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 :对 3 2例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 ,其中部分出现TMD的患者采用了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一次性修复。结果 :3 2例病例随访时间 2 .5个月~ 5年 ,患者咀嚼功能明显改善 ,纠正偏侧咀嚼 ,关节的症状均得到缓解 ;无TMD者咬合关系未做变动或垂直距离 (OVD)适当升高病例戴用义齿后未出现TMD症状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 ,方法简单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的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24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老年男性患者,分别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其中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咬合重建组15例,固定义齿咬合重建组9例,并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自我感觉(美观、舒适)、临床表现、咀嚼效率、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症状的变化等指标进行评估及分析。结果: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治疗后,患者均主观感觉良好、临床症状改善、咀嚼效率增加,差异显著(P<0.01)。固定义齿咬合重建组患者较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咬合重建组患者主观感觉更好,咀嚼效率增加更多(P<0.05)。有颞下颌关节病症状的患者咬合重建后症状均有改善,两种咬合重建方法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治疗均能一定程度恢复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老年患者的口颌功能,改善颞下颌关节病症状。采用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更具有美观、舒适、提高咀嚼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咬合重建及修复方法。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牙列缺损并伴有严重磨耗,面下1/3高度变短的病例,采用固定义齿与简单或垫式通可摘局部义齿进行联合性修复,以获得永久性咬合重建治疗。结果对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病例,可通过暂时性修复进行过渡,固定义齿与简单或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进行联合性修复以达到满意的疗效。结论合理的咬合重建修复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正中颌位关系及正常的咀嚼功能、治疗及预防颞下颌关节疾病、改善美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    选择1999年9月至2009年9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56例,根据患者余留牙情况、息止牙合间隙等分析,其中37例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19例患者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结果    随访1年后,56例患者咀嚼功能均明显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缓解,面型改善。结论    老年患者由于牙列重度磨耗导致了垂直距离降低,有必要对其进行咬合重建,过渡性牙合重建修复可为永久性牙合重建修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牙列重度磨耗伴末端游离缺失的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10例牙列重度磨耗伴末端游离缺失的患者进行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后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疗特点,总结诊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果 牙列重度磨耗临床表现、并发症多样,垫式活动义齿暂时性修复3个月后,行单颌或双颌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12个整牙列,随访2年,患者满意度高,咀嚼功能恢复好,未出现再度磨耗,颞下颌关节稳定。结论 牙列重度磨耗伴末端游离缺失的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可行,诊疗过程较长,中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可摘局部义齿一次性咬合重建修复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17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患者采用(耠)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行一次性咬合重建,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诊,调查患者主观感觉、咀嚼效果、义齿稳定性;以及是否有颞颌关节不适.结果:患者咬合升高1.5mm-2.5mm.随访6个月,患者无不适,咀嚼功能改善明显,对义齿的美观和功能都满意.结论:对于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病例可以尝试应用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一次性咬合重建修复.  相似文献   

7.
老年牙体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关系处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牙体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关系处理问题。方法对86例老年牙体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关系分为三类处理:①垂直距离不改变;②一次升高垂直距离修复;③一次升高垂直距离过渡修复,采用了多种修复方式。随访时间为3个月~5年,其中72例两年以上。结果患者的咀嚼功能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美观方面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满意度;修复后多数未出现颞下颌关节问题(TMD),偶发者经调后消失,修复前有TMD者,经修复治疗得到了缓解或并未加重;牙体牙髓牙周及修复体等一般情况多数良好。结论按本研究分类处理老年牙体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关系的方法,临床易于掌握,既可保证患者疗效又适当缩短了疗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咬合重建序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36例,采用固定-活动联合修复方法实施咬合重建,通过3年随访,观察临床修复效果。结果:咬合重建后36例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有序、合理的咬合重建治疗可以恢复患者正常的咀嚼功能,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牙齿敏感,改善美观。  相似文献   

9.
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TMD患者牙列缺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牙列缺损伴有颞下颌关节症状的老年患者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9例牙列缺损、余留牙重度磨耗、低位咬合同时伴有颞下颌关节症状的老年患者,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并作半年、1 年、3年追踪复查。检查项目为咀嚼功能与颞下颌关节改善情况。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8.73%、100%、93.67%,修复效果令人满意。结论: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在恢复缺失牙功能的同时,能有效缓解颞下颌关节症状,改善面容,提高咀嚼功能,固定松动牙,防止食物嵌塞。  相似文献   

10.
牙列缺损伴重度(牙合)面磨损(牙合)重建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牙列缺损并伴重度(牙合)面磨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探讨(牙合)重建的有关问题.方法 选取牙列缺损并伴重度(牙合)面磨损患者69例,制取修复前研究模型,根据不同的缺损类型进行(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或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随访3个月~4年,观察修复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的咀嚼功能明显改善,有颞下颌关节症状者,症状得到了缓解,无颞下颌关节症状者在咬合升高后未出现新的颞下颌关节症状.结论 对于牙列缺损伴重度(牙合)面磨损患者,(牙合)垫式可摘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均是(牙合)重建修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牙合垫式义齿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牙合)垫式义齿在老年牙列缺损伴(牙合)磨耗引起TMD的修复效果。方法 87例TMD病例,男54例,女33例,年龄58~75岁。面下1/3变短,深覆(牙合)且伴有TMD症状,经升高咬合后采用(牙合)垫式义齿修复,并对治疗前后关节间隙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用(牙合)垫式义齿修复能使TMJ,(牙合),肌肉协调一致,治疗TMD效果好。结论 部分牙列缺损伴有重度(牙合)磨耗的TMD患者,(牙合)垫式义齿修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He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TMD患者牙列缺损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牙列缺损伴有颞下颌关节症状的老年患者采用He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9例牙列缺损、余留牙重度磨耗、低位咬合同时伴有颞下颌关节症状的老年患者,采用He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并作半年、1年、3年追踪复查。检查项目为咀嚼功能与颞下颌关节改善情况。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8.73%、100%、93.67%,修复效果令人满意。结论:采用He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在恢复缺失牙功能的同时,能有效缓解颞下颌关节症状,改善面容,提高咀嚼功能,固定松动牙,防止食物嵌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牙列重度磨耗患者行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结合1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咬合垫佩戴3个月后,制作过渡性修复体,口内观察1年,然后行上下颌固定义齿最终修复,经过这一序列诊疗过程完成咬合重建.结果 患者使用最终修复体2年,美观满意,咀嚼效率良好,无咀嚼系统肌肉及颞下颌关节不适症状.结论 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是一个复杂的序列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重建改善成人重度深覆修复方法的综合应用和临床体会。方法:对9例重度前牙深覆伴不同程度牙体牙列缺损的患者,综合应用固定义齿修复,通过适度增高垂直距离的重建方式改善患者的咬合关系。结果:重建以后全部患者牙列形态良好,咬合稳定,咀嚼功能及前牙美观均得到明显改善,经过半年至1年观察,无患者出现颞下颌关节不适主诉。结论:在患者已存在牙体牙列缺损需要修复时,采取适当增加垂直高度的修复性重建方法,可在修复牙体牙列缺损的同时,有效改善成年重度前牙深覆患者的咬合关系、咀嚼功能和美观,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重度牙列磨耗患者一次性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中、重度牙列磨耗患者23例,行一次性固定或活动义齿修复,随访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咀嚼情况、颞下颌关节区变化,摄X线片,了解义齿、牙根及颞下颌关节结构改变。结果患者普遍认为一次性重建易适应、咀嚼效率显著提高,无颞下颌关节区不适等症状。复查X线片示无明显异常。结论中、重度牙列磨耗患者选择性实施一次性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黄静莲  曹云娟 《口腔医学》2012,32(12):736-739
目的 观察分析牙列重度磨耗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咬合重建序列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牙列重度磨耗伴TMD患者11例,检查记录TMD及其相关症状,然后进行咬合重建序列治疗,治疗完成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将治疗后的TMD及其相关症状与治疗前相比较,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11例患者均感满意且咀嚼有力,关节弹响、关节疼痛及咬合干扰治疗前后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咬合重建后,患者满意度较高,其TMD症状有明显改善,髁突位置在短期内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牙重度磨损伴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社会老龄化加剧,牙重度磨损伴牙列缺损患者日益增多,不仅影响咀嚼功能和面容,而且可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和创伤。以往采用单纯的可摘局部义齿来修复,仅能恢复部分咀嚼功能。本文对37例6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重建咬合,基牙烤瓷、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重度磨损伴牙列缺损,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朱芒 《口腔医学研究》2014,30(12):1177-1178,118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老年患者36人随机等量分为2组,分别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A组)、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B组),观察2年后的疗效。结果:A组满意率为88.9%,B组满意率为55.6%。2组满意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985,P=0.026),A组与B间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能获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在伴重度磨耗的肯氏Ⅰ类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6例下颌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采用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对重度磨耗的余牙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重建患者丧失的咬合功能,此前患者均经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并获得最佳咬合高度。采用过筛法进行咀嚼效率检测,比较二者的临床效果和咀嚼效率。结果 经过6个月观察,16例患者均认为附着体义齿美观、稳固性好,对修复效果满意,基牙未发现龋坏及松动,无颞下颌关节明显不适。统计学分析显示,各观察期球帽式附着体咀嚼效率高于传统的牙合垫式可摘义齿(P < 0.05)。结论 SD球帽式附着体用于伴磨耗的肯氏Ⅰ类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牙列重度磨耗以粘接复合树脂预增高咬合,后行咬合重建修复的临床治疗新途径。方法:先采用粘接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的咬合面,增高咬合,恢复垂直距离及正中关系,再以固定修复、固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等方式行咬合重建。结果:4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以粘接树脂预增高咬合均可有效升高咬合垂直距离,复合树脂粘接可靠,调简捷,患者对粘接复合树脂预增高咬合适应性好,永久性修复体完成后随访半年-1年,患者面部外形改善,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牙列重度磨耗粘接树脂咬合面预增高咬合重建,可较为准确恢复咬合垂直距离,易于患者接受及配合,为固定式咬合重建创造了便利条件,作为咬合重建修复的新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