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从一般护理、辨证护理、情志护理等方面加以介绍,用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整体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急性期病死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此病发病危急,死亡率高,除了临床药物治疗外,合理、及时的临床护理也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关键。本文选择我院140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效合理的临床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可以减少梗死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AMI死亡率的关键.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AMI病人进行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其特点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畏寒肢冷,心悸白汗,此病以中老年人群多发,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患者往往处于高度的恐惧、焦虑状态,而良好的心理护理不仅会缓解其紧张情绪,配合治疗,还有助于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症,是由冠状动脉闭塞使部分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发生的心肌坏死.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肌病,其死亡率极高,临床上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以保护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本文从4个方面阐述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1)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护理;(2)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护理;(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护理;(4)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临床积极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胡杰 《内蒙古中医药》2014,(29):F0003-F0003
总结了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从科室的床位安置、急救监护、药物治疗、心理指导以及康复指导等方面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每年有一半的以上心血管疾病者死于该病[1].在基层医院急诊工作中,AMI的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但如果能早期处理得当,可以及时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心肌缺血范围、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就可以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2].AMI的院前急救显得尤为重要.现将笔者在院前急救护理中处理的20例AMI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每年有一半的以上心血管疾病者死于该病。在基层医院急诊工作中,AMI的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但如果能早期处理得当,可以及时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心肌缺血范围、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就可以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AMI的院前急救显得尤为重要。现将笔者在院前急救护理中处理的20例AMI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凤芝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177-178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病人中,病情得到明显缓解45例,占90.0%死亡5例,占10.0%。结论: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治疗与有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辨证护理、环境护理、药膳护理,采取积极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提升治疗效果,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焦作市中医院急诊科及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7例,通过查随机表法把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急救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进行辨证施护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护理干预。观察辨证施治护理方案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案,辨证施护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承气汤口服治疗急性心梗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对48例心梗后发生便秘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24h内排便26例,2日排便14例,3日排便6例,总有效率95.00%。[结论]小承气汤结合护理干预治疗急性心梗后便秘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250mL中加参麦注射液30mL,5%葡萄糖250mL中加丹参注射液20mL、川芎嗪注射液80mg,静滴qd,益气活血;并常规予麻仁丸9g,qd,软化通导大便;若汗出肢冷、脉微欲绝、阳气欲脱者用参附注射液40mL静滴,qd,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效疗评价。[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其中用中药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参麦丹参麻仁丸等治疗心肌梗塞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全程优质护理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护理满意率较高,试验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观察肌钙蛋白T(cTn-T)在心肌损伤中的动态变化并确定其达峰时间,进而观察冠心苏合胶囊在这时间点上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cTn-T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摸索cTn-T达峰时间):大鼠经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分别在结扎后12,31,48,69 h检测cTn-T含量并确定其达峰时间。实验第二阶段(冠心苏合作用观察):取正常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卡托普利阳性药对照组,以及冠心苏合胶囊0.8,0.4 g·kg-1剂量组,均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5 d,于第5天给药后1 h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存活大鼠给药治疗1次,在cTn-T达峰时间点测定各组大鼠cTn-T含量,测定各组大鼠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血清心肌酶,NBT心脏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质量百分比,术前、结扎即刻、结扎31 h测心电图,取大鼠左心室用福尔马林固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cTn-T达峰时间:通过12,31,48,69 h几个时间点cTn-T含量比较,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31,48 h模型组与假手术组cTn-T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01),确定结扎31 h为cTn-T出现高峰时间点;②在对冠心苏合胶囊的药效观察实验中,取31 h作为观察时间点,可见冠心苏合胶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cTn-T和AST含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③对心肌梗死质量百分比的影响,冠心苏合胶囊高剂量组大鼠心肌梗死质量比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心电图的影响,在结扎即刻和结扎31 h冠心苏合高、低剂量组ST段抬高明显低于模型组;⑤心脏HE染色发现冠心苏合两剂量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均减轻,其中,冠心苏合高剂量组减轻更为明显。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中,cTn-T表现出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在31 h最接近达峰时间;冠心苏合胶囊能在该时间点降低心肌梗死大鼠cTn-T,AST含量,降低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心肌质量百分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母草碱对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的心肌缺血和心肌细胞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母草碱高、低剂量组(30,15 mg·kg-1·d-1)和卡托普利阳性药组(4 mg·kg-1·d-1),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所有动物冠脉结扎前1周按相应剂量ip药物,第8天造模,术后继续ip给药2 d后,处死动物,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水平,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大,血清中LDH,CK,MDA含量水平明显升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母草碱能明显减小心梗大鼠左心室梗死面积,并能明显降低心梗大鼠血清中LDH,CK及MDA的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中T-SOD的活性(P0.05,P0.01)。结论:益母草碱对急性心肌缺血造成的心肌损伤有良好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芪丹液促进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血管新生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复方芪丹液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大、中、小剂量芪丹液对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致急性心梗(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进行干预,并设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消心痛组。通过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法测定Ⅷ因子,并计算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结果 模型组MVD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消心痛及芪丹大、中剂量组结扎后7天、14天,其MVD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AMI后7天,模型组VEGF蛋白表达除较正常组升高外(P〈0.05),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4天时芪丹大、中剂量组及消心痛组VEGF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AMI后7天、14天时模型组bFGF蛋白表达均上调,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两时间点随时间延长表达下降(P〈0.05);消心痛组及芪丹大剂量组7天及14天时bFGF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AMI后7天与14天模型组VEGFmRNA、bFGFmRNA均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消心痛及芪丹大、中、小剂量组高于模型组。各组7天与14天条带相比较,治疗组bFGFmRNA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表达不变,而模型组缺血心肌中bFGFmRNA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7天及14天VEGFmRNA的表达与时段变化没有明确的趋势。结论 芪丹液能够持续上调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bFGF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提高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促进心肌侧支循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减辨治急性心肌梗死经验,以期寻找出最佳的方法治疗该类疾病,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显效率30.00%、总有效率56.67%,观察组显效率43.33%、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脑卒中、再住院率分别为13.33%、36.67%,对照组分别为30.00%和63.33%,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在躯体活动受限积分、心绞痛稳定状态积分、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芍药散加减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