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为了掌握广州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动态,我站于1985年对该病进行了人间疫情和鼠间疫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监测方法一、人间疫情监测: (一)诊断及分型:患者按1981年西安会议的EHF诊断依据及分型标准,经血清学检查(恢复期EHF抗体1:80以上)确证后进行个案调查。血清EHF抗体阳性,检查抗体前两月内无可疑症状及体征,过去无可疑发病史,为隐性感染者。(二)人群血清学检查:分别取各种临床患者、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一般认为: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症状重、病死率高、主要流行季节在冬季: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症状轻、病死率低、主要流行季节在春季。由于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发现较晚,分布亦较局限,随着疫区的不断扩大,其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于是,我们在1983年11—12月间对扶沟县新发生的603例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进行了调查研究,就其特征作了某些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山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面积17 840平方公里,人口131.68万人,属山区、半山区,人口密度小,山林面积广,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地区。为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进一步做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确证了韶关市存在流行性出血热自然性疫源地。1986年10月市区发现首例EHF病人,疫点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85%,鼠类自然携带EHF抗原阳性率为4.5%,褐家鼠是疫源地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区自1976年开始报告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但均为外地输入病人。1983年3月市区出现首例EHF病人。为摸清杭州市区EHF疫源地类型、健康人群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隐性感染情况和掌握鼠类带EHFV动态,我们于1983~1990年进行了有关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广医附二院83年报导省内首例流行性出血热(EHF)以来,已引起各医疗单位重视。兹将我院84年三、四月间收治的本市三例经双相间接荧光试验(IFAT)证实的病例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女性二例,男性一例。年龄21~36岁。职业均是工人。二例住越秀区,一例住海珠区,住处常有老鼠出没。均在三、四月间发病,起病前两个月未在野外生活或作业。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染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下降,但有一些传染病由于某些特定的因素,仍难以在短时间内消灭,不注意防范还可能发生流行。流行性出血热由于属于自然疫原性疾病,即这种传染病不一定通过人,在动物之间,在自然环  相似文献   

8.
2887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经皮肤粘膜感染的实验研究/毕鹏(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一1994 .5(5)一358一360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野鼠型毒株一陈株感染实验动物.以眼结合膜组的感染率最高.经皮肤真皮破损感染组次之,经皮肤表皮破损感染组更次之。提示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经不同皮肤粘膜部位传播途径的预防重点顺序。2888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乙。株引起的细胞融合及其形态特点/叶克龙(上海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二/,/中国公共卫生学报/中华预防医学会一1994.13(3).一129~131 实验结果表明:流行性出血热汪HF)病毒z:…  相似文献   

9.
1981年10月~1984年1月在河南省新安县两个观察点进行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源的调查,发现褐家鼠是村内优势鼠种(57.9~81.4%),其携带EHF病毒抗原者占8.76%,为全部带毒鼠的87%。野外优势鼠种(54.3%)的黑线姬鼠,检奄359只,均未发现带毒鼠。褐家鼠带毒的季节高峰与人群发病率高峰有密切关系。说明褐家鼠是当地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当地黑线姬鼠参与本病传播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自1978年李镐汪等首次分离到朝鲜出血热(KHF)病毒以来,近几年在国内外均有重大突破,为本病在病原学、血清学及防治工作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病原学、血清学研究上更为显著。就这方面简要介绍如下。一、病原学研究:动物方面:首先由李镐汪等采用EHF病人恢复期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查疫区黑线姬鼠脏器组织冰冻切片标本,发现肺、肾组织细胞浆中呈现荧光颗粒,将此阳性组织感染非疫区黑线姬鼠,反复传代,获得了能稳定传代并能增殖的毒株,经特异性检查确认分离到KHF病毒。我国于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EHFV气溶胶在动物间的传播情况,将攻毒组和对照组实验动物在同一室内分别饲养,结果:从攻毒组实验动物检出EHFV抗原后第15天,从对照组实验动物中亦检出EHFV抗原,表明两者间有一定的伴随关系。在攻毒组实验动物检出EHFV抗原阳性率高峰期间,从该室内气溶胶中分离出2株EHFV,研究结果证明,EHFV在动物间可经气溶胶传播,这对EHF传播途径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控制效果的研究山西省太原市南城区卫生防疫站(邮编:030012)邸素贞,徐双莲,隋贵华山西省太原市卫生防疫站陈富(指导)1983年,太原市南城区曾暴发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EHF)[1].十年来,由于采取以消灭家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锦州地区1984年首发流行性出血热(EHF)并酿成爆发流行,主要传染源为褐家鼠:1984~88五年间共发生EHF4339例,死亡44例,历年病死率分别为1.14%,0.90%、1.20%、1.10%、0%。为探讨家鼠型EHF死亡原因,改进防治和抢救措施,对资料完整的29例死亡病例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29例死亡病例中;1984年7例(发病11例),1985年15例(发病23例),1986年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摘要李某,女7岁,因发热伴头痛3天于2001年7月11日入院。体检:T39.5℃,P90次/分,R20次/分。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差,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音有力,律整,各瓣膜区无杂音。肋下肝脾未及。患儿入院前曾呕吐2次。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4.1×10~9/L,PLT 111×10~9/L,LCR 0.915,SCR0.085,见异型淋巴细胞。血ALT 50.4U/L,心肌酶:AST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短期发热、继之有出血、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为其特征。我院自1999~2000年共收治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30例,由于EHF的病死率,除与病型轻重有关外,与治疗早迟、措施是否得当亦关系密切,为加强对其认识及提高护理质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47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应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抗原再次攻击后观察IgE,嗜酸粒细胞和临床变化以及EHFV抗原的皮试反应和皮窗试验中细菌渗出情况。结果发现EHFV抗原注射前后嗜酸粒细胞和血压等无明显变化;抗原注射前IgE正常的13例,注射后7例(53.83%)超出正常范围。皮试结果15min阳性14.8%,6h阳性57.44%,24~48h阳性8O.89%。皮窗试验淋巴细胞渗出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外单核细胞增高例数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抗原组有3例嗜酸粒细胞增高。以上结果说明EHFV抗原再次攻击后可以出现Ⅰ、Ⅲ、Ⅳ型变态反应,但绝大多数为Ⅳ型变态反应。对以上各型变态反应在EHF发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住40岁的男性患者,自认为患了感冒,扛了几天没去医院,同事发现他前臂有出血点也未当回事,后因病重及时送到了太原市传染病医院,专家通过对患者紧急抢救,患者的生命才得以保住.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对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已经查明数十种动物能够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一般认为家鼠能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和流行。猫是鼠的天敌,多以捕捉鼠类为食,对家猫是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和免疫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作一介绍。一、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随着现代免疫学的进展,人们业已证实流行性出血热病程早期即有特异性抗体出现,并迅速形成免疫复合物,表现为血循环免疫复合物和组织沉积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管间质细胞内及沿肾小球基底膜上的免疫复合物经荧光检测证实由IgM、IgG和C_3等成分所组成,具有免疫特异性,在皮肤血管壁上亦有类似的发现。另一些研究又表明特异性免疫复合物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释放多种因子,导致一系列病理损害。免疫复合物又可与红细胞、血小板结合,并广泛地沉积在全身小血管细胞内膜和肾小管基底膜上导致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因而表现出类似Ⅲ型变态反应所致的损害。新近的研究还表明可能有Ⅰ型变态反应伴随。主要的证据有:  相似文献   

20.
据西藏自治区防疫站疫情况计,自1964年至1976年,西藏累计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56例,但病人无一例死亡,又无实验室诊断。为此,我们于1985年3~8月,对拉萨市进行了流行性出热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