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35岁,主因反复鼻出血,颜面、口唇紫绀10余年,活动后胸闷气短1个月入院.患者平时劳动耐力下降,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喘憋,1987年因房间隔缺损行房间隔修补术,多次复查正常.体检:Bp110/80mm Hg(1 mm Hg=0.133 kPa),口唇、颜面、四肢末梢紫绀明显,可见杵状指,左耳廓可见一个1 cn×1 cm暗红色结节,压之有血管波动感.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双肺广泛散在血管杂音.心率86次/min,左胸第2~4肋间可闻及2/6~3/6收缩期杂音.辅助检查:红细胞4.86 × 1012/L,血红蛋白156 g/L;血气分析:pH值7.406,PaO243.7 mm Hg,PaCO240 mm Hg,SaO20.683,持续吸氧后pH值7.459,PaO2 49.6 mm Hg,PaCO2 34.6mm Hg,SaO2 0.866.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  相似文献   

2.
患儿 男,9岁,主因左颈部发现肿物7 d,门诊以左甲状腺肿物收入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否认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史.入院后查体:体温36.6℃;脉搏91次/min;呼吸频率24次/min;血压95/50mm Hg(1mm Hg=0.133 kPa).左颈部可见一略隆起肿物,触之约2.0cm×1.5cm,质硬,边界欠清,无触痛及压痛,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52岁.因"子宫肌瘤,经量过多"于2008年6月24日在本院门诊就诊.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示:子宫右前壁近下段浆膜下4.6 cm×4.5 cm×6.7 cm弱回声团,偏左侧壁下段肌壁间突向浆膜下直径为2.0 cm弱回声团;BP为112 mm Hg/70 mm Hg (1 mm Hg=0.133 kPa),诊断为"子宫浆膜下肌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心内膜垫缺损合并三尖瓣隔瓣发育不良患者的三尖瓣隔瓣重建术,并探讨此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三尖瓣隔瓣和前瓣瓣叶及腱索的发育情况,采取不同的三尖瓣隔瓣重建方法,并于术前、术后(出院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此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全组病例于三尖瓣成形术后,反流面积均较术前明显较少,其中87.5%的病例为轻度以下反流,未出现重度反流者。结论:改良三尖瓣重建手术方法既能达到三尖瓣环缩手术法的效果,又能保证有效的三尖瓣面积,且操作简单,取材方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冯薇 《现代保健》2010,(29):167-16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房黏液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30例心房黏液瘤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本组患者中黏液瘤最大为85 mm×66 mm×55 mm,最小为26 mm×21 mm×19 mm,合并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6例,合并亚急性心内膜炎1例,合并心包积液及肝肿大各2例.左右心房内清楚显示瘤体随心动周期有规律的活动,瘤体呈现云团状回声.心房内有随血流周期性变形的瘤体相应部位血流信号充盈缺损,同时均可见舒张期房室瓣口处沿占位光团边缘灌注心室之血流束,由宽渐细.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房黏液瘤,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及诊断准确率高等多项优点,患者容易接受,是早期发现心脏黏液瘤最简便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4岁.因反复发作心慌、胸闷10年,逐渐加重而来我院就诊.查体:心率234次/min,血压60/45 mm Hg(1 mm Hg =0.133 kPa),三尖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28岁,G2P0A1,孕期定期产检,孕27周发现血压升高,最高达150/92 mm Hg,未予药物治疗。2021-7-12孕38+6周于本院产检,门诊查尿常规提示尿蛋白(++),遂入院待产。产科B超提示:双子宫、双宫颈,左侧宫腔妊娠,单活胎,头位,羊水平段5.5 cm,脐动脉血流2.58,胎儿估重2 762 g;盆腔右侧可见一大小约8.0 cm×5.14 cm×5.6 cm的子宫声像图,该宫腔分离0.54 cm;右侧宫颈管至阴道内可见范围12.2 cm×9.6 cm×8.6 cm的液性暗区,考虑阴道斜隔伴积液可能(见图1)。既往月经周期规律,无经期延长、痛经、阴道异常流液等不适;2011年因肾结石于外院查双肾B超提示右肾缺如;2014年因人工流产(左侧宫腔妊娠)于外院查妇科B超提示双子宫、双宫颈,未做特殊处理。入院后行内诊提示:宫口未开,胎膜未破,阴道前壁可触及一囊性包块。结合患者既往肾缺如病史、查体及影像学结果,考虑为妊娠合并阴道斜隔综合征。入院后予以...  相似文献   

8.
患者1 女性,45岁.因"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于2009-02-07入本院.病史采集:半年前因甲状腺功能低下,口服左甲状腺素钠(优甲乐)治疗1个月后停药,1个月前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包块入院治疗.入院查体:T为36.5℃,P为80次/min,R为20次/min,BP为125 mm Hg/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心、肺、腹(一).妇科查体:外阴晕已婚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大小正常;于盆腔内子宫左侧扪及一包块(8 cm×8 cm×6 cm),质硬同定、边界清、表面光滑、无压痛;双附件未扪及占位.  相似文献   

9.
患儿 女性,17d,因"发热、呕吐、哭闹3d,皮疹12 h"于2012-05-30入本院.病史采集: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为38.3℃)、哭闹、易惊、呕吐(3~4次/d,呈喷射性),口腔黏膜出现溃疡,伴流涎、进食量减少.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2d(具体不详),病情无明显好转,故转至本院.当地为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区,父母身体健康,无特殊不适,否认患儿HFMD接触史.入院查体:T为38.1℃,HR为140次/分,R为40次/分,体重为3.8 kg,BP为82 mm Hg/52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精神差,面部轻度黄疸,前囟(2.5 cm×2.5 cm)平软,咽充血,口腔黏膜可见溃疡,双手心、足心及臀部可见散在充血性丘疹、斑疹和疱疹,心、肺、腹查体(-).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13-三体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性,生后5 h,因"气促发绀5 h"于2009年10月9日入四川省第二人民医院.病史采集:G2P2,出生体重2300 g,妊娠38孕周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娩出,羊水少无污染,无胎膜早破及脐带绕颈,Apgar评分1-5-10 min分别为7-8-10分,生后即出现气促、呻吟、口吐白沫和面唇发绀,遂转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母亲38岁,父亲42岁,否认家族遗传及代谢性疾病史.入院查体:T为36℃,P为150次/min,R为68次/min,BP为50 mm Hg/35 mm Hg,足月小样儿貌,反应差,哭声低微,面色青灰,肢端发绀,呼吸急促,三凹征呈阳性,头围为31 cm,头顶见一溃疡样头皮缺损(1.5 cm×1.0 cm),前囟为5 cm×5 cm,平软,张力不高,后囟为1.5 cm×1.5 cm,颅缝与前囟相通,颅缝宽0.5 cm,头颅可扪及广泛颅骨软化,睑裂呈水平线、眼距宽、眼裂小,软腭可见长约1 cm裂缝.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音,心音低钝、律齐,心前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11.
下腔静脉瓣临床诊断意义回顾及异常下腔静脉瓣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子羽  李忠诚  杨萍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17-1619
2004年,天和医院超声室在对ICU病房一多脏器衰竭患者做常规检查时发现心房内有一长约7.9 cm的粗大线状强回声,直径约4 mm(图1a).该患者男性,20岁,既往体健,无介入治疗病史,无静脉药瘾病史,劳累游泳后突发喘憋、发热、少尿浮肿面就诊,以多脏衰(呼衰、肾衰、心衰)收治于ICU病房.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全心增大,多切面扫查可显示3个正常的三尖瓣叶,于右房内可见一长约7.9 cm、直径约4 mm的带状强回声,一端游离,活动度好,随血流运动方向,舒张期能达到右室(图1b、图1c图中箭头所指为该强网声带),收缩期在右房内折叠(图1a),另一端附着于下腔静脉口处(图1d).该患者经过血透治疗、抗炎、肝素抗凝等治疗后症状好转,脏器功能恢复.复查超声心动图后发现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发现该光带消失,由长约3 cm的线状强回声代替.数月后随访,仍为长约3 cm的线状强回声带(图1e).临床考虑异常下腔静脉瓣合并血栓形成.由此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对下腔静脉瓣做一回顾,希望能帮助临床医生了解认识并重视下腔静脉瓣这一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2.
患者 34岁,女性.因"停经9+个月,阴道流液1+h"于2011-05-07 1:32 am入院.病史采集:结婚6年同居未孕,其配偶精液检查正常, 曾多次诊疗效果不佳,故于2010-08-23行胚胎移植术,移植术后16 d,血β-hCG升高(具体不详)提示早孕,预产期为2011-05-16.孕期规律产前检查.患者平素月经规律[7 d/(34~35)d],LMP:2010-08-07.入院查体:BP为111 mm Hg/65 mm Hg(1 mm Hg=0.133 kPa),胎心率为146次/min,宫高为35 cm,腹围为97 cm,髂嵴间径为28 cm,髂棘间径为24 cm,出口横径为9 cm,骶耻外径为20 cm,头先露;宫颈位置居后、质硬,宫颈口未开,宫颈管长约为2 cm,胎先露为-2.5;胎膜上推胎头可见羊水流出,质清.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52岁.因发现胸部正中肿块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发现胸骨中下部有2 cm×2 cm大小包块,无红肿、无疼痛、无发热等不适.病后在其他医院按胸骨结核治疗,胸骨肿块逐渐增大.入院后检查:T 36.4℃,P 80次/min,R 21次/min,BP120/80 mm Hg.胸部皮肤无红肿,胸廓双侧对称,胸骨中下段隆起,可触及5 cm×6 cm大小包块,质硬、凹凸不平、固定、无触痛、无波动.  相似文献   

14.
姚春霞 《职业与健康》2005,21(2):282-283
近年来我院经B超诊断小儿肿瘤4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李某某,女,7岁,发现腹部巨大实质性包块3 d天住入我院.查体:T 37.2 ℃、P 90次/min、R 21次/min、BP 120/68 mm Hg.腹部膨隆,可触及18 cm× 17 cm×l7 cm的包块,质硬,边界清晰,表面不规则,活动度差,压缩不明显,包块占据整个腹部70%,临床诊断:①腹部包块性质待定;②腹部畸胎瘤.  相似文献   

15.
谢丽莉  庞武贵  何俊权 《职业与健康》2006,22(20):1664-1664
头孢菌素族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有杀菌作用、低毒等特点而成为临床常用的一线抗菌药物。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已屡见不鲜。我市疾控中心门诊部1例患者在静脉滴注头孢曲松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5岁,因隐翅虫沾污内裤引起阴囊不适来我门诊求治,查体:T36.7℃,P80次/min,R19次/min,BP117/70mm Hg(1mm Hg=0.133kPa),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外生殖器阴囊右侧可见一3cm×5cm大小糜烂区,周边伴红肿。拟诊为阴囊炎。给予抗过敏、抗感染治疗。青霉素皮试阴性后…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1岁,因间断咳嗽、活动后气短2年,于2012年2月6日就诊.患者2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活动后气短,反复发作,以冬春季受凉后发作为主,逐渐加重.无咳嗽、咳痰、发热.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可好转.查体:体温36.5℃、脉搏76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6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血细胞分析:均正常.胸部CT扫描示:在气管分叉上方可见1.5 cm×1.5 cm的高密度阴影.余辅助检查均阴性.后转到北京天坛医院,行气管镜检查示:距声门约9.5 cm处,气管自前、右侧壁突出肿物,表面光滑无明显坏死组织覆盖,阻塞管腔约3/4.在气管镜下行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示:气管黏膜大量淋巴组织增生,形态符合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改变.术后痊愈.1周后出院.2周后气管镜复查正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18岁,突发左下腹痛6h于2010年11月29日急诊以“异位妊娠”入院.患者未婚,有性生活史,末次月经2010年11月4日.6h前无诱因出现左下腹剧烈疼痛,位置固定,为持续性绞痛,伴有恶心,无呕吐,无肛门坠胀感,在当地医院行妇科检查后腹痛略有缓解,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6.0℃,脉搏88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kPa),腹软,下腹压痛(+),以左下腹为重,位置固定,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后穹隆穿刺抽出5ml淡黄色清亮液体.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血hCG284.75 U/L,泌尿系统超声提示双肾、输尿管及膀胱未见异常.妇科阴道彩色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1.3 cm,宫腔内未见妊娠囊样物,左附件区紧贴子宫见不均质低回声肿物,大小约5.2 cm×5.2 cm×3.2 cm,未见血流信号,子宫直肠窝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深约1.6 cm.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及摇摆痛明显,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度可,无压痛,子宫左后方可触及肿物下极,压痛明显,大小及形态扪及不清.以“早孕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异位妊娠待除外”急诊行腹腔镜检查术.腹腔镜下见子宫前位,孕6周大小,左卵巢增大,大小为5.0cm×4.0 cm×3.0 cm,逆时针扭转360°,近输卵管伞端部分组织呈紫蓝色,范围约2 cm,其余部分外观正常.腹腔镜下将左侧卵巢复位,同时行清宫术,清除宫腔内容物肉眼未见典型绒毛.术后24h血hCG降至64.4 U/L,术后病理:(宫内组织物)子宫内膜呈旺盛分泌期改变,未见明确A-S征,未见胎盘绒毛.术后3周门诊复查血hCG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8.
巨大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蒂扭转伴阔韧带肌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患者女性,54岁。因"无明显诱因突发性右上腹疼痛4 d,加重伴恶心、呕吐1 h"于2010年5月15日急诊入院。病史采集:已婚,G_1P_1,月经初潮为14岁,月经周期为5 d/30 d,量中,无痛经及阴道淋漓出血史。50岁绝经。子宫肌瘤10~+年,自诉最大为10 cm×8 cm×8 cm,未治疗。复查超声示:子宫肌瘤较前萎缩。本院门诊超声检查示:腹部肿物。入院查体:T为36.8℃,P为94次/min,BP为140 mm Hg/85 mm Hg,腹略隆起、软,右上腹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子宫不规则增大如3孕月,子宫左侧壁触及一手拳大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3年以来,用胸、腹部带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手腕部深度烧伤患者29例,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29例,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17~45岁,其中热压伤7例,电击伤4例,氟氢酸烧伤3例,能形手4例,手及腕部疤痕11例。共用胸部皮瓣16瓣,腹部皮瓣18瓣,皮瓣最大面积18 cm×8 cm,最小面积2 cm×4 cm,长宽比例1.5~3:1。根据血运阻断试验结果,分别手术后7~12d断蒂。断蒂后皮瓣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 女,23岁,未婚.该患于1 d前走路绊倒,起来后腹痛不止,吃止痛药后,未见好转,故入院.查体:T 36.5 ℃,BP 13/10 kPa,P 75次/min.血常规:WBC 6.3×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B超回报:下腹部扫察可见一个边界清楚、包膜完整的回声团,大小约15.0 cm×10.0 cm×6.0 cm,内有大量分隔,并见脂液分层及实质性光团,其内及壁均无血流信号.临床诊断:下腹部肿块,性质待查.病理所见:肿物大小18.0 cm×14.0 cm×9.0 cm,实性,包膜完整,每2 cm做一切面,切面呈多彩状,灰黄、灰白及淡褐色,表面有许多小囊腔,如蜂窝状,边缘出血坏死较重,质地较软.因为肿物较大,故肿物多处取材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