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莉君  王颖  张争昌 《陕西中医》2014,(9):1228-1229
目的:介绍张争昌主任医师运用针药并举、辨证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张争昌主任医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经验。结论:张争昌主任医师以扶正固本为主导思想,在治疗顽固性面瘫上,注重标本兼顾,治本重在补益脏腑,治标重在通络,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朱跃兰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在临床中认识到"肺肾亏虚、痰瘀阻络"是类风湿关节炎伴发间质性肺疾病发生的病机,补益肺肾、化痰通络是该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在治疗过程中病证结合,以病统证,补益肺肾、化痰通络,同时兼顾后天脾胃.  相似文献   

3.
分析查纬民运用"异病同治"法治疗疑难杂症的4则验案。查纬民善用疏肝和胃泄热、健脾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口腔扁平苔藓;益气养阴、通络解毒法治疗紫癜性肾病合并慢性胃炎;补益肝肾、健脾化湿、搜风通络法治疗半月板损伤合并筋膜炎和网球肘;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扶正固本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拟胃舒饮治疗慢性胃炎56例,总有效率96.4%.该病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特点,在治疗上以和胃降逆,理气通络为主,辅以补益扶正,活血化瘀,而达促进胃肠动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胃粘膜循环及清除幽门螺杆菌的功效,对防止病变逆转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扶正通络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扶正通络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15 0例高脂血症患者 ,随机分组 ,治疗组 10 0例 ,对照组 5 0例 ,分别口服扶正通络胶囊 1.5 g,2次 / d;利平脂 2 0 0 mg,1次 / d,疗程均为 2个月。结果 :扶正通络胶囊治疗后 ,血清 TC,TG,L DL- C明显降低 (P<0 .0 1) ,HDL- C上升 (P<0 .0 1) ,血流变学及血栓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 (P<0 .0 1)。两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扶正通络胶囊组优于利平脂组。结论 :扶正通络胶囊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脂质和降低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各项指标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李静  张彩荣 《陕西中医》2012,33(5):584-585
目的:介绍江苏省名老中医周玉艳教授擅用足三里,重视扶正补益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分析周玉艳主任的临床医案,总结其学术思想。结论:周玉艳主任临床运用足三里固护正气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健脾消导、调理肠胃;温化寒湿、通络止痛;健脾化痰、和胃安神;清热消痈、和血止痛;调理肝脾、补益中气;调和经气,疏通经络。  相似文献   

7.
徐海龙  张军海  刘雅雪 《光明中医》2022,(13):2323-2326
肝硬化的病因病机复杂,众多医家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在肝硬化的治疗上魏勇军教授始终以肝脉不畅,肝血瘀阻为肝硬化核心病机,疏肝解郁、活血通络为主要治疗法则贯穿于肝硬化的治疗始终。在治疗的过程中同样注重祛邪与扶正并重,祛邪尤注重湿,扶正即是补益正气。治疗不可求速,要守法守方,坚持治疗,终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扶正解毒通络汤治疗胃癌前病变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通络汤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扶正解毒通络汤、胃复春,两组均以3月为1疗程,治疗1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病理疗效及胃痛、痞满、纳差、乏力4项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扶正解毒通络汤治疗胃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张宁科学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经验。根据慢性肾衰的病机特点,临床用药主张补益脾肾,扶正为要;养肝和血,肝肾同治;活血通络,祛湿泄浊;随证灵活加减,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三叉神经痛、急性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3则中医治验医案,指出三叉神经痛发作时,与火热之邪关系尤为密切,以清泻肝火,通络止痛为法,同时辨证论治时,应针对"脉络痹阻"、"不通则痛"之病机特点,始终贯穿以通络止痛之法,药用川芎、细辛、蜈蚣、地龙、全蝎等;面肌痉挛是面神经炎常见后遗症,宜重用养血活血、舒筋活络、熄风镇痉、涤痰之品,在辨证治疗基础上加用矿石、贝壳类药物可加强重镇安神、解痉之功;坐骨神经痛当结合病因治疗,宜抓住寒滞经脉证与湿热浸络证这两类基本病证施治,湿热浸络者,则疏风清热利湿为主,选用四妙散加味;寒滞经脉者,当温经通络扶正,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在此基础上必须重视健脾祛湿、活血通络、补益肝肾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108例面神经麻痹祛风通络扶正散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付森 《光明中医》2009,24(5):857-858
目的:观察中医祛风通络挟正散对周围神经麻痹疗效.方法:利用中医祛风通络扶正散外用和内服方法,对周围神经麻痹患者消除外邪,扶正固本,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面部水肿及炎症消退和面神经机能的恢复,同时保护患侧暴露的角膜免受损伤和感染.结果:108例,痊愈78例(72.22%),显效23例(21.29%),好转6例(5.55%),无效1例(0.92%),总有效率99.07%.结论:中医祛风通络扶正散临床治疗108例,效果满意,是治疗面神经麻痹、面瘫物良药.  相似文献   

12.
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关节病变,中医药对于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彭江云教授认为本病多虚实夹杂,病情复杂,主张分期辨证论治,急性期多为湿热蕴结证,治以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为法;间歇期责于肝脾肾,当补益肝肾、健脾渗湿;慢性期应扶正与祛邪并重,以温扶阳气、祛瘀通络为主。临证时更灵活加减化裁,配合多种治疗手段,临床中收效颇丰。  相似文献   

13.
介绍魏中海主任医师治疗痹证的经验。魏师认为,治疗痹证首应分寒热虚实,驱邪以治湿为先,扶正以补益肝肾为主,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活血行滞通络应贯穿始终,临证根据病位不同选药,善用藤类。  相似文献   

14.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检索方法搜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3首,中药146味,共1471味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药以活血化瘀药、补益药、祛风除湿通络药,药性以甘、苦、辛,药味以温、平,药物归经以肝、脾、肾为主.结论:统计分析发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用药与中医历来对本病的认识基本相符.主要治法是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具有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祛风除湿通络的药物,尤以通类药物应用频率最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刘春甫主任医师在治疗老年冠心病中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跟师临证学习,分析导师医案,总结导师对老年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用药规律。结论:元气亏虚,瘀血阻滞是老年冠心病发病的基本病因病机,同时兼有脏腑功能失调。治疗以补益元气,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并兼调五脏以治疗老年冠心病。结论:导师以补益元气、活血通络、兼调脏腑功能治疗老年冠心病多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谈莹莹  汪悦 《吉林中医药》2010,30(2):183-184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内治,应重视补肝肾益气血,同时不忘祛风湿通经络,临证可采用补益肝肾、化瘀通络或化痰通络大法。许多学者建议分期治疗,如早期以祛风除湿通络为主,中期以补益肝肾为主,后期两者兼顾,各期均可配合功能锻炼及理疗敷贴等法。  相似文献   

17.
秦齐齐  许海莺 《陕西中医》2013,(10):1301-1302
目的:观察扶正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扶正通络化痰汤(黄芪、西洋参、川芎、地龙、天麻、丹参等)治疗42例,并与对照组服用曲克芦丁、阿司匹林肠溶片、吡拉西坦片36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结论:扶正通络化痰汤具有扶正益气通络化痰开窍之功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化疗呕吐是化疗病人常见的毒副反应,笔者认为化疗呕吐是"药毒"所致,"药毒"有损伤脾胃,扰乱气机的特点。"扶正"为化疗呕吐的基本治则,但"扶正"不可拘泥于传统补益之意,理解为:1、补益;2、恢复气机功能,以通为补。笔者从化疗呕吐病机、扶正治则的理解两方面来探讨如何通过"扶正"来治疗化疗呕吐。  相似文献   

19.
介绍谈珍瑜教授治疗产后身痛的经验。谈教授认为,产后身痛以气亏血虚为其本,且以血亏为主,气亏为次;瘀血阻滞、感受外邪为其标。治疗上常以扶正固本为主,重在治本,本固标去。以补益气血为大法,祛风通络、温经止痛,运用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味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之,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与中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机为人体正气虚而易感六淫之邪。治疗初期宜清热解毒利湿为主 ,活血通络扶正为辅 ;中期以消症化积为主 ,活血解毒扶正为辅 ;晚期扶正补气血、强筋壮骨为主 ,通络解毒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