睾丸肿瘤患者的心理抑郁和焦虑都得到了缓解,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睾丸肿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孙亚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239-240
目的:探讨运用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善癌症患者心理和躯体功能方面的效果。分析癌症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状态。为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对49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并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的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具有神经质、情绪不稳的人格特征。经术前、术后、化疗和放疗期间心理护理,提高了心理承受力,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碍,配合治疗及护理,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心理分析与护理,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明显改善了癌症患者的情绪,减轻了痛苦,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增进了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积极给予护理干预,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方法 对我科2007年-2009年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分析、评估,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多数老年重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后,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结论 老年重症患者在生理、心理、认知能力及住院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治疗前的心理问题,并找出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对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MECT治疗前出现恐惧心理、敌视情绪、拒绝治疗等行为进行心理分析,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112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治疗,配合度达96%.结果 及时准确有效的疗前心理护理可增加治疗依从性,是确保MECT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曾丽婷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303-304
目的探讨青壮年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方法。方法与62例乳腺癌患者交谈后进行心理分析并制订、实施护理计划。结果所调查对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经过心理疏导,患者心理状况大大改善,出院时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正确面对疾病和治疗所引起的生理心理变化。结论心理护理能提高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于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204-1205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加强心理护理,使之积极配合,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根据患者不同心理问题,实施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患者普遍乐于接受心理护理,生活态度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有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理念在面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护理单元对18例伴有面部烧伤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问题分析、探究,明确心理问题及变化的特点和原因,针对性地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结果:18例患者心理问题消除,正视现实,积极配合治疗,身心恢复健康。结论:面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至关重要,个体化护理理念应用于面部烧患者心理护理中,满足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增强治疗信心,促进心身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2010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例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针对患者不同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