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鲁莉  王洁  卢青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2,36(3):188-190,207
目的 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联合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12/2019-12月期间作者医院心内科142例胸痛住院患者作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与冠脉病变所引起的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19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检测其血清IMA水平,同时行冠脉造影检查并分析结果。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其IMA水平作对照。结果:196例患者中.无冠脉狭窄或冠脉狭窄〈50%者38例。冠脉狭窄〉50%者158例,其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冠脉狭窄〉50%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显示,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IMA水平增加。结论:IMA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50例,3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患者入院时血清MPO水平。结果ACS组血清MPO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患者(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PO水平在ACS中有增高,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MPO对ACS的诊断、筛查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诊断急性心肌缺血中的意义。方法测定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29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血清IMA。结果ACS患者血清IM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洲组与UA组IMA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MA有可能作为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Perios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反应蛋白(CRP)含量及其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的ACS组,筛选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40例;将同期在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纳入健康组.取血清后检测Peri-ostin、VEGF、内皮素-1(ET-1)、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含量.结果:ACS组患者的血清Periostin、VEGF、ET-1含量高于健康组,且病变程度越重,血清Periostin、VEGF、ET-1含量越高;不同病变程度ACS患者的心肌损伤指标有差异,且病变程度越重,血清MPO、MDA、AOPP含量越高;血清Periostin、VEGF、ET-1含量与MPO、MDA、AOPP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Periostin、VEGF、ET-1含量异常升高,并且能够准确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含量检测对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ACS组3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6例,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5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炎症因子、脂质代谢指标含量,检测冠脉超声心动图血流参数,进一步分析MPO与ACS病情相关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ACS组血清MPO含量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5);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含量高于SAP组患者及对照组(P<0.05),白介素-13(IL-1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低于SAP组患者及对照组(P<0.05);血清脂质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含量高于SAP组患者及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低于SAP组患者及对照组(P<0.05);超声下冠脉血流参数左前降支收缩期峰流速(SPV)、舒张期峰流速(DPV)、冠状窦舒张末期逆行心房波最大流速(A)、冠脉血流储备(CFVR)、时间速度积分(CTVⅠ)水平低于SAP组患者及对照组(P<0.05)。ACS患者的血清MPO含量与炎症因子、脂质代谢指标含量、冠脉血流参数水平均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结论:ACS患者血清MPO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可以作为远期指导疾病治疗、预测治疗结局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浆MPO水平.结果 ACS组MPO水平高于SAP及正常对照组(P<0 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外周血MPO水平的升高对ACS患者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髓过氧化物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髓过氧化物酶(MPO)是一种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白细胞酶,与白血病、肾炎、小血管炎、肿瘤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病有关[1].MPO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作用,并影响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大氧化应激而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最近有研究认为,MPO可用来判断ACS的预后[2,3].我们对MPO与ACS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超敏CRP(hs-CRP)以及肌钙蛋白T(cTnT)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临床确诊为ACS的患者,测定其血清IMA、hs-CRP、cTnT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计算单项或联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50例ACS患者IMA与hs-CRP、cTn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01)。IMA与hs-CRP、cTnT水平呈负相关(r=-0.53、-0.50,P<0.01)。ACS患者IMA与hs-CRP、cTn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936、0.657、0.856,在最适诊断参考值分别为70.15 U/mL、1.30 mg/L、0.01μg/L,诊断的灵敏度为87.5%、78.0%、80.0%,特异度分别为96.0%、57.5%、80.0%,约登指数分别为0.84、0.36、0.60,阳性似然比分别为21.88、1.84、4.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70%、8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68%、76%,三项联合检测灵敏度可达99.5%。结论血清中IMA和hs-CRP、cTnT水平升高与心肌缺血程度有密切关系。IMA可作为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指标,对ACS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三项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了ACS早期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生长分化因子(GDF-15)、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变化及其与ACS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将68例老年ACS患者作为疾病组,采用GRACE评分法进行危险分层,根据评分结果将疾病组患者分为低危组(23例)、中危组(25例)及高危组(20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hs-CRP、GDF-15、H-FABP及IMA水平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疾病组患者血清hs-CRP、GDF-15、H-FABP及IMA水平均明显较高.不同危险分层组间:中、高危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低危组,而中、高危组间比较,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血清GDF-15、H-FABP及IMA水平变化趋势均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老年ACS患者血清GDF-15、H-FABP及IMA水平均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中心肌损伤指标GDF-15、H-FABP及IMA水平均与老年ACS患者疾病危险程度呈正相关,对老年ACS的危险分层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入选400例受试对象,分为对照组(n=144)、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n=190)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66)。抽血分离血清,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测定血清IMA,结果用ACB(清蛋白钴结合能力)值表示。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Hcy。比较各组ACB值和Hcy的血清浓度差异,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UA组(59.1±5.2)U/L和AMI组(52.5±3.1)U/L的AC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65.0±5.7)U/L(P均<0.05)。UA组(17.2±5.2)μmol/L和AMI组(21.6±3.8)μmol/L的Hcy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2.4±2.0)μmol/L(P均<0.05)。UA组和AMI组的ACB值与Hcy浓度(r=-0.32和-0.68,P均<0.05)呈负相关。结论 IMA不仅有助于ACS的诊断,而且对于评估ACS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清内脂素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血清内脂素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5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C组),按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类型分为A组(ST段抬高型)、B组(非ST段抬高型)。结果:B组(非ST段抬高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A组(ST段抬高组),A组和B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均高于C组,内脂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关系(r=0.496、0.752,P<0.01)。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血清内脂素水平能够初步反映冠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血清内脂素可能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产生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5岁以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平均年龄(72.5±7.5)岁的老年ACS患者,男58例,女24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证实病变,根据造影结果对“病变血管”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或支架置入术。结果82例中,79例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6.3%;138处靶病变,133处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6.4%。支架完全覆盖靶病变,扩张满意,血管腔残余狭窄<20%,TIMI血流3级达到率96%。病变直径狭窄由89.5%±8.6%减轻至3.2%±8.6%(P<001)。结论老年ACS患者及早、充分、持续地开通“病变血管”,恢复前向血流,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挽救生命,防止左心室重构,明显改善老年ACS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芦莹  张萌  朱瑷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6):493-494
目的探讨ACS患者血浆Fg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肌钙蛋白TnI﹚分为3组,即STEMI、NSTEMI和UA组,测定血浆Fg和TnI含量。同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Fg含量在ACS患者中均升高,以STEMI和NSTEMI组升高更明显。结论血浆Fg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STEACS)患者纳入SAP组、UAP组、NSTEMI组、STEACS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检测心肌酶谱指标、炎症因子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含量。结果:UAP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hs-cTnT)含量与对照组、SAP组无差异;NSTEMI组、STEACS组的CK-MB、hs-cTn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AP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UAP组、NSTEMI组、STEACS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白蛋白(IM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质-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AP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血清Hcy、IMA含量与CRP、IL-6、MMP9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中Hcy、IMA含量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阶段即出现明显异常,且与炎症因子含量的升高密切相关,Hcy、IMA联合检测是早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CS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58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前1周20 mg/d阿托伐他汀口服,62例观察组患者于PCI术前1周开始口服40 mg/d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服药前及PCI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心肌灌注分级(TMPG)和不良反应。结果 PCI术后12 h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及IL-8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心肌灌注分级(TMPG)Ⅱ、Ⅲ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0%和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ACS患者PCI术后急性炎症反应,显著改善心肌灌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陈兴  郭智华  许博裳  徐米清 《吉林医学》2014,(13):2781-278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各项血脂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冠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190例,根据年龄区间分为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及≥80岁组;同时,根据Gensini评分系统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30分组、30~59分组、60~89分组及≥90分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入院时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SPSS 13.0软件对各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TC和LDL-C水平随年龄增高呈降低趋势,其中40~49岁组与50岁以上各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各积分组患者的血清TG、TC、HDL-C和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C和LDL-C水平可能与ACS患者年龄呈负性相关,但与Gensini积分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瘦素(L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老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n=30,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n=30,UA组)患者血清LP水平,另设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L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AMI组、UA组患者血清L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血清LP浓度明显高于UA组(P<0.05)。ACS患者LP水平分别与BMI、TG、SBP、DBP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血清LP是老年男性ACS重要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而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肖勇  曹登瑞 《西部医学》2010,22(7):1214-1215,121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治疗组(简称丹红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50例),两组病例在冠脉介入治疗前后次日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用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14天复查上述指标并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患者术前vWF及ET-1均显著升高(P〈0.01),FMD和NO显著降低(P〈0.01)。冠脉介入术后vWF因子升高(P〈0.05),FMD降低(P〈0.05),但ET-1和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丹红组vWF、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FMD水平增加(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给予丹红治疗可以有效防治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