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预防静脉营养导致PICC导管堵塞。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采取一系列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静脉营养导致PICC导管的堵塞,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分析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敷贴过敏4例,穿刺点感染3例,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发生敷贴过敏1例,穿刺点感染1例,静脉炎1例,无导管堵塞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导管在中长期静脉治疗、静脉高营养和脱水利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神经外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导管发生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需长期进行输液及反复静脉穿刺不耐受需置PICC管患者29例及外院带入PICC置管患者39例。随机分组为A组与B组。对两组患者堵管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A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护理人员进行一般培训;B组34例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堵管知识及技能操作培训。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导管堵塞人数并对导管堵塞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等。结果 A组患者堵管总人数显著多于B组。堵管原因主要为封管冲管方式错误,血液返流以及机械性堵管;B组经教育及护理干预后发生导管堵塞人数显著少于A组(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及操作指导,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及护理意识能够降低导管堵管发生率,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从而优化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预防白血病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PICC患儿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3.68%(P <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95%(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白血病患儿PICC感染、静脉炎、皮肤过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冲管方法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注大静脉营养液对导管堵塞的影响,分析导管堵塞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将应用PICC输注乳剂大静脉营养液的肿瘤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及处理组(67例).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100ml冲管,频率为每隔6~8小时1次;处理组用0.9%生理盐水20ml按照快-慢-快的方法脉冲式注射,每隔4小时1次.记录两组病例导管部分堵塞或全部堵塞发生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导管部分堵塞及全部堵塞发生率为13.6%,处理组为4.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对照组1例因严重导管堵塞而拔管、1例发生静脉血栓;处理组无1例因导管堵塞而拔管,无1例发生静脉血栓.结论 少量快-慢-快脉冲管方式及适当增加冲管频率是预防PICC输注大静脉营养液(药物性)堵管的有效措施;每天记录输液速度是早期发现导管堵塞的理想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穿侧肢血管是早期发现静脉血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肿瘤患者PICC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减少各种因素导致PICC导管的堵塞,保证化疗全过程PICC管通畅.方法 回顾2006年10月~2008年2月97例接受PICC化疗患者中,对发生导管堵塞的5例患者进行分析,并探讨堵塞的预防和护理对策.结果 5例导管堵塞患者中,2例与其自身因素有关,3例与护理有关, 5例PICC导管堵塞的患者经正确冲洗或溶栓处理后均再通.结论 加强对PICC置管后的观察及护理,及早发现管道堵塞,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可使管道再通,避免拔管,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管理预防肝移植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为临床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规范化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1年11月-2012年10月32例肝移植患者行PICC术未采取集束化干预管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11月-2013年10月29例肝移植患者行PICC术采取集束化干预管理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CRBSI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3 840d,发生CRBSI 7例,CRBSI发生率1.82‰;试验组29例,导管留置时间4 524d,发生CRBSI 3例,CRBSI发生率0.66‰;两组CR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管理可以有效预防肝移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成功率的影响,为针对性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95例行PICC置管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和对照组98例,两组均采用BD公司安全型经外周静脉穿刺PICC导管,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较高,达91%;对照组为75%。结论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侵入性操作PICC置管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患者CDSMP(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性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2010年11月~2011年10月88例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实施CDSMP作为干预组,将2010年2~11月90例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结束后PICC拔管前疾病自我管理行为、PICC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健康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健康状况的7个方面(整体健康自评、健康担忧、精力指标、疲劳、气短、疼痛、PICC对患者生活影响)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在自我管理行为方面、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明显提高,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管腔回血、导管感染、导管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CDSMP可改善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的健康状况、自我管理行为、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可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2020—2021年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工人医院)收治的白血病PICC置管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PICC导管护理,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分析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4 8,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3 7,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模式以强化护理培训为基础,联合卫生护理、导管护理以及其他护理措施,是常规PICC导管护理的升级和补充,弥补了常规PICC导管护理内容单一,无法全面应对护理问题且易发护理风险的不足,可提高PICC置管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冲管方法预防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注大静脉营养液对导管堵塞的影响,分析导管堵塞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将应用PICC输注乳剂大静脉营养液的肿瘤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及处理组(67例)。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100ml冲管,频率为每隔6~8小时1次;处理组用0.9%生理盐水20ml按照快一慢一快的方法脉冲式注射,每隔4小时1次。记录两组病例导管部分堵塞或全部堵塞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导管部分堵塞及全部堵塞发生率为13.2%,处理组为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对照组1例因严重导管堵塞而拔管、1例发生静脉血栓;处理组无1例因导管堵塞而拔管,无1例发生静脉血栓。结论少量快一慢-快脉冲管方式及适当增加冲管频率是预防PICC输注大静脉营养液(药物性)堵管的有效措施;每天记录输液速度是早期发现导管堵塞的理想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穿侧肢血管是早期发现静脉血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PICC尖端定位法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ICU行PICC的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定位法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腔内心电图PICC尖端定位法及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插管操作时间、定位成本、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尖端定位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插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定位成本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异位、移位、堵管、静脉炎、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尖端定位准确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81.00%(P <0.05)。结论腔内心电图PICC尖端定位法联合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缩短ICU重症患者的插管操作时间,提高尖端定位准确率,降低定位成本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PICC导管回血相关因素,探讨减少导管回血的护理对策。方法:对75例PICC带管患者中出现过回血现象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方法和护理对策。结果:18例患者出现过回血现象,发生率为24%;其中多次回血现象占回血人数的44.4%。结论:通过导管回血原因分析,要预防导管回血,降低导管堵塞率,就必须规范化的培训,掌握PICC冲封管技巧,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行PICC的肿瘤患者85例纳入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在PICC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95.25±20.38)d,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10例。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112.54±25.63)d,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2例。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组间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经χ2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中应用PICC技术可减轻患者痛苦,置管期间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对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行静脉输液的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患者应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堵塞率、留置时间和静脉炎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应用留置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留置针堵塞率较低、留置时间较长、静脉炎发生率较低、护患满意度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效果较好,值得在静脉输液操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冰敷加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冰敷加热敷对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40例PICC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置管后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方法为:置管24h内冰敷置管后立即开始冰敷1h、间歇2h,交替进行2次冰敷后,改为每6h冰敷1次,每次1h,共2次。热敷在置管后24h进行,每天1次,连续热敷3d。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对照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后24h内立即给予冰敷,置管24h后热敷能有效减少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带管出院白血病化疗患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儿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0 d患儿家属负性情绪[焦虑分量表(HAD-A)和抑郁分量表(HAD-D)]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HAD-A(7.02±1.34)分、HAD-D(5.21±1.29)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9.89±1.52)分、(7.24±1.38)分,有统计学差异(t=9.395、7.128,P<0.000)。干预后观察组ESCA(110.87±13.51)分,高于对照组的(98.76±13.24)分,有统计学差异(t=4.246,P<0.000)。观察组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有统计学差异(χ2=4.062,P=0.044)。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缓解PICC带管出院白血病化疗患儿家属消极情绪,提升家属自我护理能力,减少置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PICC导管性压疮的方法.方法:19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每周维护一次(前后误差±1天).对照组采用普通固定方式,观察1组采用无菌纱布垫在导管固定连接器与皮肤接触位置,观察2组采用免缝胶带R1547"Ω"固定法固定导管固定连接器与皮肤接触位置,相互观察对照,比较三组导管性压疮的发生率.结果: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性压疮发生率对照组>观察2组>观察1组.结论:使用免缝胶带R1547"Ω"固定法优于其他两组,能有效预防PICC导管性压疮的发生,建议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PICC置管患者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者患者以循证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循证护理条件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起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及6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法可有效减少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