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VEGF在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hepatic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TACE治疗后2期切除的肝癌标本29例,以同期单纯手术切除的30例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的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TACE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VEGF吸光度值分别为(0.149±0.021)和(0.134±0.01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VEGF的高表达可能是引起TACE术后高复发和转移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鸦胆子油乳液静脉滴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
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 年3 月-2013 年3 月该院收治的
肝癌患者88 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4 例,对照组患者单用TACE 治疗,研究组
采用TACE 加鸦胆子油乳液静脉滴注。所有患者治疗至少3 个疗程并随访6 ~ 37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及总生存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浆内
毒素及VEGF 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中位TTP 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
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肝功能指标、血浆内毒素及VEGF 的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P <0.01);两组1 ~ 3 年的总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液辅助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肝功能,延长TPP 时间,降低血浆内毒素、VEGF 的水平,是一种安
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中国民康医学》2019,(22)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TAE)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用于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TAE术治疗,观察组予TACE术治疗,比较两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Child-Pugh C级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ild-Pugh C级患者2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直径>10 cm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0%,高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采用TACE或TAE治疗的远期疗效相似,但肝脏储备功能严重低下时,TACE的远期治疗生存率高于TAE。 相似文献
5.
1986年12月~1989年2月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60例。全部病例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后将导管送入肝癌之供血动脉,注入阿霉素及氟脲嘧啶、碘油乳浊液。术后1个月内死于并发症8例,其余存活1个月以上,最长存活26个月仍健在。以寿命表法统计半年、1年、2年的累计受治存活率分别为63.0%、36.0%、24.0%。本文根据60例治疗体会及治疗效果,讨论了本疗法术前诊断及术后观察、治疗肝癌的估计、栓塞药物的选择、栓塞后的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行TACE212例次。TACE后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疼痛或血肿136例次(64.15%),发热68例次(32.08%),异位栓塞17例次(8.02%),急性肝衰竭2例次(0.9%)。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后的主要并发症为穿刺部位疼痛或血肿,其次为发热和异位栓塞。严重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应重视并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22例,术后全部病人症状改善,部分病人AFP明显下降,肝肿瘤缩小,黄疸消退,体重增加。全部病例均生存3个月以上,无1例因并发症而死亡,生存半年者63.6%,1年者18.2%,2年者4.5%,平均生存期为9.5个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姜黄素治疗兔VX-2肝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VX-2肝癌模型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姜黄素灌注组(HA组)、碘化油栓塞组(TAE组)和姜黄素碘化油乳剂栓塞组(TACE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经肝动脉缓慢注入1 mL生理盐水;HA组:经肝动脉缓慢注入姜黄素5 mg·kg-1;TAE组:经肝动脉缓慢栓塞碘化油1 mL;TACE组:经肝动脉缓慢栓塞姜黄素碘化油乳剂1 mL.治疗后2周处死实验兔,取出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杂交法测定新生灶中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对照组为0.582士0.181,HA组为0.524士0.277,TAE组为0.874士0.199,TACE组为0.581士0.190;Western印迹杂交法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对照组为46.49士12.78,HA组为47.54士14.51,TAE组为83.40士18.02,TACE组为54.21士15.70.TAE组中VEGF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HA组和TACE组(P<0.05),对照组、HA组、TACE组之间VEGF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测定方法结果相一致).结论 姜黄素联合碘化油栓塞兔VX-2肝癌模型后能有效地降低VEGF蛋白的表达,而单纯姜黄素经肝动脉灌注不能有效地降低VEGF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总结分析了自1992上8月-1998年2月采用选择性及超选择性,肝动脉导管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肝癌共120例,其中原发肝癌71例,肝转移癌48例,肝横纹肌肉瘤1例。体会到导管化疗+碘油栓塞治疗优于单纯导管化疗,导管化疗+碘油栓塞+明胶海绵栓塞优于导管化疗+碘油栓塞治疗。肝动脉栓塞治疗术后,患者体温升高在38.5℃以上持续1W左右远期效果好。中早期原发肝癌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1W后行手术切除预后较好,使生存率明显提高。导管、导丝的使用决定超选择性插管是否顺利是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PWI和DSA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发现肿瘤残瘤中的价值.方法31例TACE术后行MRI复查的患者分别行MRI平扫、增强、灌注成像及DSA检查,然后将灌注成像与DSA图像对照,判断PWI对肿瘤残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以DSA为标准,PWI判断病灶残存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6.9%,与DSA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PWI与DSA相比对发现肿瘤残存无明显差异,PWI除了观察常规图像外,还通过绘制时间信号曲线、测量灌注值,对肿瘤内各区域的血供进行定量分析,增加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胃癌肝转移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3例胃癌肝转移患者治疗前后和2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对照组)的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结果:胃癌肝转移患者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病情好转的胃癌肝转移患者[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其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病情进展的胃癌肝转移患者[疗效评价为疾病进展(PD)],其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的胃癌肝转移患者[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D)],其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可溶性VEGF浓度对于评价胃癌肝转移的治疗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癌姑息手术后患者血清VEGF短时间内的变化,从而推测是否外科手术应激促使体内残存瘤体的生长和转移。方法:采用ELISA检测9例Ⅲb期胃癌姑息手术患者、13例Ⅲb期胃癌根治手术患者于手术前1天、术后1、3、7天血清VEGF水平;同时观察14例Ⅲb期胃癌非手术患者在相同时间段血清VEGF水平。结果:三组患者间血清VEGF水平有差异,且各组前后自身对照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Ⅲb期胃癌姑息手术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短时间内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hRNA真核表达载体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彬彬 殷咏梅 王朝霞 王腾 德伟 束永前 LU Bin-bin YIN Yong-mei WANG Zhao-xi WANG Teng DE Wei SHU Yong-qian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6):403-406
目的:使用VEGF 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观察对其增殖影响。方法:使用VEGF 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ELISA法检测转染前后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VEGF蛋白表达量,检测转染前后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及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VEGF shRNA真核表达载体大部分阻断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VEGF蛋白表达,转染后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细胞增殖能力降低;MTT法观察细胞生长速度变慢,单个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结论:VEGF shRNA真核表达载体可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为将VEGF shRNA真核表达载体应用于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血清中VEGF和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血清VEGF水平测定,并以24例肝硬化患者和25名正常人做比较.结果 正常人血清VEGF水平为(78.9±24.2)pg/ml;肝硬化患者血清VEGF水平为(102.6±47.6)pg/ml;38例肝癌患者血清VEGF为(444.8±220.9)pg/ml.肝癌患者的外周血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和肝硬化患者(P<0.01);肝硬化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别(P>0.05).血清VEGF的水平与AFP无相关性;AFP联合VEGF检测时阳性率由单项的76.3%提高到84.9%.结论 VEGF是相对独立的指标,与AF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VEGF表达水平和对32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病人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分别检测术前1天、术后28天血清VEGF和甲胎蛋白(AFP)的表达水平并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2例PHC患者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225.13±120.24)ng/L明显高于健康人群(27.28±22.86)ng/L(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全部病例术前1天、术后28天血清中VEGF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225.13±120.24)ng/L、(160.52±80.57)ng/L(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证实VEGF在肝癌的生长转移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TACE治疗前后血清VEGF下降变化与术后病灶区碘油沉积情况和/或伴有门静脉癌栓有明显相关性,对肝癌近期治疗疗效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尤其是在AFP阴性病例中其意义尤为显著;能够更直观地反映肿瘤血管的破坏程度和治疗疗效。结论血清VEGF是一项独立于AFP的、能够更好地做为原发性肝癌介入疗效评价标准的指标,能够反映肝癌的进展、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癌组织VEGF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进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与原发性肝细胞癌进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1993年~2000年41例病人的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肿瘤组织和肿瘤旁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其中男34例,女7例;年龄35~65岁,平均48.8岁;肿瘤直径≤5cm者13例,〉5cm者28例,有包膜者19例,无包膜者22例。细胞学分级:Ⅰ级8例,Ⅱ级18例,Ⅲ级11例。Ⅳ级4例。门静脉或(和)肝静脉有癌栓形成者7例,无癌栓者34例。HbsAg或HBcAb阳性者33例,阴性者8例。结果 VEGF表达阳性率为70.7%(29/41)。VEGF的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病灶大小、有无静脉癌栓呈显著相关,肿瘤直径大、病期晚者表达率显著增高(P〈0.05或0.01)。有包膜的肿瘤VEGF表达率显著低于无包膜者。VEGF的表达与细胞学分级和是否有肝炎病毒感染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肝细胞癌中VEGF的分泌增多可导致微血管数目增加,促进了其进展和转移。肿瘤较大、分期较晚的病例血管生成活性高,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肝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微血管密度 (MVD)的表达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 ,选择 80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VEGF及Ⅷ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 :VEGF在原发性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2 .5 % ;原发性肝癌中MVD为 3 1.76± 13 .5 6,其中VEGF表达阳性者MVD为 45 .3 8± 14 .85 ,VEGF表达阴性者MVD为 18.87± 8.67.,二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和有无门脉癌栓明显相关 (P<0 .0 1) ,而与肿瘤有无包膜、分化程度、AFP水平、HBsAg阳性无关 (P >0 .0 5 )。提示VEGF能促进肿瘤中微血管的形成 ,与原发性肝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血管生成素及受体和VEGF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及受体Ti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了28例肝细胞癌、10例肝硬化和10例正常肝标本。探讨血管生成素及受体、VEGF的表达和HCC肿瘤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Ang-2/Tie2、VEGF在肝细胞癌中表达明显上调,免疫组织化学也显示Ang-2和VEGF蛋白在肝癌表达增强。Ang-2/Ang-1mRNA比值与肿瘤血管侵犯及CD34染色的微血管密度相关。结论 Ang/Tie-2、VEGF在HCC肿瘤血管生成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