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的手术效果。方法2008年8月~2012年8月,行腹腔镜Ladd手术8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6岁。经脐、右上腹和右中腹置人3个5mm trocar,将回盲部肠管推向左侧腹,寻找并确定Ladd韧带电钩离断,充分游离十二指肠解除压迫。自近端空肠逐步向远端小肠探查,并使扭转肠管复位。从回盲部向肠系膜根部切开肠系膜前叶的脏层腹膜,将十二指肠顺脊柱右侧下行,小肠置于腹腔右侧,结肠置于腹腔左侧。腹腔镜下或经脐部trocar提出阑尾切除。结果8例均经腹腔镜探查证实为肠旋转不良,其中5例合并中肠顺时针扭转。均在腹腔镜下予以复位并顺利完成Ladd手术,手术时问60~150m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10ml。1例探查过程中发现合并空肠异位胰腺,经扩大脐部戳孔后提出腹外切除。术后留置胃管1~3d,拔出后恢复饮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4~6d。随访2个月~2年,平均15个月,其中5例〉12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不适症状。结论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13例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年龄0~26 d(中位数1 d),体重2500~4400(2992±506) g。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肠扭转3例,环状胰腺6例,十二指肠闭锁4例。环脐周置入3枚trocar完成手术,辅以2~3根丝线悬吊。结果 13例均完成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无中转手术。手术时间(126. 4±24. 3) min,术后开始吃奶时间(6. 1±2. 1) d,总住院时间(12. 6±2. 7) d。术后随访1~13个月(平均7. 5月),无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漏,无肠旋转不良肠扭转复发。脐部伤口愈合良好,瘢痕被脐部皱褶掩盖。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安全可行,具有美观、微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幼婴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6月287例新生儿及幼婴腹腔镜手术中发生10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术中黏膜破裂中转开腹手术;趋附效应致迟发性幽门黏膜穿孔再手术1例;腹腔镜下Ladd’s术后肠梗阻存在,证实为肠旋转不良合并十二指肠狭窄(隔膜型),再手术1例;以上9例开腹手术后均痊愈。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术后戳孔疝1例,门诊随访4个月后自愈。结论新生儿及幼婴腹腔镜手术中,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黏膜破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须及时中转开腹;趋附效应可引起组织的延迟性损伤,应认识到这种病理改变的可能性,及早处理;肠旋转不良合并畸形率高,注意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2002年5月~2009年7月,对36例脾功能亢进合并胆囊结石先行二级脾蒂离断法切除脾脏,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36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260 min,平均135 min。术中出血70~550 ml,平均185 ml。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6~9d,平均7 d。36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脾功能亢进均得到纠正,6例随访期间发现门静脉血栓形成,口服华法令片和肠溶阿司匹林胶囊控制。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下脾脏联合胆囊切除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致胆囊肠道内瘘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3年6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致胆囊肠道内瘘17例,均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和瘘管,肠道瘘口腔镜下单纯修补为主,其中1例因胆囊十二指肠瘘口较大,行十二指肠瘘口T管引流术。对合并胆总管结石的6例,均在胆道镜取石后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术。结果胆囊肠道内瘘的类型:单纯胆囊十二指肠瘘8例,胆囊胃瘘1例,胆囊横结肠瘘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囊横结肠瘘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总管结石5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囊横结肠瘘、胆总管结石1例。手术时间50~150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20~240 ml,平均55 ml。17例术后随访7~12个月,平均11个月,无肠漏、胆漏、胆道感染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胆囊肠道内瘘患者的术前诊断和准备,术中仔细解剖操作,胆囊肠道内瘘腹腔镜下手术处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肛外手工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的根治性手术,用肛外手工吻合的方式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15例患者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无腹腔出血、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25~270min,平均156min。术中出血30~180ml,平均70ml。住院时间9~14d,平均11d。15例术后随访2~37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局部无复发,远处肝转移1例。结论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超低位切除、肛外手工吻合保肛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创伤小、疗效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肛外手工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的根治性手术,用肛外手工吻合的方式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15例患者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无腹腔出血、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25~270 min,平均156 min.术中出血30~180 ml,平均70 ml.住院时间9~14 d,平均11 d.15例术后随访2~37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局部无复发,远处肝转移1例.结论 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超低位切除、肛外手工吻合保肛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创伤小、疗效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在胃肠穿孔治疗中的应用(附2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或腹腔镜辅助胃肠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对1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采用腹腔镜下全层缝合,加盖大网膜结扎固定;1例小肠穿孔在腹腔镜下双层缝合;3例小肠穿孔做腹壁小切口(2~3cm),传统手术方法修补或切除病变肠管;1例乙状结肠穿孔行腹腔镜辅助下乙状结肠襻式造瘘。结果:1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及1例小肠穿孔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术;3例小肠穿孔及1例乙状结肠穿孔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修复术。手术时间35~80min,平均50min。无并发症发生。23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1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6~8个月胃镜检查无溃疡复发,无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治疗胃肠穿孔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五孔法。切除胆囊、肝左内叶下段的肝组织,中上段胆管,切断距肿瘤1 cm处的肝侧胆管。清除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周围的纤维脂肪组织及淋巴结。左、右肝管盆式成形,左上腹辅助4~5 cm小切口腹腔外胆肠Roux-en-Y吻合。结果 38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5例肠间吻合于镜下使用吻合器完成;33例先扩大左上腹小切口于腹外吻合后还纳回腹,重新气腹完成胆肠吻合。手术时间210~348 min,(267±47)min;术中出血10~210 ml,(82.6±63.5)ml。术后出现胆漏3例,未特殊处理,3~5 d后停止;应激性溃疡1例,抑酸药物治疗后3 d治愈;术后出血1例,在腹腔镜下手术止血。术后住院10~15 d,平均12 d。17例术后1周CEA均恢复正常,2.7~3.5μg/L,(2.73±0.49)μg/L;38例CA199术后均下降,但未恢复正常,40~90 U/ml,(69.4±20.1)U/ml。术后35例(92.1%)随访6~30个月,(12.5±5.8)月,1例术后12个月因转移癌死亡,1例术后15个月因突发心肌梗塞死亡,其余33例随访期间未见明确转移病灶。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是可行的,在达到根治切除目的前提下,减轻手术创伤,利于术后康复,术者应同时具有开腹和腹腔镜手术的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的经验。方法 2009年1月~2016年12月对26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行腹腔镜手术,根据术中情况,腹腔镜下行囊肿剥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术后早期妊娠患者黄体酮20~40 mg肌肉内注射,1次/d,连续3 d;中晚期妊娠患者硫酸镁静脉滴注,5 g/d,连续3 d。通过患者再次入院记录、门诊或电话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26例均完成腹腔镜手术。术中发现11例卵巢坏死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其余15例行患侧卵巢肿物剥除术。手术时间20~60 min,平均47.8 min。术中出血10~400 ml,平均88.8 ml。住院时间2~16 d,平均5.8 d。术后21例(80.8%)保胎治疗。术后26例均未出现流产、早产症状,继续妊娠至足月分娩,13例顺产,13例剖腹产;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8~10分。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对妊娠是安全的,但对于大囊肿、妊娠晚期患者手术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